孩子說話不看人,可能有社交障礙!所有爸媽都要知道的互動發展
另外由於孩子在理解他人言語、肢體動作、表情上有困難,因此在這些非語言的溝通表達上,常會有挫折。即使有口語的表達,也會發現孩子使用的語句較為簡略、缺乏變化及想像力(缺乏假扮性遊戲的語言內容),也缺少情感,常會出現如鸚鵡般仿說、電報式語言(句子的組成多為名詞)、代名詞反轉(像蠟筆小新說”你回來了”)等現象。他們很憨直,不太能理解話中話或暗喻,例如”你吃飯了沒?”,孩子可能會一直告訴你,”我先跟你說我今天中午是吃麵!”。
侷限地、重複地行為模式、興趣或活動:對於遊戲、生活習慣有自己特別的規則和興趣,且缺乏變化,甚至會對變化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無法接受;自閉症患者也可能對於按按鈕、開關門、旋轉物品(所以孩子普遍很喜歡車子的輪子)等重複性的行為特別著迷,也可能會出現搖晃、旋轉身體、拍手等的刻板行為,或者可能特別喜歡數字、符號或發光的東西。
在過去,臨床上自閉症通常都會至少三歲以上才會確定診斷,但其實現在國內外都已經認為這樣的年齡限制應該要下修,其實三歲以下的寶寶,若有下列的特徵,就要提高警覺是否有自閉的傾向。
最後,如果想要輕鬆地更進一步了解自閉症,可以參考這個網站「貓宅譯文堂」所翻譯的天才傻寶系列漫畫,這是刊登於Decoboco研究所(發展障礙資訊網站)的網路連載漫畫。內容為自覺似乎是亞斯伯格症的漫畫家ひろせみほ老師,以詼諧有趣的角度描繪同為亞症者的兒子與有此傾向的女兒之生活點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