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絆腳石
答案是有的,加拿大針對73位17~23個月幼兒,設計了幾個新的圖案名稱,利用書本或觸碰式螢幕教導幼兒認識學習,結果發現,利用書本學習這些新詞彙的成效較佳,幼兒也較能廣泛應用於其他情境中,但利用觸碰式螢幕學習的幼兒,要應用於其他情境則較困難。推測可能原因是這兩種不同媒介使用時,家長和孩子的互動模式也不同,另外使用觸碰式螢幕,多了許多不必要的干擾,例如手需要滑動螢幕,這讓正在建立語言的幼兒,更難歸納出該字彙代表的意思。
正如我一直提倡的,幼兒早期的學習發展,不該利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親子共讀時的互動,才是刺激幼兒語言學習的利器。
就是他了!選對書,才能讓親子共讀更輕鬆!==>更多優良幼兒童書
「大雞晚啼」的想法會讓孩子永遠輸在跑道上
慢說話,雖然有些可能會發展成語言障礙,但大多數在學齡前時期,語言發展已落在平均表現了,因此很容易被認為只是「大雞晚啼」。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單純慢說話的孩子,其實在不同的語言發展向度上,和典型發展的孩子還是有所差異,可能出現的差異向度包括:聽知覺處理、語言提取、口語的工作記憶、動作計畫、語音辨識和文法的學習……等等,此外,2016年發表於Cognitive Science的研究也發現,慢說話的孩子其語言學習的大腦神經網絡和一般孩子是不同的,因此對於慢說話的孩子,應該要及早讓專業進行評估,必要時進行早期療育、教育才是。
孩子先天就需要午睡
因為睡眠可以增加幼兒學習新語言的能力,也可以讓剛學到的語言得以保留下來。依據2016年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文獻回顧,在睡覺時間,孩子的語言記憶力會再重新整理,不光只是整晚的睡眠,白天的小睡對於語言的學習佔有重要地位,因此睡眠品質和規律午睡對幼兒的語言學習是必要的關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