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絆腳石
五個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絆腳石,你一定得知道!
女性孕前過瘦或孕期不運動,不利寶寶認知語言發展
關於媽媽孕前、孕期的狀況與寶寶未來發展,過去多探討「過重」的問題,但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研究,發表於2015年Early Human Development。
這是Kinga Polańska等人所進行的前瞻性研究,樣本為538對母子,由母親懷孕時開始收集資料,並持續追蹤到2歲,結果發現:
1. 媽媽在懷孕之前BMI<18.5(過輕),相較於孕前BMI正常的媽媽,其寶寶在一歲時有較低的語言發展表現,二歲時則有較低的認知發展表現。
2. 媽媽在第一孕期,符合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之身體活動量建議者(懷孕期間,在沒有醫學禁忌症下,每週至少進行2.5小時的中等強度活動),相較於未達到此運動建議量者,其寶寶在二歲時有較佳的語言發展表現。
媽媽的生理、心理狀態對胎兒的發展是影響很大的。所以,如果是有生育計劃的女性,就別為了當美美的新娘而過度減肥,若沒有特殊狀況,懷孕期間仍應有規律的運動,減少不必要的壓力,畢竟孩子的健康發展可是一輩子的事呢!千萬別為了產後身材能立馬恢復,就刻意過度控制孕期體重,準媽媽孕期體重過輕,胎兒容易早產、影響大腦發育與健康,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甚至指出,孕期內體重過輕的準媽媽,孩子出生後一年內的死亡風險將會提高6倍之多。
寶寶不是出生後才開始學語言的!
2016年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研究發現,胎兒在25週大時,媽媽用lalala的方式唱兒歌時,胎兒的嘴巴也能跟著節奏一張一閉,像在跟著哼唱一樣。且早在2013年發表於PNAS期刊中的研究也發現,語言學習的大腦網路,早在胎兒出生前就已建立,在胎兒時期接受到較多語言刺激的寶寶,出生後的大腦神經活化也越顯著,所以,語言發展的啟蒙,應從胎教開始。
語言學習,書本好還是電子產品好?
2017年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有一篇研究,是關於學步兒利用書本學習字彙和利用電子產品學習字彙,成效的比較,大家可以猜猜看,這兩種不同的媒介,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有差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