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車上、推車上秒睡的原因是這個
孩子在車上、推車上秒睡的原因
天才領袖/兒童發展醫學王宏哲
網路上媽媽們狂問我一個問題,因為有個育兒問題,讓大家很困擾,”很多孩子很奇怪,有床不睡,非要坐推車才睡、非要坐車出去繞繞才肯睡,而且在家就要奶睡,或大了一點後,打死都不肯午睡。”
其實,這個答案的秘密,就是”感覺統合”。
前庭覺,可以讓大腦產生舒服的感覺
感覺統合裡,有五種感覺整合的好,就會迅速的讓孩子的大腦,產生很舒服的感覺。這五種感覺分別是,”前庭覺、觸覺、本體覺、視覺、聽覺”,尤其是前庭覺。
坐車或推車上,常會有等速的前進,這種速度一致的前庭覺,會讓內耳的前庭系統,傳遞舒服穩定的訊息給大腦,請大腦的皮質上及皮質下組織感受到,很像睡眠中的狀態,所以嬰幼兒覺得很放鬆就秒睡了。
另一個就是汽座及推車內的包覆感,讓觸覺及本體覺系統啟動,一起來幫忙前庭覺系統。而昏暗的環境(視覺)、以及背景無關緊要一致的雜音(如引擎聲,或大家說的白噪音),也一起來幫忙前庭覺,催眠大腦進入睡眠狀態。這些搖晃、包覆、空間感、聲音及視覺,很像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感覺,這種感覺記憶,也屬於胎內記憶的一種,雖然無法說出,但有很熟悉的感覺,多數孩子都會受影響。所以輕輕等速的搖一搖,可以讓孩子更好睡,是很正確的做法。
很神奇吧!前庭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深深影響孩子的情緒處理、肌肉骨骼發展等能力的發展,讓這篇文章來好好的幫大家介紹,重新認識感覺統合
前庭覺的功能:
透過內耳的受器能夠感受平衡、重力改變(高度改變)、動作經驗和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那麼如果前庭覺統合有問題時,會出現的問題有哪些呢?
前庭覺敏感的孩子(前庭系統過度反應)
□ 不喜歡一些遊樂設施,例如翹翹板、鞦韆、滑梯或旋轉木馬等。
□ 比較偏愛靜態活動,例如久坐不動,動作較慢且較小心翼翼,避免做些較冒險的事,感覺比較”懦弱”。
□ 不喜歡搭手扶梯或電梯,搭乘電梯或手扶梯時可能會想要坐下來或被抱著,或者會有頭暈的不舒服感。
□ 可能老是賴在信任的大人身上。
□ 很容易害怕跌倒,即便其實是在一個相當安全的環境。
□ 怕高,甚至即便只是一個路肩或階梯的高度。
□ 不喜歡腳無法接觸到地面的活動。
□ 害怕上下樓梯或走在不平坦的地面,例如三四歲了還是用小心翼翼的兩腳一階的方式下樓。
□ 害怕頭低腳高的倒立姿勢,很排斥低著頭洗頭髮。
□ 容易因為對於他人移動自己而嚇到,例如幫孩子把椅子移靠近桌子。
□ 嬰兒時可能不喜歡嬰兒鞦韆或搖椅。
□ 可能會害怕,或者是表現出是對於學騎腳踏車、跳躍(包括單腳跳)、單腳站(特別是閉眼時)有困難。
□ 嬰兒時可能會明顯不愛趴的姿勢。
□ 平衡感不好,動作看起來較笨拙。
□ 不喜歡快速或旋轉的動作。
□ 容易因移動感到不舒服,例如車子、電梯或頭的動作。
前庭覺鈍感(前庭反應不足)
□ 老是動來動去,無法安分坐下。
□ 坐著時像身上有毛毛蟲似的,身體搖晃、抖腳、坐兩腳椅或頭動來動去。
□ 喜歡快速、旋轉或比較激烈的動作感覺
□ 喜歡被拋在空中的感覺。
□ 可以在那邊玩轉圈轉好幾個小時,也不會感到頭暈。
□ 偏好由遊樂場中快速、較刺激的遊樂器材。
□ 走路不好好走,老是跑跑跳跳的。
□ 喜歡在沙發或床上跳來跳去,愛跳彈跳床、在旋轉椅上旋轉,或倒立(頭低腳高)的姿勢。
□ 喜歡盪鞦韆,且一定要盪的很高很高,可以這樣持續很長的時間。
□ 老愛尋求刺激的活動,看起來很危險。
□ 喜歡突然且快速的活動,例如跳車(腳踏車)。
前庭覺調節問題(肌張力偏低,沒有力氣)
□ 感覺身體軟綿綿的,有得靠就靠,有得賴就賴,坐著時容易用手托著頭或者是
□整個人靠背坐著感覺快往前滑下椅子了。
□ 很難做出俯臥仰體的姿勢(小飛機或超人的姿勢)。
□ 老是喜歡W型坐姿,因為這個姿勢最穩。
最後,提醒再次各位爸爸媽媽,每個人在現在或過去都可能會存在著感統障礙的小問題,大部分會隨著大腦功能越來越適應成熟而改善,但是倘若孩子的問題是會影響到他日常生活活動,甚至社交、學業、專注力或動作等,那麼可能就不是小問題了,建議盡快找專業兒童發展評估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