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發展,玩出好腦力的感覺統合遊戲
很多爸媽很擔心自己帶不好孩子,我常說:怎麼會?你只要肯用心陪伴,就會知道該怎麼跟孩子互動。而且,一但真心的與孩子玩與互動後,就會這些陪伴的過程中收割,會發現孩子會更愛你這個爸媽,接著你又會再更進一步的了解孩子,這就是一開始願意投資,後面教養接踵而來的正向循環。
反過來,如果一開始你接觸孩子,遇到一點點麻煩就卻步,覺得你自己真不是帶孩子的料,於是就逃回你自己的手機世界裡,對孩子只是玩票性質,那你會離孩子越來越遠,你的教養也會越來越挫折,因為肯花點時間及有品質的陪伴,會幫助你發現自己孩子在成長中的許多變化。
0-3歲這個年紀的孩子,活潑好動,開始想要自主,語言溝通能力還沒有很好,所以常常有一些情緒出現,愛哭鬧就算了,有些孩子甚至出現不恰當的動作,例如打人、尖叫、咬人……等行為出現。
其實這都和孩子發展的能力不足有關,或者是環境中沒有滿足孩子發展需求的刺激,那麼到底這個年紀的孩子爸爸媽媽該怎麼陪孩子玩,才能發展出好情緒、好行為、好腦力呢?下面四個項度的發展重點與策略,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
遊戲1:滾滾小壽司&小腳後空翻
遊戲2:倫敦鐵橋&相撲小選手
遊戲3:從肢體動作,玩出好腦力的感統遊戲
許多歐美國家都建議,六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應有1~2小時的大肢體活動,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孩子有好的專注力、學習效率、好體力外,更重要的是,多玩的戶外活動也能滿足孩子感統的需求,也能擁有較多的正向情緒。
小叮嚀及教具建議
有關動作技巧的活動,如踢球丟球或攀爬等,大人的示範有助於孩子建立對該動作的初步印象。如果可以,找些親朋好友帶著和孩子年紀不要差太多的同儕,也會激發孩子”動”的慾望唷!
一歲到一歲半,孩子正在學走路,別因為怕孩子跌倒而不敢讓孩子在戶外走,其實在孩子還不會放手走需要牽時,就能夠讓孩子有在戶外行走的經驗,才能增進孩子的平衡控制。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