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玻璃心,該怎麼教?
很多媽媽問我,孩子一點點小事,就很敏感愛哭、玻璃心,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會從生理需求,漸漸發展成心理需求,這中間,有很多大家都沒有發現的轉變。我們一直希望,懂孩子的心理,知道每階段的教法都不一樣,就能升級成好父母,所以這篇來幫大家整理出來,孩子玻璃心的原因~
影響孩子性格 情緒字眼,千萬不能經常罵
管教孩子當然可以,罵孩子希望他的行為變好,當然也是父母該做的事,但我經常希望爸媽在管教時,一定要切記兩件事:
第一:針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來引導
例如:我告訴你不可以用玩具打弟弟,因為他會痛,你為什麼還打一次?這是正確的教法!而「你真是個教不聽的壞孩子,整天打人打不停」,這句話就沒有針對行為來引導了。
第二:不碎念!讓孩子完全理解你教養的內容
現在的孩子普遍專注力不太好,不見得有聽到你教養時,一大堆生氣的教養語言,一擁而上,引導孩子時,一定要簡潔明瞭,確定孩子聽的到。
這一點我在《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兒童發展專家的21堂大腦潛能課》設計了幾百個的兒童大腦訓練遊戲,就是要讓爸媽管教變得更有效。
不同年齡,孩子愛哭的原因及教養策略
0~6個月寶寶愛哭
新生兒的哭泣不是刻意計畫的,也不帶有特定的訊息,出生後的第二三個星期,嬰兒對於人的聲音興趣多於對玩具的聲音。
出生後一個月左右,緊張不安的嬰兒會因為有人注視或者對他們說話而平靜下來;當周遭的人離開被獨自留下時,嬰兒也會因此而哭泣,這表示了社交性的增加。
六個月左右會對人的面孔和聲音表現出微笑,對照顧者的反應和平常的不同,都可以感覺的出來。
7個月~1歲寶寶愛哭原因
到嬰兒九個月時,他們就已經知道,可以利用不舒服的訊息去獲得安撫,尤其是對父母,這種哭鬧是一種意圖性行為的發展。九個小孩的抑制不去觸碰的能力,可預測兩歲時的情緒控制。
1歲寶寶愛哭原因
孩子在一歲左右,認知與動作能力的增加,讓他們對環境事物更加的清楚,喜歡人家用新奇的動作或東西逗他們,並且會哈哈大笑去分享快樂的情緒。
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情緒,受到照顧者情緒的影響很大,愛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大人喜怒哀樂的反應,並有沒有適當引導的影響。
(下一頁繼續,解密3-6歲孩子愛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