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後還不會説話,父母該學的引導技巧
7.語言刺激的『量』比須夠大
孩子聽到的字詞愈多,他能聽懂、能說的字詞就愈多,字彙持續增多的速度也愈快。
父母親和其他照顧者應該盡量隨時對孩子說眼前所見的人事物,指著人或東西將名稱說出來,說明孩子身邊正發生的事,尤其應說明孩子自己的動作、感覺以及想要說出口的話。
8.重複簡明而清楚的字眼
對嬰兒說的話必須簡單、清楚,而且屬於肯定語氣,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不論嬰兒是在哪個發展階段,親子對話都是最佳的學習方法。
對話必須是輪流說的,臉對臉,對他說話、聽他說話,用肯定的回應,避免喝止或苛責,回應孩子可以用問題(是誰__?、__是什麼?)肯定、重複、加以詳述,以鼓勵孩子接著說,對嬰幼兒,以重複或模仿他說的字詞為佳。
9.培養『對話式閱讀』情境
研究發現,兩歲大的幼兒,凡是父母很早就開始讀故事書給他們聽,而且是經常共讀,語言發展會比父母較少讀的幼兒好,這種領先的表現會一直持續到小學以後。
對話式的閱讀是最佳的形式,鼓勵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發表意見、回答問題、甚至添加敘述,例如「哇!白雪公主在床上睡著了,你覺得這屋子的主人回來看到會怎麼樣呢?」。
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就是少開電視、多閱讀、多對話。語言刺激應盡早開始,根據福勒博士的研究,到六至八個月才開始接受語言訓練,成績不及能在三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者,可見語言刺激應當趁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