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太萬能,生活自理提早練
媽媽不要太萬能,孩子的生活自理要提早練
天才領袖/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
我遇過很多全能媽媽,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張羅的好好的,可是孩子反而變得很被動,媽媽自己的生活步調完全沒有,育兒的幸福感大減!生活自理我有一些大原則:
1.寶寶9個月,讓孩子動手拿食物吃
2.寶寶1歲後,開始拿湯匙吃飯,配合穿衣穿尿布
3.寶寶1歲半,開始練習用衛生紙擦自己的嘴巴或小手手
4.孩子2歲,練習收納收玩具,學習自己扶碗喝湯
5.孩子2歲半,練習脫褲脫襪拉拉鍊;用語言表達自己餓了或渴了
6.孩子3歲,學就定位自己穿鞋;大小便用語言表達,在大人監督下,練習自己上馬桶的動作
7.孩子4歲,自己學穿衣穿外套,出門帶自己需要的東西
8.孩子5歲,練習自己摺被子,衣服,並分類收納
不管練什麼,都用漸進的方式引導,重點是教養就是要跨出那一步。生活自理,孩子自己能掌握了,就會獲得成就感,媽媽也獲得很多喘息的時間,不會時時刻刻在供應需求,這是增加家庭幸福感的具體做法。
生活自理吃飯篇-髒兮兮,是必經過程
我們家弟弟現在到了吃副食品的年紀,長輩們覺得他真的很難餵,明明肚子很餓,還緊閉雙唇,生氣用力向後仰,給他玩具轉移注意力也沒有用,反而一直去搶湯匙,給其他湯匙也沒用,媽咪餵到快抓狂,不過我們很快就發現到,原來弟弟想要自己吃飯了!雖然他才八個月大!
其實從孩子發展的角度來看,嬰兒從四個月開始,就會伸手去探索事物,到六個月時動作發展更精巧了,會把任何東西都拿到嘴巴嚐嚐看,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手眼協調、感覺統合甚至是認知發展也日益成長,孩子自己也更加堅信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凡事你們能做的,我都想試試看!」您相信嗎?這樣的態度對未來的人格發展,甚至是逆境智商(AQ)上也都有深遠影響喔!
常有家長問我關於孩子吃飯的問題,像一頓飯喜歡吃很久、要邊看電視才能吃飯(或餵飯)、飯都含在嘴巴不吞、要上幼稚園了吃飯還吃得滿桌都是……等,這樣的情形讓「吃飯時間」家長和孩子壓力都好大,在仔細追問後,發現這些都和孩子被餵得太久,或者孩子沒有在關鍵期建立良好進食習慣有關,因此我想分享幾個孩子學習使用餐具的關鍵教養,讓家長和孩子都能享受快樂的用餐氣氛。
1. 扶奶瓶:
大約四~五個月大的時候,孩子就會想要扶著奶瓶,這時候每次餵奶,爸爸媽媽其實都可以帶著孩子的手扶著奶瓶喝,六~七個月大時孩子就應該幾乎可以自己拿著奶瓶喝奶一段時間囉!當然用塑膠奶瓶對孩子會簡單安全些,這樣的過程會增進孩子整個上肢力氣的發展,也能為未來餐具使用的協調性做準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