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耐挫力套書
哼!只有我能贏
★提升挫折忍受力/情緒管理
★培養孩子運動家精神
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生氣
★教孩子生氣時不用像恐龍一樣咆哮
★適合孩子的情緒管理繪本+活動書
豬豬第一名
★超可愛的”負面教材”
★從角色經驗學到:不得第一也沒關係!
提升耐挫力套書
哼!只有我能贏
經典暢銷繪本《我有好多話要「說」!》作者
克里絲蒂安‧瓊斯(Christianne Jones)
又一貼近孩子日常生活問題主題繪本
推薦給→家中也有輸不起的小露西亞的爸媽‧親子共讀
【挫折忍受力/情緒管理】
朋友們都不喜歡跟露西亞玩遊戲。
因為只要露西亞贏了,她就會到處炫耀;
若她輸了,她就會開始鬧脾氣。
某天,她帶著新遊戲去找爺爺玩──
第一局爺爺贏了,爺爺炫耀的說:「耶!我贏了!怎樣!厲害吧!」
第二局爺爺又贏了,爺爺手舞足蹈開心的說:「我是冠軍!我是冠軍!」
第三局換露西亞贏了,爺爺卻對她說:「妳作弊!不公平!」
露西亞覺得爺爺這樣子很讓人討厭。
突然,她想起自己跟朋友玩遊戲的時候……
◎引導閱讀
第一次翻閱這本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張圖,便是輸掉遊戲的露西亞生氣地翻桌的畫面,讓人忍俊不住同時,也覺得畫得太生動貼切了!「翻桌」──從古到今,這都是我們用來形容輸不起的人會有的經典動作啊!
確實,不只大人會有輸不起的表現,小孩輸不起反應往往更激烈,在家裡玩個小遊戲,輸的孩子便又哭又鬧、傷心不已,這時要是家中的兄弟姊妹,又搧風點火地笑上兩句「哈哈XX最輸」之類的話,那場面真是會不可收拾到換爸媽想翻桌了……
故事裡的露西亞,因為體會到跟像自己這樣「輸不起」的對手玩,是一件很掃興的事,從而思考起自己平時的表現,並坦白向大家表達她的歉意,從而贏回大家的友誼和掌聲。
透過這樣的情節,我們可以在閱讀中試著引導孩子,對「輸贏」這件事有同理心,進而去理解從事任何遊戲或活動的真正意義,逐步培養孩子有「運動家的精神」,在面對輸的時候,能調整情緒,坦然接受,並表現出風度來;贏得勝利的時候,也不要過於得意洋洋,養成謙虛的態度。
當孩子有辦法逐步在日常的輸贏事件上,用健康的態度去面對和接受,便能從中鍛鍊對挫折的忍受力,在情緒的管理上自然也相對會改善。相信這對孩子日後在面臨諸多攸關人生的考驗時,能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好評推薦
「露西亞是一隻黃色小羊駝,只要和她一起玩遊戲,就會被氣得半死。因為要是露西亞贏了遊戲,她就會顯得特別囂張;但要是輸了,她就會表現得一副所有人都欠牠錢的賭氣樣。露西亞顯然是個輸不起的孩子,而這樣的她,竟是『來玩吧!』俱樂部的創辦人兼會長——哇,這、這……這可怎麼辦才好呀?
本書繪者瑪莉莎‧莫蕾雅用她引人入勝的畫風,成功捉住讀者的視線;本作的可看性包括角色之間的互動,以及惟妙惟肖的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此繪本相當適合世上所有『還未學會如何保持個人風度』的孩子們,這簡直是人際關係的必修學分!」——《柯克斯書評》
*適讀年齡:適合3歲以上親子共讀
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生氣
正當她要將最後一塊積木放上搭建的橋上時,
忽然「啪!」一聲,旁邊的高塔倒了,積木散落一地。喔不!帕克撞倒了她的高塔!



◆這不只是一本繪本,更是一本活動書。
‧親子延伸活動——透過附錄的親子遊戲和美勞DIY,深入了解孩子的感受。
‧簡單的練習方法——把學習【如何停止生氣和冷靜】變得更有趣,讓孩子與主角萊莉一起從生氣的情緒中,找出緩和情緒的簡單方法,例如深呼吸、從1數到10……
‧開啟親子對話——和孩子從生活中找出曾經發生的類似事件,並討論該如何應對。
◎給家長的話
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然而,要是因為生氣而做出危險又激烈的舉動,這就需要注意了。對孩子來說,要應對這麼強烈的情緒,其實很困難。本書提供家長和孩子實用的工具和方法,去認識、應對與處理「生氣」這種情緒。家長和孩子可以從故事中找出日常生活裡曾發生過的類似情形,一起好好來談談「生氣」,讓溝通更順暢,而書中相關的因應技巧,提供孩子學習運用,讓孩子可以開始練習去管控這麼強烈的情緒。讀完本書後,我們鼓勵您將書放在手邊,讓孩子在因為生氣而出現激烈舉動後閱讀它,這將會幫助孩子們理解自己的問題,並從故事中得到慰藉,了解到自己並不是唯一會碰上這種事的人。
作者介紹
她是特教老師、顧問、導師,也是網紅,執業至今超過十年。
艾莉森分別在伊利諾州立大學和伊利諾大學先後取得特殊教育學士與碩士學位。
現在和家人以及收養的寵物同住在芝加哥。
迪恩‧格雷(Dean Gray)
目前定居倫敦南部。迪恩在里茲藝術大學取得平面設計榮譽學士學位,之後在「主張藝術經紀公司」擔任創意設計師。現在是自由接案繪者,主要為童書創作插圖,合作過的出版社包括:企鵝藍燈書屋、美國學樂教育集團、牛津大學出版社、四開本出版社以及麥克米倫出版公司。他的作品往往更重視角色本身的發展,而非劇情。迪恩非常喜歡說故事,也熱衷於創造一個能夠讓讀者與觀眾感同身受的角色或世界。他作品中的大量靈感來自電影與動畫,有時逛逛書店或四處旅遊也能獲得靈感。個人官網:LetsMakeStuff.co.uk
Instagram:lets_make_stuff
《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生氣》真實捕捉到了所有孩子在沮喪、受傷和憤怒的時刻所感受到的許多感覺。這本精彩的書可以幫助孩子們在被聽到的同時說出他們的感受。我喜歡作者透過呼吸調適和實踐的方式,鼓勵萊利瞭解如何克服難受的情緒重新再建構創作的安排。
―Dr. Lori Desautels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有時都會生氣,但重要的是你如何處理這種憤怒。這本書提供了有趣且引人入勝的恐龍角色如何處理憤怒的實用技巧。作者艾莉森於內頁最後提供的延伸活動和對話引導,為教師或護理人員提供了有用的素材,幫助孩子學習該主題。每個家長的書架上也都需要這本書!
―Sasha Long M.A., BCBA/The Autism Helper, Inc. 總裁兼創始人
這是一個關於教孩子管理憤怒情緒的聰明故事,是一本大人應該擁有的工具書。教育者、幼兒保育員和父母,都會喜歡書中這些用來強化故事主題概念的引導活動。年幼的孩子將能夠理解萊莉在解決憤怒時所經歷的情緒循環。我可以清楚地想像一位老師利用這本書,來指導學生調節情緒的情景。
作為一名出色的老師和幼兒輔導員,艾莉森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寫出的書籍,可說是真正的優秀之作。
― Rozy Patel, M.A.T., M.Ed.,/屢獲殊榮的教育家&金蘋果基金會經理人(the Golden Apple Foundation)
讀起來真棒!這本書抓住了調適情緒的關鍵──認識情緒並提供應對方法!對於年幼的讀者,這些內容是貼合生活的;對於教育工作者,是寶貴的資源──更可以造福許多父母!
—Kesa Thurman-Stovall/金蘋果基金會‧指導與教師發展部副總裁
{適合你愛發脾氣孩子的好書!}
我兒子(3歲半)一直在發脾氣。我們嘗試過一些方法跟閱讀其他書籍,但都沒有效果。在閱讀了一些評論後,我買了這本書。
首先,我喜歡它提供了對策,對於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情況──一個孩子撞倒了她的積木。
其次,書中主角做出的舉動正是我兒子會做的,扔東西、尖叫大喊。
第三,我兒子喜歡恐龍,書裡滿是恐龍。他喜歡替他看到的恐龍命名。
最後,它提供了多種方式讓主角平靜下來,並表達她的感受。
我們在睡覺前為他讀了這本書,持續幾個晚上,它開始發揮了作用。每次我兒子發脾氣時,我們都會問他是否生氣,並告訴他不要像咆哮恐龍萊莉那樣,然後我們會和他一起做呼吸和數數。這有助於他冷靜下來,雖然他還是發了脾氣,但情況變得沒有那麼糟糕。
強烈推薦這本書。但是建議不要在他們生氣的當下讀給他們聽,或許等到睡前故事時間。
─amazon.com書評/家長Lynn Mustwillo
【豬豬第一名】輸不起,我就是要第一!!
巴戈狗豬豬又來了!全世界最貪心的巴戈狗,這次……不肯誠實的玩遊戲,為了贏,他無所不用其極!!
巴戈狗豬豬,最後也學會享受遊戲的過程(真的嗎?),不只是為了追求最後的結果唷!
全世界最可愛的負面教材:豬豬用他悲慘的經驗告訴你:不得第一也沒關係!
豬豬就是非得贏不可,如果他輸了,會大發脾氣、他會尖叫、他會哭泣!
他會嗚嗚嗚再咿咿咿……你一心軟說:「好啦,算你贏。」
他又瞬間變臉,拍手大笑說:「我是第一名!」
為了贏,豬豬甚至會作弊呢!直到…….為了贏,他差點就沒命啦!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