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哲 says: 2025年10月7日 - 12:20 下午 您好,搬家是件大事,需要考量的事情很多,您可在斟酌。至於孩子被不友善對待,我的想法很簡單,現在兒童遊戲空間很多,這個公園不行,或許可以考慮其他公園或公共親子館。但,也建議思考一下,是鄰居小孩過於無禮,還是我們孩子也能有改變的地方,也或許其實只有部分孩子帶頭,他們不在時,其他孩子還是友善的。這絕對不是要檢討受害的人,而是因為您的文字敘述很簡短,只有您知道最真實的狀況,這個狀況是否有解恐怕只有您最清楚,我的想法是他們家人不管,您未必不能介入,或許孩子們只是不知道如何一起玩,如何做到公平,有大人協助引導,說不定問題就解決了
a0981300418 says: 2025年9月12日 - 1:25 下午 老師您好,孩子目前快4歲,最近鬧脾氣的頻率越來越高,像早上搭娃娃車,現在都是請他自行換衣服跟穿鞋子,但他都會拖拖拉拉,有預告他也好好跟他說,但他都會故意很慢,因為有時候在他鞋子上會裝上一個鞋扣,今天他拖拖拉拉鞋扣來不及裝上去娃娃車要來了,我跟他說沒關係我們回來再裝好嗎,他就哭鬧回答說我不要了、我都不要了,有時候玩具亂丟,告知他很危險,打到東西或是人會痛,或是玩具要好好珍惜,他也會說我都不要了,我就會跟他說你真的不要了嗎?我丟掉就都沒有了喔!再三詢問他會再說不要了,丟了還是一樣,日後還是重稻覆轍,不管任何物品事情什麼的,我該怎麼教導他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9月15日 - 11:07 上午 您好,我想這和孩子不是很想上學有關,不見得不喜歡學校,有可能沒睡飽?不想離開?不想一直被催?…….,總之是一種處於”逆境”、”不順心”的感覺,因此顯得煩躁,這時若再有更多的不順意,就可能爆炸。這年紀煩躁時,應該很難聽進道理,他們需要的是陪伴和轉念,因此倒不如將這一切轉為遊戲。例如汪汪隊出任務了!汪汪隊換裝很快!(可以搭配汪汪隊換裝的歌),你有沒有辦法在媽媽唱完前換好?哇!你真的成功了!接下來要挑戰下一個任務… 可以帶入任何孩子愛的卡通,重點在於將過程變有趣,甚至有增強物(擊掌或下課去公園…),當孩子覺得有趣,有動力,再加上漸漸交到好朋友,上學的動機增加,動作自然會越來越快
yh9786 says: 2025年9月9日 - 3:21 上午 想請問老師,幼兒一歲三個月一直有挖喉嚨到乾嘔的狀況,想請問如何處理(並未有吞食異物的狀況),忽視與談談等處於無效之溝通。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9月15日 - 10:30 上午 您好,這年紀的孩子有時吃手,就開始挖一挖,就有乾嘔狀況。因為他們在探索,探索也是他們”遊戲”的一種,因此才會稱0-2歲是感覺運動期。不過這樣的狀況大人看了的確都不免擔心,可以試試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跟孩子玩其他的遊戲,讓孩子的遊戲發展進階,孩子去探索其他的事物、玩更有意義的互動遊戲,這樣探索的狀況就會跟著減少
rainyzmum says: 2025年8月26日 - 8:08 上午 王老师您好,有位孩子很让人头疼,想请教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她。她明年将升小一,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也非常强。可是她的性格让她和别人相处时常常起冲突,同学和老师不怎么喜欢她。 -她的个性好胜有点小心机,会贬低别人让自己显得突出 -遇到问题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自省能力较弱 -被处罚了也不会认真对待,不当作一回事,还会反问老师为什么今天没叫我身为老师,我们都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来引导这位孩子可是看不到孩子有进步的地方,请问王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9月1日 - 10:45 上午 您好,孩子很希望自己被看見,被大家喜歡,可以用的方法不適當,建議日常生活或每次事件,不急著跟孩子說”你不可以”,而是告訴孩子,”你要這樣說……,這樣別人就會……”,另外經常分享大人心中的想法,或者是用一些故事,例如砍倒櫻桃樹的華盛頓,大人沒有責怪,因為誠實或會自省是大人最看重的,平時讓孩子聽得到的讚許誇獎(不一定是針對孩子),都要著重品格而非成就,讓孩子了解大人最重視什麼。被罰了沒有認真看待,其實孩子內心未必真的不在乎,也有可能是壓抑或掩飾,我覺得孩子想表現好但無助,可參考此書引導人際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23102002/
1110128 says: 2025年8月20日 - 1:33 下午 老師你好,兒子3Y6m不愛喝水愛憋尿,好說歹說什麼招都做了,就是不改,有帶去運動流汗也不喝,常常憋尿,不喝水到嘴巴常常乾裂流血,有幾次還便秘肚子痛,要一直哄才勉強喝完,最近真的被他逼到了,生氣的對他大吼⋯真的覺得心很累,好好說根本不聽,很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不想喝肚子飽飽⋯喝他想喝的就有胃口?已經跟孩子有很多次這樣的衝突了,就算之後跟他解釋媽媽為什麼會生氣,他之後還是依然故我⋯我可以不要管他不要叫他喝水了嗎?好累好無奈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8月25日 - 4:15 下午 您好,不斷催促孩子喝水,孩子感到厭煩,大人焦慮提醒孩子喝水,孩子也容易感受到大人的情緒是負向的(焦慮),但孩子不能理解,因此也會傾向逃避,再加上從有印象開始,或許聽到喝水連結到的都是不好的情緒經驗,因此就會更排斥喝水。建議可以換個方式引導,例如變得詼諧有趣或轉換注意力。可以嘗試透過繪本或編撰故事,像工作細胞繪本中的人物可愛,可以先用此繪本讓孩子知道身體裡住著很多這樣的小細胞,要讓他們維持生命需要水(印象中卡通裡有做過缺水的片段,如果繪本中也有就更好了),大人可以演一下這些小細胞,幫他們跟小主人(孩子)發聲、求救,讓孩子喝水就像救援小隊出任務,幫助細胞,相信孩子會較不排斥喝水唷
Joyce says: 2025年7月20日 - 11:47 下午 醫師您好,我想請問說,時常對孩子說我愛你,這個行為會導致孩子更加肆無忌憚的任性嗎?我家人說孩子是因為知道我永遠愛他,知道怎麼做我都愛他,所以才會任性不聽話。但我明明記得時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是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會任性是因為家長做事沒有原則跟界線,導致孩子沒有學會這些原則跟界線。我想找很多資料來證明,但我發現突然都找不到直接一點的資料可以說明。想請問醫師難道我這樣做真的是錯的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7月21日 - 2:28 下午 您好,我想應該不會有任何的研究說明每天說”我愛你”的次數,跟孩子行為的相關性,但可以確定的是,就算有,應該會是偏正向,因為依理論,這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感。我想孩子的任性,除了和規範外,還可能和覺得沒有自主權有關,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被重視、注意,沒有自主權、選擇權,就很容易有故意或任性的行為,來證明自己也有控制權。有些時候大人覺得自己有給孩子選擇權,但孩子感覺沒有,也可能出現上述的狀況,所以應該要討論的是孩子到底想要爭取什麼自主權或想被關注什麼,而不是說”我愛你”這件事唷。 王老師
Carrie says: 2025年6月22日 - 2:59 上午 老師您好,兒子十歲是焦慮敏感小孩,從小非常早熟會主動談論生死話題,晚上睡不好且不安,擔憂父母離開或死亡問題,常要溝通陪伴後才能入睡。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情緒化請他去刷牙吃藥會不耐煩並沈迷3c,會對我兇,兇之後有時會生悶氣或碎唸,有時當下知道錯會伸手要我打,問他都說控制不了,平常會同理父母的心情也很貼心但無法在情緒來時控制住,有時兇完還會表現出很氣很喘的樣子,這時會讓他先冷靜,後會跟我道歉,通常這樣情形會對父母妹妹,對其他人因愛面子較會生悶氣,不知該怎麼辦。以前在大學校嚴格狀況還好,三年級因搬家轉到偏鄉小學,班上較多衝動亞斯妥瑞的孩子,兒子是較容易受影響的小孩,狀況變嚴重,不知轉學對他有幫助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6月23日 - 11:18 上午 您好,焦慮敏感的人最擔心的就是”未知”、”無法掌握”,想必現在孩子對於自己為何這麼容易有情緒”未知”、”無法掌握”自己情緒而焦慮擔心,學校壓抑在家就更有可能情緒爆炸,沉溺於3C是單純自己喜歡?還是這已成為同儕間的話題,不看3C就覺得無法跟同儕融入?這也需要探討。總之3C是會讓人更焦慮的兇手之一(可參考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一書)家長可以藉此書跟孩子討論3C對自身情緒的影響。此外,讓孩子明白在學校忍耐壓抑,就容易再家失控,就像地震一樣,分次釋放能量和一次釋放的威力差很多,並與孩子討論有情緒時可以有哪些做法來減緩,不需做到無情緒,而是要想怎樣自己比較舒服。
王宏哲 says: 2025年6月23日 - 11:20 上午 最後還是要提醒,多一些親子時間,多一些運動絕對會對情緒調節、減少3C有幫助,至於要不要轉學,現在有狀況的孩子在班上的比例都有提高,轉學能不能避免不可而知,但如果現在在班上有被霸凌,那當然可以考慮,倘若現在在班上是有好朋友的,且沒有霸凌問題,轉學恐怕會讓孩子多一件要適應的事,未必是好事了
cloud.ccc says: 2025年5月13日 - 10:21 上午 老師您好,我有一對龍鳳胎,目前3Y10m,兩個孩子都是非常固執有想法表達也很清楚,不過女生的情緒與表達字眼一直讓我們很頭疼,女生從出生到現在每天都會哭,情緒是越來越激動,試過許多方式:耐心陪伴、同理心講出她的感受、也有大聲斥責、冷靜後再好好跟她聊剛剛狀況,都沒有改善。舉例(1)她跟我說身體癢,我問她哪裡癢,她會說:妳就知道幹麻問我,我說我是真的想幫妳止癢請你告訴我,她說:你知道為什麼還要問我,接著爆炸。(2)常常會說如果妳不怎麼樣,我就不吃飯、不上廁所、不睡覺,之類的話(3)她如果有提出需求就是立刻馬上的關注她,無法等待,甚至我在開車中她要求馬上抱她。 在學校老師都說她很穩定成熟,沒有問題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5月26日 - 12:48 下午 您好,孩子對家人的要求較高,認為反應都應符合自己的期待,因此容易有情緒,而大人也可能因孩子的反應有些情緒,相互影響,建議不妨跳脫一下,用不同的反應,讓氣氛變得有趣些,因為有情緒時,孩子的大腦就不容易理性思考,也聽不進去大人說的,反而會讓這樣的情形無法改變,不斷發生。建議可以用吃驚、詼諧、示弱的回應方式,例如孩子說你明明就知道,可以回應”啊!你說我明明就知道(焦慮),可是我不知道耶!怎麼辦怎麼辦,我想想,我有聽到妹妹說身體癢,身體這麼大….,啊!我知道了,妹妹前天有說小腿癢,所以是小腿!!”整個過程表情語調可以誇張些,同時說出來大人所聽所想,讓孩子知道大人只有這些線索,也順便讓孩子理解同理
eva0520 says: 2025年4月29日 - 5:49 下午 王老師您好,兒子在學校撞到或是身體不舒服都不跟老師說,請問要怎麼引導他或要怎麼跟說在學校不舒服要馬上跟老師說,已經好多次了,很怕他上國小也這樣(小孩大班,今年升小一)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5月5日 - 11:29 上午 您好,孩子不說有幾種原因:1.不確定這種程度要不要說,畢竟大班了,會被教導要升小一了,是大哥哥大姊姊,不該什麼事情都來說。2. 看過同學去跟老師說,但得到的回應非預期。3. 就是不敢說,很擔心老師的回應會是怎樣。 針對第一種,家長跟老師一起溝通好,再教導孩子什麼樣的狀況,就該跟老師說,都不說也不是大哥哥大姊姊該有的表現。第二種,明確跟孩子說,為何那個同學去說都會被老師忽略或提醒,因為……。第三種,可以請老師再跟孩子說一次,什麼樣的狀況要記得來告訴老師,並且引導孩子看看班上很多孩子來找老師說不舒服,老師都有趕快處理,處理時雖然感覺老師比較急,但這不是老師在生氣,而是擔心拖延會造成影響。
老師你好,孩子一直被鄰居小孩多人排擠,還有玩不公平的遊戲,跟家長反應也不見改善,是否需要搬家呢?
您好,搬家是件大事,需要考量的事情很多,您可在斟酌。至於孩子被不友善對待,我的想法很簡單,現在兒童遊戲空間很多,這個公園不行,或許可以考慮其他公園或公共親子館。但,也建議思考一下,是鄰居小孩過於無禮,還是我們孩子也能有改變的地方,也或許其實只有部分孩子帶頭,他們不在時,其他孩子還是友善的。這絕對不是要檢討受害的人,而是因為您的文字敘述很簡短,只有您知道最真實的狀況,這個狀況是否有解恐怕只有您最清楚,我的想法是他們家人不管,您未必不能介入,或許孩子們只是不知道如何一起玩,如何做到公平,有大人協助引導,說不定問題就解決了
老師您好,孩子目前快4歲,最近鬧脾氣的頻率越來越高,像早上搭娃娃車,現在都是請他自行換衣服跟穿鞋子,但他都會拖拖拉拉,有預告他也好好跟他說,但他都會故意很慢,因為有時候在他鞋子上會裝上一個鞋扣,今天他拖拖拉拉鞋扣來不及裝上去娃娃車要來了,我跟他說沒關係我們回來再裝好嗎,他就哭鬧回答說我不要了、我都不要了,有時候玩具亂丟,告知他很危險,打到東西或是人會痛,或是玩具要好好珍惜,他也會說我都不要了,我就會跟他說你真的不要了嗎?我丟掉就都沒有了喔!再三詢問他會再說不要了,丟了還是一樣,日後還是重稻覆轍,不管任何物品事情什麼的,我該怎麼教導他呢
您好,我想這和孩子不是很想上學有關,不見得不喜歡學校,有可能沒睡飽?不想離開?不想一直被催?…….,總之是一種處於”逆境”、”不順心”的感覺,因此顯得煩躁,這時若再有更多的不順意,就可能爆炸。這年紀煩躁時,應該很難聽進道理,他們需要的是陪伴和轉念,因此倒不如將這一切轉為遊戲。例如汪汪隊出任務了!汪汪隊換裝很快!(可以搭配汪汪隊換裝的歌),你有沒有辦法在媽媽唱完前換好?哇!你真的成功了!接下來要挑戰下一個任務…
可以帶入任何孩子愛的卡通,重點在於將過程變有趣,甚至有增強物(擊掌或下課去公園…),當孩子覺得有趣,有動力,再加上漸漸交到好朋友,上學的動機增加,動作自然會越來越快
想請問老師,幼兒一歲三個月一直有挖喉嚨到乾嘔的狀況,想請問如何處理(並未有吞食異物的狀況),忽視與談談等處於無效之溝通。
您好,這年紀的孩子有時吃手,就開始挖一挖,就有乾嘔狀況。因為他們在探索,探索也是他們”遊戲”的一種,因此才會稱0-2歲是感覺運動期。不過這樣的狀況大人看了的確都不免擔心,可以試試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跟孩子玩其他的遊戲,讓孩子的遊戲發展進階,孩子去探索其他的事物、玩更有意義的互動遊戲,這樣探索的狀況就會跟著減少
王老师您好,有位孩子很让人头疼,想请教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她。她明年将升小一,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也非常强。可是她的性格让她和别人相处时常常起冲突,同学和老师不怎么喜欢她。
-她的个性好胜有点小心机,会贬低别人让自己显得突出
-遇到问题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自省能力较弱
-被处罚了也不会认真对待,不当作一回事,还会反问老师为什么今天没叫我
身为老师,我们都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来引导这位孩子可是看不到孩子有进步的地方,请问王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您好,孩子很希望自己被看見,被大家喜歡,可以用的方法不適當,建議日常生活或每次事件,不急著跟孩子說”你不可以”,而是告訴孩子,”你要這樣說……,這樣別人就會……”,另外經常分享大人心中的想法,或者是用一些故事,例如砍倒櫻桃樹的華盛頓,大人沒有責怪,因為誠實或會自省是大人最看重的,平時讓孩子聽得到的讚許誇獎(不一定是針對孩子),都要著重品格而非成就,讓孩子了解大人最重視什麼。被罰了沒有認真看待,其實孩子內心未必真的不在乎,也有可能是壓抑或掩飾,我覺得孩子想表現好但無助,可參考此書引導人際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23102002/
老師你好,兒子3Y6m不愛喝水愛憋尿,好說歹說什麼招都做了,就是不改,有帶去運動流汗也不喝,常常憋尿,不喝水到嘴巴常常乾裂流血,有幾次還便秘肚子痛,要一直哄才勉強喝完,最近真的被他逼到了,生氣的對他大吼⋯真的覺得心很累,好好說根本不聽,很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不想喝肚子飽飽⋯喝他想喝的就有胃口?已經跟孩子有很多次這樣的衝突了,就算之後跟他解釋媽媽為什麼會生氣,他之後還是依然故我⋯我可以不要管他不要叫他喝水了嗎?好累好無奈
您好,不斷催促孩子喝水,孩子感到厭煩,大人焦慮提醒孩子喝水,孩子也容易感受到大人的情緒是負向的(焦慮),但孩子不能理解,因此也會傾向逃避,再加上從有印象開始,或許聽到喝水連結到的都是不好的情緒經驗,因此就會更排斥喝水。建議可以換個方式引導,例如變得詼諧有趣或轉換注意力。可以嘗試透過繪本或編撰故事,像工作細胞繪本中的人物可愛,可以先用此繪本讓孩子知道身體裡住著很多這樣的小細胞,要讓他們維持生命需要水(印象中卡通裡有做過缺水的片段,如果繪本中也有就更好了),大人可以演一下這些小細胞,幫他們跟小主人(孩子)發聲、求救,讓孩子喝水就像救援小隊出任務,幫助細胞,相信孩子會較不排斥喝水唷
醫師您好,我想請問說,時常對孩子說我愛你,這個行為會導致孩子更加肆無忌憚的任性嗎?我家人說孩子是因為知道我永遠愛他,知道怎麼做我都愛他,所以才會任性不聽話。但我明明記得時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是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會任性是因為家長做事沒有原則跟界線,導致孩子沒有學會這些原則跟界線。我想找很多資料來證明,但我發現突然都找不到直接一點的資料可以說明。想請問醫師難道我這樣做真的是錯的嗎?
您好,我想應該不會有任何的研究說明每天說”我愛你”的次數,跟孩子行為的相關性,但可以確定的是,就算有,應該會是偏正向,因為依理論,這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感。我想孩子的任性,除了和規範外,還可能和覺得沒有自主權有關,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被重視、注意,沒有自主權、選擇權,就很容易有故意或任性的行為,來證明自己也有控制權。有些時候大人覺得自己有給孩子選擇權,但孩子感覺沒有,也可能出現上述的狀況,所以應該要討論的是孩子到底想要爭取什麼自主權或想被關注什麼,而不是說”我愛你”這件事唷。
王老師
老師您好,兒子十歲是焦慮敏感小孩,從小非常早熟會主動談論生死話題,晚上睡不好且不安,擔憂父母離開或死亡問題,常要溝通陪伴後才能入睡。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情緒化請他去刷牙吃藥會不耐煩並沈迷3c,會對我兇,兇之後有時會生悶氣或碎唸,有時當下知道錯會伸手要我打,問他都說控制不了,平常會同理父母的心情也很貼心但無法在情緒來時控制住,有時兇完還會表現出很氣很喘的樣子,這時會讓他先冷靜,後會跟我道歉,通常這樣情形會對父母妹妹,對其他人因愛面子較會生悶氣,不知該怎麼辦。以前在大學校嚴格狀況還好,三年級因搬家轉到偏鄉小學,班上較多衝動亞斯妥瑞的孩子,兒子是較容易受影響的小孩,狀況變嚴重,不知轉學對他有幫助嗎?
您好,焦慮敏感的人最擔心的就是”未知”、”無法掌握”,想必現在孩子對於自己為何這麼容易有情緒”未知”、”無法掌握”自己情緒而焦慮擔心,學校壓抑在家就更有可能情緒爆炸,沉溺於3C是單純自己喜歡?還是這已成為同儕間的話題,不看3C就覺得無法跟同儕融入?這也需要探討。總之3C是會讓人更焦慮的兇手之一(可參考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一書)家長可以藉此書跟孩子討論3C對自身情緒的影響。此外,讓孩子明白在學校忍耐壓抑,就容易再家失控,就像地震一樣,分次釋放能量和一次釋放的威力差很多,並與孩子討論有情緒時可以有哪些做法來減緩,不需做到無情緒,而是要想怎樣自己比較舒服。
最後還是要提醒,多一些親子時間,多一些運動絕對會對情緒調節、減少3C有幫助,至於要不要轉學,現在有狀況的孩子在班上的比例都有提高,轉學能不能避免不可而知,但如果現在在班上有被霸凌,那當然可以考慮,倘若現在在班上是有好朋友的,且沒有霸凌問題,轉學恐怕會讓孩子多一件要適應的事,未必是好事了
老師您好,我有一對龍鳳胎,目前3Y10m,兩個孩子都是非常固執有想法表達也很清楚,不過女生的情緒與表達字眼一直讓我們很頭疼,女生從出生到現在每天都會哭,情緒是越來越激動,試過許多方式:耐心陪伴、同理心講出她的感受、也有大聲斥責、冷靜後再好好跟她聊剛剛狀況,都沒有改善。舉例(1)她跟我說身體癢,我問她哪裡癢,她會說:妳就知道幹麻問我,我說我是真的想幫妳止癢請你告訴我,她說:你知道為什麼還要問我,接著爆炸。(2)常常會說如果妳不怎麼樣,我就不吃飯、不上廁所、不睡覺,之類的話(3)她如果有提出需求就是立刻馬上的關注她,無法等待,甚至我在開車中她要求馬上抱她。
在學校老師都說她很穩定成熟,沒有問題
您好,孩子對家人的要求較高,認為反應都應符合自己的期待,因此容易有情緒,而大人也可能因孩子的反應有些情緒,相互影響,建議不妨跳脫一下,用不同的反應,讓氣氛變得有趣些,因為有情緒時,孩子的大腦就不容易理性思考,也聽不進去大人說的,反而會讓這樣的情形無法改變,不斷發生。建議可以用吃驚、詼諧、示弱的回應方式,例如孩子說你明明就知道,可以回應”啊!你說我明明就知道(焦慮),可是我不知道耶!怎麼辦怎麼辦,我想想,我有聽到妹妹說身體癢,身體這麼大….,啊!我知道了,妹妹前天有說小腿癢,所以是小腿!!”整個過程表情語調可以誇張些,同時說出來大人所聽所想,讓孩子知道大人只有這些線索,也順便讓孩子理解同理
當過程輕鬆詼諧,孩子也較不容易產生情緒,容易聽進大人的話或意識到該用更好的溝通方式,改變說話的方式
王老師您好,兒子在學校撞到或是身體不舒服都不跟老師說,請問要怎麼引導他或要怎麼跟說在學校不舒服要馬上跟老師說,已經好多次了,很怕他上國小也這樣(小孩大班,今年升小一)
您好,孩子不說有幾種原因:1.不確定這種程度要不要說,畢竟大班了,會被教導要升小一了,是大哥哥大姊姊,不該什麼事情都來說。2. 看過同學去跟老師說,但得到的回應非預期。3. 就是不敢說,很擔心老師的回應會是怎樣。
針對第一種,家長跟老師一起溝通好,再教導孩子什麼樣的狀況,就該跟老師說,都不說也不是大哥哥大姊姊該有的表現。第二種,明確跟孩子說,為何那個同學去說都會被老師忽略或提醒,因為……。第三種,可以請老師再跟孩子說一次,什麼樣的狀況要記得來告訴老師,並且引導孩子看看班上很多孩子來找老師說不舒服,老師都有趕快處理,處理時雖然感覺老師比較急,但這不是老師在生氣,而是擔心拖延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