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0920111090 says: 2025年3月20日 - 11:38 上午 王老師你好 想詢問一下! 我兒子現在中班下學期了 但數字跟注音都被老師說嚴重落後 他會唸,但認不出來! 請問這樣我該怎麼處理??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3月27日 - 3:47 下午 您好,明白現在很多幼兒園中小班就開始教注音,但其實幼兒園的孩子,注音符號應該是在遊戲的情境中體驗與學習,與孩子的生活經驗作結合才對,例如:「ㄩ」,可以做一個故事來連結:「魚缸裡面有小魚,喜歡ㄩㄩㄩ吐泡泡。」孩子可以畫「ㄩ」,搭配琅琅上口的故事或兒歌,把抽象的注音圖像化, 他們會覺得學習注音符號是件有趣的事情,自然就能記得好、學得快。數字也應該這樣教。如果學校較強調純粹符號的學習,或進度快,那麼就可能需要家長協助符號融入生活,結合有趣的遊戲了。注音符號的桌遊也可以參考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240411/
王宏哲 says: 2025年3月17日 - 4:55 下午 您好,若孩子沒有明顯的偏好,那學習該項才藝時,建議家長也要投入,陪伴孩子一起,再觀察孩子是否排斥,排斥是因為遇到困難還是真的覺得沒興趣。至於孩子有沒有興趣,當然也要視啟蒙老師的教學方式而定,所以是否能讓孩子接受珠心算,除了家長可以一起投入外,也要能讓孩子感受到學了珠心算的好處、並知道如何運用樂在其中,而非感受到死記與壓力,在學之前或許可以先了解一下才藝班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您的孩子。
gto7427 says: 2025年2月12日 - 3:11 下午 老師好,女兒國小一年級,他一直以來都有情緒控制問題,生氣時會發好大的脾氣,雖然不會丟東西和打人,但會大哭而且態度非常強硬的頂嘴,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最近一次生氣他想要邊吃飯邊看電視,只是說了一句(不可以,但可以吃完飯再看電視)就大發脾氣,他只要生氣就會呈現完全無法溝通狀態,希望他先冷靜他也會頂嘴說不要,有時候當他生氣時會問他在生氣什麼,他會說他不知道為什麼生氣,但就是很生氣,我們都會把他的生氣舉例成是一隻小老虎,當小老虎不被控制跑出來時,我們會提醒她,她的小老虎跑出來囉!讓他意識到他在生氣~ 看了老師關於情緒問題的影片,我認為比較像是情感表達能力比較弱,他無法用言語抒發情緒,請問該如何引導,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2月13日 - 4:04 下午 您好,情緒當下可以先做的是連結,認同孩子的情緒,”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因為聽到現在不可以看電視”,這的確是一個會產生情緒的事件,只是孩子的情緒太過強烈了,但如果我們釋出的訊息是”你又再生氣了”,會讓孩子認為他現在的這個情緒是不對的,這會讓孩子產生矛盾,衍生出次級情緒,”我有情緒是不對的,我又錯了”,這樣的情緒會無限輪迴下去,直到有其他情緒取代。因此溝通時可以讓孩子理解,有情緒是正常的,但情緒過激烈時會讓我們錯失溝通協商的機會,例如你可以問那我甚麼時候可以看電視?或我吃完可以看電視嗎?孩子已經小一,也建議讓孩子能理解時間,有很想看的節目,那就要事先把事情都完成,就能看。
王宏哲 says: 2025年2月13日 - 4:06 下午 每次的事件結束後,都要花些時間練習適當的溝通協商方式,並請孩子演練一次,孩子才能記住,也可以跟孩子約定好下次當爸爸媽媽說”想想怎麼問”時,就是提醒可以溝通協商,有問有機會,任何事都是,如果只是生氣,反而會錯失很多時間,划不來的
何孟芝 says: 2025年1月30日 - 3:23 上午 老師您好,我想請問小孩(2歲8個月)很喜歡插嘴,大人在講話時會想講,跟他說請等等還會鬧脾氣說要跟媽媽聊天,不要等待,想請問老師怎麼辦?有什麼建議嗎?謝謝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5年2月13日 - 3:48 下午 您好,這個年紀愛插話,無法等待,多半時因為想要有些主控權,想被重視被聆聽,因此希望孩子等待時,可以有些小方法,例如給孩子一些小任務,讓孩子有事做也覺得被重視,短時間的等待可以用一首歌的時間或數數來讓孩子理解要等多久。此外,建議要有眼神對視專心聆聽孩子的時候,就算孩子的話天馬行空,也是給予重視後,孩子覺得被尊重、被理解,也才能理解與尊重大人,聽進大人的話。另外,當孩子有等待,要記得讚許孩子的等待,甚至可以說謝謝你有等等,這樣孩子下次也才更會等待,因為他學到等待是會被大人肯定的行為。
KellyChu says: 2024年12月12日 - 10:41 上午 老師好,我兒子已經上了小二,但他最近一直被老師投訴上課不遵守課堂規定,例如上課不舉手發言,發言內容與課堂無關緊要,影響上課進度,甚至是老師請他下課訂正作業,他會忽略還是跑出去玩,這樣態度對老師也是不尊重。另外老師也提到會擔心孩子的人際關係,因為他也常常與同學有爭執,在家裡與弟弟的互動也會出現在這樣的狀況,經過旁邊摸一下弟弟、拍一下弟弟,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有這些故意的行為,我溝通到真的覺得很心累。在家裡其實我們一直都有教導尊師重道,規矩也一直有在提醒,但他一直踩老師底線,我一直接到老師電話,我好像已經沒有什麼方法了!軟硬方法都試過了,想請求老師的建議,謝謝你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2月18日 - 12:57 下午 您好,我想孩子比較衝動,很多事情就是覺得想做就做,好玩,也沒有想太多,因此未必是故意要踩大人底線,但是孩子對弟弟有可能是想看弟弟反應,應該有故意”玩”成分在。首先孩子需要加強衝動控制的練習,坊間有許多關於衝動控制的桌遊,撲克牌的大老二、心臟病也可以考驗這個部分。心臟病最好也能改變規則,例如+1才能拍,或改成-1也行,考驗孩子的抑制控制能力。此外要練孩子的自我覺察,例如反問孩子,為何要拍弟弟,如何提醒自己不能拍,上課講話也是,反問孩子,那要怎麼樣控制自己上課不講話,有甚麼方法可以提醒自己,大人和小孩討論,家長要記得,我們的角色是陪孩子一起找方法,而不是只約束與規定,這樣孩子依舊不會改善。
ellen19930420 says: 2024年11月26日 - 2:02 下午 老師好 請問一位三歲幼稚園小班的孩子平時上課的時候都很正常,但是在運動會的前一晚與當日早上詢問孩子是否很期待運動會的到來?想要跳舞給媽媽看,我跳的很棒的樣子,可是到了運動會時,在孩子看到媽媽在旁邊的時候完全就不一樣了⋯⋯會一直想要黏著媽媽,很害怕媽媽離開一步,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媽媽在身邊!如果媽媽要離開一下下,或是有跟他說我要幫他拍照或做其他事時,他會立刻說:我也要去,如果不帶他去他就會使用,尖叫、怒吼或原地就坐在地上的方式的大哭。 這會因為有二寶(1歲)的關係會讓他很難接受他的愛被分享的關係嗎?他才會有這一系列的脫序行為出來,但家中有曾祖父、祖父的疼愛讓他當靠山,請問這樣我該如何協助他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2月2日 - 11:01 上午 您好,這件事未必和二寶有關,比較偏向孩子本身的氣質與情緒調節,從文字敘述,孩子是處於一種焦慮情緒、不安全感,至於是擔心出醜?擔心大人對他的評價?擔心眾人的目光?或是其他……,就無法確認了,或許可以跟孩子的老師討論一下孩子平時的狀況,例如跳舞是屬於”會跳”還是”不太跳”?每次到台前示範時孩子的態度是….?以及在人多的場合,孩子是否會顯得比較焦慮呢?從這些細節中推斷可能原因,然後再針對原因介入,不論是何種原因,讓孩子知道不論他怎麼表現,爸爸媽媽都會陪伴他很重要,例如跟孩子說,你今天可能因為太多人太緊張了對不對,沒關係,爸爸媽媽可以教你一些方法,我們下次會表現更好,提升安全感就能克服焦慮
Stupid_0807 says: 2024年11月25日 - 11:24 上午 老師好 請問我兒子目前剛上小一 不知道是否因為不適應 在學校、安親班及英文班 特別容易發脾氣 之前幼稚園從沒發生過 比如他英文課時坐兩角椅 老師輕聲提醒他坐好 他直接把英文課本丟在地上 踩在上面 後面直接走出教室(有一點像無聲抗議的感覺) 學校老師也有和我反應 他因為下課時間去買零食 老師只是跟他說 請他先把零食收起來帶去安親班吃 他就開始臉部表情變得不開心 後來的體育課體育老師想要請他們跳健康操他也完全不動直接坐在地上 還有上課時間拿塑膠袋出來玩 老師請他收起來否則會影響到上課的同學 後來課程活動的時候他就直接放棄參加趴在桌子上 想請問如果是這樣子的情形我們要如何去協助他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1月25日 - 2:08 下午 您好,看起來是只要被限制、被約束,就會情緒不好,幼兒園從未發生過可能的原因是孩子很熟悉老師了,老師提醒或約束的方式,孩子不會認定有”不安全感”存在,但小學會突然面對很多師長,每個師長的表達方式不同,孩子無法釐清這些提醒背後的意圖、想法,就容易感到壓力與不安全感,因此容易產生”戰”、”逃”或”停止不動”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對於判斷他人意圖、想法,可能容易過度解讀,產生不必要的壓力與情緒,然後出現不適切行為,接著又遭到”提醒”,而產生惡性循環。 建議先就每個單一事件,跟孩子約定好適切的行為表現,例如不該坐兩腳椅,如果坐了,希望對方怎麼提醒。吃零食、玩塑膠袋也是。
王宏哲 says: 2024年11月25日 - 2:13 下午 吃零食有可能會與預期不合有關,因為想吃才去買,可是買回來可能已經要上課,這時候該怎麼辦?每件事都需要跟孩子討論可能的結果,與可行的解決或溝通辦法,當大人跟孩子約定好”提醒”的方式,也務必跟老師溝通,目前的優先目標是讓孩子在校能有穩定的情緒參與活動,正向經驗多了,才有助於解讀他人與適應環境。倘若努力後孩子的狀況依舊很多,還是建議帶孩子就近至心智科評估,也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
skype0080 says: 2024年10月28日 - 1:17 下午 老師您好: 我兒子今年剛上小班,最近發現他好像覺得上學是逞罰,跟爸爸生氣時就叫爸爸要去學校上課。 但之前跟老師聊時,老師說在學校表現都還不錯,玩得很開心也是聽話的小朋友,只是每次接他回家時都會哭說不要去學校。是不是還沒適應呢? 孩子的爸覺得不是適應的問題,一直很想讓孩子退學等四歲再去,或是直接換學校 想問王老師會怎麼建議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1月4日 - 11:49 上午 您好,跟爸爸生氣時要求爸爸去上學,未必是要懲罰爸爸,或許是認為在學校所領悟到的規則規範,爸爸都沒遵守,所以要爸爸去上學,無法確認孩子真正的想法,但是或許可以問問希望爸爸去上學的原因。至於回家會哭,應該還是覺得學校有些壓力吧!有可能擔心自己沒做好會像其他同學一樣被老師說,也有可能要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其實如果老師說孩子表現很好,接送時觀察孩子跟其他同學的互動,都沒有甚麼狀況的話,不妨先再多觀察一下,並跟孩子說老師覺得他表現很好呢!例如……,或許孩子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減少壓力而減少負向情緒。
王宏哲 says: 2024年11月4日 - 11:03 上午 您好,可以將步驟拆解,一開始是請小孩練習閉嘴用鼻子吐氣,要求越多氣越快越好,可以放一張衛生紙在面前,告訴孩子衛生紙必須飄動。接著練習壓住一邊的鼻子,練習吐氣,最後就是完整流程,拿衛生紙、對折、自己壓住一邊鼻子…… 擤鼻涕的動作不難,難在孩子不自覺要擤,或對擤鼻涕有不好的印象而缺乏動機,不好的印象例如過去被大人擦鼻子好痛、不舒服…… 孩子已經五歲,不妨多一點點的衛教,讓孩子了解鼻涕和擤鼻涕這件事,可以參考繪本”我的超級英雄:鼻涕”
劉采緁 says: 2024年10月23日 - 1:47 下午 承上(兒子3歲4個月)。不過在家裡我們一起看繪本或是做一些動腦的題目,他是專心的也可以回答問題,我們也常常在家塗鴉繪畫,所以看到學校老師給他打的評分打了最低分甚至說他圖像及敘述能力待加強實在令我有點錯愕…還有,孩子的玩心的很重,即使知道時間到了應該做什麼事,還是想繼續玩,請他停下來準備回家了或是收拾玩具,不肯的話就會開始哭鬧耍賴,而且非常的固執不肯妥協,一直以來我都算是耐心的告訴他時間觀念以及自己該負責的事情,不管是看時間觀念繪本、教他看時鐘指針、圖像暗示、播放歌曲提醒時間等方法都試過,通常都只有一開始有效,最近變成爸爸要大聲訓話才會收斂一點。請教老師該如時引導間觀念和哭鬧耍賴的部份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0月30日 - 11:06 上午 您好,一對一時的專注力和團體中的注意力是不同的,團體中會有很多干擾源,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表現,例如容易分心,把注意力放錯地方等。其實不妨跟老師討論一下,情況是否有需要帶去評估?如果有,盡早至醫療院所安排早療評估,及早處理。 至於耍賴不回家,可以再增加一種溝通法,那就是現在回家,甚麼時候可以再來玩,但是如果現在一直哭不肯回家,媽媽就會覺得這裡不好,都會讓你好傷心好難過,約定好的事情沒辦法做到,那我就不敢再帶你來了。重點再讓孩子知道,還可以有再來的機會,接著想一想,可以怎麼做心情才會好一點呢?孩子有捨不得離開的情緒是正常的,要陪孩子做情緒調節很重要,讓孩子知道可以不開心,但可以想想怎麼讓自己好一些
applemom says: 2024年10月16日 - 10:48 上午 老師您好: 我小孩目前是國小三年級 因為他最近開始會亂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包括小朋友的筆啊 老師抽屜的小禮物或是同學書包裡面的點心或是其他東西 我問他為什麼拿別人的東西 他跟我說不知道然後就一股沈默 是想拿嗎? 他說對 我也跟他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亂拿啊 如果是妳的東西被同學拿走了 你會開心嗎? 他也說不會 不知道為何他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他爸爸說要用打的 我是覺得用打的沒有真正的了解原因 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在 而我婆婆常常買東西都講一句話 這是給哥哥的 你要的話要去跟哥哥說或是說你穿哥哥的衣服就好了哥哥的去買新的 我也跟我婆婆說不能這樣請老師給我一些建議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0月21日 - 4:29 下午 您好,先釐清孩子是不是很喜歡那些東西,有些時候在意的是東西本身,有些時候在意的是東西是誰的,例如同學都能拿到老師給的小東西,就自己拿不到,或者是同學都會給其他同學小東西,就不給他。若是喜歡東西本身,很好解決,就是請孩子記住東西的樣子,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找找哪裡有賣,然後請孩子用好表現來換購(可以用集點制度),要讓孩子知道,他有想要的東西,基本上都可以用換購的方式,如果是對學習上有意義的,爸媽可能還會幫他打折或直接送他唷,這些事都可以提出來討論,若讓孩子覺得沒有討論空間,孩子就會用錯誤的方式解決。如果孩子在意的是一種感覺,那就先從老師著手,問問老師得到小禮物的標準,協助孩子達成
席 凱蕎 says: 2024年10月16日 - 9:05 上午 國小二年級的妹妹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 短期內已經發生好幾次 她對自己非常高要求今日事今日畢 包含背課文背唐詩背單字所有學習項目,她總是可以很棒的完成 但隨著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她偶爾1-2個背不起來或是睡覺時間要到了還沒完成任務,她就開始發脾氣、或是哭鬧說怎麼辦她還沒背完 媽媽剛開始說請她冷靜下來再陪她背 或是請她休息一下再陪她背、她也不願意明天早上早點起來背,她越演越烈 哭音、跺腳、踢鞋子、嘴巴一直說討厭、討厭這個討厭那個,媽媽撐了30-40分鐘還是被她惹到暴怒、帶她到房間哭 我該如何教她想生氣的時候要怎麼控制情緒?情緒風火輪她拒絕使用,她說她要用她自己的方法生氣 老師說的二選一方法她也拒絕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0月21日 - 4:22 下午 您好,孩子是生氣自己不會背,背不起來,而感到焦慮,然後處於一個不知所措的狀態,當然會更背不起來,媽媽的用意相當好,請孩子冷靜一下,但孩子也很聰明,他認為冷靜還是背不起來,所以他拒絕媽媽提供的方式。這時的孩子需要的是如何能增加背誦能力的方法,建議媽媽可以分享背的方式,例如用圖片背、用聯想背、用歌曲背……,總之就是讓孩子覺得有得到大人的支持 但,我也建議大人可以確認一下,孩子什麼時候知道這些作業的,有時候老師早早就交代要背,只是測驗的時間比較晚,孩子就可能會到前一天才背,那樣的量就會比較多,若孩子有這樣的狀況,建議教導孩子分天背,學習分散作業量,容易焦慮緊張的孩子,越需要及早培養計劃能力
summer1226 says: 2024年10月14日 - 5:27 下午 我是單親媽媽,我兒子小二,我們兩年前從澳洲搬回台灣生活,剛開始適應不良,但現在好很多了,一直以來早上讓他吃保健品,每天ㄧ顆兒童魚油、一顆過敏藥,跟一包益生菌,之前都有吃,但是今天我在放東西的時候,發現冰箱旁邊的縫隙有好幾顆魚油跟過敏藥,我整個崩潰大哭,覺得他怎麼能這樣做!魚油不是便宜的東西,都是辛苦花錢買的,要提高小孩的專注力跟健康,我該怎麼跟他做有效的溝通呢?每次他做錯事,他就是說對不起,我問他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不出來為什麼。 我不喜歡打小孩屁股,我就讓他罰站跟扣他的螢幕時間。他通常會自己用玉米片加牛奶當早餐,前兩天他沒吃,偷偷開了mm巧克力吃,還說謊騙我!最近累積的情緒,今天我才很難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0月21日 - 4:12 下午 您好 孩子畢竟才小二,自律真的不容易,大人認為這可以幫助孩子的專注力,但孩子未必覺得,因為他們目前自我覺察的能力也不足,比較建議的做法還是大人看著或陪伴著孩子吃早餐,如果有額外要給予孩子保健食品,當然也是在這段陪伴的時間請孩子吃下。為了防止孩子吃您不喜歡的零食,或許家中就盡量不要出現,以免孩子在不適當的時間吃。關於保健食品,有些孩子會因為味道或口感而不喜歡,建議還是可以跟孩子討論一下不喜歡的原因,彼此有彈性的空間,例如換一家魚油試試?或讓孩子在比較能接受的時間吃,例如傍晚吃?(因為早上趕上學很趕沒食慾)如果都沒有彈性空間,孩子就不會用溝通的方式,而是會用偷偷摸摸的方式,因為他覺得溝通也沒用..
Lu says: 2024年10月2日 - 3:00 下午 老師你好,我家男孩四歲,在家與在學校行為舉止差異大。在家總是喜歡抓弄欺負自己弟妹,喜歡與手足競爭,弟妹已反應出不高興情緒,就會越開心興奮而更故意,如惹到他反而他會去推打弟妹。但在學校他非常穩重聽話,遇到問題也會即時反應給老師,與同學之前互動良好,鮮少聽到老師反應孩子在校與人有衝突,上課表現良好,或去別人家很有規矩,都誇他很乖巧。我也和孩子用換身分方式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用講的、罵的,或是用蓋章方式來讓孩子了解,也用了幾個老師的方法,但喜歡抓弄弟妹行為都是暫時的有效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0月7日 - 5:16 下午 您好,光從這些文字敘述不足以斷定孩子是有狀況的,但因為學校老師認為孩子不錯,我想問題應該還是出在家中與手足互動的問題。孩子四歲,弟妹年紀一定更小,我想孩子或許認為弟妹就是聽不懂,因此會多用肢體互動,孩子需要被教如何跟比自己年幼的孩子相處,建議直接告訴孩子,這個時候,應當怎麼做,不要讓孩子只聽到”不可以”,因為這樣下次孩子還是不知道正確的應對方式。除了告訴孩子正確互動方法,並當場演練一次,下次只要孩子有稍微停手,開啟正確的互動行為,就要給予正向的讚美與鼓勵,好行為是會被留下來的
Lu says: 2024年10月2日 - 2:58 下午 老師你好,我家男孩四歲,在家與在學校行為舉止差異大。在家總是喜歡抓弄欺負自己弟妹,喜歡與手足競爭,弟妹已反應出不高興情緒,就會越開心興奮而更故意,如惹到他反而他會去推打弟妹。但在學校他非常穩重聽話,遇到問題也會即時反應給老師,與同學之前互動良好,鮮少聽到老師反應孩子在校與人有衝突,上課表現良好,或去別人家很有規矩,都誇他很乖巧。我也和孩子用換身分方式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用講的、罵的,或是用蓋章方式來讓孩子了解,也用了幾個老師的方法,但喜歡抓弄弟妹行為都是暫時的有效 請問老師這是否有輕微過動或亞斯伯格或是其他問題?他在家是可以自己專心玩自己的,像他很喜歡看書,只要看書就很安靜很專心 登入以進行回覆
Konniekalo says: 2024年9月27日 - 4:13 下午 男孩5歲,不懂得感恩,經常去羨慕別人有的,永遠覺得別人什麼都有自己什麼都沒有,但給他的東西其實很多,只是絕不會有求必應,他自己有的東西好像不會珍惜,經常有教他要懂得感恩,不要覺得什麼東西都一定會有,要珍惜自己有的,你不可能擁有所有東西,在街上看到別人手裡拿著車他又會說為什麼我沒有這輪車我也想要,有小朋友在吃糖他又會說為什麼別人可以吃糖我沒糖吃,可是可能已經剛剛給他買了一樣別的東西,在外面吃飯時候我多了一雙公筷,他也要說為什麼我沒有多一雙筷子,你跟他解釋然後變成說了一堆道理,最後他還是聽不懂,只覺得自己好委屈什麼都沒有,還變成好像我把他說成他什麼都做不好一樣,可我只是希望他不要老是跟別人去比較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0月7日 - 5:06 下午 您好,有些時候孩子的羨慕只是表面,或許可以再多傾聽一下,羨慕背後想表達的是什麼呢?緊張?擔心?還是沒有問題解決能力?另外,羨慕其實是一種情緒,孩子也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排解羨慕,所以大人需要分享自己處理羨慕這種情緒的方法,而不是只說道理。羨慕其實是一種比較,或許可以檢視一下,生活中是不是常常在經歷比較呢?正確來說,是生活中”分享”與”比較”的比例適當嗎?日常生活中多帶孩子體會分享、享受分享,也能減少羨慕的狀況唷
edie0603 says: 2024年9月24日 - 7:22 下午 我的孩子,國小五年級。對我講話總是不耐煩,態度糟糕,幾乎是每天。我多次溝通並且告訴他,這句話可以怎麼說。但沒有看到改變,一點點都沒有。就好比今天早上起床,他問我現在幾點了,我說6:40,他口氣不悅地說為什麼妳那麼晚叫我?我說7:30到校,現在還很早。我昨天叫你叫很久,你7點才起床,為什麼就沒有覺得晚?我跟你說很多次了,好好說話,一直用這種態度對我。是否你就設定鬧鐘,你起床好了再叫我載你就好了?!整個更生氣的跟我說不要!我不要!妳就是要叫我! 我覺得面對這個孩子,身心俱疲,我身兼2份工作努力賺錢,我不需要他感謝我,我不會對孩子情緒綁架,我只是希望他至少能對媽媽有禮貌跟尊重。我還能怎麼跟他溝通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0月7日 - 3:38 下午 您好,我想先直接告訴孩子如何解決問題比較重要,例如孩子說”為什麼那麼晚叫我”,可以回答因為你前一天並沒有說要我幾點叫你,如果你今天覺得晚,那你應該是要跟我說,你希望我明天幾點叫你。現在你既然覺得晚了,那就動作加快吧! 我可以理解禮貌很重要,不過我想孩子就是需要學習管控情緒,因此我們可以不要跟他的情緒起舞,就直接理性回答,並告訴孩子他希望甚麼樣的結果,那麼就該做甚麼樣的事。大人這樣的回覆,也在示範給孩子看,如何管控好自己的情緒。當然,如果孩子因為起床氣而變本加厲地亂發脾氣,大人還是該設立界線,讓孩子知道,媽媽了解有時候突然被叫起來會覺得很煩,但這並不代表可以說這麼不尊重人的言語,表達後就不囉嗦了
ck800819 says: 2024年9月19日 - 2:32 下午 老師你好,我女兒目前4歲1個月剛上中班 我女兒非常不愛睡覺,包含在學校也是不一定會午睡。小班時候老師還不是那麼強迫一定要睡,但中班後老師非常要求團體生活,所以會強迫在午睡時後一定要睡覺 這一個月我女兒雖然上學沒有排斥,但非常不配合上課,會在上課時後哭鬧或是上才藝課時都還沒做看看直接表達我就是做不到,或是要求老師打電話給爸爸媽媽還小時候也是午睡時間到就會帶她進房睡覺,但也不是每次都會睡著。越來越大後我開始不要求他要午睡,但要自己安靜地玩。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強迫她午睡造成他壓力很大,開始延伸出一些偷拿東西的行為,或是詢問他為什麼要做某件事情時他都不講話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9月23日 - 12:31 下午 您好,真的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辦法午覺睡著,但是團體生活,這段時間,還是必須安靜躺下,不能玩,只是可以不用真的睡著,有些孩子聽到一定要睡覺,但自己知道睡不著,的確會有莫名的壓力,”我就是睡不著呀”,通常這樣,會先跟孩子約定好,午睡時間,沒有強迫一定要睡著,但是必須要躺下、眼睛閉閉休息、不出聲、不玩,可以跟老師先討論好規定。溝通要有效孩子才會想要溝通,有效並不意味著順從,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他提出質疑或問題,大人是願意跟他一起想想可以怎麼做,例如他很想要某個東西,當他覺得他說出來一定是被拒絕,他就不會想說,但當他知道,說出來,才可能有機會,而且不是被 斷然拒絕時,他就會願意說說看
Konniekalo says: 2024年9月13日 - 9:38 上午 承上題,5歲兒子,除了愛計較輸赢,有時候說話態度也很差,例如早上叫他起床吃早餐,他態度就會很差,好像你有得罪他一樣,在吃早餐時,會無原無故說你頭髮都不好看,你也不好看,你會開始火大,然後你問他說是不是因為覺得我叫你起床還要幫你換衣服你覺得很不喜歡,他說是,我說那你以後就自己起床,我就不負責你了,起床上學本來就是你自己的責任,他說好,但他肯定不會自己起床,上幼兒園遲到其實老師也不會特別去說,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去處理,就只能想著到上小學以後他就應該會怕,但很多時候他就是很沒禮貌,對著你說話態度也很差,我自己還要上班,累得不得了,其他家人平常都會順著他,我很不喜歡這樣,所以很多時候我就變成惡人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9月16日 - 12:28 下午 您好,我想孩子應該就是起床氣了,起床心情不好本沒錯,錯在不該把壞情緒倒在別人身上,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想睡覺、不想起床、不想上學,爸爸媽媽要上班,也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但你可以直接說我覺得想睡覺,上學好討厭,但不該將壞脾氣丟給爸爸媽媽,心情不好,我們可以想想怎麼做會讓心情好一點,像媽媽就會覺得喝一杯好喝的咖啡,轉換心情,你也可以選擇前一點跟媽媽說想吃甚麼早餐,來讓自己心情好一點。你只是罵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不會知道該怎麼幫你有好心情。 以上供您參考
Konniekalo says: 2024年9月12日 - 11:46 下午 兒子5歲,喜歡玩棋類,康樂棋大富翁這種,但是他每次輸了就會發脾氣或者哭,一開始覺得不想故意去讓他,想讓他知道玩遊戲應該要懂得公平,然後也一直有教他玩遊戲我們著重的是過程,你是因為喜歡玩這個遊戲才玩的,不要那麼著重輸赢,之前奧運,也有借題跟他說能上場比賽的都已經是很利害的,就算輸了也會恭喜對方跟對方握手,有時候他是有一點點的改善,可能就是10次有1-2次,其餘那8次可能玩到一半或者最後輸了他就會很生氣發脾氣哭鬧,有時候才剛開始玩就不順利,然後他就開始臭臉或嘆氣,搞得我都沒心情繼續玩了,然後他又情緒低落,變得心情就不好,我說要不每一次都讓你赢,讓你赢到夠為止,道理已說很多,到底怎麼去改善這種輸赢心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9月16日 - 12:11 下午 您好,不要陷入二分法,重點不放在結果的輸贏,而是放在越慢輸就是贏,或者來嘗試各種方法,哪種比較會贏,例如井字棋(就是一般常說的圈圈叉叉),可以跟孩子說,我們來試試看,先的人是不是一定會贏,或比較容易贏,還有第一步下在中間是不是比較容易贏。跟孩子玩棋類遊戲,將重點放在一起”研究”贏的策略,還有這樣是不是輸得比較慢,就如同做實驗般,讓孩子換個角度看,一方面也能增加思考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也才比較能跳脫輸贏,輸只是代表這個方法不可行,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嘗試。
王老師你好
想詢問一下!
我兒子現在中班下學期了
但數字跟注音都被老師說嚴重落後
他會唸,但認不出來!
請問這樣我該怎麼處理??
您好,明白現在很多幼兒園中小班就開始教注音,但其實幼兒園的孩子,注音符號應該是在遊戲的情境中體驗與學習,與孩子的生活經驗作結合才對,例如:「ㄩ」,可以做一個故事來連結:「魚缸裡面有小魚,喜歡ㄩㄩㄩ吐泡泡。」孩子可以畫「ㄩ」,搭配琅琅上口的故事或兒歌,把抽象的注音圖像化,
他們會覺得學習注音符號是件有趣的事情,自然就能記得好、學得快。數字也應該這樣教。如果學校較強調純粹符號的學習,或進度快,那麼就可能需要家長協助符號融入生活,結合有趣的遊戲了。注音符號的桌遊也可以參考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240411/
王老師您好,請問要如何找到孩子有興趣的才藝,如果有一定要讓他學的某一種才藝(珠心算),要如何讓他對這項才藝不排斥
您好,若孩子沒有明顯的偏好,那學習該項才藝時,建議家長也要投入,陪伴孩子一起,再觀察孩子是否排斥,排斥是因為遇到困難還是真的覺得沒興趣。至於孩子有沒有興趣,當然也要視啟蒙老師的教學方式而定,所以是否能讓孩子接受珠心算,除了家長可以一起投入外,也要能讓孩子感受到學了珠心算的好處、並知道如何運用樂在其中,而非感受到死記與壓力,在學之前或許可以先了解一下才藝班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您的孩子。
老師好,女兒國小一年級,他一直以來都有情緒控制問題,生氣時會發好大的脾氣,雖然不會丟東西和打人,但會大哭而且態度非常強硬的頂嘴,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最近一次生氣他想要邊吃飯邊看電視,只是說了一句(不可以,但可以吃完飯再看電視)就大發脾氣,他只要生氣就會呈現完全無法溝通狀態,希望他先冷靜他也會頂嘴說不要,有時候當他生氣時會問他在生氣什麼,他會說他不知道為什麼生氣,但就是很生氣,我們都會把他的生氣舉例成是一隻小老虎,當小老虎不被控制跑出來時,我們會提醒她,她的小老虎跑出來囉!讓他意識到他在生氣~ 看了老師關於情緒問題的影片,我認為比較像是情感表達能力比較弱,他無法用言語抒發情緒,請問該如何引導,謝謝
您好,情緒當下可以先做的是連結,認同孩子的情緒,”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因為聽到現在不可以看電視”,這的確是一個會產生情緒的事件,只是孩子的情緒太過強烈了,但如果我們釋出的訊息是”你又再生氣了”,會讓孩子認為他現在的這個情緒是不對的,這會讓孩子產生矛盾,衍生出次級情緒,”我有情緒是不對的,我又錯了”,這樣的情緒會無限輪迴下去,直到有其他情緒取代。因此溝通時可以讓孩子理解,有情緒是正常的,但情緒過激烈時會讓我們錯失溝通協商的機會,例如你可以問那我甚麼時候可以看電視?或我吃完可以看電視嗎?孩子已經小一,也建議讓孩子能理解時間,有很想看的節目,那就要事先把事情都完成,就能看。
每次的事件結束後,都要花些時間練習適當的溝通協商方式,並請孩子演練一次,孩子才能記住,也可以跟孩子約定好下次當爸爸媽媽說”想想怎麼問”時,就是提醒可以溝通協商,有問有機會,任何事都是,如果只是生氣,反而會錯失很多時間,划不來的
老師您好,我想請問小孩(2歲8個月)很喜歡插嘴,大人在講話時會想講,跟他說請等等還會鬧脾氣說要跟媽媽聊天,不要等待,想請問老師怎麼辦?有什麼建議嗎?謝謝老師
您好,這個年紀愛插話,無法等待,多半時因為想要有些主控權,想被重視被聆聽,因此希望孩子等待時,可以有些小方法,例如給孩子一些小任務,讓孩子有事做也覺得被重視,短時間的等待可以用一首歌的時間或數數來讓孩子理解要等多久。此外,建議要有眼神對視專心聆聽孩子的時候,就算孩子的話天馬行空,也是給予重視後,孩子覺得被尊重、被理解,也才能理解與尊重大人,聽進大人的話。另外,當孩子有等待,要記得讚許孩子的等待,甚至可以說謝謝你有等等,這樣孩子下次也才更會等待,因為他學到等待是會被大人肯定的行為。
老師好,我兒子已經上了小二,但他最近一直被老師投訴上課不遵守課堂規定,例如上課不舉手發言,發言內容與課堂無關緊要,影響上課進度,甚至是老師請他下課訂正作業,他會忽略還是跑出去玩,這樣態度對老師也是不尊重。另外老師也提到會擔心孩子的人際關係,因為他也常常與同學有爭執,在家裡與弟弟的互動也會出現在這樣的狀況,經過旁邊摸一下弟弟、拍一下弟弟,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有這些故意的行為,我溝通到真的覺得很心累。
在家裡其實我們一直都有教導尊師重道,規矩也一直有在提醒,但他一直踩老師底線,我一直接到老師電話,我好像已經沒有什麼方法了!軟硬方法都試過了,想請求老師的建議,謝謝你
您好,我想孩子比較衝動,很多事情就是覺得想做就做,好玩,也沒有想太多,因此未必是故意要踩大人底線,但是孩子對弟弟有可能是想看弟弟反應,應該有故意”玩”成分在。首先孩子需要加強衝動控制的練習,坊間有許多關於衝動控制的桌遊,撲克牌的大老二、心臟病也可以考驗這個部分。心臟病最好也能改變規則,例如+1才能拍,或改成-1也行,考驗孩子的抑制控制能力。此外要練孩子的自我覺察,例如反問孩子,為何要拍弟弟,如何提醒自己不能拍,上課講話也是,反問孩子,那要怎麼樣控制自己上課不講話,有甚麼方法可以提醒自己,大人和小孩討論,家長要記得,我們的角色是陪孩子一起找方法,而不是只約束與規定,這樣孩子依舊不會改善。
老師好
請問一位三歲幼稚園小班的孩子平時上課的時候都很正常,但是在運動會的前一晚與當日早上詢問孩子是否很期待運動會的到來?想要跳舞給媽媽看,我跳的很棒的樣子,可是到了運動會時,在孩子看到媽媽在旁邊的時候完全就不一樣了⋯⋯會一直想要黏著媽媽,很害怕媽媽離開一步,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媽媽在身邊!如果媽媽要離開一下下,或是有跟他說我要幫他拍照或做其他事時,他會立刻說:我也要去,如果不帶他去他就會使用,尖叫、怒吼或原地就坐在地上的方式的大哭。
這會因為有二寶(1歲)的關係會讓他很難接受他的愛被分享的關係嗎?他才會有這一系列的脫序行為出來,但家中有曾祖父、祖父的疼愛讓他當靠山,請問這樣我該如何協助他
您好,這件事未必和二寶有關,比較偏向孩子本身的氣質與情緒調節,從文字敘述,孩子是處於一種焦慮情緒、不安全感,至於是擔心出醜?擔心大人對他的評價?擔心眾人的目光?或是其他……,就無法確認了,或許可以跟孩子的老師討論一下孩子平時的狀況,例如跳舞是屬於”會跳”還是”不太跳”?每次到台前示範時孩子的態度是….?以及在人多的場合,孩子是否會顯得比較焦慮呢?從這些細節中推斷可能原因,然後再針對原因介入,不論是何種原因,讓孩子知道不論他怎麼表現,爸爸媽媽都會陪伴他很重要,例如跟孩子說,你今天可能因為太多人太緊張了對不對,沒關係,爸爸媽媽可以教你一些方法,我們下次會表現更好,提升安全感就能克服焦慮
老師好
請問我兒子目前剛上小一 不知道是否因為不適應 在學校、安親班及英文班 特別容易發脾氣 之前幼稚園從沒發生過 比如他英文課時坐兩角椅 老師輕聲提醒他坐好 他直接把英文課本丟在地上 踩在上面 後面直接走出教室(有一點像無聲抗議的感覺) 學校老師也有和我反應 他因為下課時間去買零食 老師只是跟他說 請他先把零食收起來帶去安親班吃 他就開始臉部表情變得不開心 後來的體育課體育老師想要請他們跳健康操他也完全不動直接坐在地上
還有上課時間拿塑膠袋出來玩 老師請他收起來否則會影響到上課的同學 後來課程活動的時候他就直接放棄參加趴在桌子上
想請問如果是這樣子的情形我們要如何去協助他呢
您好,看起來是只要被限制、被約束,就會情緒不好,幼兒園從未發生過可能的原因是孩子很熟悉老師了,老師提醒或約束的方式,孩子不會認定有”不安全感”存在,但小學會突然面對很多師長,每個師長的表達方式不同,孩子無法釐清這些提醒背後的意圖、想法,就容易感到壓力與不安全感,因此容易產生”戰”、”逃”或”停止不動”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對於判斷他人意圖、想法,可能容易過度解讀,產生不必要的壓力與情緒,然後出現不適切行為,接著又遭到”提醒”,而產生惡性循環。
建議先就每個單一事件,跟孩子約定好適切的行為表現,例如不該坐兩腳椅,如果坐了,希望對方怎麼提醒。吃零食、玩塑膠袋也是。
吃零食有可能會與預期不合有關,因為想吃才去買,可是買回來可能已經要上課,這時候該怎麼辦?每件事都需要跟孩子討論可能的結果,與可行的解決或溝通辦法,當大人跟孩子約定好”提醒”的方式,也務必跟老師溝通,目前的優先目標是讓孩子在校能有穩定的情緒參與活動,正向經驗多了,才有助於解讀他人與適應環境。倘若努力後孩子的狀況依舊很多,還是建議帶孩子就近至心智科評估,也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
老師您好:
我兒子今年剛上小班,最近發現他好像覺得上學是逞罰,跟爸爸生氣時就叫爸爸要去學校上課。
但之前跟老師聊時,老師說在學校表現都還不錯,玩得很開心也是聽話的小朋友,只是每次接他回家時都會哭說不要去學校。是不是還沒適應呢?
孩子的爸覺得不是適應的問題,一直很想讓孩子退學等四歲再去,或是直接換學校
想問王老師會怎麼建議呢?
您好,跟爸爸生氣時要求爸爸去上學,未必是要懲罰爸爸,或許是認為在學校所領悟到的規則規範,爸爸都沒遵守,所以要爸爸去上學,無法確認孩子真正的想法,但是或許可以問問希望爸爸去上學的原因。至於回家會哭,應該還是覺得學校有些壓力吧!有可能擔心自己沒做好會像其他同學一樣被老師說,也有可能要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其實如果老師說孩子表現很好,接送時觀察孩子跟其他同學的互動,都沒有甚麼狀況的話,不妨先再多觀察一下,並跟孩子說老師覺得他表現很好呢!例如……,或許孩子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減少壓力而減少負向情緒。
請問王老師要如何教5歲的小孩擤鼻涕
您好,可以將步驟拆解,一開始是請小孩練習閉嘴用鼻子吐氣,要求越多氣越快越好,可以放一張衛生紙在面前,告訴孩子衛生紙必須飄動。接著練習壓住一邊的鼻子,練習吐氣,最後就是完整流程,拿衛生紙、對折、自己壓住一邊鼻子……
擤鼻涕的動作不難,難在孩子不自覺要擤,或對擤鼻涕有不好的印象而缺乏動機,不好的印象例如過去被大人擦鼻子好痛、不舒服……
孩子已經五歲,不妨多一點點的衛教,讓孩子了解鼻涕和擤鼻涕這件事,可以參考繪本”我的超級英雄:鼻涕”
承上(兒子3歲4個月)。不過在家裡我們一起看繪本或是做一些動腦的題目,他是專心的也可以回答問題,我們也常常在家塗鴉繪畫,所以看到學校老師給他打的評分打了最低分甚至說他圖像及敘述能力待加強實在令我有點錯愕…還有,孩子的玩心的很重,即使知道時間到了應該做什麼事,還是想繼續玩,請他停下來準備回家了或是收拾玩具,不肯的話就會開始哭鬧耍賴,而且非常的固執不肯妥協,一直以來我都算是耐心的告訴他時間觀念以及自己該負責的事情,不管是看時間觀念繪本、教他看時鐘指針、圖像暗示、播放歌曲提醒時間等方法都試過,通常都只有一開始有效,最近變成爸爸要大聲訓話才會收斂一點。請教老師該如時引導間觀念和哭鬧耍賴的部份呢?
您好,一對一時的專注力和團體中的注意力是不同的,團體中會有很多干擾源,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表現,例如容易分心,把注意力放錯地方等。其實不妨跟老師討論一下,情況是否有需要帶去評估?如果有,盡早至醫療院所安排早療評估,及早處理。
至於耍賴不回家,可以再增加一種溝通法,那就是現在回家,甚麼時候可以再來玩,但是如果現在一直哭不肯回家,媽媽就會覺得這裡不好,都會讓你好傷心好難過,約定好的事情沒辦法做到,那我就不敢再帶你來了。重點再讓孩子知道,還可以有再來的機會,接著想一想,可以怎麼做心情才會好一點呢?孩子有捨不得離開的情緒是正常的,要陪孩子做情緒調節很重要,讓孩子知道可以不開心,但可以想想怎麼讓自己好一些
老師您好: 我小孩目前是國小三年級 因為他最近開始會亂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包括小朋友的筆啊 老師抽屜的小禮物或是同學書包裡面的點心或是其他東西 我問他為什麼拿別人的東西 他跟我說不知道然後就一股沈默 是想拿嗎? 他說對 我也跟他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亂拿啊 如果是妳的東西被同學拿走了 你會開心嗎? 他也說不會 不知道為何他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他爸爸說要用打的 我是覺得用打的沒有真正的了解原因 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在 而我婆婆常常買東西都講一句話 這是給哥哥的 你要的話要去跟哥哥說或是說你穿哥哥的衣服就好了哥哥的去買新的 我也跟我婆婆說不能這樣請老師給我一些建議
您好,先釐清孩子是不是很喜歡那些東西,有些時候在意的是東西本身,有些時候在意的是東西是誰的,例如同學都能拿到老師給的小東西,就自己拿不到,或者是同學都會給其他同學小東西,就不給他。若是喜歡東西本身,很好解決,就是請孩子記住東西的樣子,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找找哪裡有賣,然後請孩子用好表現來換購(可以用集點制度),要讓孩子知道,他有想要的東西,基本上都可以用換購的方式,如果是對學習上有意義的,爸媽可能還會幫他打折或直接送他唷,這些事都可以提出來討論,若讓孩子覺得沒有討論空間,孩子就會用錯誤的方式解決。如果孩子在意的是一種感覺,那就先從老師著手,問問老師得到小禮物的標準,協助孩子達成
接續回覆
或者是在家中自己準備小禮物,請老師協助給予(當然還是要在孩子有一定的表現時),讓孩子有成就感,也能有效抑制現在亂拿的行為
國小二年級的妹妹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
短期內已經發生好幾次
她對自己非常高要求今日事今日畢
包含背課文背唐詩背單字所有學習項目,她總是可以很棒的完成
但隨著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她偶爾1-2個背不起來或是睡覺時間要到了還沒完成任務,她就開始發脾氣、或是哭鬧說怎麼辦她還沒背完
媽媽剛開始說請她冷靜下來再陪她背
或是請她休息一下再陪她背、她也不願意明天早上早點起來背,她越演越烈
哭音、跺腳、踢鞋子、嘴巴一直說討厭、討厭這個討厭那個,媽媽撐了30-40分鐘還是被她惹到暴怒、帶她到房間哭
我該如何教她想生氣的時候要怎麼控制情緒?情緒風火輪她拒絕使用,她說她要用她自己的方法生氣
老師說的二選一方法她也拒絕
您好,孩子是生氣自己不會背,背不起來,而感到焦慮,然後處於一個不知所措的狀態,當然會更背不起來,媽媽的用意相當好,請孩子冷靜一下,但孩子也很聰明,他認為冷靜還是背不起來,所以他拒絕媽媽提供的方式。這時的孩子需要的是如何能增加背誦能力的方法,建議媽媽可以分享背的方式,例如用圖片背、用聯想背、用歌曲背……,總之就是讓孩子覺得有得到大人的支持
但,我也建議大人可以確認一下,孩子什麼時候知道這些作業的,有時候老師早早就交代要背,只是測驗的時間比較晚,孩子就可能會到前一天才背,那樣的量就會比較多,若孩子有這樣的狀況,建議教導孩子分天背,學習分散作業量,容易焦慮緊張的孩子,越需要及早培養計劃能力
我是單親媽媽,我兒子小二,我們兩年前從澳洲搬回台灣生活,剛開始適應不良,但現在好很多了,一直以來早上讓他吃保健品,每天ㄧ顆兒童魚油、一顆過敏藥,跟一包益生菌,之前都有吃,但是今天我在放東西的時候,發現冰箱旁邊的縫隙有好幾顆魚油跟過敏藥,我整個崩潰大哭,覺得他怎麼能這樣做!魚油不是便宜的東西,都是辛苦花錢買的,要提高小孩的專注力跟健康,我該怎麼跟他做有效的溝通呢?每次他做錯事,他就是說對不起,我問他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不出來為什麼。 我不喜歡打小孩屁股,我就讓他罰站跟扣他的螢幕時間。他通常會自己用玉米片加牛奶當早餐,前兩天他沒吃,偷偷開了mm巧克力吃,還說謊騙我!最近累積的情緒,今天我才很難過。
您好
孩子畢竟才小二,自律真的不容易,大人認為這可以幫助孩子的專注力,但孩子未必覺得,因為他們目前自我覺察的能力也不足,比較建議的做法還是大人看著或陪伴著孩子吃早餐,如果有額外要給予孩子保健食品,當然也是在這段陪伴的時間請孩子吃下。為了防止孩子吃您不喜歡的零食,或許家中就盡量不要出現,以免孩子在不適當的時間吃。關於保健食品,有些孩子會因為味道或口感而不喜歡,建議還是可以跟孩子討論一下不喜歡的原因,彼此有彈性的空間,例如換一家魚油試試?或讓孩子在比較能接受的時間吃,例如傍晚吃?(因為早上趕上學很趕沒食慾)如果都沒有彈性空間,孩子就不會用溝通的方式,而是會用偷偷摸摸的方式,因為他覺得溝通也沒用..
老師你好,我家男孩四歲,在家與在學校行為舉止差異大。在家總是喜歡抓弄欺負自己弟妹,喜歡與手足競爭,弟妹已反應出不高興情緒,就會越開心興奮而更故意,如惹到他反而他會去推打弟妹。但在學校他非常穩重聽話,遇到問題也會即時反應給老師,與同學之前互動良好,鮮少聽到老師反應孩子在校與人有衝突,上課表現良好,或去別人家很有規矩,都誇他很乖巧。我也和孩子用換身分方式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用講的、罵的,或是用蓋章方式來讓孩子了解,也用了幾個老師的方法,但喜歡抓弄弟妹行為都是暫時的有效
您好,光從這些文字敘述不足以斷定孩子是有狀況的,但因為學校老師認為孩子不錯,我想問題應該還是出在家中與手足互動的問題。孩子四歲,弟妹年紀一定更小,我想孩子或許認為弟妹就是聽不懂,因此會多用肢體互動,孩子需要被教如何跟比自己年幼的孩子相處,建議直接告訴孩子,這個時候,應當怎麼做,不要讓孩子只聽到”不可以”,因為這樣下次孩子還是不知道正確的應對方式。除了告訴孩子正確互動方法,並當場演練一次,下次只要孩子有稍微停手,開啟正確的互動行為,就要給予正向的讚美與鼓勵,好行為是會被留下來的
老師你好,我家男孩四歲,在家與在學校行為舉止差異大。在家總是喜歡抓弄欺負自己弟妹,喜歡與手足競爭,弟妹已反應出不高興情緒,就會越開心興奮而更故意,如惹到他反而他會去推打弟妹。但在學校他非常穩重聽話,遇到問題也會即時反應給老師,與同學之前互動良好,鮮少聽到老師反應孩子在校與人有衝突,上課表現良好,或去別人家很有規矩,都誇他很乖巧。我也和孩子用換身分方式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用講的、罵的,或是用蓋章方式來讓孩子了解,也用了幾個老師的方法,但喜歡抓弄弟妹行為都是暫時的有效
請問老師這是否有輕微過動或亞斯伯格或是其他問題?他在家是可以自己專心玩自己的,像他很喜歡看書,只要看書就很安靜很專心
男孩5歲,不懂得感恩,經常去羨慕別人有的,永遠覺得別人什麼都有自己什麼都沒有,但給他的東西其實很多,只是絕不會有求必應,他自己有的東西好像不會珍惜,經常有教他要懂得感恩,不要覺得什麼東西都一定會有,要珍惜自己有的,你不可能擁有所有東西,在街上看到別人手裡拿著車他又會說為什麼我沒有這輪車我也想要,有小朋友在吃糖他又會說為什麼別人可以吃糖我沒糖吃,可是可能已經剛剛給他買了一樣別的東西,在外面吃飯時候我多了一雙公筷,他也要說為什麼我沒有多一雙筷子,你跟他解釋然後變成說了一堆道理,最後他還是聽不懂,只覺得自己好委屈什麼都沒有,還變成好像我把他說成他什麼都做不好一樣,可我只是希望他不要老是跟別人去比較
您好,有些時候孩子的羨慕只是表面,或許可以再多傾聽一下,羨慕背後想表達的是什麼呢?緊張?擔心?還是沒有問題解決能力?另外,羨慕其實是一種情緒,孩子也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排解羨慕,所以大人需要分享自己處理羨慕這種情緒的方法,而不是只說道理。羨慕其實是一種比較,或許可以檢視一下,生活中是不是常常在經歷比較呢?正確來說,是生活中”分享”與”比較”的比例適當嗎?日常生活中多帶孩子體會分享、享受分享,也能減少羨慕的狀況唷
我的孩子,國小五年級。對我講話總是不耐煩,態度糟糕,幾乎是每天。我多次溝通並且告訴他,這句話可以怎麼說。但沒有看到改變,一點點都沒有。就好比今天早上起床,他問我現在幾點了,我說6:40,他口氣不悅地說為什麼妳那麼晚叫我?我說7:30到校,現在還很早。我昨天叫你叫很久,你7點才起床,為什麼就沒有覺得晚?我跟你說很多次了,好好說話,一直用這種態度對我。是否你就設定鬧鐘,你起床好了再叫我載你就好了?!整個更生氣的跟我說不要!我不要!妳就是要叫我!
我覺得面對這個孩子,身心俱疲,我身兼2份工作努力賺錢,我不需要他感謝我,我不會對孩子情緒綁架,我只是希望他至少能對媽媽有禮貌跟尊重。我還能怎麼跟他溝通
您好,我想先直接告訴孩子如何解決問題比較重要,例如孩子說”為什麼那麼晚叫我”,可以回答因為你前一天並沒有說要我幾點叫你,如果你今天覺得晚,那你應該是要跟我說,你希望我明天幾點叫你。現在你既然覺得晚了,那就動作加快吧!
我可以理解禮貌很重要,不過我想孩子就是需要學習管控情緒,因此我們可以不要跟他的情緒起舞,就直接理性回答,並告訴孩子他希望甚麼樣的結果,那麼就該做甚麼樣的事。大人這樣的回覆,也在示範給孩子看,如何管控好自己的情緒。當然,如果孩子因為起床氣而變本加厲地亂發脾氣,大人還是該設立界線,讓孩子知道,媽媽了解有時候突然被叫起來會覺得很煩,但這並不代表可以說這麼不尊重人的言語,表達後就不囉嗦了
老師你好,我女兒目前4歲1個月剛上中班
我女兒非常不愛睡覺,包含在學校也是不一定會午睡。小班時候老師還不是那麼強迫一定要睡,但中班後老師非常要求團體生活,所以會強迫在午睡時後一定要睡覺
這一個月我女兒雖然上學沒有排斥,但非常不配合上課,會在上課時後哭鬧或是上才藝課時都還沒做看看直接表達我就是做不到,或是要求老師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還小時候也是午睡時間到就會帶她進房睡覺,但也不是每次都會睡著。越來越大後我開始不要求他要午睡,但要自己安靜地玩。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強迫她午睡造成他壓力很大,開始延伸出一些偷拿東西的行為,或是詢問他為什麼要做某件事情時他都不講話
您好,真的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辦法午覺睡著,但是團體生活,這段時間,還是必須安靜躺下,不能玩,只是可以不用真的睡著,有些孩子聽到一定要睡覺,但自己知道睡不著,的確會有莫名的壓力,”我就是睡不著呀”,通常這樣,會先跟孩子約定好,午睡時間,沒有強迫一定要睡著,但是必須要躺下、眼睛閉閉休息、不出聲、不玩,可以跟老師先討論好規定。溝通要有效孩子才會想要溝通,有效並不意味著順從,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他提出質疑或問題,大人是願意跟他一起想想可以怎麼做,例如他很想要某個東西,當他覺得他說出來一定是被拒絕,他就不會想說,但當他知道,說出來,才可能有機會,而且不是被 斷然拒絕時,他就會願意說說看
承上題,5歲兒子,除了愛計較輸赢,有時候說話態度也很差,例如早上叫他起床吃早餐,他態度就會很差,好像你有得罪他一樣,在吃早餐時,會無原無故說你頭髮都不好看,你也不好看,你會開始火大,然後你問他說是不是因為覺得我叫你起床還要幫你換衣服你覺得很不喜歡,他說是,我說那你以後就自己起床,我就不負責你了,起床上學本來就是你自己的責任,他說好,但他肯定不會自己起床,上幼兒園遲到其實老師也不會特別去說,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去處理,就只能想著到上小學以後他就應該會怕,但很多時候他就是很沒禮貌,對著你說話態度也很差,我自己還要上班,累得不得了,其他家人平常都會順著他,我很不喜歡這樣,所以很多時候我就變成惡人
您好,我想孩子應該就是起床氣了,起床心情不好本沒錯,錯在不該把壞情緒倒在別人身上,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想睡覺、不想起床、不想上學,爸爸媽媽要上班,也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但你可以直接說我覺得想睡覺,上學好討厭,但不該將壞脾氣丟給爸爸媽媽,心情不好,我們可以想想怎麼做會讓心情好一點,像媽媽就會覺得喝一杯好喝的咖啡,轉換心情,你也可以選擇前一點跟媽媽說想吃甚麼早餐,來讓自己心情好一點。你只是罵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不會知道該怎麼幫你有好心情。
以上供您參考
兒子5歲,喜歡玩棋類,康樂棋大富翁這種,但是他每次輸了就會發脾氣或者哭,一開始覺得不想故意去讓他,想讓他知道玩遊戲應該要懂得公平,然後也一直有教他玩遊戲我們著重的是過程,你是因為喜歡玩這個遊戲才玩的,不要那麼著重輸赢,之前奧運,也有借題跟他說能上場比賽的都已經是很利害的,就算輸了也會恭喜對方跟對方握手,有時候他是有一點點的改善,可能就是10次有1-2次,其餘那8次可能玩到一半或者最後輸了他就會很生氣發脾氣哭鬧,有時候才剛開始玩就不順利,然後他就開始臭臉或嘆氣,搞得我都沒心情繼續玩了,然後他又情緒低落,變得心情就不好,我說要不每一次都讓你赢,讓你赢到夠為止,道理已說很多,到底怎麼去改善這種輸赢心
您好,不要陷入二分法,重點不放在結果的輸贏,而是放在越慢輸就是贏,或者來嘗試各種方法,哪種比較會贏,例如井字棋(就是一般常說的圈圈叉叉),可以跟孩子說,我們來試試看,先的人是不是一定會贏,或比較容易贏,還有第一步下在中間是不是比較容易贏。跟孩子玩棋類遊戲,將重點放在一起”研究”贏的策略,還有這樣是不是輸得比較慢,就如同做實驗般,讓孩子換個角度看,一方面也能增加思考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也才比較能跳脫輸贏,輸只是代表這個方法不可行,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