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 says: 2024年3月27日 - 11:52 上午 老師您好:我孩子在中班,今年五歲。學校最近發現,他在上廁所時故意把小便尿在門片上。學校之前就發現這間廁所有小朋友將廁所用髒,但一直沒查出是誰,直到3月26日,別班的老師經過廁所,恰巧發現了我孩子的行為。老師當下要求孩子清理並與他溝通,孩子表示是出於好奇才這樣做,並能清晰回答錯誤之處及應對方法。經過和老師的討論,我們決定讓孩子承擔一週的廁所清潔處罰。我孩子邏輯思維極佳,每次詢問他犯錯的5W1H時,他都能迅速回答,並說出正確的處理方法。然而,他仍然無法控制自己去做一些明知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我想請教老師,該如何引導他,使他能夠自我控制,不再做這些錯誤的行為?感謝您的指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4月1日 - 4:02 下午 您好,那就在引導孩子想得更深入,例如好奇,好奇什麼呢?預期的結果是什麼?或者是希望得到什麼結果?我們先假設性的回答,例如好奇尿在門上會怎樣?覺得做不能做的事情很厲害!會很開心!可是這件事會讓別人怎麼看你,很髒?很噁心?還是很勇敢?很厲害? 有沒有其他事情能替代呢?例如我們一起烤餅乾給同學,你會烤餅乾同學會覺得你很厲害,那還有什麼是會讓大家覺得厲害? 此外,如果孩子總是想到就做,優先處理的是衝動部分,可以玩一些跟衝動控制有關的桌遊,最普遍的遊戲是撲克牌的心臟病,坊間和天才領袖也有很多相關的桌遊,可以參考
xiao says: 2024年3月4日 - 10:02 下午 老師您好 ,我的大寶一年級 因為孩子從大班快畢業老師就有和我提過 覺得我兒子有過動 當下我也立刻約評估 醫生說現在這個年紀還說不準 可以等一年級 第一次段考 老師的建議再決定需不需要評估而我們在第一次段考前老師就有給建議 覺得大寶有點過動 我們也去評估 評估報告出來前 其實老師在和我溝通小孩狀況都會提到過動小孩就是如何 所以他也會盡力去提醒 不會處罰等等 報告出來醫生說 我們過動很輕微 體力過於旺盛 語文理解能力較低 所以一年後可以再回去評估過動狀況 目前就是以體力和語文去改變這學期開學 小孩多次和我說 他會一直被念被罵 我詢問老師才知道 他有些 蠻多脫序行為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3月12日 - 1:44 下午 您好,脫序行為可能和衝動控制、成就感、心智解讀、專注力調控等有關,如果說過動症的核心行為問題是衝動和注意力,這兩樣測出來是輕微的話,和實際表現不太吻合,那就可能和想獲得成就感或心智解讀較差有關了。想獲得成就感也有不同意義,有可能是一種壓力釋放,也有可能是這樣能獲得大家歡笑及目光…..,畢竟如果常被罵,會很需要有些出口的。因此針對孩子的脫序行為,可能還是需要進一步釐清與分析。心智解讀的部分,就是容易忽略或解讀錯誤對方的想法、意圖、和信念,最常見的是玩一玩就被告狀,因為玩到很興奮時常就忘了控制與留意對方。 建議將孩子的脫序行為列出,並跟孩子討論前因後果,以及可以有的替代方案,光限制是沒用的
1110128 says: 2024年3月3日 - 11:58 下午 老師你好:兒子是高敏兒現在2歲1個月 1.滿2歲開始,不順他的意或不如他的預期,非常會尖叫崩潰!表達不出來就尖叫,動不動就尖叫加上哭鬧。有告訴他說用說的或用指的,但是他的表達能力還沒有辦法。(試過玩遊戲:跟媽媽一起說話小小聲,或者告訴他貓咪住房子裡所以要喵喵喵小小聲,但是成效不彰。也試過先同理他,跟他說他現在的情緒並安撫,他還是一直尖叫⋯到後來受不了了只能讓他尖叫。也試過給他兩個選擇,但基本上根本聽不進去。)2.坐不住等不及,沒辦法等待!有準備玩具,但一下就不玩了,有跟他說等媽媽一下,弄完馬上幫你弄了,他也無法等待。跟他說唱完歌就好了,可以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也持續不了多久。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3月12日 - 11:28 上午 您好 高敏的孩子需要注意規律,避免過度刺激或超負荷,這些都能減少負向情緒的發生。另外通常處理情緒問題,預防會比”滅火”有效,建議可以多紀錄多觀察孩子發生情緒的前因後果或時空背景,分析出孩子的情緒”地雷”,才能避免情緒發生。當孩子有情緒尖叫時,建議先產生連結,例如我有聽到你說……,並重複孩子想表達的關鍵詞彙,因為孩子的尖叫或情緒,就是希望大人有聽見,當孩子發現你真的有接受到他的訊息時,理論上會稍微”理智”一點點,這時候要想辦法喚醒孩子的上層大腦(理智腦),讓下層腦(情緒腦)休息,所以會不斷反問孩子,例如你要拿遙控器,對不對?是A遙控器嗎?還是B遙控器?……
王宏哲 says: 2024年3月12日 - 11:34 上午 大人切合孩子需求的詢問,能讓孩子覺得大人有理解他的訊息,並且回應的過程中,理智線能助恢復,接著就考驗大人的技巧了,是能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至其他地方,例如遙控器,大人可以藉由找遙控器的過程,引導孩子或吸引孩子注意到其他好玩的事物,或者是在允許的範圍內,有限度地接受孩子的要求,這一切端看大人與孩子鬥智的技巧了。無論如何,這個互動的過程,都能有效地減少孩子的情緒失控,並且有利孩子語言的發展。面對高敏的孩子,需要直球,也就是讓他知道你知道他的訴求,並且有再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大人在孩子有情緒時,是跟孩子討論情緒,那孩子就會覺得你沒有理會他,反應會更激烈
王宏哲 says: 2024年3月12日 - 11:36 上午 至於等不及,孩子需要的是時間線索,方法一樣,讓孩子知道你有接收到,並且跟孩子溝通,請他幫忙,你可以更快過去陪伴,至於幫什麼?其實只是給小任務,讓孩子有事做,孩子是無法空在那邊等待的
abby.shih0306 says: 2024年2月26日 - 10:43 下午 老師您好 請問粗心要選哪些教具跟書 小孩7歲大班 考試都很粗心 做題看題太快 不重複檢查 這應該要怎麼訓練? 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3月12日 - 10:58 上午 您好,其實每個孩子粗心的原因不盡相同,以下文整整理常見的原因及方法,供參考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0/01/03/45784/至於教具練專注、工作記憶、後設認知的都很適合,可以參考以下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072601/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0312/此外,題目看快未必是問題,有無掌握題意與重點是關鍵,建議還是可以增加閱讀,每次閱讀後家長可以跟孩子討論內容,看孩子是否能掌握重點,並掌握文章脈絡
美樂蒂 says: 2024年2月20日 - 1:48 下午 老師您好:有二位小朋友..大的已經上小學了一年級,小的是大班..二位也都會互相摩模仿,如說不好聽的話,告訴他們時有時越要做。而且小的在我處罰後,就會故意做一些形為讓我生氣,如打自己,然後說「媽媽妳看」,想請問老師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3月1日 - 12:10 下午 您好,這個年紀本來就很喜歡說不好聽的話,因為同儕可能都在說,基本上越管越愛說,建議先溝通清楚: 1.不好聽的話的真正含意,別人聽到的感受 2. 可以理解同學都在說,說了會讓大家哄堂大笑,但私下說不反對,在家裡在學校大人聽得到就不該說,這時遊戲規則 3. 既然是遊戲就有小懲罰,成功也會有小獎賞(沒跟著說或本來會說的時機沒說),每天來統計獎懲狀況最後,嚴肅地告訴孩子,”打自己的遊戲”好無聊,對孩子吸引關注的行為盡量冷漠,但對孩子表現好的行為務必主動關注讚許,這樣孩子才不會一直要為求得反應而做不適切的行為
李佳娟 says: 2024年2月15日 - 8:46 上午 老師您好,想問要怎麼教孩子面對人際關係的挫折,及在教孩子面對跟父母何時要出手幫忙的界線在哪? 孩子大班下學期,女生,中午吃完飯可以去遊戲區,但吃太慢玩具都被先玩走了,有先問同學她能不能一起或輪流,但都遭到拒絕,找老師,老師不太理會,我知道可能孩子大了,要讓她自己跟同學協調,老師不太介入,但現在變成,她覺得自己被孤立,沒人陪她玩,老師不理她,我要怎麼引導她?及在過於幫助孩子跟放任她受挫中,我要如何找到平衡?現在我不知道要不要幫她跟老師講等不到玩具玩這件事,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2月16日 - 1:12 下午 您好,還是建議先跟老師聊聊這件事,先釐清實際狀況為何?並且跟老師討論具體可行的引導方法,因為老師才能了解跟哪位同學可以怎樣溝通,成功機率較大,有了正向的經驗,孩子才會越來越會溝通交涉。平時其實也可以多讓孩子有社交的經驗,例如跟親朋好友的小孩聚會,藉機會觀察孩子的社交技巧,並給予引導。若提供經驗與機會後,孩子仍明顯有人際關係受挫問題,就需要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了,歡迎屆時詢問或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
shocktiff says: 2024年2月12日 - 6:44 上午 王老師您好我有兩個兒子,四歲半和兩歲。很會為了玩具或想要的東西而爭吵。我煩惱的點是該甚麼時候介入以及怎麼處理才顯得公平? 他們倆玩在一起時,可以說每10分鐘就會聽到他們吵架,然後弟弟可能被哥哥推了,或是哥哥被弟弟咬了或抓了。通常都是因為要同樣的東西而吵架。 哥哥其實知道不可以打人或推人,所以當我在現場看到弟弟抓他時,他沒有還手,而過來跟我說,我會跟他說做的很棒,然後跟弟弟說不可以這樣。 曾經看過文章說,手足爭吵不要太早介入,讓他們自己處理。不過,對哪個年齡適用呢? 弟弟還不會言語表達,所以都是直接動手,哥哥不服氣,有時候也不讓他。(我沒有要哥哥一定要讓弟弟或分享,除非他願意)謝謝您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2月16日 - 1:02 下午 您好,不介入的意思是不直接仲裁,也不過度下指導棋,但其實在爆發衝突前,就予以引導是沒有問題的,這能讓氣氛不要越演越烈,讓兩人都有機會把自己的意圖想法說明清楚。弟弟還不會表達,但也能趁機幫弟弟說話,然後請弟弟模仿正確的方式,例如”借”或” 謝謝”等,當然也可以是手勢,哥哥的確不需要讓,但大人可以協助引導弟弟或幫弟弟說好話,例如弟弟只是想看,他都這樣,看一下就又換別的了,或者是媽媽會盯著,保證弟弟不弄壞,以上需要詢問哥哥不想借的原因,再針對該原因回應。弟弟動手就是不對,這也要念弟弟給哥哥聽。基本上家長的介入是幫助兩人都理解對方意圖,並且將兩人的表達完整化,給台階下,但切記,別做仲裁。
wyr5581361 says: 2024年1月2日 - 4:07 下午 姪女幼稚園階段參加課外課程,完全無法專心,老師後來個別教她,她很開心,但後來看到老師去教別人就暴怒,下課帶頭玩捉迷藏;小學低年級時不高興就跑出教室,現在國中了只要聽到不如意的(例如指正行為)也是暴怒甚至自殘用情緒勒索長輩,自我中心無法接受行為規範(家族有亞茲伯格但個案沒有發現高功能領域,新生兒階段就很難安撫,會眼睛瞪著大人哭鬧、控制父母的行為,可以看得出來不是餓了或身體不舒服),想請問是否需尋求諮商呢?謝謝您 登入以進行回覆
77ellie says: 2023年12月24日 - 1:31 上午 老師您好 小孩目前兩歲 在外個性很害羞 也越來越聽得懂了 在家會主動說謝謝 對不起 但帶小孩去外面 遇到店員送小孩東西 小孩有時願意說謝謝 有時不願意 不願意的時候我會代替小孩跟店員說謝謝 但遇到親戚送東西給小孩 他們很期待聽到小孩說謝謝 但我也不想勉強小孩 畢竟他才兩歲 真的不講 我也沒有辦法 又很怕被說不教小孩 這種狀況更好的做法嗎? 外人及親戚很愛說小孩害羞 最近小孩常常跟我表達害羞 我都跟他們說 我女兒需要時間 她準備好了 就不會了 我不喜歡貼小孩標籤 但外人總是不停的講讓我很困擾 該怎麼幫她 小孩才不會更害怕呢? 謝謝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月8日 - 11:34 上午 您好,您目前做的很好,但我覺得可以再跟孩子溝通,例如害羞還是要有禮貌,嘴巴說不出來,那至少要點點頭,不能什麼都沒有表示。鼓勵媽媽跟她一起說謝謝,眼睛不敢看人可以先低頭再說,這樣她比較不會覺得目光集中在她身上,壓力很大,將謝謝這個簡單的行為,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驟。 也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害羞的時候,媽媽也有害羞的時候,害羞往往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應對他人的反應,那我們來演練一下吧!例如阿姨送東西給你,其實你說完謝謝,阿姨頂多說不謝,你真乖,或者是……,這時候你只要這樣回應就好了。當互動的教戰手冊都練熟了,孩子自然也就比較能大方些了
alie_hsu65 says: 2023年12月20日 - 7:05 下午 王老師好 打從懐我大女兒開始我便將您的教養書視為教育寶典,如今女兒9y,品學兼優,可老二這個男孩子在今年升上小一之後的學習表現卻深深令我擔憂不已,他似乎無論如何都記不住國字。明明是在家裡巳經陪著寫過多次、大聲念出來,可到了學校總過不了老師的測驗。他在數理方面卻是展現了優於同齡孩子的理解力。王老師,我能怎麼幫我兒子呢?是不是該帶他去找您評估…。快要一夜白髮的沮喪媽媽留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4年1月8日 - 11:02 上午 您好,這與工作記憶、視知覺、聽知覺可能都有關聯,而且情緒(例如焦慮)也可能大大影響表現,建議可以將文字拆成不同部件,善用口訣協助記憶文字,多閱讀(唸出聲音),並用不同的方法來寫字,例如用黏土拼成字,透過觸覺協助記憶等。 也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謝謝
呂小姐 says: 2023年11月13日 - 3:56 下午 老師您好 我小孩目前3歲6個月 已經上小班 最常發生 1. 不想去學校 應該怎麼回應比較能理解? (有舉例大人即使想睡覺 一樣要負責任上班 )2. 都有莫名的堅持 即使引導給他們選擇 仍不願意配合3. 情緒一來就爆發 有先預告過可能的結果 還是一樣 要麻煩老師協助了 感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1月15日 - 4:40 下午 您好,不想上學只需要同理,例如小孩的任務就是上學,就跟爸爸媽媽的任務就是上班、照顧好你,爸爸媽媽總不能今天說好累不想照顧你,就不管你吧!不過爸爸媽媽也會有不想上班的時候唷!例如很累沒睡飽或工作很難,那你呢? 跟孩子分享大人的經驗,並分享處理厭煩情緒的辦法。 給選擇還是堅持,先預告還是爆炸,其實都和年紀較小,不知道怎麼處理失望的情緒有關,建議可以給予安撫,例如媽媽知道不開心,想想有沒有其他可以開心的事,不要跟孩子一直繞在孩子抱怨的事情上,而是引導孩子想想其他開心的事,轉移情緒或自我安撫,才能降低情緒爆發。 預告可以再做確實一點,例如想想萬一….可以怎麼做,試著畫出來約定好
fiti770627 says: 2023年11月10日 - 10:28 上午 老師您好,我的孩子目前三歲多。他的個性非常的急,1秒鐘都不願意等的,自我處理能力非常得好,今年七月送到幼稚園小班,目前老師一直反應,給予規範的時候他會故意不理,不順他的意就會大哭大鬧大叫,也會挑戰老師們的極限,喜歡得到別人的關注,吃飯只要看到食物秒拒絕,在家也是如此,一開始我會給他三次機會,但成效不彰。目前我們就只要一發現他是故意搗蛋或大哭大鬧大叫來處理事情,我們就會請他去做5分鐘冷靜,事後並詢問他知道自己為何會被懲罰,我也會跟他講你很會說話,為何不用好好的說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呢?目前最嚴重的問題是會憋尿。老師猜測是心理因素。老師也評論說這是他教學生涯以來遇到等級更高的孩子。鬼點子加反骨王。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1月14日 - 5:04 下午 您好,我想孩子應該很有想法,不好好表達應該是還沒有經歷過”好好表達”的好處,所以都用激烈反抗的方式,因此每次事件後,一定要重新演練一次,孩子必須演練過,下次才有可能用正確的方法 情緒事件通常預防比事後處理有效,所以如果知道孩子通常在哪個環節會失控,先預告,並教孩子怎麼溝通,讓孩子在爆之前能稍微用適當的表達會更好,當然,更重要的是,孩子都用適當的表達了,結果能不能好一些呢?例如表達我不喜歡吃這個菜,大人是不是也能稍微退一步,只給少少,或只放在碗裡,但對有沒有吃掉這件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孩子適應不好代表一定有能力不足的地方,建議協助加強,建議有機會評估一下,了解孩子比較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
王宏哲 says: 2023年11月14日 - 5:07 下午 至於憋尿,我認為孩子氣質上是屬於急躁,會急於某件事(例如專注自己想法),而忽略掉其他感官訊息的,所以大人也不容易教進去 建議可以提醒孩子,你看,你扭扭扭或夾緊緊的時候,就是要尿尿了,這時候就要趕快去廁所,老師知道你想玩,但如果尿下去,會花很多時間整理,這樣就沒時間玩了,如果去廁所,一下子就又可以回來玩唷
mialovetrip says: 2023年11月8日 - 12:43 下午 我有一對雙胞胎男孩,三歲5個月,哥哥和弟弟個性差異很大,弟弟常搶哥哥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或物品,即使是手上拿著和哥哥相同的食物及騎一模一樣的腳踏車,弟弟總是會說出一個極細小的差異,硬要跟哥哥交換,常也因自己積木組不好,衣服、襪子穿不好就大發脾氣,會尖叫並丟手上衣物,有些危險的事告誡他,他更去挑戰,比如自己拿椅子從冰箱倒牛奶,地上潑了一地,拿剪刀去剪食物,倒了一地,偶爾懲罰他罰站,也不會乖乖站好,不是坐著就是躺著,上週只因在陽台沒看到令他滿足的煙火,直接賴在地上大哭大叫好久,不肯進屋內,哥哥雖口頭說好失望,卻也安靜進屋,雖然知道雙胞胎不能比較,但成長環境明明相同,弟弟就是常讓我心累,求助老師怎麼教他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1月14日 - 4:37 下午 您好,我想弟弟應該陷入一種循環,也就是覺得大人對哥哥比較好,然後就要引人注意,接著通常就會闖禍,被罵,又覺得大人對哥哥比較好…… 通常這樣的狀況會持續一陣子,建議幾個方法一定要做: 1. 主動誇獎弟弟,不論什麼事,讚美、關注就對了,當然不能只誇獎弟弟不誇獎哥哥,只是建議先誇獎弟弟,再誇獎哥哥(先發制人很重要) 2. 增加活動量,尤其感統活動,感覺起來弟弟比較急躁,不太會自我安撫情緒,可以藉由運動增加正向情緒的調節 3. 多玩沙、黏土、水等觸覺相關的活動,有助於情緒調節 4. 弟弟的抑制控制較差,建議溝通時,不要只告訴他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而是告訴他可以怎樣,讓他轉移注意力,又能嘗試
knlim86 says: 2023年11月6日 - 4:09 下午 老师您好,我的儿子现在19个月。发现他最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很容易就刺激到发脾气。然后发脾气时他会有点自虐的一直打自己的头。有尝试不去给反应,但他不会停止,不得不去抱抱他,安抚他。但去抱抱安抚时,他却不领情,反而会打我或其他在安抚他的人。用说的,不听。用严厉语气说他,一样不听。用手抓住他的手不让他打,他会挣扎反抗,脸也涨红继续哭喊。也有轻轻打过手背告诉他不能这样,一样没效果。唯有大声喊了,他才会在吓到放声大哭后再稍微冷静下来。请问要怎么教育他,让他不再这样打自己或打别人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1月7日 - 10:53 上午 您好 孩子的情緒問題,通常預防勝於當下處理,這麼激烈的情緒表達,有可能和語言發展不夠好,或親子之間的表達理解無法讓對方知道有關,建議如果孩子的口語還不夠多,那就教手勢或肢體語言,總之增加孩子表達的方式,而大人也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表達,包括表情與肢體動作,確認孩子的需求,當發現孩子快要有情緒時,可以先及早給予安撫並轉移注意力,情緒就不至於到高點,這樣的安撫不代表百依百順,而是讓他知道,大人知道他不開心,因此協助安撫這個不開心並轉換注意力。如果情緒已到高點,建議就是安撫了,因為這時候的任何責備、大聲或講道理都是聽不進去的,如果一定要打,可以讓孩子打娃娃或枕頭(替代行為,就是出氣),也藉此轉換注意力
王宏哲 says: 2023年11月7日 - 10:58 上午 生氣時會有想用力的感覺,所以建議用替代行為轉換打頭的行為,當語言表達與理解更好,替代行為當然也要漸漸轉成有建設性的口語情緒表達。 最後還是強調,雖然孩子的情緒常常來的又急又猛,但多少可以看出一點引爆的原因或醞釀的時間,建議從這個時候開始介入,預防情緒爆炸,不要讓孩子習慣用激烈的情緒來表達
summy0124 says: 2023年10月30日 - 9:57 上午 老師您好,我兒三歲六個月。是小班生。也上課滿三個月了。上課到教室,必須先整理自己書包,放餐袋,書本還有拿椅子。學校老師屬於嚴厲型,老師如果在斥責其他同學時,我兒整理ㄧ半的手就會看過去,然後愣住,之後就沒有動作,老師又會過來斥責他動作快一點。我兒屬於高敏兒,所以我只讓他讀半天,學校課程學習他都很喜歡,讀書讀的很好。唯獨這件事他做的很不好。在家裏也有練習整個流程,但一早到校他又會重複一樣的事。我會讓他在家吃飽才上課,每天看老師斥責他一樣事情,媽媽也是很揪心。請問老師怎麼幫忙這孩子,孩子在家也屬於懶散型。因為獨生子,請他動作快一點時候,他也是ㄧ哭二鬧。媽媽只有一人顧24小時。也是教的好累啊。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0月30日 - 11:19 上午 您好,有幾個方向嘗試: 一、感覺其他時候表現佳,只有早上整理物品慢,是否和沒睡飽不夠警醒有關,建議確認睡眠充足,早上上學前能多一些活動再進教室,例如快走上學。 二、如果都是某幾位同學進教室後,孩子容易被影響,是否能在同學到校之前到,讓孩子漸少干擾源,增加成功的機會,因為孩子較敏感,常在這個狀況被念,孩子通常在這個情境下就容易焦慮,焦慮就容易當機,造成惡性循環 三、請孩子用口語記下流程,並熟練,跟老師商量,提醒時,先問孩子再來要做什麼,這是有效提醒而非責備,也讓孩子知道這是老師再提醒,並不是責備,聽到這個時就要想接下來要做甚麼,趕快完成 四、鼓勵成功,只要今天老師提醒的次數有減少,就給肯定
scx8833 says: 2023年9月14日 - 6:03 下午 王老師你好,家中有一個5歲大班的女兒逸芯,剛開始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逸芯是被所有人捧在手心,大家的目光也都在她的身上,但至從有了妹妹後,大家的目光都轉移到了妹妹身上,然後不管是家人或者親戚朋友,路人,看見妹妹都會不停誇獎她很漂亮,起初我們也都不以為意,但最近姊姊逸芯開始會跟媽媽爸爸說她不喜歡自己的臉,想要把臉換成媽媽的臉或者妹妹的臉,平時照著鏡子也會說著她不喜歡自己的臉,覺得自己很醜。或者揉捏著眼睛,擠眉弄眼的說眼睛好醜。感覺這件事情對她造成很大的負面壓力,想尋求老師怎麼辦才好。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9月18日 - 2:44 下午 您好,可以試著用換為思考的方式引導,當孩子著重在自己外表時,媽媽也可以分享自己也曾在意自己的外表,順便反問孩子,你有沒有覺得媽媽xxx不好看,大多數孩子會回答沒有,接著再去引導孩子思考,其實每個人本來就都長得不一樣,但是我們通常喜歡一個人,不會只看他的外表,你看白雪公主裡面的巫婆,魔鏡都說他漂亮,可見真的漂亮,但有人喜歡他嗎?沒有!所以善良最重要 媽媽喜歡長這樣的逸芯,並多說說逸芯的優點,然後可以分析為何大家都說妹妹漂亮,因為妹妹太小了,沒甚麼好誇獎的地方,所以對於小baby,大家才會都讚美外表唷
喵喵 says: 2023年9月8日 - 8:17 下午 老师您好!最近我6岁大的女儿,一直很伤心的哭着问我“我可以不要死吗?为什么人要死” 原因是前三个月我外婆去世时,她问为什么人会死?我就说人老了一定会死,她就一面纠结这个问题, 她每次问我时,我就转移话题让她不要伤心哭着问。我不想她6岁就一面想着这伤感的话,我要如何安抚和回答她呢?请老师教教我如何是好。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9月12日 - 11:18 上午 您好,可以透過一些繪本引導,例如 https://reurl.cc/3eLE88 孩子一直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外婆去世的這件事 建議引導孩子看看外婆的角度,例如外婆生病,年紀大了,走路很辛苦,會不舒服,他去他的世界,就不會再不舒服了 當然這些引導還牽涉到你們的宗教信仰,建議自行調整 雲上的阿里這本繪本,適用天上的人來看地上的人,也可以試試 建議引導過後,還是要轉移重心到其他地方,孩子才比較能轉移情緒
pinkrhyme520 says: 2023年9月2日 - 8:41 下午 您好,我想請問關於幼兒園分離問題孩子目前2歲9個月,在這之前都是全職陪伴,一個月一次安排共學課程,一週3次公園或親子館,每天爸媽一定各有一小時專心陪他(無三c外物,孩子拿玩具就陪玩,拿書就共讀) 上學前一個多月有告知要準備上學了,繪本跟參觀或是語言上心理建設也都有實踐8/1開始上幼幼班,問題出現了,他一直以來都很大方很不怕生也不黏某個人 放學他都會主動分享在校發生的事還有哪個老師上什麼課,幾乎每天他跟我的反饋都是快樂、明天還想上學,但是每一天早上開開心心走進校園,到門口放好鞋子就開始要哭了,我每天出門都要花半小時溝通,倒數計時這個招也無效了!想求救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9月5日 - 12:10 下午 您好,通常需要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例如老師有沒有覺察到孩子哪個環節比較有壓力,交朋友?吃飯?午睡?還是擔心出錯?如果感覺都沒問題,也確認有睡飽,那就需要讓孩子有所期待了,例如孩子的好朋友已經在教室等他了。另外需要注意上學時間,盡量早點到,在孩子們還在自由玩的時候到校,孩子會更沒壓力唷
alyx.yu says: 2023年9月2日 - 11:15 上午 我是你的頻道和書籍的忠實讀者,從孩子未出生就開始關註您。現在孩子7歲,他智力發展一直很超前,數學超強,學習能力沒有問題,但是他的行為問題和情商已經讓我們心力交瘁,他的最大問題就是一旦他對某種東西著迷,他就完全無法自控,關閉所以的耳朵,隨便誰說都要做完他想做的事情,而且很容易過度興奮,以致於樂極生悲做一些蠢事,最近他在學校一直想加入一個小孩的遊戲,那小孩非常不好,兇他幾次,說很難聽話要他走開,他居然去求別人七次還堅持要加入,他說他是覺得被傷害了,但是還是很想玩他們的遊戲。我們越發擔心,他似乎還是三歲的情商分不清親疏好歹,自尊心也沒有建立。我們非常無助,想尋求老師的指點專家評測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9月12日 - 11:01 上午 您好,另一方面來看,孩子是屬於很理性的孩子,不過社交上的常規,可能要讓孩子知道,例如被同學拒絕幾次,就不適合再問了,孩子問的時候要有不同的問法,才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例如第一次是我可以一起玩嗎?第二次是那我甚麼時候可以一起玩? 被拒絕,但又真的很想要時,解決方法也要提供給孩子,例如請孩子記下來,回家跟爸爸媽媽說,我們一起想辦法。 有些人天生就會社交,有些人的人際社交就是需要像教課書一樣,清楚列點學習,既然孩子的學習能力不錯,那就多直接告訴孩子各種溝通技巧與問題解決的方法,也建議孩子多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建立人際社交經驗
老師您好:
我孩子在中班,今年五歲。學校最近發現,他在上廁所時故意把小便尿在門片上。學校之前就發現這間廁所有小朋友將廁所用髒,但一直沒查出是誰,直到3月26日,別班的老師經過廁所,恰巧發現了我孩子的行為。老師當下要求孩子清理並與他溝通,孩子表示是出於好奇才這樣做,並能清晰回答錯誤之處及應對方法。經過和老師的討論,我們決定讓孩子承擔一週的廁所清潔處罰。
我孩子邏輯思維極佳,每次詢問他犯錯的5W1H時,他都能迅速回答,並說出正確的處理方法。然而,他仍然無法控制自己去做一些明知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我想請教老師,該如何引導他,使他能夠自我控制,不再做這些錯誤的行為?感謝您的指導。
您好,那就在引導孩子想得更深入,例如好奇,好奇什麼呢?預期的結果是什麼?或者是希望得到什麼結果?我們先假設性的回答,例如好奇尿在門上會怎樣?覺得做不能做的事情很厲害!會很開心!可是這件事會讓別人怎麼看你,很髒?很噁心?還是很勇敢?很厲害?
有沒有其他事情能替代呢?例如我們一起烤餅乾給同學,你會烤餅乾同學會覺得你很厲害,那還有什麼是會讓大家覺得厲害?
此外,如果孩子總是想到就做,優先處理的是衝動部分,可以玩一些跟衝動控制有關的桌遊,最普遍的遊戲是撲克牌的心臟病,坊間和天才領袖也有很多相關的桌遊,可以參考
老師您好 ,我的大寶一年級
因為孩子從大班快畢業老師就有和我提過
覺得我兒子有過動
當下我也立刻約評估
醫生說現在這個年紀還說不準 可以等一年級 第一次段考 老師的建議再決定需不需要評估
而我們在第一次段考前老師就有給建議
覺得大寶有點過動 我們也去評估
評估報告出來前 其實老師在和我溝通小孩狀況都會提到過動小孩就是如何 所以他也會盡力去提醒 不會處罰等等
報告出來醫生說
我們過動很輕微
體力過於旺盛
語文理解能力較低
所以一年後可以再回去評估過動狀況
目前就是以體力和語文去改變
這學期開學 小孩多次和我說 他會一直被念被罵 我詢問老師才知道 他有些 蠻多脫序行為
您好,脫序行為可能和衝動控制、成就感、心智解讀、專注力調控等有關,如果說過動症的核心行為問題是衝動和注意力,這兩樣測出來是輕微的話,和實際表現不太吻合,那就可能和想獲得成就感或心智解讀較差有關了。想獲得成就感也有不同意義,有可能是一種壓力釋放,也有可能是這樣能獲得大家歡笑及目光…..,畢竟如果常被罵,會很需要有些出口的。因此針對孩子的脫序行為,可能還是需要進一步釐清與分析。心智解讀的部分,就是容易忽略或解讀錯誤對方的想法、意圖、和信念,最常見的是玩一玩就被告狀,因為玩到很興奮時常就忘了控制與留意對方。
建議將孩子的脫序行為列出,並跟孩子討論前因後果,以及可以有的替代方案,光限制是沒用的
如有需要,也歡迎來電預約評估諮詢,了解孩子比較能針對狀況給予適切的建議,請來電02-23963177
老師你好:
兒子是高敏兒現在2歲1個月
1.滿2歲開始,不順他的意或不如他的預期,非常會尖叫崩潰!表達不出來就尖叫,動不動就尖叫加上哭鬧。有告訴他說用說的或用指的,但是他的表達能力還沒有辦法。
(試過玩遊戲:跟媽媽一起說話小小聲,或者告訴他貓咪住房子裡所以要喵喵喵小小聲,但是成效不彰。也試過先同理他,跟他說他現在的情緒並安撫,他還是一直尖叫⋯到後來受不了了只能讓他尖叫。也試過給他兩個選擇,但基本上根本聽不進去。)
2.坐不住等不及,沒辦法等待!有準備玩具,但一下就不玩了,有跟他說等媽媽一下,弄完馬上幫你弄了,他也無法等待。跟他說唱完歌就好了,可以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也持續不了多久。
您好
高敏的孩子需要注意規律,避免過度刺激或超負荷,這些都能減少負向情緒的發生。另外通常處理情緒問題,預防會比”滅火”有效,建議可以多紀錄多觀察孩子發生情緒的前因後果或時空背景,分析出孩子的情緒”地雷”,才能避免情緒發生。當孩子有情緒尖叫時,建議先產生連結,例如我有聽到你說……,並重複孩子想表達的關鍵詞彙,因為孩子的尖叫或情緒,就是希望大人有聽見,當孩子發現你真的有接受到他的訊息時,理論上會稍微”理智”一點點,這時候要想辦法喚醒孩子的上層大腦(理智腦),讓下層腦(情緒腦)休息,所以會不斷反問孩子,例如你要拿遙控器,對不對?是A遙控器嗎?還是B遙控器?……
大人切合孩子需求的詢問,能讓孩子覺得大人有理解他的訊息,並且回應的過程中,理智線能助恢復,接著就考驗大人的技巧了,是能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至其他地方,例如遙控器,大人可以藉由找遙控器的過程,引導孩子或吸引孩子注意到其他好玩的事物,或者是在允許的範圍內,有限度地接受孩子的要求,這一切端看大人與孩子鬥智的技巧了。無論如何,這個互動的過程,都能有效地減少孩子的情緒失控,並且有利孩子語言的發展。面對高敏的孩子,需要直球,也就是讓他知道你知道他的訴求,並且有再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大人在孩子有情緒時,是跟孩子討論情緒,那孩子就會覺得你沒有理會他,反應會更激烈
至於等不及,孩子需要的是時間線索,方法一樣,讓孩子知道你有接收到,並且跟孩子溝通,請他幫忙,你可以更快過去陪伴,至於幫什麼?其實只是給小任務,讓孩子有事做,孩子是無法空在那邊等待的
老師您好
請問粗心要選哪些教具跟書
小孩7歲大班
考試都很粗心
做題看題太快
不重複檢查
這應該要怎麼訓練?
謝謝
您好,其實每個孩子粗心的原因不盡相同,以下文整整理常見的原因及方法,供參考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0/01/03/45784/
至於教具練專注、工作記憶、後設認知的都很適合,可以參考以下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072601/
https://www.leaderkid.com.tw/product/0312/
此外,題目看快未必是問題,有無掌握題意與重點是關鍵,建議還是可以增加閱讀,每次閱讀後家長可以跟孩子討論內容,看孩子是否能掌握重點,並掌握文章脈絡
老師您好:有二位小朋友..大的已經上小學了一年級,小的是大班..二位也都會互相摩模仿,如說不好聽的話,告訴他們時有時越要做。而且小的在我處罰後,就會故意做一些形為讓我生氣,如打自己,然後說「媽媽妳看」,想請問老師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
您好,這個年紀本來就很喜歡說不好聽的話,因為同儕可能都在說,基本上越管越愛說,建議先溝通清楚:
1.不好聽的話的真正含意,別人聽到的感受
2. 可以理解同學都在說,說了會讓大家哄堂大笑,但私下說不反對,在家裡在學校大人聽得到就不該說,這時遊戲規則
3. 既然是遊戲就有小懲罰,成功也會有小獎賞(沒跟著說或本來會說的時機沒說),每天來統計獎懲狀況
最後,嚴肅地告訴孩子,”打自己的遊戲”好無聊,對孩子吸引關注的行為盡量冷漠,但對孩子表現好的行為務必主動關注讚許,這樣孩子才不會一直要為求得反應而做不適切的行為
老師您好,想問要怎麼教孩子面對人際關係的挫折,及在教孩子面對跟父母何時要出手幫忙的界線在哪?
孩子大班下學期,女生,中午吃完飯可以去遊戲區,但吃太慢玩具都被先玩走了,有先問同學她能不能一起或輪流,但都遭到拒絕,找老師,老師不太理會,我知道可能孩子大了,要讓她自己跟同學協調,老師不太介入,但現在變成,她覺得自己被孤立,沒人陪她玩,老師不理她,我要怎麼引導她?及在過於幫助孩子跟放任她受挫中,我要如何找到平衡?現在我不知道要不要幫她跟老師講等不到玩具玩這件事,謝謝
您好,還是建議先跟老師聊聊這件事,先釐清實際狀況為何?並且跟老師討論具體可行的引導方法,因為老師才能了解跟哪位同學可以怎樣溝通,成功機率較大,有了正向的經驗,孩子才會越來越會溝通交涉。平時其實也可以多讓孩子有社交的經驗,例如跟親朋好友的小孩聚會,藉機會觀察孩子的社交技巧,並給予引導。若提供經驗與機會後,孩子仍明顯有人際關係受挫問題,就需要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了,歡迎屆時詢問或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
王老師您好
我有兩個兒子,四歲半和兩歲。很會為了玩具或想要的東西而爭吵。我煩惱的點是該甚麼時候介入以及怎麼處理才顯得公平?
他們倆玩在一起時,可以說每10分鐘就會聽到他們吵架,然後弟弟可能被哥哥推了,或是哥哥被弟弟咬了或抓了。通常都是因為要同樣的東西而吵架。
哥哥其實知道不可以打人或推人,所以當我在現場看到弟弟抓他時,他沒有還手,而過來跟我說,我會跟他說做的很棒,然後跟弟弟說不可以這樣。
曾經看過文章說,手足爭吵不要太早介入,讓他們自己處理。不過,對哪個年齡適用呢? 弟弟還不會言語表達,所以都是直接動手,哥哥不服氣,有時候也不讓他。(我沒有要哥哥一定要讓弟弟或分享,除非他願意)
謝謝您
您好,不介入的意思是不直接仲裁,也不過度下指導棋,但其實在爆發衝突前,就予以引導是沒有問題的,這能讓氣氛不要越演越烈,讓兩人都有機會把自己的意圖想法說明清楚。弟弟還不會表達,但也能趁機幫弟弟說話,然後請弟弟模仿正確的方式,例如”借”或” 謝謝”等,當然也可以是手勢,哥哥的確不需要讓,但大人可以協助引導弟弟或幫弟弟說好話,例如弟弟只是想看,他都這樣,看一下就又換別的了,或者是媽媽會盯著,保證弟弟不弄壞,以上需要詢問哥哥不想借的原因,再針對該原因回應。弟弟動手就是不對,這也要念弟弟給哥哥聽。基本上家長的介入是幫助兩人都理解對方意圖,並且將兩人的表達完整化,給台階下,但切記,別做仲裁。
姪女幼稚園階段參加課外課程,完全無法專心,老師後來個別教她,她很開心,但後來看到老師去教別人就暴怒,下課帶頭玩捉迷藏;小學低年級時不高興就跑出教室,現在國中了只要聽到不如意的(例如指正行為)也是暴怒甚至自殘用情緒勒索長輩,自我中心無法接受行為規範(家族有亞茲伯格但個案沒有發現高功能領域,新生兒階段就很難安撫,會眼睛瞪著大人哭鬧、控制父母的行為,可以看得出來不是餓了或身體不舒服),想請問是否需尋求諮商呢?謝謝您
您好,所以目前已是國中,有暴怒甚至自殘,還是建議找專業的心理治療或諮商會比較好
老師您好
小孩目前兩歲
在外個性很害羞
也越來越聽得懂了
在家會主動說謝謝 對不起
但帶小孩去外面
遇到店員送小孩東西
小孩有時願意說謝謝
有時不願意
不願意的時候我會代替小孩跟店員說謝謝
但遇到親戚送東西給小孩
他們很期待聽到小孩說謝謝
但我也不想勉強小孩
畢竟他才兩歲
真的不講
我也沒有辦法
又很怕被說不教小孩
這種狀況更好的做法嗎?
外人及親戚很愛說小孩害羞
最近小孩常常跟我表達害羞
我都跟他們說 我女兒需要時間
她準備好了 就不會了
我不喜歡貼小孩標籤
但外人總是不停的講讓我很困擾
該怎麼幫她 小孩才不會更害怕呢?
謝謝老師
您好,您目前做的很好,但我覺得可以再跟孩子溝通,例如害羞還是要有禮貌,嘴巴說不出來,那至少要點點頭,不能什麼都沒有表示。鼓勵媽媽跟她一起說謝謝,眼睛不敢看人可以先低頭再說,這樣她比較不會覺得目光集中在她身上,壓力很大,將謝謝這個簡單的行為,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驟。
也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害羞的時候,媽媽也有害羞的時候,害羞往往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應對他人的反應,那我們來演練一下吧!例如阿姨送東西給你,其實你說完謝謝,阿姨頂多說不謝,你真乖,或者是……,這時候你只要這樣回應就好了。當互動的教戰手冊都練熟了,孩子自然也就比較能大方些了
王老師好
打從懐我大女兒開始我便將您的教養書視為教育寶典,如今女兒9y,品學兼優,可老二這個男孩子在今年升上小一之後的學習表現卻深深令我擔憂不已,他似乎無論如何都記不住國字。明明是在家裡巳經陪著寫過多次、大聲念出來,可到了學校總過不了老師的測驗。他在數理方面卻是展現了優於同齡孩子的理解力。王老師,我能怎麼幫我兒子呢?是不是該帶他去找您評估…。
快要一夜白髮的沮喪媽媽留
您好,這與工作記憶、視知覺、聽知覺可能都有關聯,而且情緒(例如焦慮)也可能大大影響表現,建議可以將文字拆成不同部件,善用口訣協助記憶文字,多閱讀(唸出聲音),並用不同的方法來寫字,例如用黏土拼成字,透過觸覺協助記憶等。
也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謝謝
老師您好。有聽看到您介紹小康軒。也有說明要互動式閱讀.請是是否建議不要將音檔存入點讀筆.讓孩子自己點來聽呢?謝謝
您好,陪伴他使用點讀筆是一種方式,點讀筆讀完後再複誦一次也是一種方式,重要的是在旁陪伴、互動真人,不需要太侷限唷
老師您好
我小孩目前3歲6個月 已經上小班
最常發生
1. 不想去學校 應該怎麼回應比較能理解?
(有舉例大人即使想睡覺 一樣要負責任上班 )
2. 都有莫名的堅持 即使引導給他們選擇 仍不願意配合
3. 情緒一來就爆發 有先預告過可能的結果 還是一樣
要麻煩老師協助了 感謝
您好,不想上學只需要同理,例如小孩的任務就是上學,就跟爸爸媽媽的任務就是上班、照顧好你,爸爸媽媽總不能今天說好累不想照顧你,就不管你吧!不過爸爸媽媽也會有不想上班的時候唷!例如很累沒睡飽或工作很難,那你呢?
跟孩子分享大人的經驗,並分享處理厭煩情緒的辦法。
給選擇還是堅持,先預告還是爆炸,其實都和年紀較小,不知道怎麼處理失望的情緒有關,建議可以給予安撫,例如媽媽知道不開心,想想有沒有其他可以開心的事,不要跟孩子一直繞在孩子抱怨的事情上,而是引導孩子想想其他開心的事,轉移情緒或自我安撫,才能降低情緒爆發。
預告可以再做確實一點,例如想想萬一….可以怎麼做,試著畫出來約定好
老師您好,我的孩子目前三歲多。他的個性非常的急,1秒鐘都不願意等的,自我處理能力非常得好,今年七月送到幼稚園小班,目前老師一直反應,給予規範的時候他會故意不理,不順他的意就會大哭大鬧大叫,也會挑戰老師們的極限,喜歡得到別人的關注,吃飯只要看到食物秒拒絕,在家也是如此,一開始我會給他三次機會,但成效不彰。目前我們就只要一發現他是故意搗蛋或大哭大鬧大叫來處理事情,我們就會請他去做5分鐘冷靜,事後並詢問他知道自己為何會被懲罰,我也會跟他講你很會說話,為何不用好好的說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呢?目前最嚴重的問題是會憋尿。老師猜測是心理因素。老師也評論說這是他教學生涯以來遇到等級更高的孩子。鬼點子加反骨王。
您好,我想孩子應該很有想法,不好好表達應該是還沒有經歷過”好好表達”的好處,所以都用激烈反抗的方式,因此每次事件後,一定要重新演練一次,孩子必須演練過,下次才有可能用正確的方法
情緒事件通常預防比事後處理有效,所以如果知道孩子通常在哪個環節會失控,先預告,並教孩子怎麼溝通,讓孩子在爆之前能稍微用適當的表達會更好,當然,更重要的是,孩子都用適當的表達了,結果能不能好一些呢?例如表達我不喜歡吃這個菜,大人是不是也能稍微退一步,只給少少,或只放在碗裡,但對有沒有吃掉這件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孩子適應不好代表一定有能力不足的地方,建議協助加強,建議有機會評估一下,了解孩子比較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
至於憋尿,我認為孩子氣質上是屬於急躁,會急於某件事(例如專注自己想法),而忽略掉其他感官訊息的,所以大人也不容易教進去
建議可以提醒孩子,你看,你扭扭扭或夾緊緊的時候,就是要尿尿了,這時候就要趕快去廁所,老師知道你想玩,但如果尿下去,會花很多時間整理,這樣就沒時間玩了,如果去廁所,一下子就又可以回來玩唷
我有一對雙胞胎男孩,三歲5個月,哥哥和弟弟個性差異很大,弟弟常搶哥哥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或物品,即使是手上拿著和哥哥相同的食物及騎一模一樣的腳踏車,弟弟總是會說出一個極細小的差異,硬要跟哥哥交換,常也因自己積木組不好,衣服、襪子穿不好就大發脾氣,會尖叫並丟手上衣物,有些危險的事告誡他,他更去挑戰,比如自己拿椅子從冰箱倒牛奶,地上潑了一地,拿剪刀去剪食物,倒了一地,偶爾懲罰他罰站,也不會乖乖站好,不是坐著就是躺著,上週只因在陽台沒看到令他滿足的煙火,直接賴在地上大哭大叫好久,不肯進屋內,哥哥雖口頭說好失望,卻也安靜進屋,雖然知道雙胞胎不能比較,但成長環境明明相同,弟弟就是常讓我心累,求助老師怎麼教他
您好,我想弟弟應該陷入一種循環,也就是覺得大人對哥哥比較好,然後就要引人注意,接著通常就會闖禍,被罵,又覺得大人對哥哥比較好……
通常這樣的狀況會持續一陣子,建議幾個方法一定要做:
1. 主動誇獎弟弟,不論什麼事,讚美、關注就對了,當然不能只誇獎弟弟不誇獎哥哥,只是建議先誇獎弟弟,再誇獎哥哥(先發制人很重要)
2. 增加活動量,尤其感統活動,感覺起來弟弟比較急躁,不太會自我安撫情緒,可以藉由運動增加正向情緒的調節
3. 多玩沙、黏土、水等觸覺相關的活動,有助於情緒調節
4. 弟弟的抑制控制較差,建議溝通時,不要只告訴他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而是告訴他可以怎樣,讓他轉移注意力,又能嘗試
老师您好,我的儿子现在19个月。发现他最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很容易就刺激到发脾气。然后发脾气时他会有点自虐的一直打自己的头。有尝试不去给反应,但他不会停止,不得不去抱抱他,安抚他。但去抱抱安抚时,他却不领情,反而会打我或其他在安抚他的人。用说的,不听。用严厉语气说他,一样不听。用手抓住他的手不让他打,他会挣扎反抗,脸也涨红继续哭喊。也有轻轻打过手背告诉他不能这样,一样没效果。唯有大声喊了,他才会在吓到放声大哭后再稍微冷静下来。请问要怎么教育他,让他不再这样打自己或打别人呢?
您好
孩子的情緒問題,通常預防勝於當下處理,這麼激烈的情緒表達,有可能和語言發展不夠好,或親子之間的表達理解無法讓對方知道有關,建議如果孩子的口語還不夠多,那就教手勢或肢體語言,總之增加孩子表達的方式,而大人也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表達,包括表情與肢體動作,確認孩子的需求,當發現孩子快要有情緒時,可以先及早給予安撫並轉移注意力,情緒就不至於到高點,這樣的安撫不代表百依百順,而是讓他知道,大人知道他不開心,因此協助安撫這個不開心並轉換注意力。如果情緒已到高點,建議就是安撫了,因為這時候的任何責備、大聲或講道理都是聽不進去的,如果一定要打,可以讓孩子打娃娃或枕頭(替代行為,就是出氣),也藉此轉換注意力
生氣時會有想用力的感覺,所以建議用替代行為轉換打頭的行為,當語言表達與理解更好,替代行為當然也要漸漸轉成有建設性的口語情緒表達。
最後還是強調,雖然孩子的情緒常常來的又急又猛,但多少可以看出一點引爆的原因或醞釀的時間,建議從這個時候開始介入,預防情緒爆炸,不要讓孩子習慣用激烈的情緒來表達
老師您好,我兒三歲六個月。是小班生。也上課滿三個月了。上課到教室,必須先整理自己書包,放餐袋,書本還有拿椅子。學校老師屬於嚴厲型,老師如果在斥責其他同學時,我兒整理ㄧ半的手就會看過去,然後愣住,之後就沒有動作,老師又會過來斥責他動作快一點。我兒屬於高敏兒,所以我只讓他讀半天,學校課程學習他都很喜歡,讀書讀的很好。唯獨這件事他做的很不好。在家裏也有練習整個流程,但一早到校他又會重複一樣的事。我會讓他在家吃飽才上課,每天看老師斥責他一樣事情,媽媽也是很揪心。請問老師怎麼幫忙這孩子,孩子在家也屬於懶散型。因為獨生子,請他動作快一點時候,他也是ㄧ哭二鬧。媽媽只有一人顧24小時。也是教的好累啊。
您好,有幾個方向嘗試:
一、感覺其他時候表現佳,只有早上整理物品慢,是否和沒睡飽不夠警醒有關,建議確認睡眠充足,早上上學前能多一些活動再進教室,例如快走上學。
二、如果都是某幾位同學進教室後,孩子容易被影響,是否能在同學到校之前到,讓孩子漸少干擾源,增加成功的機會,因為孩子較敏感,常在這個狀況被念,孩子通常在這個情境下就容易焦慮,焦慮就容易當機,造成惡性循環
三、請孩子用口語記下流程,並熟練,跟老師商量,提醒時,先問孩子再來要做什麼,這是有效提醒而非責備,也讓孩子知道這是老師再提醒,並不是責備,聽到這個時就要想接下來要做甚麼,趕快完成
四、鼓勵成功,只要今天老師提醒的次數有減少,就給肯定
王老師你好,家中有一個5歲大班的女兒逸芯,剛開始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逸芯是被所有人捧在手心,大家的目光也都在她的身上,但至從有了妹妹後,大家的目光都轉移到了妹妹身上,然後不管是家人或者親戚朋友,路人,看見妹妹都會不停誇獎她很漂亮,起初我們也都不以為意,但最近姊姊逸芯開始會跟媽媽爸爸說她不喜歡自己的臉,想要把臉換成媽媽的臉或者妹妹的臉,平時照著鏡子也會說著她不喜歡自己的臉,覺得自己很醜。或者揉捏著眼睛,擠眉弄眼的說眼睛好醜。感覺這件事情對她造成很大的負面壓力,想尋求老師怎麼辦才好。
您好,可以試著用換為思考的方式引導,當孩子著重在自己外表時,媽媽也可以分享自己也曾在意自己的外表,順便反問孩子,你有沒有覺得媽媽xxx不好看,大多數孩子會回答沒有,接著再去引導孩子思考,其實每個人本來就都長得不一樣,但是我們通常喜歡一個人,不會只看他的外表,你看白雪公主裡面的巫婆,魔鏡都說他漂亮,可見真的漂亮,但有人喜歡他嗎?沒有!所以善良最重要
媽媽喜歡長這樣的逸芯,並多說說逸芯的優點,然後可以分析為何大家都說妹妹漂亮,因為妹妹太小了,沒甚麼好誇獎的地方,所以對於小baby,大家才會都讚美外表唷
老师您好!最近我6岁大的女儿,一直很伤心的哭着问我“我可以不要死吗?为什么人要死”
原因是前三个月我外婆去世时,她问为什么人会死?我就说人老了一定会死,她就一面纠结这个问题,
她每次问我时,我就转移话题让她不要伤心哭着问。我不想她6岁就一面想着这伤感的话,我要如何安抚和回答她呢?请老师教教我如何是好。
您好,可以透過一些繪本引導,例如
https://reurl.cc/3eLE88
孩子一直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外婆去世的這件事
建議引導孩子看看外婆的角度,例如外婆生病,年紀大了,走路很辛苦,會不舒服,他去他的世界,就不會再不舒服了
當然這些引導還牽涉到你們的宗教信仰,建議自行調整
雲上的阿里這本繪本,適用天上的人來看地上的人,也可以試試
建議引導過後,還是要轉移重心到其他地方,孩子才比較能轉移情緒
您好,我想請問關於幼兒園分離問題
孩子目前2歲9個月,在這之前都是全職陪伴,一個月一次安排共學課程,一週3次公園或親子館,每天爸媽一定各有一小時專心陪他(無三c外物,孩子拿玩具就陪玩,拿書就共讀)
上學前一個多月有告知要準備上學了,繪本跟參觀或是語言上心理建設也都有實踐
8/1開始上幼幼班,問題出現了,他一直以來都很大方很不怕生也不黏某個人
放學他都會主動分享在校發生的事還有哪個老師上什麼課,幾乎每天他跟我的反饋都是快樂、明天還想上學,但是每一天早上開開心心走進校園,到門口放好鞋子就開始要哭了,我每天出門都要花半小時溝通,倒數計時這個招也無效了!想求救老師
您好,通常需要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例如老師有沒有覺察到孩子哪個環節比較有壓力,交朋友?吃飯?午睡?還是擔心出錯?如果感覺都沒問題,也確認有睡飽,那就需要讓孩子有所期待了,例如孩子的好朋友已經在教室等他了。另外需要注意上學時間,盡量早點到,在孩子們還在自由玩的時候到校,孩子會更沒壓力唷
我是你的頻道和書籍的忠實讀者,從孩子未出生就開始關註您。現在孩子7歲,他智力發展一直很超前,數學超強,學習能力沒有問題,但是他的行為問題和情商已經讓我們心力交瘁,他的最大問題就是一旦他對某種東西著迷,他就完全無法自控,關閉所以的耳朵,隨便誰說都要做完他想做的事情,而且很容易過度興奮,以致於樂極生悲做一些蠢事,最近他在學校一直想加入一個小孩的遊戲,那小孩非常不好,兇他幾次,說很難聽話要他走開,他居然去求別人七次還堅持要加入,他說他是覺得被傷害了,但是還是很想玩他們的遊戲。我們越發擔心,他似乎還是三歲的情商分不清親疏好歹,自尊心也沒有建立。我們非常無助,想尋求老師的指點專家評測
您好,另一方面來看,孩子是屬於很理性的孩子,不過社交上的常規,可能要讓孩子知道,例如被同學拒絕幾次,就不適合再問了,孩子問的時候要有不同的問法,才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例如第一次是我可以一起玩嗎?第二次是那我甚麼時候可以一起玩?
被拒絕,但又真的很想要時,解決方法也要提供給孩子,例如請孩子記下來,回家跟爸爸媽媽說,我們一起想辦法。
有些人天生就會社交,有些人的人際社交就是需要像教課書一樣,清楚列點學習,既然孩子的學習能力不錯,那就多直接告訴孩子各種溝通技巧與問題解決的方法,也建議孩子多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建立人際社交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