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6851 says: 2023年3月31日 - 9:14 下午 王老師好 兒子小四,他在班上是屬於安靜的男生(角落生物..) 功課跟表現都平平,導師對他的評價都是,很乖很善良,但他不擅長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常常說的很簡單,家長反問”蛤??”,他就會回”哎唷我不會講..算了” 接下來是我要跟您請教的. 學校因兒童節舉辦義賣活動,讓大家一人帶100元去參加.他看上同學義賣的寶可夢卡,用80元跟同學買,後來他後悔不想買,同學只退他50元,理由是他沒錢可以退了,雖然滿腹委屈,我兒子還是默默的回自己的位置.當天回家他說什麼都沒買,但只還我70元,我覺得訥燜問他,他才說出來. 我該怎麼引導他以後遇到這類如何處理 (這位賣卡的同學,之前曾在學校曾因覺得有趣打了我兒子肚子)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4月11日 - 11:17 上午 我想孩子要先學習的是找大人幫忙,而大人要利用反映是傾聽的方式,鼓勵孩子說完,例如孩子說了一些文字,大人儘管聽不懂,也盡量將剛剛聽到的覆誦一次,確認聽到的是孩子說的,接下來等一下孩子,看看孩子是否有覺察自己說對方可能會聽不懂,而再說一次,如果沒有,那就是大人將孩子的文字消化成理解的意思,再反問一次,透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鼓勵孩子說,二方面也能協助孩子學習完整的表達情況,接著就是讓孩子知道,當他告訴大人後,大人是會協助他或支持引導他的,有正向成功的經驗,再來就是學習跟除了父母以外的大人溝通表達了。至於同儕間的溝通協商,可以從手足或親朋好友的小孩一起玩遊戲時,大人從中引導,以建立孩子表達能力
Kiwi Lin says: 2023年3月30日 - 5:37 下午 王老師您好: 想請教:孩子今年小四,班上有一位老師口中過動且有弱智的同學,除了平常很常讓同學受傷,前天孩子回來,聽說他跟跟同學進去廁所且踹開同學的廁所門探頭看。 請問一下這樣子是不是算性騷擾了?老師只是不斷跟同學們說他家裡很可憐,父親過世,母親不管他,過動又弱智,要大家不要跟他計較。但他除了讓同學受傷、最近還跟同學說來演『色色劇情』。想請教,學校老師只會要求其他孩子及家長包容他,那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謝謝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4月11日 - 11:00 上午 您好,既然已經是同學,就當成是給孩子的一個學習任務,面對這樣的同學,該怎麼教?如果是弱智過動,代表孩子的這一切行為都是好玩,甚至可能為了想要找人玩,想要社交,而把這些同學厭惡的反應,當作終於有人跟他互動而感到開心,他可能很欠缺控制力,說過不行的行為還是會衝動去做,希望同學不要這麼惹人厭,就要教導同學正確該怎麼做,例如主動提醒同學不可以踹門,這樣xxx會很不喜歡跟你玩,我們不喜歡這樣,我們比較喜歡你用說的…. 教導孩子適當的和善提醒,不要用大聲的口氣,因為對方有可能容易敵意解讀,將不明確的意圖都視為有敵意,就容易產生攻擊行為,這也是教導孩子學習自我保護
Gara Wu says: 2023年3月28日 - 12:07 下午 王老師您好:想請教 「小朋友不願意洗澡的問題」晚上小朋友在看卡通、有「先預告」等等要洗澡、但時間到小朋友不願意也讓他延後一次、但最後被賴皮收場(沒洗澡)搞得我們家長很怒後續小朋友說要阿嬤幫忙洗澡、但真的阿嬤準備好之後小朋友又說要媽媽洗?(小朋友反覆操作此方式、調虎離山?)平常對待他的方式也都是遵守信用(例如達成什麼任務可以買車車、就會真的送給他)若小朋友的需求就是「不願意洗澡」且我們也折衷妥協延後洗澡但最後無功而返、請問王老師有什麼好建議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4月11日 - 10:41 上午 既然如此,就全部都先約定好,今天是媽媽洗,而且是什麼時間洗(允許孩子有一些討論的空間),也先說好沒有再延後,看來孩子都會先同意,所以時間到了,電視關掉,就是執行洗澡這件事。孩子應該會生氣,會抗議,會哭鬧,大人也無須生氣,只要提醒孩子這是我們說好的,趕快洗完就可以去玩你喜歡的xxx,強調洗完澡就可以……,最重要的是洗完澡後,要告訴孩子,你很棒呀!你可以做得到配合去洗澡的,你今天成功了,雖然過程有點不開心,但還是成功了,現在可以去玩你喜歡的玩具,希望明天我們可以更快成功,就有更多時間玩喜歡的玩具。 以上的溝通,還是要配合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來調整,但重點就是說到做到,強調後面的成功
劉雅泳 says: 2023年3月24日 - 1:10 下午 老師 我想請教一下,兒子現在1歲4個月,我買了幾本教養故事書,還有控制情緒故事書,現在佢好像都不太懂,想搶書本咬,所以晚上變成沒書本亂講的故事,這樣他會聽得懂意思嗎? 那些故事書甚麼情況講比較好? 還有,現在他容易遇到不喜歡,或者我們說No~的時候都用尖叫 亂發脾氣表達情緒,然後我們說道理,還有要他等一下,比如擦干淨手才可以離開吃飯椅子,他不喜歡擦手就會尖叫,亂發脾氣,然後我們就等一下快好了,他好像是聽得懂,但會變成哭找身邊的大人要立即抱起來。我們不想他變成每次尖叫發脾氣 哭都會有大人縱容他抱起來就全都不用做,都忘記了。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4月11日 - 10:33 上午 您好,說故事時用生動的表情與肢體動作、豐富的音調,當然是沒問題的 這個年紀可以多用能操作的厚紙版書、甚至能按壓出音樂、有觸覺刺激等等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用肢體探索,而不是用口腔探索 孩子口慾很強的話,建議留意一下孩子目前的食物質地,多給孩子有咀嚼的機會 至於無法等待、沒耐心、容易發脾氣,這都是這年紀常見的,因為他們語言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表達還不好,只能用叫的,再加上他們時間觀念並不好,無法預測要等多久,就會顯得急躁,最好的方法是除了跟孩子說等一下,接著還要用聲音或語言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您吃飯的例子來說,可以說媽媽唱完這首歌就可以起來囉!利用孩子聽歌時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幫孩子擦手
shahao says: 2023年3月23日 - 12:50 下午 老師您好,小孩現在國小三年級,在學校只要全班(25人)一起上課,就會一直講話(有時跟同學講話,有時是自言自語)或發出怪聲音,導致同學及老師上課受干擾,被提醒後只是聲音變小聲。不知有什麼方式可以協助小孩改善這行為?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28日 - 5:06 下午 您好,還是需要了解孩子上課說話的原因,分心、不想聽、反抗或不自覺? 可以先提醒孩子自覺,並教導替代方法,例如就是不想聽,也不能出聲音,但可以畫畫 練習無聲說話,可以參考綜藝節目創造成遊戲形式 下課時間鼓勵孩子多至外面跑跑跳,讓孩子有機會透過運動改善 如果真的是不自覺的怪聲,或有對立反抗的意味,那就建議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評估
Tiffany says: 2023年3月22日 - 1:39 下午 老師您好,女兒目前3Y5M,去年8/1開始上幼幼班,一開始會因為搶位子搶玩具而動手很大力打人或推人,老師說大部分都自己玩,不喜歡跟同學玩,這學期二月份開始跟同學玩了,但是一樣會打人會動手(捏人、打頭、捶肚子)之類的,老師說力道沒有像以前那麼大力像是捉弄調皮那種,老師問她她都不承認,常不給同學喝水不准或玩玩具,可是回來都會跟我分享,但問不到原因。 在家我們不會打她,我感覺在學校動手是想引起老師關注,因為這學期又進了一批年齡更小的新同學需要老師照顧,一開始好幾天她會哭哭要老師陪睡,現在是每天動手,請問老師這樣可以怎麼引導處理呢? 帶她去交流不會主動但也不會動手。我好無助啊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28日 - 4:59 下午 您好,有幾件事要留意: 第一,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因為覺得同學聽不懂,索性不用說的,還是孩子的語言表達在情急時仍不流暢,因此選擇用動手的方式,那麼就需要加強孩子在各種情況下的表達方式,最好能演練 第二,孩子喜好的遊戲方式,孩子是否習慣的獨自遊戲,不擅長輪流、合作甚至是平行式的遊戲呢?那麼平時在家大人可能要多跟孩子一起玩建構、假想遊戲,而且最好能有引導溝通交涉的機會 第三,孩子非常希望大人的認同與認可,大人可以在孩子有正確行為時給予大大的肯定,這樣孩子才會持續好行為,而且大人可以積極培養孩子成為照顧幼小的小幫手,讓孩子覺得被肯定,負向行為也會減少
a0938800114 says: 2023年3月9日 - 11:46 下午 老師好,我女兒將滿四歲,這週也給老師評估過她的狀況,但有些疑惑想詢問。有看到王老師的AQ忍耐受挫力影片,想到像她那樣高敏感、情緒高張、專注力不足、感統失調、很愛對別人下指令..等,除了課程改善她這些問題,是否也可透過這裡的專業課程,讓她培養受挫力或AQ?且她真的沒有專注力,可以打翻很多東西,任何東西在眼前看不到還是沒在看?是否定主要專注力改善,要她聽話比較容易?我也是擔心她除了人格與情緒的發展,她也很壓抑內心,是否因為我們平常動不動就罵他責怪她,他做錯一點事,我們也苛責,是否因為這樣導致她不太想跟我們表達?有幾次她頭低著說:因為我怕媽媽罵我,我當下自責,害怕她(以後)無法跟我溝通或不想說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17日 - 2:28 下午 您好,孩子專注力不好,導致一直犯錯被念,其實也會感到很挫敗,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因此耐挫力多半也會受影響。他很需要有一個隊友,理解他的挫敗,鼓勵他,支持他,陪伴他一起想方法解決問題,上課的目的,就在幫助孩子學到一些方法,增加自己的專注力,並練習情緒調節的策略(包括挫折處理),進而改善在學校的學習狀態。 建議孩子現在積極上些課程,避免未來衍生出更多狀況,如果有諸多考量,也可以家附近的醫療院所找找專注力的相關課程試試
oliviaoli1027 says: 2023年3月8日 - 12:25 上午 老師您好 我的小孩滿2歲的隔幾天我就給他戒奶嘴,到現在2歲快2個月,當時算是非常強硬的在奶嘴上塗辣椒接下來就完全不給他,剛開始哭了一星期,後來就比較少哭 但是變得很淺眠,睡眠時間也變短,最近2週發現,小孩開始咬指甲,有試過安撫娃娃、轉移注意力、給他擁抱希望給他安全感,但似乎作用不大,半夜當他醒來可以看到小孩嘴巴都在動找東西咬,有時咬棉被、衣服。想起戒奶嘴過程 十分後悔不該如此強硬,請問現在該重新給回奶嘴嗎?家中還有一個5個月的嬰兒,姊姊大概有2.3次想拿妹妹奶嘴,但被阻止,還是順勢就讓他吃妹妹的?是不是應該讓他準備好再與奶嘴告別(以前小孩是午睡跟晚上睡覺吃,其他時間沒吃)戒咬指甲比戒奶嘴更難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17日 - 1:00 下午 回覆oliviaoli1027 既然已經戒除,不建議再給奶嘴,不過可以給一些替代物品,有幾個方向,第一,增加活動量,滿足肌肉運動的需求,增加正向情緒,減少想用吸吮奶嘴得到安撫。第二,給予孩子較多探索或挑戰任務,轉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有事做,不會想要退回來尋求感官刺激。第三,透過食物,滿足口腔咀嚼的需求,給予孩子比較需要咀嚼的食物,也可以用小吸管來喝水,讓口腔肌肉用力,得到滿足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17日 - 1:21 下午 回覆emilycry(1)您好,孩子自尊心強、不能輸,有可能是孩子認定輸代表”不好”,而孩子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好的,這樣的信念,會容易讓孩子有很多情緒,例如受到一些挫折或提醒,就會往負面解讀,當這樣的負面想法卡住了,就不容易專心,當然孩子的分心是否完全因為情緒,要評估才知道,不過建議先讓孩子正向思考,建議參考文章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0/10/14/93472/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17日 - 1:21 下午 回覆emilycry(2) 家長的介入方法也很重要,希望孩子聽進去,釋出善意很重要,媽媽看到你不開心,媽媽也好難過,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記得好好傾聽孩子發生的問題,不急著給任何意見,但是著引導孩子站在其他人立場推敲過一遍他人的想與或意圖,也要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想要的結果是甚麼,例如希望得到老師讚美,那麼接下來就是思考,怎麼樣的情況下老師才會讚美,一步步反推回來,並修正自己的行為,媽媽的角色不是對孩子說教或大道理,而是引導孩子思考正確的方向
JasmineTan8899 says: 2023年3月4日 - 10:14 下午 老师好,我孩子在2.5岁时可以独立排35片拼图。现在3.5岁了感觉他的耐性没有以前好,耐性会退步的吗?最近叫他排拼图都是拖延或者跑掉。但他每次想吃水果干时,我都会要他先排一副拼图,然后才给他1-2小片水果干。他有时蛮配合(即使只有一片他也很容易满足)有时又会发脾气。我是不是要减少拼图数量?继续用水果干来鼓励他排拼图是对的吗? 还有他越大越没耐性,比如要吃早餐都会一直喊闹说不要等。要其它的东西也是一样不能等,在外面也会喊,劝他和大声讲都没办法,要怎么教? 还有,我在6/2/23有私密留言,可是还没回复。我是在老师回复了下面哪里再发问的。麻烦看看可能问题不明显,谢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7日 - 2:39 下午 您好,想練耐心也要變化一些玩法,一直玩拼圖也是會厭煩,尤其目前的方式可能太強調外在動機,這是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的,關於動機,可以參考此篇文章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3/02/16/137275/ 建議當孩子說不想等,現在就要時,可以先正向回應孩子,我有聽到你想要,你想要什麼呢?喔!原來你想要這個,你很喜歡這個嗎?為什麼呀?因為他很漂亮……. 這些問題都是在讓孩子的前額葉工作,當孩子進入了思考模式,就能比較冷靜,情緒自然會控制得比較好,多讓孩子思考,孩子也更能反思,自己想要的原因、有沒有其他東西也類似呢?大人一連串的問題,有助於孩子的大腦功能
lvy says: 2023年2月18日 - 12:19 下午 老師你好,兒子2歲1個月,1歲半有憋便情況,因屁股敏感不喜歡大便出來的感覺,久了就便秘,累積很粗才會上☹造成敏感會痛,沒有肛裂或流血過,這幾個月狀況有好多!排便正常大條但沒崩潰 但過年紅屁股讓他加深恐懼,便出來後不給擦屁股雙腿用力夾超緊,趴著、屁股抬高,洗屁股都會崩潰,哭著說不要擦屁股不要擦屁屁膏☹這幾天就會扳開屁股擦,怕紅屁屁,好怕會造成小孩很大陰影 不過結束後會去看臭臭,也會和我們一起把臭臭去沖馬桶。玩沙跟手抹顏料都沒問題,就屁股敏感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或怎麼幫助小孩?看他大便崩潰大哭好心疼!老師有推薦甚麼相關的繪本嗎?想要讓孩子重新認識便便,學習放鬆而不是夾緊屁股。 謝謝老師的回覆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1日 - 11:32 上午 您好,孩子都會覺得便便通過肛門括約肌的時候是很不舒服的,如果便便比較硬,通過會比較痛,括約肌就會想緊縮,就更痛,然後造成惡性循環,因此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要先確認便便要軟些,透過飲食來調整。 接著就是教育小孩了,可以透過玩黏土的工具,讓孩子理解,有些黏土工具,會將黏土放到一個容器中,在把它擠壓出來,如果擠壓的洞比較大,就會比較好壓,比較小,就會很難壓!跟便便要出來的時候一樣唷! 另外便便要從洞洞出來,本來就會有一點撐開的感覺,就像你握拳時媽媽用力把你的手手打開,會有點不太舒服,對吧!但應該不太痛,之前是因為有受傷,所以痛痛,現在不會了,如果有不舒服都可以跟媽媽說,媽媽會幫你把痛痛弄消失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1日 - 11:34 上午 由於孩子還比較小,在理解上可能要花一些時間,但給予安全感,讓孩子能充分了解整個排便過程的狀況與感受,會有助於孩子緩解情緒,不那麼焦慮,此外,固定時間排便也很重要,當生理和心理都調適好,問題就會解決
Huang says: 2023年2月3日 - 10:33 上午 老師你好 小孩目前大班,晚上睡覺已戒尿布,惟上大號仍需包尿布才願意大…試著詢問過不敢坐馬桶大便的原因,只得到他說他會害怕掉下去水裡面…,但家裡也有兒童專用大小便桶,他也是不願意去坐(只有大概3歲左右坐過一次 有大出來),我感覺他不願意告訴我真正的原因(但我猜他應該是因為大便很臭他覺得很髒,他聞到自己的大便味道 會有作嘔的反應)…… 我們已經沒有買他SIZE的尿布,但家裡還有弟弟妹妹,他會去拿妹妹的尿布包……(即使快塞不下了他還是要硬包>…<),有禁止他拿妹妹的尿布,但……….效果不彰 ,他不是選擇不大就是開始灰小小,日復一日………..真的很困擾,這種小孩真的好難搞,該如何引導他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2月6日 - 2:27 下午 您好,需要先請孩子協助處理自己的便便清潔,例如將尿布上的便便倒到馬桶中沖掉。可以將馬桶擬人化,例如便便其實是在餵馬桶寶寶吃東西,你便便馬桶寶寶會很開心唷 也建議不要給予過大的壓力,可以先找折衷的方法,例如真的必須穿尿布大便,那至少要在廁所中大便,每天還是要有坐馬桶的時間,建立坐馬桶的習慣,過程盡量不要搞到氣氛太差,可以想辦法鼓勵孩子嘗試,真的想大便時,常是先坐馬桶,真的真的不行就放棄,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有退路的,有些孩子需要這樣的感覺,才有勇氣繼續前進
fish78903 says: 2023年2月1日 - 4:18 下午 老師你好想問你一個我困擾很久的事,我兒子三歲2個月,他對自己的東西很保護,不喜歡別的小朋友碰,每次都要把自己的東西拿在手上,常問我小朋友會拿他的東西嗎,我說不會,我也會保護你的東西,然後他很喜歡去騎別人的車、玩別人的球、借別人的玩具玩,還說只有他可以玩別人的,別人都不可以玩他的,我聽到就很難過,而且我也常跟他說你想玩人家的話要不要拿你不常玩的跟他交換玩,這樣就都可以玩到了,我沒有想逼他一定要分享,但他只想玩別人的玩具不想讓別人玩他的我就覺得很霸道,不知道怎麼引導他才對。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2月6日 - 2:04 下午 先確認孩子不想讓別人玩的疑慮,是擔心拿不回來?擔心弄壞?還是擔心弄髒? 也可以反問孩子,那你玩別人的,別人會不會也這樣想呀? 有些時候孩子未必是霸道,而是心裡有個擔憂,但說不出來或不知道怎麼說,解決這個擔憂,很多事情就會解決
JasmineTan8899 says: 2023年1月27日 - 11:22 下午 老师好,我儿子3岁3个月经常爱拿别人的东西玩都不问自取让他还还哭闹,喜欢查看手推车有什么可以拿来玩,之前教过不可以拿他有时会听,我稍微放松一点他又拿。超爱车,有车情绪就很失控。看到大辆可驾的电动车马上失控,我这次没有马上阻止在旁边等他玩大概15分钟,他说只玩一次,过后跟车子说拜拜了,可是一直玩不停。我直接失控强行抱他回,还把他脚车推倒路边说你只喜欢玩车那脚车丢掉!他追着我哭到家说对不起下次不敢了。可是类似事件已经连续发生3天,每次出门前他都答应不会这样但是一看到车什么都忘了,一直求我一次,还拜托别人让他玩。我是不是不该阻止他让他玩够,还是直接买一辆给他?家里的玩具车不少只是没有大辆的电动车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2月6日 - 1:19 下午 孩子這個年紀自制力剛萌發,所以真的很容易失控,目前有做到約定是正確的,當然孩子通常無法遵守約定,因為東西就在眼前,”看得到”自制力就會大幅下降,所以想要孩子停止,”看不到”(離開視線範圍)很重要,可以透過有技巧的轉移注意力將孩子帶離開,例如我們去玩更好玩的,而不是用終止孩子遊戲的方式帶開,例如好了,我們說好了,時間到了……。 孩子很容易興奮或情緒上來時,理智線斷線,因此多練習大腦思考,讓大腦認知能力去控制情緒的迴路多活化,建議可以多玩自制力相關的遊戲,例如撲克牌的心臟病(可以因年齡調整難易程度)、或一二三木頭人等。也可以參考以下教具 http://i.lekid.co/4r3wj4
王宏哲 says: 2023年3月7日 - 2:28 下午 您好,要練控制力不該是一直練”不行、不可以”,而是能思考到可以做甚麼,例如想減肥的人,不是一直看美食練抗拒能力,而是能知道如何轉移自己的慾望,才能成功。孩子愛按電梯按鈕,也是因為他除了這個,不知道自己可以探索什麼,孩子的遊戲方式需要升級,不能停在感官及功能性的遊戲,而是要進展到建構、假扮、規則性遊戲,這需要透過互動的方式來引導,點讀筆本身沒有不好,但孩子現在的衝動控制、專注力問題,的確需要更多的互動遊戲,例如玩簡單的桌遊,像”眼明手快”,或簡單版的撲克牌心臟病(紅色的牌要拍,黑色不拍),或禮貌小豬等。
fishsnapwu says: 2023年1月3日 - 11:34 下午 請問小孩目前3歲,多數時間是奶奶在帶,從小到大奶奶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教育,希望能讓小孩不要經歷我們的童年,經多次溝通,或拿專家的文章來說,但奶奶本身是保母,他覺得專家(理論)都是屁。有時對小孩沒有原則,小孩會鑽漏洞去試探底線,被多次默許後,直到奶奶無法忍受,會直接暴怒或撒手不管,不知道有沒有甚麼比較好的辦法可以跟奶奶溝通,好好的教小孩怎麼學會情緒 目前小孩的問題就是很容易哭鬧,尤其是對奶奶,反應會特別強烈,稍不順心就會大哭及生氣,打人或是丟東西都會發生,有時候會打奶奶,奶奶就會暴怒抓起來狂揍, 例如不准小孩飯前吃零食,小孩會故意把餅乾拿出來吃,看到後只是口頭制止,最後吃不下飯後,奶奶就會生氣!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月6日 - 2:45 下午 您好,孩子會學大人的情緒化,而且孩子並不懂如何調節情緒,他需要大人的引導與示範,當孩子抓不到原則,就會更有情緒。要能立即改善問題,或許減少照顧時間是一個方法,例如上學,在幼兒園中,孩子也能學習模仿老師及其他同學處理情緒的方法
蘇曉琦 says: 2022年12月31日 - 4:37 上午 你好!想請問若小孩遇到老師霸凌,校長冷處理,身為家長該如何做?是否只能轉學?我也是護理師,嚴重懷疑老師是無病識感的躁症!校方拿她無可耐何!困擾我很多天!煩請告知!謝謝您!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月6日 - 2:41 下午 您好,是否有法規能處理不太清楚,但往往只能向上級單位請求協助,轉學往往是家長認為最快的方法,我比較在意的是孩子是否有心裡受傷的問題,在這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比較多情緒,家長能做的是陪伴孩子,引導孩子客觀的分析整件事情隊的部分、不對的部分,以及每個過程如果是怎麼處理的話會更好,事出必有因,孩子本身可能也有可以再調整的地方,例如怎麼說話或回話,也許結果會更好等。 真的會令孩子有心理壓力影響學習的話,轉換環境可能是比較好的方法,可以多跟孩子討論
stephyguy21 says: 2022年12月30日 - 10:18 上午 您好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 我小孩目前一歲二個月 看到媽媽就會無理由的哭鬧 一直黏著媽媽 只要離開他的視線就會開始哭鬧 但媽媽不在就會很乖 只有看到媽媽才會哭鬧 這是為什麼?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月6日 - 1:52 下午 您好,他就是想要媽媽陪他,而且覺得媽媽應該要懂他,所以當媽媽的行為與他預期不同時,就容易有情緒,其實說穿了,不是要找麻煩,而是”真愛” 建議在手勢和語言上的溝通多引導,媽媽照顧時也多主動讚美孩子的表現,敏銳察覺孩子的表達意圖,孩子的情緒也會比較少的
Dora says: 2022年12月29日 - 1:02 上午 老師好:12月初送女兒去讀幼幼班,上學前給她很多心裡建設,意外地進校園不哭不鬧;校方說不強迫孩子能讓她更快適應環境,所以期間若有情緒不佳的情況就請家長接回,我們前兩週只念半天適應,第三週嘗試整天果然就失敗了,想請問我們的做法是否有不妥,是否會造成孩子只要不如意就用哭解決問題?她說哭是因為想媽媽,我想她一直都在忍耐,請問我現在送他去幼幼班會太早嗎?我發現女兒累的時候情緒特別不穩定,但她非常討厭睡覺,想盡辦法讓自己清醒,試過說故事、抱抱、唱歌、陪她躺等等,還是不願意靜靜躺著,強迫她躺下會哭,等她沒電自動睡著也已經11、12點了,就這樣惡性循環,對於不愛睡覺的孩子,該怎麼辦才好?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月6日 - 1:49 下午 您好,整天會失敗有可能孩子下午真的比較累,會更想找媽媽,如果再加上前一天晚睡,就真的變成惡性循環。 未必不能嘗試整天,不過可以先試試下午提早接 但仍要解決睡眠問題,先建立生理時鐘(褪黑激素),早上務必要在7點多起床,如果有午睡,也要在2點~2:30就要起床,晚上八點過後室內燈光就要轉成黃燈,開始進行睡眠儀式,避免引起興奮的活動,好好陪伴,大人跟著調整作息會更好。 是否會太早念幼幼班?這真的因人而異,半天時如果孩子適應都不錯,吃飯也沒有問題的話,老師表示孩子在校也都能跟同儕互動,跟隨得不錯的話,可以再堅持一下
a56852003 says: 2022年12月28日 - 10:05 上午 王老師好,女兒目前1歲7個月,已入自主意識期,最近感冒睡不好,口腔潰瘍破了好幾個洞,無法吃飯和喝水,因為會碰到傷口,所以不願喝水、吃飯、噴藥、吃藥。 以前她會自主喝藥,張嘴配合檢查,但現在都十分抗拒。 想了很多辦法,讓療程變好玩、同理情緒、說道理、隱喻故事,但孩子就是不配合,只要看到噴劑和藥品就崩潰大哭、歇斯底里。 後來爸爸不忍小孩吃喝不下,改用強灌,結果灌不進去,反而加深了要她張開嘴,她就恐懼的反應。 而媽媽並不想用強灌,一來怕恐懼根深,導致日後就醫困難,也加上她從小被強灌喝藥長大,所以才會一開始想了各種辦法讓她自主配合,但現在已經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來讓她可以配合。所以想問王老師會如何建議?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3年1月6日 - 1:40 下午 您好,有負面經驗,之後可能會更麻煩,之前有小兒科醫師建議使用海苔包藥粉或配藥,味道重的食物稍微能蓋過藥味,有口腔潰爛,也可以考慮用冰冰的布丁或奶酪來減少疼痛感,藥是幫助症狀緩減,但情緒、飲食和睡眠其實也有助於身體恢復健康,因此藥的部分別太心急,能餵盡量餵,餵多少是多少,當然每個孩子氣質不同,但倘若會令孩子更排斥吃藥的舉動,就建議盡量避免,
Dora says: 2022年12月24日 - 1:42 上午 老師好:女兒目前2歲5個月,想請問「堅定而溫柔」這樣的教育方式有sample 嗎?我知道孩子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無法好好控制情緒,需要多點耐心溝通,然而每每孩子心情好時總能口述所有大道理,情緒不佳時則完·全·相·反!在家裡也許能用很多時間去跟她耗,但在外面當孩子鬧脾氣,就會被認為沒在教育,導致我帶孩子出門總是壓力很大,即使她剛開始的表現很好,到後來總會有情緒不佳的時候,沒孩子的人當然無法同理!同時我發現身邊友人中實施「鐵的教育」的孩子,比使用「愛的教育」的孩子有規矩多了!讓我不禁懷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錯了?很怕錯失教育的好時機,覺得好累也好失敗。如果要訓練「自律」,除了不靠獎賞還能做什麼?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26日 - 3:57 下午 您好,建議先分析孩子甚麼時候容易發脾氣,例如肚子餓的時候、累的時候、被忽略的時候、挫折? 避免這些情形發生絕對是第一步,例如在外面要適當的請孩子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能減少孩子因為太累而情緒崩潰。 2歲多的孩子預告很重要,而且預告簡短、步驟化更重要。 發脾氣當下,或許不適合很多道理,因為聽不進去,重點是建立連結,例如”我有聽到”、”我知道你不開心”,讓孩子知道你知道他的感受,接著是要幫孩子緩和情緒強度,例如你需要抱抱嗎?當情緒降低後,孩子才能聽進道理。 另外很多孩子會因為”不行”就崩潰,因為不行代表絕望,但真的不行嗎?還是在合理範圍內可行?大人需要思考並適當調整,因為我們希望教會孩子溝通、協商
高敏感兒的父親 says: 2022年12月22日 - 4:20 下午 5歲高敏感兒且家庭觀念很重,但現在父母面臨離婚。父親曾在小孩面前情緒失控,也曾在孩子面前抱怨母親。孩子隔天也似乎想為父母的關係做些什麼,在外婆家一直提問為什麼,晚上睡覺情緒失控,自己發脾氣。該如何開導高敏感兒面對父母的離婚但同居的關係?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26日 - 3:41 下午 您好,高敏感孩子最擔心的就是變動,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接下來的生活作息是怎麼樣,例如學校一樣,下課是誰接送,甚麼時候爸爸(或媽媽)會不在……等,但重要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也別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了,因為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不易,孩子沒安全感就會發脾氣。此外這個年紀可以多引導孩子了解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想法與感受,每個人喜歡的事物也可能不一樣,所以不會每件事都能照自己的意思來發展,但是,如果看到別人開心,自己是不是也會比較開心呢?
王老師好
兒子小四,他在班上是屬於安靜的男生(角落生物..)
功課跟表現都平平,導師對他的評價都是,很乖很善良,但他不擅長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常常說的很簡單,家長反問”蛤??”,他就會回”哎唷我不會講..算了”
接下來是我要跟您請教的.
學校因兒童節舉辦義賣活動,讓大家一人帶100元去參加.他看上同學義賣的寶可夢卡,用80元跟同學買,後來他後悔不想買,同學只退他50元,理由是他沒錢可以退了,雖然滿腹委屈,我兒子還是默默的回自己的位置.當天回家他說什麼都沒買,但只還我70元,我覺得訥燜問他,他才說出來.
我該怎麼引導他以後遇到這類如何處理
(這位賣卡的同學,之前曾在學校曾因覺得有趣打了我兒子肚子)
我想孩子要先學習的是找大人幫忙,而大人要利用反映是傾聽的方式,鼓勵孩子說完,例如孩子說了一些文字,大人儘管聽不懂,也盡量將剛剛聽到的覆誦一次,確認聽到的是孩子說的,接下來等一下孩子,看看孩子是否有覺察自己說對方可能會聽不懂,而再說一次,如果沒有,那就是大人將孩子的文字消化成理解的意思,再反問一次,透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鼓勵孩子說,二方面也能協助孩子學習完整的表達情況,接著就是讓孩子知道,當他告訴大人後,大人是會協助他或支持引導他的,有正向成功的經驗,再來就是學習跟除了父母以外的大人溝通表達了。至於同儕間的溝通協商,可以從手足或親朋好友的小孩一起玩遊戲時,大人從中引導,以建立孩子表達能力
王老師您好:
想請教:孩子今年小四,班上有一位老師口中過動且有弱智的同學,除了平常很常讓同學受傷,前天孩子回來,聽說他跟跟同學進去廁所且踹開同學的廁所門探頭看。
請問一下這樣子是不是算性騷擾了?老師只是不斷跟同學們說他家裡很可憐,父親過世,母親不管他,過動又弱智,要大家不要跟他計較。但他除了讓同學受傷、最近還跟同學說來演『色色劇情』。想請教,學校老師只會要求其他孩子及家長包容他,那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謝謝老師。
您好,既然已經是同學,就當成是給孩子的一個學習任務,面對這樣的同學,該怎麼教?如果是弱智過動,代表孩子的這一切行為都是好玩,甚至可能為了想要找人玩,想要社交,而把這些同學厭惡的反應,當作終於有人跟他互動而感到開心,他可能很欠缺控制力,說過不行的行為還是會衝動去做,希望同學不要這麼惹人厭,就要教導同學正確該怎麼做,例如主動提醒同學不可以踹門,這樣xxx會很不喜歡跟你玩,我們不喜歡這樣,我們比較喜歡你用說的….
教導孩子適當的和善提醒,不要用大聲的口氣,因為對方有可能容易敵意解讀,將不明確的意圖都視為有敵意,就容易產生攻擊行為,這也是教導孩子學習自我保護
不過,因為不了解那位特生,所以具體適當的引導方式,還是建議跟導師討論,辛苦了
王老師您好:
想請教
「小朋友不願意洗澡的問題」
晚上小朋友在看卡通、有「先預告」等等要洗澡、但時間到小朋友不願意
也讓他延後一次、但最後被賴皮收場(沒洗澡)搞得我們家長很怒
後續小朋友說要阿嬤幫忙洗澡、但真的阿嬤準備好之後小朋友又說要媽媽洗?(小朋友反覆操作此方式、調虎離山?)
平常對待他的方式也都是遵守信用(例如達成什麼任務可以買車車、就會真的送給他)
若小朋友的需求就是「不願意洗澡」且我們也折衷妥協延後洗澡
但最後無功而返、請問王老師有什麼好建議嗎?
既然如此,就全部都先約定好,今天是媽媽洗,而且是什麼時間洗(允許孩子有一些討論的空間),也先說好沒有再延後,看來孩子都會先同意,所以時間到了,電視關掉,就是執行洗澡這件事。孩子應該會生氣,會抗議,會哭鬧,大人也無須生氣,只要提醒孩子這是我們說好的,趕快洗完就可以去玩你喜歡的xxx,強調洗完澡就可以……,最重要的是洗完澡後,要告訴孩子,你很棒呀!你可以做得到配合去洗澡的,你今天成功了,雖然過程有點不開心,但還是成功了,現在可以去玩你喜歡的玩具,希望明天我們可以更快成功,就有更多時間玩喜歡的玩具。
以上的溝通,還是要配合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來調整,但重點就是說到做到,強調後面的成功
老師 我想請教一下,兒子現在1歲4個月,我買了幾本教養故事書,還有控制情緒故事書,現在佢好像都不太懂,想搶書本咬,所以晚上變成沒書本亂講的故事,這樣他會聽得懂意思嗎?
那些故事書甚麼情況講比較好?
還有,現在他容易遇到不喜歡,或者我們說No~的時候都用尖叫 亂發脾氣表達情緒,然後我們說道理,還有要他等一下,比如擦干淨手才可以離開吃飯椅子,他不喜歡擦手就會尖叫,亂發脾氣,然後我們就等一下快好了,他好像是聽得懂,但會變成哭找身邊的大人要立即抱起來。我們不想他變成每次尖叫發脾氣 哭都會有大人縱容他抱起來就全都不用做,都忘記了。
您好,說故事時用生動的表情與肢體動作、豐富的音調,當然是沒問題的
這個年紀可以多用能操作的厚紙版書、甚至能按壓出音樂、有觸覺刺激等等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用肢體探索,而不是用口腔探索
孩子口慾很強的話,建議留意一下孩子目前的食物質地,多給孩子有咀嚼的機會
至於無法等待、沒耐心、容易發脾氣,這都是這年紀常見的,因為他們語言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表達還不好,只能用叫的,再加上他們時間觀念並不好,無法預測要等多久,就會顯得急躁,最好的方法是除了跟孩子說等一下,接著還要用聲音或語言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您吃飯的例子來說,可以說媽媽唱完這首歌就可以起來囉!利用孩子聽歌時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幫孩子擦手
老師您好,小孩現在國小三年級,在學校只要全班(25人)一起上課,就會一直講話(有時跟同學講話,有時是自言自語)或發出怪聲音,導致同學及老師上課受干擾,被提醒後只是聲音變小聲。不知有什麼方式可以協助小孩改善這行為?
您好,還是需要了解孩子上課說話的原因,分心、不想聽、反抗或不自覺?
可以先提醒孩子自覺,並教導替代方法,例如就是不想聽,也不能出聲音,但可以畫畫
練習無聲說話,可以參考綜藝節目創造成遊戲形式
下課時間鼓勵孩子多至外面跑跑跳,讓孩子有機會透過運動改善
如果真的是不自覺的怪聲,或有對立反抗的意味,那就建議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評估
老師您好,女兒目前3Y5M,去年8/1開始上幼幼班,一開始會因為搶位子搶玩具而動手很大力打人或推人,老師說大部分都自己玩,不喜歡跟同學玩,這學期二月份開始跟同學玩了,但是一樣會打人會動手(捏人、打頭、捶肚子)之類的,老師說力道沒有像以前那麼大力像是捉弄調皮那種,老師問她她都不承認,常不給同學喝水不准或玩玩具,可是回來都會跟我分享,但問不到原因。
在家我們不會打她,我感覺在學校動手是想引起老師關注,因為這學期又進了一批年齡更小的新同學需要老師照顧,一開始好幾天她會哭哭要老師陪睡,現在是每天動手,請問老師這樣可以怎麼引導處理呢?
帶她去交流不會主動但也不會動手。我好無助啊
您好,有幾件事要留意:
第一,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因為覺得同學聽不懂,索性不用說的,還是孩子的語言表達在情急時仍不流暢,因此選擇用動手的方式,那麼就需要加強孩子在各種情況下的表達方式,最好能演練
第二,孩子喜好的遊戲方式,孩子是否習慣的獨自遊戲,不擅長輪流、合作甚至是平行式的遊戲呢?那麼平時在家大人可能要多跟孩子一起玩建構、假想遊戲,而且最好能有引導溝通交涉的機會
第三,孩子非常希望大人的認同與認可,大人可以在孩子有正確行為時給予大大的肯定,這樣孩子才會持續好行為,而且大人可以積極培養孩子成為照顧幼小的小幫手,讓孩子覺得被肯定,負向行為也會減少
老師好,我女兒將滿四歲,這週也給老師評估過她的狀況,但有些疑惑想詢問。有看到王老師的AQ忍耐受挫力影片,想到像她那樣高敏感、情緒高張、專注力不足、感統失調、很愛對別人下指令..等,除了課程改善她這些問題,是否也可透過這裡的專業課程,讓她培養受挫力或AQ?且她真的沒有專注力,可以打翻很多東西,任何東西在眼前看不到還是沒在看?是否定主要專注力改善,要她聽話比較容易?我也是擔心她除了人格與情緒的發展,她也很壓抑內心,是否因為我們平常動不動就罵他責怪她,他做錯一點事,我們也苛責,是否因為這樣導致她不太想跟我們表達?有幾次她頭低著說:因為我怕媽媽罵我,我當下自責,害怕她(以後)無法跟我溝通或不想說
您好,孩子專注力不好,導致一直犯錯被念,其實也會感到很挫敗,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因此耐挫力多半也會受影響。他很需要有一個隊友,理解他的挫敗,鼓勵他,支持他,陪伴他一起想方法解決問題,上課的目的,就在幫助孩子學到一些方法,增加自己的專注力,並練習情緒調節的策略(包括挫折處理),進而改善在學校的學習狀態。
建議孩子現在積極上些課程,避免未來衍生出更多狀況,如果有諸多考量,也可以家附近的醫療院所找找專注力的相關課程試試
老師您好
我的小孩滿2歲的隔幾天我就給他戒奶嘴,到現在2歲快2個月,當時算是非常強硬的在奶嘴上塗辣椒接下來就完全不給他,剛開始哭了一星期,後來就比較少哭 但是變得很淺眠,睡眠時間也變短,最近2週發現,小孩開始咬指甲,有試過安撫娃娃、轉移注意力、給他擁抱希望給他安全感,但似乎作用不大,半夜當他醒來可以看到小孩嘴巴都在動找東西咬,有時咬棉被、衣服。想起戒奶嘴過程 十分後悔不該如此強硬,請問現在該重新給回奶嘴嗎?家中還有一個5個月的嬰兒,姊姊大概有2.3次想拿妹妹奶嘴,但被阻止,還是順勢就讓他吃妹妹的?是不是應該讓他準備好再與奶嘴告別(以前小孩是午睡跟晚上睡覺吃,其他時間沒吃)戒咬指甲比戒奶嘴更難
回覆oliviaoli1027
既然已經戒除,不建議再給奶嘴,不過可以給一些替代物品,有幾個方向,第一,增加活動量,滿足肌肉運動的需求,增加正向情緒,減少想用吸吮奶嘴得到安撫。第二,給予孩子較多探索或挑戰任務,轉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有事做,不會想要退回來尋求感官刺激。第三,透過食物,滿足口腔咀嚼的需求,給予孩子比較需要咀嚼的食物,也可以用小吸管來喝水,讓口腔肌肉用力,得到滿足
回覆emilycry(1)
您好,孩子自尊心強、不能輸,有可能是孩子認定輸代表”不好”,而孩子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好的,這樣的信念,會容易讓孩子有很多情緒,例如受到一些挫折或提醒,就會往負面解讀,當這樣的負面想法卡住了,就不容易專心,當然孩子的分心是否完全因為情緒,要評估才知道,不過建議先讓孩子正向思考,建議參考文章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0/10/14/93472/
回覆emilycry(2)
家長的介入方法也很重要,希望孩子聽進去,釋出善意很重要,媽媽看到你不開心,媽媽也好難過,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記得好好傾聽孩子發生的問題,不急著給任何意見,但是著引導孩子站在其他人立場推敲過一遍他人的想與或意圖,也要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想要的結果是甚麼,例如希望得到老師讚美,那麼接下來就是思考,怎麼樣的情況下老師才會讚美,一步步反推回來,並修正自己的行為,媽媽的角色不是對孩子說教或大道理,而是引導孩子思考正確的方向
老师好,我孩子在2.5岁时可以独立排35片拼图。现在3.5岁了感觉他的耐性没有以前好,耐性会退步的吗?最近叫他排拼图都是拖延或者跑掉。但他每次想吃水果干时,我都会要他先排一副拼图,然后才给他1-2小片水果干。他有时蛮配合(即使只有一片他也很容易满足)有时又会发脾气。我是不是要减少拼图数量?继续用水果干来鼓励他排拼图是对的吗?
还有他越大越没耐性,比如要吃早餐都会一直喊闹说不要等。要其它的东西也是一样不能等,在外面也会喊,劝他和大声讲都没办法,要怎么教?
还有,我在6/2/23有私密留言,可是还没回复。我是在老师回复了下面哪里再发问的。麻烦看看可能问题不明显,谢谢
您好,想練耐心也要變化一些玩法,一直玩拼圖也是會厭煩,尤其目前的方式可能太強調外在動機,這是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的,關於動機,可以參考此篇文章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3/02/16/137275/
建議當孩子說不想等,現在就要時,可以先正向回應孩子,我有聽到你想要,你想要什麼呢?喔!原來你想要這個,你很喜歡這個嗎?為什麼呀?因為他很漂亮…….
這些問題都是在讓孩子的前額葉工作,當孩子進入了思考模式,就能比較冷靜,情緒自然會控制得比較好,多讓孩子思考,孩子也更能反思,自己想要的原因、有沒有其他東西也類似呢?大人一連串的問題,有助於孩子的大腦功能
老師你好,兒子2歲1個月,1歲半有憋便情況,因屁股敏感不喜歡大便出來的感覺,久了就便秘,累積很粗才會上☹造成敏感會痛,沒有肛裂或流血過,這幾個月狀況有好多!排便正常大條但沒崩潰
但過年紅屁股讓他加深恐懼,便出來後不給擦屁股雙腿用力夾超緊,趴著、屁股抬高,洗屁股都會崩潰,哭著說不要擦屁股不要擦屁屁膏☹這幾天就會扳開屁股擦,怕紅屁屁,好怕會造成小孩很大陰影
不過結束後會去看臭臭,也會和我們一起把臭臭去沖馬桶。
玩沙跟手抹顏料都沒問題,就屁股敏感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或怎麼幫助小孩?看他大便崩潰大哭好心疼!老師有推薦甚麼相關的繪本嗎?想要讓孩子重新認識便便,學習放鬆而不是夾緊屁股。 謝謝老師的回覆
您好,孩子都會覺得便便通過肛門括約肌的時候是很不舒服的,如果便便比較硬,通過會比較痛,括約肌就會想緊縮,就更痛,然後造成惡性循環,因此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要先確認便便要軟些,透過飲食來調整。
接著就是教育小孩了,可以透過玩黏土的工具,讓孩子理解,有些黏土工具,會將黏土放到一個容器中,在把它擠壓出來,如果擠壓的洞比較大,就會比較好壓,比較小,就會很難壓!跟便便要出來的時候一樣唷!
另外便便要從洞洞出來,本來就會有一點撐開的感覺,就像你握拳時媽媽用力把你的手手打開,會有點不太舒服,對吧!但應該不太痛,之前是因為有受傷,所以痛痛,現在不會了,如果有不舒服都可以跟媽媽說,媽媽會幫你把痛痛弄消失
由於孩子還比較小,在理解上可能要花一些時間,但給予安全感,讓孩子能充分了解整個排便過程的狀況與感受,會有助於孩子緩解情緒,不那麼焦慮,此外,固定時間排便也很重要,當生理和心理都調適好,問題就會解決
老師你好
小孩目前大班,晚上睡覺已戒尿布,惟上大號仍需包尿布才願意大…試著詢問過不敢坐馬桶大便的原因,只得到他說他會害怕掉下去水裡面…,但家裡也有兒童專用大小便桶,他也是不願意去坐(只有大概3歲左右坐過一次 有大出來),我感覺他不願意告訴我真正的原因(但我猜他應該是因為大便很臭他覺得很髒,他聞到自己的大便味道 會有作嘔的反應)……
我們已經沒有買他SIZE的尿布,但家裡還有弟弟妹妹,他會去拿妹妹的尿布包……(即使快塞不下了他還是要硬包>…<),有禁止他拿妹妹的尿布,但……….效果不彰 ,他不是選擇不大就是開始灰小小,日復一日………..真的很困擾,這種小孩真的好難搞,該如何引導他呢?
您好,需要先請孩子協助處理自己的便便清潔,例如將尿布上的便便倒到馬桶中沖掉。可以將馬桶擬人化,例如便便其實是在餵馬桶寶寶吃東西,你便便馬桶寶寶會很開心唷
也建議不要給予過大的壓力,可以先找折衷的方法,例如真的必須穿尿布大便,那至少要在廁所中大便,每天還是要有坐馬桶的時間,建立坐馬桶的習慣,過程盡量不要搞到氣氛太差,可以想辦法鼓勵孩子嘗試,真的想大便時,常是先坐馬桶,真的真的不行就放棄,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有退路的,有些孩子需要這樣的感覺,才有勇氣繼續前進
老師你好想問你一個我困擾很久的事,我兒子三歲2個月,他對自己的東西很保護,不喜歡別的小朋友碰,每次都要把自己的東西拿在手上,常問我小朋友會拿他的東西嗎,我說不會,我也會保護你的東西,然後他很喜歡去騎別人的車、玩別人的球、借別人的玩具玩,還說只有他可以玩別人的,別人都不可以玩他的,我聽到就很難過,而且我也常跟他說你想玩人家的話要不要拿你不常玩的跟他交換玩,這樣就都可以玩到了,我沒有想逼他一定要分享,但他只想玩別人的玩具不想讓別人玩他的我就覺得很霸道,不知道怎麼引導他才對。
先確認孩子不想讓別人玩的疑慮,是擔心拿不回來?擔心弄壞?還是擔心弄髒?
也可以反問孩子,那你玩別人的,別人會不會也這樣想呀?
有些時候孩子未必是霸道,而是心裡有個擔憂,但說不出來或不知道怎麼說,解決這個擔憂,很多事情就會解決
老师好,我儿子3岁3个月经常爱拿别人的东西玩都不问自取让他还还哭闹,喜欢查看手推车有什么可以拿来玩,之前教过不可以拿他有时会听,我稍微放松一点他又拿。超爱车,有车情绪就很失控。看到大辆可驾的电动车马上失控,我这次没有马上阻止在旁边等他玩大概15分钟,他说只玩一次,过后跟车子说拜拜了,可是一直玩不停。我直接失控强行抱他回,还把他脚车推倒路边说你只喜欢玩车那脚车丢掉!他追着我哭到家说对不起下次不敢了。可是类似事件已经连续发生3天,每次出门前他都答应不会这样但是一看到车什么都忘了,一直求我一次,还拜托别人让他玩。我是不是不该阻止他让他玩够,还是直接买一辆给他?家里的玩具车不少只是没有大辆的电动车
孩子這個年紀自制力剛萌發,所以真的很容易失控,目前有做到約定是正確的,當然孩子通常無法遵守約定,因為東西就在眼前,”看得到”自制力就會大幅下降,所以想要孩子停止,”看不到”(離開視線範圍)很重要,可以透過有技巧的轉移注意力將孩子帶離開,例如我們去玩更好玩的,而不是用終止孩子遊戲的方式帶開,例如好了,我們說好了,時間到了……。
孩子很容易興奮或情緒上來時,理智線斷線,因此多練習大腦思考,讓大腦認知能力去控制情緒的迴路多活化,建議可以多玩自制力相關的遊戲,例如撲克牌的心臟病(可以因年齡調整難易程度)、或一二三木頭人等。也可以參考以下教具
http://i.lekid.co/4r3wj4
您好,要練控制力不該是一直練”不行、不可以”,而是能思考到可以做甚麼,例如想減肥的人,不是一直看美食練抗拒能力,而是能知道如何轉移自己的慾望,才能成功。孩子愛按電梯按鈕,也是因為他除了這個,不知道自己可以探索什麼,孩子的遊戲方式需要升級,不能停在感官及功能性的遊戲,而是要進展到建構、假扮、規則性遊戲,這需要透過互動的方式來引導,點讀筆本身沒有不好,但孩子現在的衝動控制、專注力問題,的確需要更多的互動遊戲,例如玩簡單的桌遊,像”眼明手快”,或簡單版的撲克牌心臟病(紅色的牌要拍,黑色不拍),或禮貌小豬等。
請問小孩目前3歲,多數時間是奶奶在帶,從小到大奶奶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教育,希望能讓小孩不要經歷我們的童年,經多次溝通,或拿專家的文章來說,但奶奶本身是保母,他覺得專家(理論)都是屁。有時對小孩沒有原則,小孩會鑽漏洞去試探底線,被多次默許後,直到奶奶無法忍受,會直接暴怒或撒手不管,不知道有沒有甚麼比較好的辦法可以跟奶奶溝通,好好的教小孩怎麼學會情緒 目前小孩的問題就是很容易哭鬧,尤其是對奶奶,反應會特別強烈,稍不順心就會大哭及生氣,打人或是丟東西都會發生,有時候會打奶奶,奶奶就會暴怒抓起來狂揍, 例如不准小孩飯前吃零食,小孩會故意把餅乾拿出來吃,看到後只是口頭制止,最後吃不下飯後,奶奶就會生氣!
您好,孩子會學大人的情緒化,而且孩子並不懂如何調節情緒,他需要大人的引導與示範,當孩子抓不到原則,就會更有情緒。要能立即改善問題,或許減少照顧時間是一個方法,例如上學,在幼兒園中,孩子也能學習模仿老師及其他同學處理情緒的方法
你好!想請問若小孩遇到老師霸凌,校長冷處理,身為家長該如何做?是否只能轉學?我也是護理師,嚴重懷疑老師是無病識感的躁症!校方拿她無可耐何!困擾我很多天!煩請告知!謝謝您!
您好,是否有法規能處理不太清楚,但往往只能向上級單位請求協助,轉學往往是家長認為最快的方法,我比較在意的是孩子是否有心裡受傷的問題,在這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比較多情緒,家長能做的是陪伴孩子,引導孩子客觀的分析整件事情隊的部分、不對的部分,以及每個過程如果是怎麼處理的話會更好,事出必有因,孩子本身可能也有可以再調整的地方,例如怎麼說話或回話,也許結果會更好等。
真的會令孩子有心理壓力影響學習的話,轉換環境可能是比較好的方法,可以多跟孩子討論
您好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 我小孩目前一歲二個月 看到媽媽就會無理由的哭鬧 一直黏著媽媽 只要離開他的視線就會開始哭鬧 但媽媽不在就會很乖 只有看到媽媽才會哭鬧 這是為什麼?
您好,他就是想要媽媽陪他,而且覺得媽媽應該要懂他,所以當媽媽的行為與他預期不同時,就容易有情緒,其實說穿了,不是要找麻煩,而是”真愛”
建議在手勢和語言上的溝通多引導,媽媽照顧時也多主動讚美孩子的表現,敏銳察覺孩子的表達意圖,孩子的情緒也會比較少的
老師好:12月初送女兒去讀幼幼班,上學前給她很多心裡建設,意外地進校園不哭不鬧;校方說不強迫孩子能讓她更快適應環境,所以期間若有情緒不佳的情況就請家長接回,我們前兩週只念半天適應,第三週嘗試整天果然就失敗了,想請問我們的做法是否有不妥,是否會造成孩子只要不如意就用哭解決問題?她說哭是因為想媽媽,我想她一直都在忍耐,請問我現在送他去幼幼班會太早嗎?我發現女兒累的時候情緒特別不穩定,但她非常討厭睡覺,想盡辦法讓自己清醒,試過說故事、抱抱、唱歌、陪她躺等等,還是不願意靜靜躺著,強迫她躺下會哭,等她沒電自動睡著也已經11、12點了,就這樣惡性循環,對於不愛睡覺的孩子,該怎麼辦才好?
您好,整天會失敗有可能孩子下午真的比較累,會更想找媽媽,如果再加上前一天晚睡,就真的變成惡性循環。
未必不能嘗試整天,不過可以先試試下午提早接
但仍要解決睡眠問題,先建立生理時鐘(褪黑激素),早上務必要在7點多起床,如果有午睡,也要在2點~2:30就要起床,晚上八點過後室內燈光就要轉成黃燈,開始進行睡眠儀式,避免引起興奮的活動,好好陪伴,大人跟著調整作息會更好。
是否會太早念幼幼班?這真的因人而異,半天時如果孩子適應都不錯,吃飯也沒有問題的話,老師表示孩子在校也都能跟同儕互動,跟隨得不錯的話,可以再堅持一下
王老師好,女兒目前1歲7個月,已入自主意識期,最近感冒睡不好,口腔潰瘍破了好幾個洞,無法吃飯和喝水,因為會碰到傷口,所以不願喝水、吃飯、噴藥、吃藥。
以前她會自主喝藥,張嘴配合檢查,但現在都十分抗拒。
想了很多辦法,讓療程變好玩、同理情緒、說道理、隱喻故事,但孩子就是不配合,只要看到噴劑和藥品就崩潰大哭、歇斯底里。
後來爸爸不忍小孩吃喝不下,改用強灌,結果灌不進去,反而加深了要她張開嘴,她就恐懼的反應。
而媽媽並不想用強灌,一來怕恐懼根深,導致日後就醫困難,也加上她從小被強灌喝藥長大,所以才會一開始想了各種辦法讓她自主配合,但現在已經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來讓她可以配合。所以想問王老師會如何建議?
您好,有負面經驗,之後可能會更麻煩,之前有小兒科醫師建議使用海苔包藥粉或配藥,味道重的食物稍微能蓋過藥味,有口腔潰爛,也可以考慮用冰冰的布丁或奶酪來減少疼痛感,藥是幫助症狀緩減,但情緒、飲食和睡眠其實也有助於身體恢復健康,因此藥的部分別太心急,能餵盡量餵,餵多少是多少,當然每個孩子氣質不同,但倘若會令孩子更排斥吃藥的舉動,就建議盡量避免,
老師好:女兒目前2歲5個月,想請問「堅定而溫柔」這樣的教育方式有sample 嗎?我知道孩子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無法好好控制情緒,需要多點耐心溝通,然而每每孩子心情好時總能口述所有大道理,情緒不佳時則完·全·相·反!在家裡也許能用很多時間去跟她耗,但在外面當孩子鬧脾氣,就會被認為沒在教育,導致我帶孩子出門總是壓力很大,即使她剛開始的表現很好,到後來總會有情緒不佳的時候,沒孩子的人當然無法同理!同時我發現身邊友人中實施「鐵的教育」的孩子,比使用「愛的教育」的孩子有規矩多了!讓我不禁懷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錯了?很怕錯失教育的好時機,覺得好累也好失敗。如果要訓練「自律」,除了不靠獎賞還能做什麼?
您好,建議先分析孩子甚麼時候容易發脾氣,例如肚子餓的時候、累的時候、被忽略的時候、挫折?
避免這些情形發生絕對是第一步,例如在外面要適當的請孩子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能減少孩子因為太累而情緒崩潰。
2歲多的孩子預告很重要,而且預告簡短、步驟化更重要。
發脾氣當下,或許不適合很多道理,因為聽不進去,重點是建立連結,例如”我有聽到”、”我知道你不開心”,讓孩子知道你知道他的感受,接著是要幫孩子緩和情緒強度,例如你需要抱抱嗎?當情緒降低後,孩子才能聽進道理。
另外很多孩子會因為”不行”就崩潰,因為不行代表絕望,但真的不行嗎?還是在合理範圍內可行?大人需要思考並適當調整,因為我們希望教會孩子溝通、協商
5歲高敏感兒且家庭觀念很重,但現在父母面臨離婚。父親曾在小孩面前情緒失控,也曾在孩子面前抱怨母親。孩子隔天也似乎想為父母的關係做些什麼,在外婆家一直提問為什麼,晚上睡覺情緒失控,自己發脾氣。該如何開導高敏感兒面對父母的離婚但同居的關係?
您好,高敏感孩子最擔心的就是變動,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接下來的生活作息是怎麼樣,例如學校一樣,下課是誰接送,甚麼時候爸爸(或媽媽)會不在……等,但重要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也別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了,因為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不易,孩子沒安全感就會發脾氣。此外這個年紀可以多引導孩子了解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想法與感受,每個人喜歡的事物也可能不一樣,所以不會每件事都能照自己的意思來發展,但是,如果看到別人開心,自己是不是也會比較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