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Huang says: 2022年12月16日 - 3:13 下午 老師好:我家老大哥哥,下個月就5歲了,現在就讀幼稚園中班。在學校上課時瘋狂的一直講話,一直找同學聊天,就算老師制止,他還是繼續一直講,回來家中,好好的跟他溝通,或處罰這一類的都試過了,他也都會說以後不會了,但隔天到學校,還是一樣繼續講,這二天也急著跟同學聊天,結果一沒注意就去撞到別的學生,造成小朋友直接流鼻血。我也真的想不到任何的方法來教他,到底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懂得,上課時就該閉上嘴巴好好聽課,而非自已想聊天就聊天,想怎樣就怎樣!!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20日 - 4:54 下午 您好,孩子的大腦抑制控制能力比較差,想到什麼就會即刻去做,很難延遲等待,衝動性較高,必須鍛鍊孩子衝動控制及抑制控制的能力,懲罰效果不彰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幾乎是反射,要透過”後果”去抑制孩子的反射行為,根本來不及,就會造成事後問,孩子都知道不可以,但當下腦袋就是一片空白,衝動行事。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在教室,座位不要和容易一起聊天的孩子在一起,突然想到好笑的事情想分享,可以舉手,老師同意後跟大家分享(一直刻意不讓孩子說話,孩子會更忍不住,倒不如給孩子一些些管道,適當表達)。 此外衝動控制訓練,例如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或其他相關桌遊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21日 - 2:39 下午 建議參考文章方法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2/04/30/202255889/ 5、6歲自制力開始快速發展,建議如果在家練習的成效不佳,可能還是需要評估一下,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屆時歡迎來電預約02-23963177
eve.dd0713 says: 2022年12月15日 - 8:04 下午 最近女兒很喜歡的一位同學(大班),總是會跟女兒說:妳不能跟別人當朋友,我才跟妳當好朋友 或者總是拿:「不跟妳當好朋友了」來指使女兒必須聽她的,又或者以此來威脅女兒 (連穿著都規定女兒要怎麼穿) 女兒在班上人緣很好,但偏偏很喜歡這位女同學 所以女兒最近心情很不好 因為這位同學很容易就說不跟她當朋友了 她也怕跟跟別人太好,這位同學就不理她了 想請問老師,媽媽該如何教育? (媽媽個人不喜歡這位同學,但也知道必須是我女兒自己能想通)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20日 - 4:44 下午 您好,建議引導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感受讓對方知道,例如你這樣說我其實很難過。也提醒孩子,雖然對方是想要表達他很喜歡妳,但這樣的表達會令你不舒服,你不告訴他妳的感覺,對方就會覺得這樣的溝通方法是對的,這樣應該不太好吧!妳也可以提醒對方,妳可以說妳喜歡跟我玩,但不要說如果我….就不理我這樣的話(如果您女兒是大班,這樣的語言表達可以練習) 此外,建議讓老師知道有這樣的狀況,由老師引導會更好。
firend331 says: 2022年12月10日 - 5:50 上午 老師好,目前3y9m小班,活動好、充滿好奇,每天無限循環一直問,比如「走路牽著媽福」「不牽會怎樣」「不牽好會被壞人抓走」「被壞人抓走會怎樣」另我苦惱的是他常常在學校搗蛋,偷偷跑去廁所把工具箱內清潔劑到滿地板、把下水孔塞子丟到馬桶裡面、把文具丟進養魚的水缸、拿筆畫亂畫教室,甚至趁老師在忙把老師手機藏起來,在親戚家也亂搞別人房間,這些行為他都知道不能做 ,在家裏也不敢,可是去外面,當我沒注意時,就愛搗蛋,想請老師分析他為何會一直做惡作劇、小動作的心態,另幫忙教導我教養措施,我每天要怎麼訓練他上課坐好,在學校、親戚家等,不要去做一些搗蛋的舉動,因為我嚴厲斥責也有打過可是還是沒有改善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15日 - 3:51 下午 您好,孩子看起來在大腦抑制控制的能力是比較不成熟的,孩子對於環境充滿好奇心,會想嘗試,甚至滿足感官的刺激,建議處理方法有三: 1. 請孩子說:不要只有告訴孩子不可以,以及為什麼不可以,重要的是請孩子說出來不可以什麼,以及不可以的原因,孩子要多說,腦袋才會多用,在實際情境時,才不會因為環境自然誘惑而忘得一乾二淨,衝動行事。 2.衝動控制遊戲:類似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但簡單版,遇到紅色才拍,黑色不能拍,進階就是指定花色或指定數字。 3.鼓勵可以的行為:例如明白告知可以的行為或給予小任務,當孩子有完成小任務,雖做不好也該給予鼓勵,讓孩子有事做,而且這個事還是能引起大人注意的,孩子就不容易想到其他行為
rayhwa1113 says: 2022年12月9日 - 11:11 下午 老師您好, 我的兒子今年小一(6歲),最近在家如果有時不如他的意或是哥哥講了不是太愛聽的話,他就很容易生氣,一生氣就會丟或摔東西(安全帽、玩具、被子…),甚至動手打人,如果你打他,他就愈抓狂,平常也有教他冷靜的方法,但他在生氣當下,叫他使用冷靜的方法,他只會跟你說不要,最後只好能不理他,他才慢慢恢復理智,事後他也知道自己不對,也答應以後不會這樣了,但幾天後遇到不開心的事還是照常發脾氣。 老師說他在學校非常乖很安靜,也不會亂發脾氣,在家裡也不敢在爸爸面前發脾氣,只有對媽媽跟哥哥才會有上面的情形,請問老師我該如何做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12日 - 4:41 下午 您好,孩子有情緒,的確不該丟東西,甚至打人,但其實這也意謂著,他很希望別人理解他的情緒,所以要解決目前的問題,讓孩子知道大人有注意到他有情緒很重要,接著要教孩子情緒調節的方法。 1.事後討論:可以跟孩子討論,我有注意到當我講你的時候你都會不開心,可是媽媽說你是想要提醒你,這樣才能做得更好,還是你希望我怎麼跟你溝通呢?針對每次事件討論最佳處理方法,需要改變的絕對不是只有孩子,如果孩子認為大人語氣不對,也建議大人先學習修正 2. 當下引導:我知道你不開心,我想被糾正時的確不舒服,媽媽也會這樣(建立連結),我希望和你一起解決問題,你可以生氣,但你生氣太多時我不知道怎麼和你溝通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12日 - 4:46 下午 3.事前預防:多演練或提醒,例如知道待會的情境孩子都容易生氣,可以先提醒孩子,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或先想過解決方式,能避免很多情緒的產生最重要的是,不要再打罵孩子,大人用情緒回應,這麼大了,孩子一定會學。而且如果學校表現很好,在家卻不行,有可能是家裡讓孩子沒有規則可循或沒有喘息空間,例如學校的下課時間就是自由時間,但在家可能沒有一定的作息表,孩子就鬆懈,變成一直被催被提醒的狀態,孩子會覺得在家就是一直做不好任何事,被大人認定自己不好。或許可以討論一下回到家中的事情計畫表,做完該做的事就能擁有自由時間,白紙黑字列出,讓孩子知道還有哪些事未完成,而不是一直被催被念,相信衝突會減少很多
lululiu526 says: 2022年11月29日 - 5:22 下午 老師,我兒子今天六歲,小一生,最近我發現,他會偷偷拿別人的東西回來,已經警告過他,他還是會發生,今天戶外教學,昨天晚上已經提醒他,老師說不能跟同學借錢包也不可以借錢給同學,可是老師剛剛傳寫信給我,說他跟班上某同學借錢,我已經跟他罰寫不可以做的事情,也哭哭啼啼說知道錯了,難道真的要用打的嗎?很頭痛的媽媽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6日 - 11:39 上午 您好,孩子是心裡感到無助,才會想做不對的行為,因為他覺得他只剩下這個解決方法,不可能直接叫孩子放棄,他覺得他做不到,所以要從幾個面向介入: 1.物慾分析:引導孩子思考這個東西一定要立即占為己有嗎?晚點得到可以嗎?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我為什麼想要?有沒有其他能取代?…… 2.抑制控制:包括練習等待、延宕滿足、衝動控制等 3.內心表達:有困難有情緒都要找大人說,協助找解決方法,說內心話不容易,需要好好引導。 4.問題解決:大人除了傾聽內心話,也要協助孩子一起想想怎麼解決孩子的難處,”否定”或要求放棄慾望都會令孩子更感到無助。建立勞務賺錢、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概念。為過去行為負責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15日 - 3:19 下午 回覆tinglong20 您好,應該是因為小一了,才會有未安排療育課程的狀況,孩子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在溝通時,建議多感官學習,例如不要只有用說的,同時也給予圖示或文字的視覺,甚至有趣的情境,讓孩子透過其他感官幫助記憶,另外給予指令時,盡量步驟化且簡短,孩子比較容易理解。情緒部分讓孩子知道妳們知道他不開心,想跟他一起解決這個不開心的情緒,比叫他不要不開心來得更重要,先有情緒調節,再來教導問題解決辦法,最後引導適當的社交行為表現。 至於老二,如果擔心,建議先安排早療評估,如果真的是有狀況,也能早期介入。 因為需要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如有需要,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
葉卉婷 says: 2022年11月28日 - 8:22 下午 老師您好女兒今年八月上幼幼班,目前三歲一個月 (弟弟目前三個半月) 1)很容易被同學惹怒就動手,例:同學拿她玩具就打同學的頭,同學一起數數玩盪鞦韆然後因為女鵝先數的就推同學,兩人搶同一個位子就氣到要勒同學脖子》說過很多次請她生氣的時候告訴老師,有時候會跟老師說,但常常都會忘記 2)有時候堅持要坐自己指定的位子,但那邊只有她一個人 3)會和同學玩一起但很少不多在家我們也很少打她,今年打過兩次是她生氣亂丟東西,之後亂丟會趕快撿回來。 但是她在家也不會動手打我們,跟她說不行不要的時候也都會聽,去學校好像完全變個人,請問老師我該怎麼解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2月6日 - 11:11 上午 您好,孩子選擇動手主要應該是衝動抑制能力發展稍慢,再加上情急之下,口語表達不佳導致,目前比較好的做法是多練習當下應有的口語表達,每天可以挑幾個情況來模擬,讓孩子練習如何簡單跟同學說”這是我的”或者是”不可以”,然後找老師幫忙。然而模擬比不上實引導,建議可以多帶孩子跟同儕交流,例如親子館或者是約親朋好友一起玩,家長從中引導,讓孩子在溝通中得到效益,孩子有成功的經驗,就會更願意嘗試用溝通的方式,取代動手的行為。倘若效果不好,意味著孩子的大腦抑制控制能力、情緒行為的自我調節能力可能需要一些鍛鍊,建議可以來電預約評估,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孩子的建議,請來電02-23963177
shanhuilin says: 2022年11月28日 - 9:09 上午 老師好,我有四個孩子,其中老二是五年級女生,時常會因為我說的話沒聽清楚,要求我再說一次,(雖然我認為她是有聽到的)但我再說一次的時候,也許會跟之前的語氣、動作和速度不同,她會不斷地要我再說一次甚至二次三次,直到和第一次完全相同才可以。若有足夠的時間,我會有耐心地配合她,但如果時間不允許,我會告訴她現在時間不夠了,媽媽上車再陪妳說,只不過她都聽不進去。我們出門常常因為這緣故卡住了而遲到,當我無法說得完全一模一樣,她就會變得情緒化,不知道老師能不能幫忙我理解這樣的孩子是什麼問題呢?其他的孩子不會跟老二有一樣的問題,但常常因為她個人的因素而遲到,或是受到影響,令我很困擾,謝謝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28日 - 11:24 上午 您好,孩子已經小五了,建議兩人好好討論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你有發現這個問題,也造成很大的困擾,讓你不開心孩子也不開心,媽媽希望好好解決這個問題,讓你們兩個都能開心。孩子了解問題後,再開始反問孩子,為何會常常要求再說一次,聽不清楚是指聲音聽不清楚嗎?這點很嚴重,代表聽力可能受影響,是所有的聲音都有聽不清楚的問題嗎?還是聽不清楚是因為媽媽說太快?還是其實常常聽了後面就忘了前面? 建議媽媽提供多個可能讓孩子選擇,甚至再去延伸,因為孩子可能會受限於表達的能力,而影響問題的釐清。 我想沒有一個孩子會故意找碴,當大人正視這個問題,孩子也會好好思考自己的行為表現,共同討論解決方法,才能改善
sugar says: 2022年11月24日 - 2:54 下午 老師你好 我有個兒子今年3歲半 有一些苦惱的問題求助 1.在學校被同學搶玩具會動手打同學,回家如果爸爸講他不高興會打爸爸,其他人像奶奶姑姑爺爺很少打人,有時爸爸講他幾句他不高興就會大聲回嘴 媽媽講他就不會回嘴(媽媽比較兇) 這樣要怎麼處罰他比較好呢?2.上幼稚園的舞蹈課時他總是看一旁的哥哥姐姐跳,老師有請他看著老師跳可是他還是無法注意跟著老師跳3.上課會騷擾其他同學,老師點名請他專心他才收心上課,吃飯也是跟同學一直聊天自己還剩很多還沒吃完總結:上述2、3點老師說他是注意力不集中,就這2點有必要去醫院的職能治療測試嗎? 老師說擔心的話可以去測試,在家裡他可以專心看故事書、玩玩具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28日 - 11:16 上午 您好 對爸爸的反應和其他家人不同,一定與爸爸對於孩子行為的反應或回應方式有關,讓孩子學習到用這樣的方式面對,建議改變一下處理方式,例如孩子要打,就捉住孩子的手,告訴孩子,你可以說我不喜歡,我生氣,但不能打人 孩子一旦有用口頭表示,就該給予肯定,而且大人也要停止叨念孩子,讓孩子知道表達是有用的,就不會採取更激烈的手法 至於第2和第3個問題,和孩子的注意控制能力有關,家中能專心玩玩具不代表孩子就一定沒有注意力的問題,因為注意力系統還包括了干擾抑制的能力,再加干擾源少,所以孩子能專心,但一旦在干擾較多的團體環境中,就可能因為干擾抑制能力較弱,而產生明顯分心行為。這部分還是建議接受評估會比較好
lala750102 says: 2022年11月22日 - 6:34 下午 老師你好,我朋友的女兒目前小1但她從大班開始某一天,在班上被老師發現會吐餐點在袋子裏,老師問她(也只是想猜測她到底是吞了還是吐了),她回她 吃了,老師就又挖了一口飯菜給她,從那天開始對在學校吃餐點開始有壓力..只要一上學前就開始不舒服 嘔吐..在幼兒園開始不吃餐點,可是回家後也是稍微有胃口,小朋友媽媽還特地帶她去台大看醫生其實檢查出來也沒大多問題..主要壓力讓她害怕現在在上小1, 老師對她很頭痛,每到星期二上整天要吃中餐就開始煩惱.在學校門口.哭鬧在在學校堅持不吃,老師的想法認為這個小孩就是證明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她說應該要她要配合這個世界,還不是世界來配合她..小孩媽媽真的很無奈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28日 - 10:59 上午 您好,這件事造成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本來只是不喜歡吃餐點,結果引起的情緒行為,可能會造成同儕的異樣眼光,加上老師態度強硬,會產生更大的壓力,更沒食慾,然後就不斷地進入一個負向循環,損失的除了心理健康,也還會有社交問題,甚至擔心進一步影響學習。以現階段,孩子就是克服不了,建議先改變食物,讓孩子覺得可以商量或調整,而不是只能被強迫,沒得選擇。基本上可以的話就先考慮自己帶飯吧!蒸飯或有人送餐都好,如果不行那就是跟老師商量好,只先給孩子特定幾樣孩子接受的菜色,不過依照您的文字敘述,感覺有困難。 重點是先解除孩子的壓力源,讓孩子停止陷入負向循環,再逐漸練習嘗試一兩口學校伙食,循序漸進,逐漸克服
shiya719 says: 2022年11月11日 - 11:10 上午 老師您好,我們家小男生目前三歲。 弟弟本來就排斥刷牙,刷牙時會劇烈掙扎尖叫,雖然我們都有導入故事和唱歌,有聽進去但是刷牙時就沒用了,最近因為發現右後上排牙齒有蛀牙,雖然已經安排做牙套處理,不過排隊排到明年二月,這期間牙醫有交代要好好保護不能讓蛀牙變嚴重,因此回家後媽媽就很認真的給弟弟刷牙。但是這兩天發現似乎讓弟弟壓力太大,會恐懼刷牙,睡覺會哭叫不要刷牙,不敢洗澡(我們都是洗澡後刷牙),雖然想讓他自己輕鬆刷牙,但是他自己都不刷上排牙齒,想幫他做口腔減敏,一碰臉就不行。他玩沙玩黏土都很好,排除觸覺敏感後就是口腔敏感,吃東西也是極度挑食,到底該怎麼讓他減緩壓力又可以達到口腔清潔呢?謝謝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16日 - 2:58 下午 您好,或許可以試試用牙齒模型玩具,來讓孩子了解爸爸媽媽會對自己的牙齒做什麼事,例如刷牙時爸爸媽媽會這樣刷牙,牙齒痛痛、蛀牙是因為這裡都沒有刷到…..等 看得到能減少孩子的焦慮緊張 讓孩子自己練習刷(刷玩具牙齒也行)也能減少焦慮 重要的是可能要配合牙線的使用,定期追蹤牙齒(縮短成3個月?) 可能會更有效
caicai says: 2022年11月10日 - 9:10 下午 老師你好,我的兒子8月剛上中班,昨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老師說孩子在學校突然動手打班上的兩個同學,事後我跟孩子獨處時有詢問孩子打人的原因,孩子說是對方先打他,所以他才打回去,我也有跟孩子說打人是不對的,請他隔天去學校跟同學道歉,也有跟老師說孩子說是對方先動手所以他才打回去。今天接孩子下課的時候,老師說他有問另外兩個孩子,另外兩個孩子說是我的孩子先打他們,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師說他問我的孩子時,一開始他說是對方先打的,但是後面就承認是自己先動手的。聽完老師的回覆後,感覺孩子是因為一直被老師不信任,所以才改變說詞,因為就不會被追問,請問當遇到這樣的狀況,我該怎麼做對孩子才是好的? 不希望他受委屈。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16日 - 2:53 下午 您好,孩子間有衝突,如果沒有當場看到,本來就很容易變成羅生門,這個時候的處理,誰先打誰可能就不是重點了,因為先打人的不對,但被打後選擇還手也未必完全正確,畢竟被打了要不要還手還是該視情況而定,中班這年紀比較好的做法還是要教”被打了要找老師(大人)說,比較安全。 現在建議把焦點放在事情如何開始的,例如同學先打你,那前面你們本來在做什麼呢?家長盡量讓孩子追朔事情經過的陳述,不問主觀意見的問題(例如他為什麼打你),這對這個年紀而言不容易表達完整。 從事情經過再來引導孩子學習,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處理以避免衝突發生 透過練習陳述,以後也能避免被老師不信任,因為清楚表達就不容易被誤解而受委屈
nicole750825 says: 2022年11月4日 - 8:47 上午 老師您好: 女兒目前4歲、就讀幼稚園中班!去年評估出來是發展遲緩、目前正在接受語言治療。最近學校特教老師跟我談到了、有關「亞斯柏格症及自閉症」的問題!目前是還沒有接受關於這類的評估。媽媽崩潰中…我想提問的是,老師是否有做過關於發展遲緩這類的討論或報導!「關於發展遲緩的教育方式」!女兒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也不會主動找同儕的小朋友玩!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幾乎都是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認知方面也真的很弱,其實目前有在慢慢進步中了!但是ㄧ想到明年要升大班了、就是會怕真的跟不上同學!還有就是飲食上、她除了白飯什麼都不吃!青菜、魚肉等等…就是一餐下來只吃白飯! 麻煩老師、也先謝謝老師!ㄨ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10日 - 3:39 下午 您好,發展遲緩是一種統稱,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發展遲緩,每個發展遲緩的孩子狀況可能都不盡相同 孩子老師可能觀察到孩子,社交表達弱、較固執沒彈性、敏感……等,建議孩子可以增加情緒與社交方面的訓練,不少輕度自閉或亞斯伯格特質的孩子,其實還是可以跟一般學生融合的,早點訓練都有幫助,也許媽媽可以跟目前的治療師討論一下。 光看內容,社交方面會建議由小團體開始,爸爸媽媽可以約熟悉的親朋好友孩子,一起遊戲互動,大人從中引導合作或聊天,最好能固定玩伴。 挑食問題可能與觸覺敏感有關,可進行感統訓練 至於適切的教育方式,可能還是需要了解孩子後,才能針對孩子狀況給予建議,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
莊小孟 says: 2022年11月3日 - 11:49 下午 老師您好; 女兒目前1y8m,自從1歲學會走路後會墊腳尖!這期間打預防針都有詢問醫師給醫師看過 醫師都說屬於腳底比較敏感可以多接觸各種材質試試看,在給她腳部按摩 但是各種材質都有給她踩過,在家是沒有穿鞋子,出門才有穿布鞋 兩個姐姐們都是正常走路也有教過她腳平平的放地上走 各種材質的鞋子都試過穿過 但她又不是全程墊到底偶爾又可以正常平平走但不會很久 請問這樣是要帶去發展評估嗎?還是持續觀察看看呢? 謝謝老師回覆。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9日 - 4:01 下午 您好,在孩子將要發展跑的年紀,的確很容易出現墊腳尖的情形,當然也有可能是由於感覺統合問題或小腿肌肉不平衡、肌肉太緊所造成,這需要進一步評估原因會比較清楚 建議可以就近帶孩子至復健科,由專業物理治療師確認比較好唷
starbin1006 says: 2022年11月3日 - 12:28 下午 老師您好: 女兒目前1Y9M,從6M大開始就送公托,一直以來她給我的反饋都是滿喜歡上學的,但到最近一個月每天只要到了校門口就開始哭著不要進去。老師是說雖然每天哭著進教室,但喝口水冷靜下就沒事了,並且還很開心、認真地參與所有活動。所以學校老師認為女兒目前的年紀加上越發有主觀意識以及比較會表達,可能是有分離焦慮症的狀況。 但是在家裡如果遇到我要出門,跟女兒說掰掰,他表現得幾乎都很OK,總是開心回我掰掰。(當然我也想過是否其他家人對他而言也是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他才很安心?) 想請教老師我女兒這樣的狀況真的是分離焦慮症嗎?我可以做些什麼訓練或改變讓他不用再每天哭著不上學呢? 先謝謝老師了!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9日 - 3:55 下午 您好,或許孩子已經變成一種儀式,到了什麼時間點,就開始表現什麼行為,所以未必真的討厭或不喜歡,就是在那個有點不捨得的瞬間,記憶湧現,造成情緒波動比較大。 試試提醒孩子,在門口時笑笑跟媽媽掰掰,回家就可以在月曆上蓋個章,這個蓋章也讓孩子能自己蓋,讓孩子有些成就感,集滿三個章,可以換去公園玩溜滑梯之類…. 強調該有甚麼表現,而不強調不可以有甚麼表現試試,既然孩子並不討厭,而且和老師也都建立了關係,這樣的行為應該也可以調整得很快
林邑宸 says: 2022年11月3日 - 1:03 上午 王老師您好: 一直關注您的直播,也非常重視孩子們的飲食 現在孩子四歲了我還是不讓他碰果汁 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帶了一瓶果汁回來 再仔細閱讀他們的餐點表後,發現點心基本上都有很高的糖份 例如銅鑼燒、甜甜圈、菠蘿麵包……. 想請問這是現今幼兒園的常態嗎? 又有什麼配套措施呢? 叫小孩不吃似乎也怪怪的感覺不合群 有點苦惱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9日 - 3:36 下午 您好 幼兒園餐點如果糖分真的很高,或許可以溝通一下 但倘若無法避免,那就是除了學校,其他時間就別再給額外的糖 如果孩子吃了後,會明顯影響情緒行為,可以跟老師商量減半 如果不會,其實多喝水、多運動,也能減少糖攝取過多造成的影響
dingding107 says: 2022年11月2日 - 12:07 下午 王老師你好,我的小孩現在2Y2M, 托嬰中心的老師有跟我說我小孩在學校都會咬人, 但他咬人除了因為搶玩具, 還有如果小孩碰到他的東西, 或是在他前面伸手拿東西, 小孩就會把他咬下去, 還會咬到瘀青有齒痕。 老師已經在學校有引導說”嘴巴是用來吃飯, 不是/不可以用來咬人”,這樣的引導已經半年了, 但還是沒有辦法解決老師說我小孩的警戒心跟自我防禦力很強, 別的小孩還在有點距離的情況下, 我兒子就想要咬下去了。請問王老師有什麼建議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2日 - 3:00 下午 您好,這個年紀因為表達能力還不太好,就會用咬的方式來反應,咬是一種排解神經過度刺激的方式,所以當很興奮或生氣時,都可能會出現 關於咬人,預防真的甚於治療 大人在旁時,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有明顯情緒起伏(或可預期孩子接下來可能會咬時),這時要盡快引導孩子作合宜的表達方式,或者是稍微隔開孩子,避免旁邊的孩子受傷 此時引導孩子做表達,並且讓孩子有正向的經驗很重要,讓孩子知道找大人,大人都會處理,例如教孩子不開心時可以說不要,當孩子間再玩,大人聽到”不要”時,就要盡快到孩子身邊協助問題解決,以避免孩子用咬的方式來處理 也請參考文章https://reurl.cc/WqLmAe
happy0414tw says: 2022年10月27日 - 1:11 下午 王老師你好: 我兒子目前國小2年級,在學校時,老師一直反應兒子會拍男同學屁股,有時候會抓弄女同學,小朋友好幾次跟老師反應兒子拍屁股的行為,我應該如何勸導制止兒子這種行為呢? 兒子屬於活潑好動,愛抓弄別人的個性,我該怎麼做比較恰當,且兒子聽的進去,因為已經告誡他很多次不能這樣亂碰觸同學屁股了。謝謝老師多給些方案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1月2日 - 2:47 下午 先釐清孩子想這麼做的原因吧!純粹覺得好玩?陪著孩子想一次因果關係連結,例如拍同學屁股時,同學會叫很好玩,接著會發生甚麼事呢?…………. 確認孩子都能清楚因果關係,但還是忍不住做這個行為,就意味著孩子衝動性較高,喜歡立即性的回饋,難做到延宕滿足 首先建議減少孩子的3C,因為3C會讓孩子喜歡高刺激的感官訊息,不利延宕滿足的控制力發展 第二,衝動控制訓練,例如多玩撲克牌的心臟病或其他控制力訓練的桌遊與遊戲 第三,討論合宜的替代行為,例如想要同學跟你玩,你覺得有甚麼樣的方式,能讓你覺得有趣,大家又都能接受的,先在家裡演練 第四,確認孩子的人際社交能力,孩子是否用錯誤的方式來開啟互動
ameow0611 says: 2022年10月19日 - 2:23 下午 王老師,您好 寶寶(1y11m)從4.5個月就在目前托嬰中心,中間有升班換老師或遇疫情停托兩次幾個月,但目前寶寶適應得還不錯,僅偶爾送去會短暫想抱抱不想進去,但會覺得他們自由活動時玩具重覆性較高,上課的教具也僅個別帶過一次拍過照就大部分都收起來,整體而言較制式,感覺對未來學習發展較沒那麼好,但優點是短距步行可到達,下課還能陪他一起在戶外繞一下。 目前有後補到環境跟上課方式都蠻喜歡的蒙特梭利的托嬰中心,認為對他未來學習發展可能較好,車程10-15分鐘,可明年8月就又要換學校上幼幼班了,這樣小孩要一直重新適應環境。 希望幫助他未來學習發展,又擔心影響心理發展,不曉得如何抉擇,需要您專業的建議,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0月19日 - 11:45 下午 您好,小小孩通常盡量減少變動,如果離家近,下課後能多陪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建議考量長期接送的部分,因為對大人對小孩也是一種奔波 但倘若對現在的托嬰中心,是存有不信任感的話,那當然還是要選擇信任的為優先 若單純考量學習,其實選擇適合的幼兒園反而更重要 以上建議供您參考,與家人間可以多討論再做決定
renee12091308 says: 2022年10月19日 - 2:17 上午 我女兒現在13m3d天/她至從快要一歲之後,越長大脾氣越暴躁,不如她的意就很很生氣,搞得婆婆都覺得媽媽沒有把她教好,重點我也好好跟她說了,也有跟她說道理但是還是一樣啊!!我有試過給她自己冷靜,在來去跟她說重點她完全冷靜不下來,有時候就會給她哭看她什麼時候冷靜她就這樣哭整晚,哭到媽媽覺得心很累。現在一歲多了到現在還是沒有辦法自己睡覺,就是要人家抱著背著,有時候一放就醒,我也試過給她睡前儀式然後給她試著自己翻翻睡覺,她就是一直在床上哭床上鬧,我也試著不要理她笑說她哭累了應該就好自己睡,她就會一直叫一直哭沒停,有時候還哭到不知道換氣臉黑掉我只好抱她睡覺了 而且她這幾天就是要我背著她一放就哭鬧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0月20日 - 11:19 上午 您好,這個年紀不適合自己冷靜或讓孩子就這樣到哭累,會更沒有安全感,也更覺得大人不了解他,沒有被關愛 這樣反而會更多情緒 孩子有情緒時建議盡量產生連結,可以試試擁抱,但如果孩子強烈反抗,可以不勉強抱,但提醒孩子,要抱抱嗎?想抱抱可以來抱抱,孩子還需要大人協助安撫情緒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學到幫助自己冷靜的方法,應該是說有些孩子天生自我安撫的能力就不錯,但多數孩子自我安撫的能力是需要被教的 感覺媽媽壓力也很大了,建議媽媽可以找家人幫忙,有自己的舒壓時間,把自己身心照顧好,才能照顧好孩子的,辛苦了,加油
cherry85062 says: 2022年10月6日 - 1:55 上午 老師您好,女兒2y,我是全職在家帶女兒,我們是跟公婆同住 我跟老公對女兒的很有耐心,我們也會盡量滿足她需求,但不會寵 她很黏我,我也相信我給了她安全感 但上個月她開始晚上不回房間睡,吵著要下樓看公婆,我們就會帶她去公婆房間玩到累了才甘願回房睡,要讓她跟公婆睡也不要。午睡她也不想跟我回房間睡,要在客廳睡,不曉得她怎麼突然變這樣?白天公婆有幫忙帶一個親戚的嬰兒,會是吃醋嗎? 然後因為我確診,小孩是公婆幫忙帶,晚上老公帶,我不敢跟她視訊怕她哭著要找,他們有告訴她媽媽生病了 在我解隔前2天她開始要婆婆幫她洗澡甚至是跟婆婆睡,我以為7天沒見她會很想我跟我睡,卻沒有,好擔心會不會我被婆婆取代了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10月15日 - 11:17 上午 您好,其實這個年紀晚上找各種理由不睡覺是很常見的,因為他們就是想要玩,不想浪費時間睡覺,回房間睡覺感覺就是一個長時間的睡覺,所以孩子拒絕也很正常,在客廳睡是新奇,也是一種玩的心態吧!不用擔心 至於因為現在您突然消失,孩子找一位依附者,其實是ok的,等您恢復,好好陪伴遊戲,我想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別擔心
老師好:我家老大哥哥,下個月就5歲了,現在就讀幼稚園中班。在學校上課時瘋狂的一直講話,一直找同學聊天,就算老師制止,他還是繼續一直講,回來家中,好好的跟他溝通,或處罰這一類的都試過了,他也都會說以後不會了,但隔天到學校,還是一樣繼續講,這二天也急著跟同學聊天,結果一沒注意就去撞到別的學生,造成小朋友直接流鼻血。我也真的想不到任何的方法來教他,到底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懂得,上課時就該閉上嘴巴好好聽課,而非自已想聊天就聊天,想怎樣就怎樣!!
您好,孩子的大腦抑制控制能力比較差,想到什麼就會即刻去做,很難延遲等待,衝動性較高,必須鍛鍊孩子衝動控制及抑制控制的能力,懲罰效果不彰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幾乎是反射,要透過”後果”去抑制孩子的反射行為,根本來不及,就會造成事後問,孩子都知道不可以,但當下腦袋就是一片空白,衝動行事。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在教室,座位不要和容易一起聊天的孩子在一起,突然想到好笑的事情想分享,可以舉手,老師同意後跟大家分享(一直刻意不讓孩子說話,孩子會更忍不住,倒不如給孩子一些些管道,適當表達)。
此外衝動控制訓練,例如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或其他相關桌遊
建議參考文章方法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2/04/30/202255889/
5、6歲自制力開始快速發展,建議如果在家練習的成效不佳,可能還是需要評估一下,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屆時歡迎來電預約02-23963177
最近女兒很喜歡的一位同學(大班),總是會跟女兒說:妳不能跟別人當朋友,我才跟妳當好朋友
或者總是拿:「不跟妳當好朋友了」來指使女兒必須聽她的,又或者以此來威脅女兒
(連穿著都規定女兒要怎麼穿)
女兒在班上人緣很好,但偏偏很喜歡這位女同學
所以女兒最近心情很不好
因為這位同學很容易就說不跟她當朋友了
她也怕跟跟別人太好,這位同學就不理她了
想請問老師,媽媽該如何教育?
(媽媽個人不喜歡這位同學,但也知道必須是我女兒自己能想通)
您好,建議引導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感受讓對方知道,例如你這樣說我其實很難過。也提醒孩子,雖然對方是想要表達他很喜歡妳,但這樣的表達會令你不舒服,你不告訴他妳的感覺,對方就會覺得這樣的溝通方法是對的,這樣應該不太好吧!妳也可以提醒對方,妳可以說妳喜歡跟我玩,但不要說如果我….就不理我這樣的話(如果您女兒是大班,這樣的語言表達可以練習)
此外,建議讓老師知道有這樣的狀況,由老師引導會更好。
老師好,目前3y9m小班,活動好、充滿好奇,每天無限循環一直問,比如「走路牽著媽福」「不牽會怎樣」「不牽好會被壞人抓走」「被壞人抓走會怎樣」另我苦惱的是他常常在學校搗蛋,偷偷跑去廁所把工具箱內清潔劑到滿地板、把下水孔塞子丟到馬桶裡面、把文具丟進養魚的水缸、拿筆畫亂畫教室,甚至趁老師在忙把老師手機藏起來,在親戚家也亂搞別人房間,這些行為他都知道不能做 ,在家裏也不敢,可是去外面,當我沒注意時,就愛搗蛋,想請老師分析他為何會一直做惡作劇、小動作的心態,另幫忙教導我教養措施,我每天要怎麼訓練他上課坐好,在學校、親戚家等,不要去做一些搗蛋的舉動,因為我嚴厲斥責也有打過可是還是沒有改善
您好,孩子看起來在大腦抑制控制的能力是比較不成熟的,孩子對於環境充滿好奇心,會想嘗試,甚至滿足感官的刺激,建議處理方法有三:
1. 請孩子說:不要只有告訴孩子不可以,以及為什麼不可以,重要的是請孩子說出來不可以什麼,以及不可以的原因,孩子要多說,腦袋才會多用,在實際情境時,才不會因為環境自然誘惑而忘得一乾二淨,衝動行事。
2.衝動控制遊戲:類似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但簡單版,遇到紅色才拍,黑色不能拍,進階就是指定花色或指定數字。
3.鼓勵可以的行為:例如明白告知可以的行為或給予小任務,當孩子有完成小任務,雖做不好也該給予鼓勵,讓孩子有事做,而且這個事還是能引起大人注意的,孩子就不容易想到其他行為
老師您好,
我的兒子今年小一(6歲),最近在家如果有時不如他的意或是哥哥講了不是太愛聽的話,他就很容易生氣,一生氣就會丟或摔東西(安全帽、玩具、被子…),甚至動手打人,如果你打他,他就愈抓狂,平常也有教他冷靜的方法,但他在生氣當下,叫他使用冷靜的方法,他只會跟你說不要,最後只好能不理他,他才慢慢恢復理智,事後他也知道自己不對,也答應以後不會這樣了,但幾天後遇到不開心的事還是照常發脾氣。
老師說他在學校非常乖很安靜,也不會亂發脾氣,在家裡也不敢在爸爸面前發脾氣,只有對媽媽跟哥哥才會有上面的情形,請問老師我該如何做呢?
您好,孩子有情緒,的確不該丟東西,甚至打人,但其實這也意謂著,他很希望別人理解他的情緒,所以要解決目前的問題,讓孩子知道大人有注意到他有情緒很重要,接著要教孩子情緒調節的方法。
1.事後討論:可以跟孩子討論,我有注意到當我講你的時候你都會不開心,可是媽媽說你是想要提醒你,這樣才能做得更好,還是你希望我怎麼跟你溝通呢?針對每次事件討論最佳處理方法,需要改變的絕對不是只有孩子,如果孩子認為大人語氣不對,也建議大人先學習修正
2. 當下引導:我知道你不開心,我想被糾正時的確不舒服,媽媽也會這樣(建立連結),我希望和你一起解決問題,你可以生氣,但你生氣太多時我不知道怎麼和你溝通
3.事前預防:多演練或提醒,例如知道待會的情境孩子都容易生氣,可以先提醒孩子,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或先想過解決方式,能避免很多情緒的產生
最重要的是,不要再打罵孩子,大人用情緒回應,這麼大了,孩子一定會學。而且如果學校表現很好,在家卻不行,有可能是家裡讓孩子沒有規則可循或沒有喘息空間,例如學校的下課時間就是自由時間,但在家可能沒有一定的作息表,孩子就鬆懈,變成一直被催被提醒的狀態,孩子會覺得在家就是一直做不好任何事,被大人認定自己不好。或許可以討論一下回到家中的事情計畫表,做完該做的事就能擁有自由時間,白紙黑字列出,讓孩子知道還有哪些事未完成,而不是一直被催被念,相信衝突會減少很多
老師,我兒子今天六歲,小一生,最近我發現,他會偷偷拿別人的東西回來,已經警告過他,他還是會發生,今天戶外教學,昨天晚上已經提醒他,老師說不能跟同學借錢包也不可以借錢給同學,可是老師剛剛傳寫信給我,說他跟班上某同學借錢,我已經跟他罰寫不可以做的事情,也哭哭啼啼說知道錯了,難道真的要用打的嗎?很頭痛的媽媽
您好,孩子是心裡感到無助,才會想做不對的行為,因為他覺得他只剩下這個解決方法,不可能直接叫孩子放棄,他覺得他做不到,所以要從幾個面向介入:
1.物慾分析:引導孩子思考這個東西一定要立即占為己有嗎?晚點得到可以嗎?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我為什麼想要?有沒有其他能取代?……
2.抑制控制:包括練習等待、延宕滿足、衝動控制等
3.內心表達:有困難有情緒都要找大人說,協助找解決方法,說內心話不容易,需要好好引導。
4.問題解決:大人除了傾聽內心話,也要協助孩子一起想想怎麼解決孩子的難處,”否定”或要求放棄慾望都會令孩子更感到無助。建立勞務賺錢、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概念。為過去行為負責
回覆tinglong20
您好,應該是因為小一了,才會有未安排療育課程的狀況,孩子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在溝通時,建議多感官學習,例如不要只有用說的,同時也給予圖示或文字的視覺,甚至有趣的情境,讓孩子透過其他感官幫助記憶,另外給予指令時,盡量步驟化且簡短,孩子比較容易理解。情緒部分讓孩子知道妳們知道他不開心,想跟他一起解決這個不開心的情緒,比叫他不要不開心來得更重要,先有情緒調節,再來教導問題解決辦法,最後引導適當的社交行為表現。
至於老二,如果擔心,建議先安排早療評估,如果真的是有狀況,也能早期介入。
因為需要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的建議,如有需要,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
老師您好
女兒今年八月上幼幼班,目前三歲一個月
(弟弟目前三個半月)
1)很容易被同學惹怒就動手,例:同學拿她玩具就打同學的頭,同學一起數數玩盪鞦韆然後因為女鵝先數的就推同學,兩人搶同一個位子就氣到要勒同學脖子》說過很多次請她生氣的時候告訴老師,有時候會跟老師說,但常常都會忘記
2)有時候堅持要坐自己指定的位子,但那邊只有她一個人
3)會和同學玩一起但很少不多
在家我們也很少打她,今年打過兩次是她生氣亂丟東西,之後亂丟會趕快撿回來。
但是她在家也不會動手打我們,跟她說不行不要的時候也都會聽,去學校好像完全變個人,請問老師我該怎麼解呢。
您好,孩子選擇動手主要應該是衝動抑制能力發展稍慢,再加上情急之下,口語表達不佳導致,目前比較好的做法是多練習當下應有的口語表達,每天可以挑幾個情況來模擬,讓孩子練習如何簡單跟同學說”這是我的”或者是”不可以”,然後找老師幫忙。然而模擬比不上實引導,建議可以多帶孩子跟同儕交流,例如親子館或者是約親朋好友一起玩,家長從中引導,讓孩子在溝通中得到效益,孩子有成功的經驗,就會更願意嘗試用溝通的方式,取代動手的行為。倘若效果不好,意味著孩子的大腦抑制控制能力、情緒行為的自我調節能力可能需要一些鍛鍊,建議可以來電預約評估,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孩子的建議,請來電02-23963177
老師好,我有四個孩子,其中老二是五年級女生,時常會因為我說的話沒聽清楚,要求我再說一次,(雖然我認為她是有聽到的)但我再說一次的時候,也許會跟之前的語氣、動作和速度不同,她會不斷地要我再說一次甚至二次三次,直到和第一次完全相同才可以。若有足夠的時間,我會有耐心地配合她,但如果時間不允許,我會告訴她現在時間不夠了,媽媽上車再陪妳說,只不過她都聽不進去。我們出門常常因為這緣故卡住了而遲到,當我無法說得完全一模一樣,她就會變得情緒化,不知道老師能不能幫忙我理解這樣的孩子是什麼問題呢?其他的孩子不會跟老二有一樣的問題,但常常因為她個人的因素而遲到,或是受到影響,令我很困擾,謝謝老師。
您好,孩子已經小五了,建議兩人好好討論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你有發現這個問題,也造成很大的困擾,讓你不開心孩子也不開心,媽媽希望好好解決這個問題,讓你們兩個都能開心。孩子了解問題後,再開始反問孩子,為何會常常要求再說一次,聽不清楚是指聲音聽不清楚嗎?這點很嚴重,代表聽力可能受影響,是所有的聲音都有聽不清楚的問題嗎?還是聽不清楚是因為媽媽說太快?還是其實常常聽了後面就忘了前面?
建議媽媽提供多個可能讓孩子選擇,甚至再去延伸,因為孩子可能會受限於表達的能力,而影響問題的釐清。
我想沒有一個孩子會故意找碴,當大人正視這個問題,孩子也會好好思考自己的行為表現,共同討論解決方法,才能改善
老師你好
我有個兒子今年3歲半
有一些苦惱的問題求助
1.在學校被同學搶玩具會動手打同學,回家如果爸爸講他不高興會打爸爸,其他人像奶奶姑姑爺爺很少打人,有時爸爸講他幾句他不高興就會大聲回嘴
媽媽講他就不會回嘴(媽媽比較兇)
這樣要怎麼處罰他比較好呢?
2.上幼稚園的舞蹈課時他總是看一旁的哥哥姐姐跳,老師有請他看著老師跳可是他還是無法注意跟著老師跳
3.上課會騷擾其他同學,老師點名請他專心他才收心上課,吃飯也是跟同學一直聊天自己還剩很多還沒吃完
總結:上述2、3點老師說他是注意力不集中,就這2點有必要去醫院的職能治療測試嗎? 老師說擔心的話可以去測試,在家裡他可以專心看故事書、玩玩具
您好
對爸爸的反應和其他家人不同,一定與爸爸對於孩子行為的反應或回應方式有關,讓孩子學習到用這樣的方式面對,建議改變一下處理方式,例如孩子要打,就捉住孩子的手,告訴孩子,你可以說我不喜歡,我生氣,但不能打人
孩子一旦有用口頭表示,就該給予肯定,而且大人也要停止叨念孩子,讓孩子知道表達是有用的,就不會採取更激烈的手法
至於第2和第3個問題,和孩子的注意控制能力有關,家中能專心玩玩具不代表孩子就一定沒有注意力的問題,因為注意力系統還包括了干擾抑制的能力,再加干擾源少,所以孩子能專心,但一旦在干擾較多的團體環境中,就可能因為干擾抑制能力較弱,而產生明顯分心行為。這部分還是建議接受評估會比較好
歡迎就近至醫療院所評估,如需更進一步的教養建議,請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的教養建議
老師你好,我朋友的女兒目前小1但她從大班開始某一天,在班上被老師發現會吐餐點在袋子裏,老師問她(也只是想猜測她到底是吞了還是吐了),她回她 吃了,老師就又挖了一口飯菜給她,從那天開始對在學校吃餐點開始有壓力..只要一上學前就開始不舒服 嘔吐..在幼兒園開始不吃餐點,可是回家後也是稍微有胃口,小朋友媽媽還特地帶她去台大看醫生其實檢查出來也沒大多問題..主要壓力讓她害怕現在在上小1, 老師對她很頭痛,每到星期二上整天要吃中餐就開始煩惱.在學校門口.哭鬧在在學校堅持不吃,老師的想法認為這個小孩就是證明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她說應該要她要配合這個世界,還不是世界來配合她..小孩媽媽真的很無奈
您好,這件事造成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本來只是不喜歡吃餐點,結果引起的情緒行為,可能會造成同儕的異樣眼光,加上老師態度強硬,會產生更大的壓力,更沒食慾,然後就不斷地進入一個負向循環,損失的除了心理健康,也還會有社交問題,甚至擔心進一步影響學習。以現階段,孩子就是克服不了,建議先改變食物,讓孩子覺得可以商量或調整,而不是只能被強迫,沒得選擇。基本上可以的話就先考慮自己帶飯吧!蒸飯或有人送餐都好,如果不行那就是跟老師商量好,只先給孩子特定幾樣孩子接受的菜色,不過依照您的文字敘述,感覺有困難。
重點是先解除孩子的壓力源,讓孩子停止陷入負向循環,再逐漸練習嘗試一兩口學校伙食,循序漸進,逐漸克服
老師您好,我們家小男生目前三歲。
弟弟本來就排斥刷牙,刷牙時會劇烈掙扎尖叫,雖然我們都有導入故事和唱歌,有聽進去但是刷牙時就沒用了,最近因為發現右後上排牙齒有蛀牙,雖然已經安排做牙套處理,不過排隊排到明年二月,這期間牙醫有交代要好好保護不能讓蛀牙變嚴重,因此回家後媽媽就很認真的給弟弟刷牙。但是這兩天發現似乎讓弟弟壓力太大,會恐懼刷牙,睡覺會哭叫不要刷牙,不敢洗澡(我們都是洗澡後刷牙),雖然想讓他自己輕鬆刷牙,但是他自己都不刷上排牙齒,想幫他做口腔減敏,一碰臉就不行。他玩沙玩黏土都很好,排除觸覺敏感後就是口腔敏感,吃東西也是極度挑食,到底該怎麼讓他減緩壓力又可以達到口腔清潔呢?謝謝老師!
您好,或許可以試試用牙齒模型玩具,來讓孩子了解爸爸媽媽會對自己的牙齒做什麼事,例如刷牙時爸爸媽媽會這樣刷牙,牙齒痛痛、蛀牙是因為這裡都沒有刷到…..等
看得到能減少孩子的焦慮緊張
讓孩子自己練習刷(刷玩具牙齒也行)也能減少焦慮
重要的是可能要配合牙線的使用,定期追蹤牙齒(縮短成3個月?)
可能會更有效
老師你好,我的兒子8月剛上中班,昨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老師說孩子在學校突然動手打班上的兩個同學,事後我跟孩子獨處時有詢問孩子打人的原因,孩子說是對方先打他,所以他才打回去,我也有跟孩子說打人是不對的,請他隔天去學校跟同學道歉,也有跟老師說孩子說是對方先動手所以他才打回去。今天接孩子下課的時候,老師說他有問另外兩個孩子,另外兩個孩子說是我的孩子先打他們,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師說他問我的孩子時,一開始他說是對方先打的,但是後面就承認是自己先動手的。聽完老師的回覆後,感覺孩子是因為一直被老師不信任,所以才改變說詞,因為就不會被追問,請問當遇到這樣的狀況,我該怎麼做對孩子才是好的?
不希望他受委屈。
您好,孩子間有衝突,如果沒有當場看到,本來就很容易變成羅生門,這個時候的處理,誰先打誰可能就不是重點了,因為先打人的不對,但被打後選擇還手也未必完全正確,畢竟被打了要不要還手還是該視情況而定,中班這年紀比較好的做法還是要教”被打了要找老師(大人)說,比較安全。
現在建議把焦點放在事情如何開始的,例如同學先打你,那前面你們本來在做什麼呢?家長盡量讓孩子追朔事情經過的陳述,不問主觀意見的問題(例如他為什麼打你),這對這個年紀而言不容易表達完整。
從事情經過再來引導孩子學習,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處理以避免衝突發生
透過練習陳述,以後也能避免被老師不信任,因為清楚表達就不容易被誤解而受委屈
老師您好:
女兒目前4歲、就讀幼稚園中班!去年評估出來是發展遲緩、目前正在接受語言治療。最近學校特教老師跟我談到了、有關「亞斯柏格症及自閉症」的問題!目前是還沒有接受關於這類的評估。媽媽崩潰中…我想提問的是,老師是否有做過關於發展遲緩這類的討論或報導!「關於發展遲緩的教育方式」!女兒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也不會主動找同儕的小朋友玩!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幾乎都是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認知方面也真的很弱,其實目前有在慢慢進步中了!但是ㄧ想到明年要升大班了、就是會怕真的跟不上同學!還有就是飲食上、她除了白飯什麼都不吃!青菜、魚肉等等…就是一餐下來只吃白飯!
麻煩老師、也先謝謝老師!ㄨ
您好,發展遲緩是一種統稱,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發展遲緩,每個發展遲緩的孩子狀況可能都不盡相同
孩子老師可能觀察到孩子,社交表達弱、較固執沒彈性、敏感……等,建議孩子可以增加情緒與社交方面的訓練,不少輕度自閉或亞斯伯格特質的孩子,其實還是可以跟一般學生融合的,早點訓練都有幫助,也許媽媽可以跟目前的治療師討論一下。
光看內容,社交方面會建議由小團體開始,爸爸媽媽可以約熟悉的親朋好友孩子,一起遊戲互動,大人從中引導合作或聊天,最好能固定玩伴。
挑食問題可能與觸覺敏感有關,可進行感統訓練
至於適切的教育方式,可能還是需要了解孩子後,才能針對孩子狀況給予建議,歡迎來電預約評估02-23963177
老師您好;
女兒目前1y8m,自從1歲學會走路後會墊腳尖!這期間打預防針都有詢問醫師給醫師看過
醫師都說屬於腳底比較敏感可以多接觸各種材質試試看,在給她腳部按摩
但是各種材質都有給她踩過,在家是沒有穿鞋子,出門才有穿布鞋
兩個姐姐們都是正常走路也有教過她腳平平的放地上走
各種材質的鞋子都試過穿過
但她又不是全程墊到底偶爾又可以正常平平走但不會很久
請問這樣是要帶去發展評估嗎?還是持續觀察看看呢?
謝謝老師回覆。
您好,在孩子將要發展跑的年紀,的確很容易出現墊腳尖的情形,當然也有可能是由於感覺統合問題或小腿肌肉不平衡、肌肉太緊所造成,這需要進一步評估原因會比較清楚
建議可以就近帶孩子至復健科,由專業物理治療師確認比較好唷
老師您好:
女兒目前1Y9M,從6M大開始就送公托,一直以來她給我的反饋都是滿喜歡上學的,但到最近一個月每天只要到了校門口就開始哭著不要進去。老師是說雖然每天哭著進教室,但喝口水冷靜下就沒事了,並且還很開心、認真地參與所有活動。所以學校老師認為女兒目前的年紀加上越發有主觀意識以及比較會表達,可能是有分離焦慮症的狀況。
但是在家裡如果遇到我要出門,跟女兒說掰掰,他表現得幾乎都很OK,總是開心回我掰掰。(當然我也想過是否其他家人對他而言也是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他才很安心?)
想請教老師我女兒這樣的狀況真的是分離焦慮症嗎?我可以做些什麼訓練或改變讓他不用再每天哭著不上學呢?
先謝謝老師了!
您好,或許孩子已經變成一種儀式,到了什麼時間點,就開始表現什麼行為,所以未必真的討厭或不喜歡,就是在那個有點不捨得的瞬間,記憶湧現,造成情緒波動比較大。
試試提醒孩子,在門口時笑笑跟媽媽掰掰,回家就可以在月曆上蓋個章,這個蓋章也讓孩子能自己蓋,讓孩子有些成就感,集滿三個章,可以換去公園玩溜滑梯之類….
強調該有甚麼表現,而不強調不可以有甚麼表現試試,既然孩子並不討厭,而且和老師也都建立了關係,這樣的行為應該也可以調整得很快
王老師您好:
一直關注您的直播,也非常重視孩子們的飲食
現在孩子四歲了我還是不讓他碰果汁
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帶了一瓶果汁回來
再仔細閱讀他們的餐點表後,發現點心基本上都有很高的糖份
例如銅鑼燒、甜甜圈、菠蘿麵包…….
想請問這是現今幼兒園的常態嗎?
又有什麼配套措施呢?
叫小孩不吃似乎也怪怪的感覺不合群
有點苦惱
您好
幼兒園餐點如果糖分真的很高,或許可以溝通一下
但倘若無法避免,那就是除了學校,其他時間就別再給額外的糖
如果孩子吃了後,會明顯影響情緒行為,可以跟老師商量減半
如果不會,其實多喝水、多運動,也能減少糖攝取過多造成的影響
王老師你好,
我的小孩現在2Y2M, 托嬰中心的老師有跟我說我小孩在學校都會咬人, 但他咬人除了因為搶玩具, 還有如果小孩碰到他的東西, 或是在他前面伸手拿東西, 小孩就會把他咬下去, 還會咬到瘀青有齒痕。 老師已經在學校有引導說”嘴巴是用來吃飯, 不是/不可以用來咬人”,這樣的引導已經半年了, 但還是沒有辦法解決
老師說我小孩的警戒心跟自我防禦力很強, 別的小孩還在有點距離的情況下, 我兒子就想要咬下去了。請問王老師有什麼建議嗎?
您好,這個年紀因為表達能力還不太好,就會用咬的方式來反應,咬是一種排解神經過度刺激的方式,所以當很興奮或生氣時,都可能會出現 關於咬人,預防真的甚於治療 大人在旁時,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有明顯情緒起伏(或可預期孩子接下來可能會咬時),這時要盡快引導孩子作合宜的表達方式,或者是稍微隔開孩子,避免旁邊的孩子受傷 此時引導孩子做表達,並且讓孩子有正向的經驗很重要,讓孩子知道找大人,大人都會處理,例如教孩子不開心時可以說不要,當孩子間再玩,大人聽到”不要”時,就要盡快到孩子身邊協助問題解決,以避免孩子用咬的方式來處理 也請參考文章https://reurl.cc/WqLmAe
王老師你好:
我兒子目前國小2年級,在學校時,老師一直反應兒子會拍男同學屁股,有時候會抓弄女同學,小朋友好幾次跟老師反應兒子拍屁股的行為,我應該如何勸導制止兒子這種行為呢?
兒子屬於活潑好動,愛抓弄別人的個性,我該怎麼做比較恰當,且兒子聽的進去,因為已經告誡他很多次不能這樣亂碰觸同學屁股了。謝謝老師多給些方案
先釐清孩子想這麼做的原因吧!純粹覺得好玩?陪著孩子想一次因果關係連結,例如拍同學屁股時,同學會叫很好玩,接著會發生甚麼事呢?………….
確認孩子都能清楚因果關係,但還是忍不住做這個行為,就意味著孩子衝動性較高,喜歡立即性的回饋,難做到延宕滿足
首先建議減少孩子的3C,因為3C會讓孩子喜歡高刺激的感官訊息,不利延宕滿足的控制力發展
第二,衝動控制訓練,例如多玩撲克牌的心臟病或其他控制力訓練的桌遊與遊戲
第三,討論合宜的替代行為,例如想要同學跟你玩,你覺得有甚麼樣的方式,能讓你覺得有趣,大家又都能接受的,先在家裡演練
第四,確認孩子的人際社交能力,孩子是否用錯誤的方式來開啟互動
王老師,您好
寶寶(1y11m)從4.5個月就在目前托嬰中心,中間有升班換老師或遇疫情停托兩次幾個月,但目前寶寶適應得還不錯,僅偶爾送去會短暫想抱抱不想進去,但會覺得他們自由活動時玩具重覆性較高,上課的教具也僅個別帶過一次拍過照就大部分都收起來,整體而言較制式,感覺對未來學習發展較沒那麼好,但優點是短距步行可到達,下課還能陪他一起在戶外繞一下。
目前有後補到環境跟上課方式都蠻喜歡的蒙特梭利的托嬰中心,認為對他未來學習發展可能較好,車程10-15分鐘,可明年8月就又要換學校上幼幼班了,這樣小孩要一直重新適應環境。
希望幫助他未來學習發展,又擔心影響心理發展,不曉得如何抉擇,需要您專業的建議,謝謝
您好,小小孩通常盡量減少變動,如果離家近,下課後能多陪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建議考量長期接送的部分,因為對大人對小孩也是一種奔波
但倘若對現在的托嬰中心,是存有不信任感的話,那當然還是要選擇信任的為優先
若單純考量學習,其實選擇適合的幼兒園反而更重要
以上建議供您參考,與家人間可以多討論再做決定
我女兒現在13m3d天/她至從快要一歲之後,越長大脾氣越暴躁,不如她的意就很很生氣,搞得婆婆都覺得媽媽沒有把她教好,重點我也好好跟她說了,也有跟她說道理但是還是一樣啊!!我有試過給她自己冷靜,在來去跟她說重點她完全冷靜不下來,有時候就會給她哭看她什麼時候冷靜她就這樣哭整晚,哭到媽媽覺得心很累。現在一歲多了到現在還是沒有辦法自己睡覺,就是要人家抱著背著,有時候一放就醒,我也試過給她睡前儀式然後給她試著自己翻翻睡覺,她就是一直在床上哭床上鬧,我也試著不要理她笑說她哭累了應該就好自己睡,她就會一直叫一直哭沒停,有時候還哭到不知道換氣臉黑掉我只好抱她睡覺了
而且她這幾天就是要我背著她一放就哭鬧
您好,這個年紀不適合自己冷靜或讓孩子就這樣到哭累,會更沒有安全感,也更覺得大人不了解他,沒有被關愛
這樣反而會更多情緒
孩子有情緒時建議盡量產生連結,可以試試擁抱,但如果孩子強烈反抗,可以不勉強抱,但提醒孩子,要抱抱嗎?想抱抱可以來抱抱,孩子還需要大人協助安撫情緒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學到幫助自己冷靜的方法,應該是說有些孩子天生自我安撫的能力就不錯,但多數孩子自我安撫的能力是需要被教的
感覺媽媽壓力也很大了,建議媽媽可以找家人幫忙,有自己的舒壓時間,把自己身心照顧好,才能照顧好孩子的,辛苦了,加油
老師您好,女兒2y,我是全職在家帶女兒,我們是跟公婆同住
我跟老公對女兒的很有耐心,我們也會盡量滿足她需求,但不會寵
她很黏我,我也相信我給了她安全感
但上個月她開始晚上不回房間睡,吵著要下樓看公婆,我們就會帶她去公婆房間玩到累了才甘願回房睡,要讓她跟公婆睡也不要。午睡她也不想跟我回房間睡,要在客廳睡,不曉得她怎麼突然變這樣?白天公婆有幫忙帶一個親戚的嬰兒,會是吃醋嗎?
然後因為我確診,小孩是公婆幫忙帶,晚上老公帶,我不敢跟她視訊怕她哭著要找,他們有告訴她媽媽生病了
在我解隔前2天她開始要婆婆幫她洗澡甚至是跟婆婆睡,我以為7天沒見她會很想我跟我睡,卻沒有,好擔心會不會我被婆婆取代了
您好,其實這個年紀晚上找各種理由不睡覺是很常見的,因為他們就是想要玩,不想浪費時間睡覺,回房間睡覺感覺就是一個長時間的睡覺,所以孩子拒絕也很正常,在客廳睡是新奇,也是一種玩的心態吧!不用擔心
至於因為現在您突然消失,孩子找一位依附者,其實是ok的,等您恢復,好好陪伴遊戲,我想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別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