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mom33 says: 2022年7月26日 - 12:32 上午 老師好,我兒子快要3歲半了,他每天從起床就看電視到他要睡覺,從他1歲開始,他爸爸就開始給他看電視,而我因為也不知道要讓他做什麼,所以也放任他看。他每次都是電視看一看就會玩玩具,玩一玩又看。我也會讓他幫忙我做家事、有煮飯的時候也會讓他幫忙,也會唸故事書給他聽,不過到最後都還是會看電視。 我每次都會跟他說還剩10分鐘就要睡覺、或是看完現在這個影片就睡覺,他每次都會跟我說好,可是最後都會賴皮,我都會說剛剛已經講好看完這個影片就睡覺了,然後就直接關電視,他都會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說他還要看,然後一直重複同一句話,一直尖叫,會搶遙控器,也會打我。請問老師平常在家一整天我應該要讓他做什麼?要如何戒掉看電視?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8月5日 - 6:17 下午 您好,這年紀的孩子會玩積木、畫畫、黏土、拼圖……等,但孩子也不是天生就可以玩玩具玩很久,他們需要陪伴引導,才能創造更多的遊戲玩法,而當他們能創造玩法,樂在其中時,你就會發現要孩子自己玩,讓大人能做自己的事是有可能的。現階段,建議規劃好每天允許看電視的時間,其餘時間,可以帶孩子到公園,也可以購買一些積木、球、拼圖、黏土等各種教具玩具,或者是美勞畫畫用具,讓孩子可以盡情探索,發揮想像力和創意,一開始大人事需要陪伴的。當然現在請孩子幫忙做家事、煮飯也都是很好的安排,或許爸爸媽媽可以稍微列一下每天的作息表,如同幼兒園的課表一樣,規劃好時間,在家帶小孩會更輕鬆些
lisiger1980 says: 2022年7月22日 - 11:28 上午 老師你好:最近孩子對我說的話讓我在意的想哭。男童6歲獨子。平常早上跟孩子抱抱掰掰後就是爸爸送去學校,放學是媽媽我接回家。有次下班後有事,放學換爸爸接,孩子很開心。隔天一如往常的接孩子回家他卻說為什麼不是爸爸接,我說爸爸平常都是晚下班所以都是我來接。我忍住傷心地繼續問,為什麼你想要爸爸接? 他說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媽媽接我,都不是爸爸。覺得膩。我問:你比較喜歡爸爸嗎? 他點點頭。確實,回家之後都是我在照顧他,吃飯洗澡寫功課,然後跟爸爸輪流陪他睡,我知道他是敏感寶寶,需要比較多的安全感,所以就算一個人洗澡上廁所我都會在門口陪他說話。是不是我的多陪伴反而讓他不珍惜? 我是不是該多放手一些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25日 - 4:24 下午 您好,建議媽咪別想太多,其實孩子有可能真的只是圖新鮮感,孩子也說了,從小到大幾乎都是媽媽接,所以覺得換爸爸接也很好玩,孩子沒有想到這些話會讓你受傷,放心,說不定如果早上換成是你送孩子上學,孩子也會騎他隔天也是你送唷
jill750704992002 says: 2022年7月21日 - 11:21 下午 老師您好: 1.我兒子現在1歲7個月只會說媽媽、謝謝跟聽懂指令,其他都是牙牙語言這樣正常?(偶爾會講拿或給)還是需要在觀察?每天有唸故事書或繪本給他,另外請教老師語言發展要到幾歲還不會講話,才要帶去給老師評估呢? 2.最近有帶他去親子館上實體課程,都會坐不住地到處亂玩,把他抓來做下停課,反而尖叫哭鬧;請問老師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小孩乖乖地坐下來聽課呢? 3.這時期常常會有不如他意或是突然暴走的情緒,但是我都跟他說先冷靜,媽媽陪你發洩情緒完再詢問他想要什麼;但是在外面場所不可能有安靜地方讓他發洩情緒,要怎麼做才能不讓其他人一直盯著他,搞得好像我們帶小孩。 以上麻煩老師解答⋯謝謝王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洪莉婷 says: 2022年7月17日 - 7:15 上午 老師您好: 1.我兒子目前一歲8個月,最近玩切水果遊戲會將玩具刀放到電風扇裡面去,制止他時,他會用大哭的方式,一直要將玩具刀戳進電風扇的縫,要怎麼讓孩子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及如何制止? 2.小朋友會咬大他4歲表哥(平常會玩在一起),告訴他不能這樣,最近有比較少出現這個動作了,請問為什麼小孩會有這種行為? 3.因為平常上班小孩在公婆家被照顧比較多,我想在家訓練小孩可以定點吃飯我應該要如何引導較好? 4.這個年紀喜歡跳,應該陪他們玩什麼遊戲跟運動? 5.買了學習褲,但不知道要什麼時機穿較好?! 6.要怎麼讓小孩看到飲料不會想喝!?以上麻煩老師解答了…謝謝王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18日 - 3:30 下午 您好, 1. 對於不到兩歲的孩子,未必能理解危險這件事,再加上阻止時,孩子也可能因為大人反映而驚嚇到,所以通常預防比較重要,建議就嚴肅地告訴孩子不可以,將刀子收走,並且盡快將電風扇套上防護網。 2. 在孩子還無法清楚表達時,很容易用咬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捍衛自己的方式,建議可以參考文章做法 https://pse.is/4bmpqk 3. 大人同桌吃飯,固定餐椅,吃完再離開餐椅是比較好的方法,因此,建議一開始的食物不要承裝太多,這樣孩子比較容易吃得完 4. 活動部份跑跑跳跳即可,上下樓梯、斜坡,到戶外各種路面活動皆可,也可以開始玩踢球,追球的活動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18日 - 3:32 下午 5. 建議當孩子會主動表達尿尿就可以在白天嘗試了 6. 大人吃或喝的東西,孩子自然都會想喝,可以嘗試用不同的容器裝水給孩子試試,但其實如果孩子常看到別人喝飲料,孩子一定會想喝的
jimmy83 says: 2022年7月13日 - 5:33 下午 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六岁半。 超级马力欧是他的偶像。 最近发现他会用谷歌找寻马力欧的女友- 桃花公主不穿衣服的照片。相信是他无意中从网路发现这些照片。 由于好奇关系,儿子之后会经常等没人的时候谷歌寻找。照片多数是卡通照,并没有女性私处和乳房相关照。 身为父母,我和太太还没有正面和儿子谈这个话题。想征询老师意见,父母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要开导,需要怎么和儿子沟通又不会伤害他至尊心、信心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18日 - 2:10 下午 您好,建議先從轉從轉移注意力開始,從馬力歐的延伸產品開始,樂高?switch?互動遊戲書?桌遊?看家中什麼比較合適,陪著孩子一起組合、玩或閱讀,喜歡馬力歐可以正向地帶著孩子去搜尋馬力歐相關的人物,也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喜歡馬力歐,再去延伸擴展興趣,在搜尋的過程中也可以假裝看到沒穿衣服的公主,這時候大人可以說一些評論,例如這一定是居心不良的人(小孩若不懂就直接說是壞人吧!)放的,目的有可能是要賺點擊,然後從中安插廣告或惡意程式,並且可以讓孩子知道看沒穿衣服是照片圖片是很不對的事情,也很無聊(這是教育孩子,不是認為孩子有看唷)
mom says: 2022年7月11日 - 12:22 上午 老師您好:我兒子是六歲目前準備就讀一年級,最近發現他很不喜歡參與團體活動,其實大概在五歲就有感覺他不太願意參加活動(闖關遊戲、大地遊戲⋯),前陣子我們參加國小舉辦新生的打擊樂團,告訴他後,他立刻大哭不要參加,但後來半哄半騙,他一進去遇到認識的玩的很瘋狂,後來隔天老師玩大風吹,老師在講規則他又立刻大哭,老師後來問他,小孩說:因為我不會玩!感覺他最近很膽怯,包含上次去搭美麗華摩天輪,裝備要搭就開始瘋狂說不要,後來又騙上去後,一下來就說:我下次還要搭一次!不知道是發生什麼問題了?感覺一直踏不出去那一步,在幼兒園其實也很受挫,常常吃最後,動作慢,不願意交新朋友,只固定跟一個朋友玩,所以前來請教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11日 - 3:25 下午 您好,孩子對自己比較沒自信,容易焦慮,也可能顯示孩子對於自己解決事情或應變能力認為是不足的。建議可以先跟孩子做事後討論,例如之前害怕參加樂團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引導孩子可以怎麼解決,或者結果其實沒那麼糟,是自己想太多了。再來跟孩子討論未發生的事,例如想想你這麼抗拒參加,原因是?如果不知道,那我們一起把可能的過程和狀況都想一遍吧!先不讓孩子覺得他一定會被逼著參加,因為當焦慮提升,大腦就失去理智了。所以先強調我們只是想一遍,然後引導孩子思考遇到這個問題時,可以怎麼解決,例如大風吹結果搞錯規則會怎麼樣?接著可以怎麼做。對於焦慮的孩子,鼓勵、教導解決方法、預先演練、充實正向經驗是很重要的
kyy740919 says: 2022年7月4日 - 7:48 上午 老師您好:兒子三歲,對於每天去上學、洗澡、喝水等例行性事物都會說不要,一直以來我奉行正向教養,給予他選擇、自己提出條件來討論,在他崩潰時先同理他;但到了三歲這個年紀他開始不買單,也不接受同理,每天都要為了該做的事進行勸說,我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應該要做的事情變成是他的責任,而不是我的壓力。每天上學迫於時間(睡眠八小時並於出門前半小時起床做他想做的事情,礙於雙薪晚上八點才吃飯十點前睡覺),現在變成威脅要打他、媽媽不愛他,他才肯出門。對於三歲叛逆期的心理發展大概了解一些,想尋找方法如何根治不要用威脅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認真看待這些本來就該做的事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4日 - 10:08 上午 您好,應該做的事是需要內在動機來驅使的,就像大人為了想要身體乾乾淨淨會去洗澡,孩子目前沒有甚麼內在動力讓他想做這件事,而大人的逼迫就會讓他覺得很煩,更沒有動力。或許跟孩子溝通清楚,每天就是要上學,就跟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而上學有甚麼好玩的呢?可以多反覆提醒孩子,增加內在的動機,洗澡、喝水也一樣,有時候做完事後面有個bonus很重要,或許是爸爸媽媽可以陪孩子玩他喜歡的玩具15分鐘,或者是念故事給他聽,或者是明白告訴他,這樣就部會有個嘮叨的媽媽一直碎念,令他覺得煩等等,善用外在動機來誘發內在動機。
edith1214ww says: 2022年7月1日 - 10:43 下午 老師你好,我女兒七歲,活動力十足,很會破壞東西,比如東西無法打開也不會想別的辦法,都使用蠻力破壞,有說過讓他想想別的辦法打開也無濟於事,文具(尺)到他手上就會被她折斷…被破壞的東西都藏起來… 好好講會聽但是好像沒什麼效果,一大聲就哭,被誤解也哭被拆穿也哭,請他好好吃飯也能哭,說他有再吃,阿我看她就沒再吃啊… 我女兒如果在那邊莫名其妙的哭,舅舅就會覺得很吵,會直接罵他叫他不要出聲,(我是單親媽媽) 我在別人管教我孩子的時候,我是不會出聲的 我處理她哭的方法是叫她去旁邊哭大聲一點再過來說,這時候他就不太哭了,怕是不是這樣導致他那麼愛哭,什麼事都用哭來表達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4日 - 9:49 上午 您好,孩子或許是沒耐心,也或許真的沒有想到別的辦法來打開,結果破壞了,自己也覺得不對,怕被罵才藏起來,然後下次遇到新的問題,又不問想自己開,一方面是因為想要證明他真的可以做得到,二方面是覺得反正問了可能也是叫自己想辦法,建議好好跟孩子談一談,大人生氣的點是甚麼,孩子有想嘗試的心很好,但如果只剩下應開這個方法,那就來問大人,而大人也要管好自己的脾氣,孩子來詢問時,態度一定要好,孩子才會願意繼續來問,當孩子願意問,就會學到方法,多幾次後,孩子也比較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嘗試來打開物品,而不是用蠻力。
jean200232 says: 2022年6月28日 - 8:33 上午 王老師您好: 我有一個5歲半的兒子,兒子睡覺有一個很擾人的問題,他晚上睡覺都會用手或腳插在我的枕頭下面或者我的背後,甚至是腰後面,從他4歲開始就有這問題,我也陸陸續續跟他溝通過好幾次,告訴他這樣我很不舒服,很難入睡,他會短暫抽離,但過沒多久又會繼續反覆上述動作,一張雙人床常常被他擠到已經在床的邊緣,有時我還會不小心被擠下床,我實在非常困擾!因為我是輪3班的,其實已經很不好睡了,有時候半夜被兒子插到醒過來,就一肚子火!柔性溝通也說過,也罵過,但效果成效不彰!想請問老師這應該怎麽做比較好?是什麼原因導致兒子會這樣呢?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7月4日 - 9:42 上午 您好,這是孩子的睡眠儀式還是孩子連入睡後都會呢?感覺孩子就是喜歡深壓覺,比較容易入睡或睡得著,如果是給孩子抱枕或一顆枕頭放在你們中間呢?讓孩子手被這個枕頭壓著,取代要被妳身體壓著的感覺。不過其實孩子也已經5歲半了,或許可以考慮兩人分床睡,讓彼此都睡得比較好唷
Connie says: 2022年6月26日 - 8:02 下午 老師您好,小朋友今年八月滿四歲,最近只要吃飯吃太久一邊吃一邊玩,食物要被收走,他就會說「我不要媽媽」,不然就是跑到角落生氣,或者不順他的意還是原本說好的事情,例如本來講好說再多玩10分鐘就要去洗澡,但是時間到了他就會生氣跑去角落,也會一直灰⋯等等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請問老師有什麼建議和辦法可以溝通?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6月27日 - 11:47 上午 您好,我想孩子自己也很挫折,嘴巴說討厭媽媽,其實是討厭這樣的狀況,他想玩,但他知道東西沒吃完不對,食物被收走代表自己做錯了。而說好10分鐘後洗澡,自己又沒做到也是錯,他很矛盾。現在可能需要大人的協助自我控制,讓他知道他可以做得到。例如吃飯再給10分鐘就要收食物,最後10分鐘媽媽可以陪你,我們趕快吃完,等一下就可以好好玩,孩子如果有數量概念更好,明確讓孩子知道大概在吃幾口就可以結束,我們一起加油。洗澡的最後10分鐘約定也一樣,跟孩子說清楚,洗完澡還可以玩,但是如果一直不來洗澡,那媽媽就會只好先幫玩具收走,讓你能好好洗澡,你希望自己先放在旁邊,等等玩,還是被收走呢?讓孩子有控制權,被尊重是關鍵
程雅文 says: 2022年6月21日 - 3:41 下午 王老師 您好: 老大5歲、老二4歲..二個人因為疫情的關係目前都是請假在家.. 二個人的玩具真的很多..(有的是姐姐的小孩留下來的,有的是鼓勵買的) 但他們總是不愛惜..有的玩具(小型)就會往屋頂丟讓它滾下來..但可想而知掉下來就壞了.. 提醒他們後..當下記得..過一天以後又忘了.. 請問王老師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6月27日 - 10:40 上午 您好,當孩子東西充足,自然會將覺得沒用的東西隨意使用或丟棄,因為正規的玩法覺得不有趣,而也不知道這物品還能做什麼,只能用這些物品創造更好玩的玩法,如果物品因此損壞,孩子也沒有感覺,那就更證明孩子真的對此物品不敢興趣的。既然待在家,媽媽也不願意看到好好的物品壞掉,或許可以請孩子們整理自己的玩具,並告訴孩子這些還能玩的玩具,儘管我們不玩,但媽媽可以把他捐出去或者是上網賣掉,賣掉的錢還可以存下來買東西,創造這些玩具的其他價值,而因為有新的任務,也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玩破壞玩具的遊戲事,而開始規劃家長提的有意義的事,這絕對比大人說了一百次要珍惜玩具有用。
tuna says: 2022年6月19日 - 12:34 上午 王老師 您好 小孩今年五歲了 聯評三次都勾符合申請身心殘障手冊 阿公阿嬤 沒辦法接受事實 他們一直都認為小孩很正常 阿公阿嬤都不相信專業評估 該怎麼辦 一定要去申請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6月20日 - 12:17 下午 您好,一般而言有手冊或許在教育上、生活上的資源都會比較豐富,尤其在學校,一班的老師未必知道如何引導比較特別的孩子,但有手冊,並通報,政府就能安排了解特教的老師入校輔導,或者接受特教老師的指導,對孩子當然會比較好,建議可以在和長輩溝通,或讓長輩一起參與早療評估過程。
b95902121 says: 2022年6月16日 - 12:50 下午 老師您好,家中哥哥今年五歲(中班將升大班) 從小到大托嬰至幼兒園老師們的評語都是很聰明,但是在團體中的配合度需加強 例如 : * 上課有獎勵型或競賽型活動會很認真參與,若非前者,就會有一些狀況 (如爬上椅子、離開位置等) * 老師教學時,有時候也會故意念錯當作有趣,引起同學笑,即便老師已糾正後,還是會故意 * 玩遊戲時,老師有提醒規範,據老師說,其他同學不會發生例如不該踩的地方去踩,但他很容易在家中,明顯發現對於有興趣的東西很專注 (如數學類或邏輯類書籍),若像是寫子練習這種活動就會較無耐性。(與學校老師了解,都有每天做大肌肉等活動;周末或假日也會有跑跳活動 想請問,如何協助孩子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6月20日 - 12:11 下午 您好,孩子會想要去追尋感覺刺激,而且孩子衝動性較高,建議可以參考文章,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2/06/10/6101/ 並做些衝動抑制的遊戲,例如老鷹抓小雞、一二三木頭人、音樂火車、大風吹或蘿蔔蹲等團體遊戲,這些遊戲同時也在考驗團體專注力 可以考慮陪楊孩子參加球類運動,球類運動一般也較多衝動控制和團體目標、團體注意力的挑戰。 也歡迎來電預約評估,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孩子的建議,請來電02-23963177
happy91698 says: 2022年6月10日 - 4:38 下午 老師您好,我家哥哥有在您們那裏上課,但因為疫情他已經停課幾週,最近他的行為模式跟反應有越來越奇怪的感覺,像是明明他已經會說他吃飽了或是吃不完,可那天他突然吐開水到碗裡,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因為他吃不完⋯還有像是他某一天突然把腳趾頭放進嘴巴裡,我問他你在做什麼,他說因為他弄到我的瓶蓋(我用寶特瓶喝水),我不懂他怎麼會有這些舉動? 然後如果我在講電話,他會一直來跟我講話、拿玩具丟我或是攻擊我,當下都制止不了他,之後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他想要大人陪他玩,請問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6月14日 - 11:12 上午 您好,看起來孩子想引起大人注意的成分居多,的確也是想要跟人玩的意圖,但方法不恰當,孩子在社交方法、心智解讀、情感的自我覺察與表達上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建議可以和授課的老師再多聊聊,並找尋可以持續訓練不中斷的方式。
Kuojenny52 says: 2022年6月9日 - 9:44 上午 王老師好~哥哥聯合評估有輕微過動。目前他遇到不順心 或是轉換心情的時候 都會先尖叫 然後爆哭 情緒沒有辦法恢復 邊哭邊鎚媽媽的身體。我應該怎麼調整情緒的管理呢?他ㄧ爆哭就說媽媽我要抱抱 抱完馬上不哭 可以馬上抱嗎?我有點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6月14日 - 10:53 上午 您好,建議參考文章內容,分齡引導 https://reurl.cc/1Z7nLG 你的抱是幫助孩子冷靜,可以抱,但開始協助孩子自覺自己的情緒,一起陪伴孩子找到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也很重要,看起來深壓覺(擁抱也是一種深壓覺)對孩子就很有用,可以朝那個方向找,例如縮在角落冷靜也是一種方法,只要方法不要太不合乎常理,不干擾到他人,不危險,其實都可以嘗試
alin0820 says: 2022年6月5日 - 7:52 上午 老師想詢問~孩子4歲,因為工作關係,都是婆家在帶,他們很寵,我比較嚴格。孩子如果有其他大人在不太理我的管教。跟婆家跟先生寵愛要什麼有什麼,導致我希望他們節制零食 3C 偶爾不給他就哭,不然就怒,其他人面前、我的教育有什麼好的方式? 另外,先生時常在小孩子面前對我不尊重 出口刻薄 ,因為不想要孩子聽到,我選擇馬上離開到樓下透氣,小孩子會跑來問我要去哪裡,我會哄抱孩子一下再走,結果馬上他父親把孩子搶走(他跟父親更好~)然後告訴孩子我丟著孩子不管,跟孩子說我神經病,孩子就不給我抱也不再看我了 我一週固定帶孩子2天,晚上下班一定會陪他們在家。只是他們更常回到婆家(我要上班),我該怎麼做,很傷心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6月6日 - 8:35 下午 您好,第一,跟先生溝通清楚,如果先生在乎孩子的教育,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言詞,因為四歲的孩子是很會學了 第二,每次有爭執,孩子若是在場的情況,事後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剛剛發生的事情,媽媽的感受與想法,四歲已經有同理心的發展。 第三,如果擔心孩子受到長輩和先生過分寵愛,可以透過上學來減少相處的時間,上學也能幫助孩子心智的成熟,判斷是非 第四,透過繪本,引導孩子了解為何有些事情媽媽不喜歡孩子做,例如看3C、吃零食等,孩子需要增長知識,才能學到自我節制。也可以透過情緒繪本的引導,教孩子用對的方式表達,哭鬧不是適合的方式。每天的親子共讀絕對能增加您和孩子的情感連結與孩子對您理解
王宏哲 says: 2022年5月30日 - 12:10 下午 您好 懲罰是一時的,孩子未必會學到發自內心的尊重,不如跟孩子好好談談,也請孩子觀察,當孩子對長輩不尊敬時,長輩會有甚麼樣的感覺,孩子必須知道為何要尊重,才會真的做到 這是同理心的培養,並且引導孩子思考,那下次應該怎麼跟長輩說話,並演練,有做到就好好的讚許孩子這才是比懲罰更重要的事
chen xueli says: 2022年5月18日 - 9:38 下午 王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六岁。最近他突然在家里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有妖怪,坏人。即便只是洗手都要我或爸爸陪,他才肯去。在幼儿园或在阿姨家时,他可以一个人去厕所。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人多而我们家只有三个人。请问为什么他会突然这样?我应该如何引导或帮助他,让他不再害怕一个人去厕所?谢谢您!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5月23日 - 10:29 上午 您好,本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懂得越多或看得越多,就有可能會害怕得越多,當然也有可能勇敢的越多 孩子突然如此,有可能是受到了某些書籍、卡通、或生活經驗等影響,可以留意一下孩子”妖怪”這個詞從哪裡來的,引導孩子更深入了解妖怪這個詞,例如這是畫卡通的人為了吸引小孩所編出來的角色 再來,可以陪伴孩子找妖怪,破解孩子認為可能躲藏妖怪的所有地方 還有,爸媽也可以編撰故事,例如所有的妖怪都怕光或這個護身符 幫孩子創造這類的勇敢小物 最後就是漸進式的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做到 可以參考文章設計勇氣計劃表:https://www.leaderkid.com.tw/2019/11/05/551804/
a0933869830 says: 2022年5月14日 - 3:34 上午 老師您好:想請教女兒現在是兩歲,有什麼教材適合她現在的年齡嗎?目前她對書本沒有辦法乖乖做下來看,都是按有音樂的書本,但聽一下就說不要了,不會超過5分鐘,她很愛說話,但語言詞彙太少,都在說外星語,自己說的很開心…想讓她增加東西上的認知、表達~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5月16日 - 8:29 下午 媽媽您好,建議給孩子感統書來引發興趣。可用不同觸覺及聽覺效果的書(未必要音樂類型)。1.認知感統操作書:https://reurl.cc/vd6jdl這類型的書要明確的給孩子「找到答案」的樂趣,用這樣的互動方式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可以一邊拿著書,一邊用問答的方式引導他「按」的動作及「按完後的回應」(非單純使用沒有前因後果及無法使孩子有認知學習的音樂書) 2.針對孩子語言詞彙太少的狀況,建議用這套:https://reurl.cc/Lm6zmX「有聲認知書中」有很多單字可供孩子學習;「晚安365」專設計給小小孩,裡面有很多3分鐘內的故事,啟蒙幼兒的思考力。推薦給您,謝謝。
Queena Chen says: 2022年5月11日 - 2:04 下午 老師你好:我想請問我家姊姊目前是一年級,現在在家就是完全他是最大的老大似的,不聽任何人說話,還會對長輩指責與大聲怒吼,若他自己覺得可能自己做錯了,不會認錯反而會瞪人或者表情不屑,只要家裡有人說他,他自己就會躲在一旁完全不理人,如果是自己感受到委屈會哭泣。跟二胎妹妹的相處時常不允許妹妹怎麼樣之類的,妹妹偶爾也會跟著姐姐一起做類似的事情出來,想請問老師我要怎麼改變我跟他們的相處方式才能讓姊妹倆不要有這些行為嘛????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22年5月11日 - 4:41 下午 您好,建議可以參考文章。孩子都需要被理解和同理,姊姊會反抗,多半和覺得大家都不聽他的有關,建議可以在孩子平靜的時候跟孩子聊一聊,例如我知道你剛剛是……(幫孩子把情緒感受說出來),因為你覺得……….(讓孩子學習了解自己),接著同理他,例如我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感覺。接下來就是引導孩子思考,可是你覺得對方為何會說那句話,你覺得他那樣說是希望甚麼? 很多時候孩子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但對方根本沒有這樣,結果就會產生誤解而生氣。不願意承認錯誤也是因為覺得認錯,就會有一種自己真的很差勁的感覺,這些感受如果不在孩子平靜的時候好好溝通,在情緒來時更無法溝通,就會變成惡性循環
老師好,我兒子快要3歲半了,他每天從起床就看電視到他要睡覺,從他1歲開始,他爸爸就開始給他看電視,而我因為也不知道要讓他做什麼,所以也放任他看。他每次都是電視看一看就會玩玩具,玩一玩又看。我也會讓他幫忙我做家事、有煮飯的時候也會讓他幫忙,也會唸故事書給他聽,不過到最後都還是會看電視。 我每次都會跟他說還剩10分鐘就要睡覺、或是看完現在這個影片就睡覺,他每次都會跟我說好,可是最後都會賴皮,我都會說剛剛已經講好看完這個影片就睡覺了,然後就直接關電視,他都會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說他還要看,然後一直重複同一句話,一直尖叫,會搶遙控器,也會打我。請問老師平常在家一整天我應該要讓他做什麼?要如何戒掉看電視?
您好,這年紀的孩子會玩積木、畫畫、黏土、拼圖……等,但孩子也不是天生就可以玩玩具玩很久,他們需要陪伴引導,才能創造更多的遊戲玩法,而當他們能創造玩法,樂在其中時,你就會發現要孩子自己玩,讓大人能做自己的事是有可能的。現階段,建議規劃好每天允許看電視的時間,其餘時間,可以帶孩子到公園,也可以購買一些積木、球、拼圖、黏土等各種教具玩具,或者是美勞畫畫用具,讓孩子可以盡情探索,發揮想像力和創意,一開始大人事需要陪伴的。當然現在請孩子幫忙做家事、煮飯也都是很好的安排,或許爸爸媽媽可以稍微列一下每天的作息表,如同幼兒園的課表一樣,規劃好時間,在家帶小孩會更輕鬆些
老師你好:最近孩子對我說的話讓我在意的想哭。男童6歲獨子。平常早上跟孩子抱抱掰掰後就是爸爸送去學校,放學是媽媽我接回家。有次下班後有事,放學換爸爸接,孩子很開心。隔天一如往常的接孩子回家他卻說為什麼不是爸爸接,我說爸爸平常都是晚下班所以都是我來接。我忍住傷心地繼續問,為什麼你想要爸爸接? 他說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媽媽接我,都不是爸爸。覺得膩。我問:你比較喜歡爸爸嗎? 他點點頭。確實,回家之後都是我在照顧他,吃飯洗澡寫功課,然後跟爸爸輪流陪他睡,我知道他是敏感寶寶,需要比較多的安全感,所以就算一個人洗澡上廁所我都會在門口陪他說話。是不是我的多陪伴反而讓他不珍惜? 我是不是該多放手一些呢?
您好,建議媽咪別想太多,其實孩子有可能真的只是圖新鮮感,孩子也說了,從小到大幾乎都是媽媽接,所以覺得換爸爸接也很好玩,孩子沒有想到這些話會讓你受傷,放心,說不定如果早上換成是你送孩子上學,孩子也會騎他隔天也是你送唷
老師您好:
1.我兒子現在1歲7個月只會說媽媽、謝謝跟聽懂指令,其他都是牙牙語言這樣正常?(偶爾會講拿或給)還是需要在觀察?每天有唸故事書或繪本給他,另外請教老師語言發展要到幾歲還不會講話,才要帶去給老師評估呢?
2.最近有帶他去親子館上實體課程,都會坐不住地到處亂玩,把他抓來做下停課,反而尖叫哭鬧;請問老師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小孩乖乖地坐下來聽課呢?
3.這時期常常會有不如他意或是突然暴走的情緒,但是我都跟他說先冷靜,媽媽陪你發洩情緒完再詢問他想要什麼;但是在外面場所不可能有安靜地方讓他發洩情緒,要怎麼做才能不讓其他人一直盯著他,搞得好像我們帶小孩。
以上麻煩老師解答⋯謝謝王老師
老師您好:
1.我兒子目前一歲8個月,最近玩切水果遊戲會將玩具刀放到電風扇裡面去,制止他時,他會用大哭的方式,一直要將玩具刀戳進電風扇的縫,要怎麼讓孩子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及如何制止?
2.小朋友會咬大他4歲表哥(平常會玩在一起),告訴他不能這樣,最近有比較少出現這個動作了,請問為什麼小孩會有這種行為?
3.因為平常上班小孩在公婆家被照顧比較多,我想在家訓練小孩可以定點吃飯我應該要如何引導較好?
4.這個年紀喜歡跳,應該陪他們玩什麼遊戲跟運動?
5.買了學習褲,但不知道要什麼時機穿較好?!
6.要怎麼讓小孩看到飲料不會想喝!?
以上麻煩老師解答了…謝謝王老師
您好,
1. 對於不到兩歲的孩子,未必能理解危險這件事,再加上阻止時,孩子也可能因為大人反映而驚嚇到,所以通常預防比較重要,建議就嚴肅地告訴孩子不可以,將刀子收走,並且盡快將電風扇套上防護網。
2. 在孩子還無法清楚表達時,很容易用咬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捍衛自己的方式,建議可以參考文章做法
https://pse.is/4bmpqk
3. 大人同桌吃飯,固定餐椅,吃完再離開餐椅是比較好的方法,因此,建議一開始的食物不要承裝太多,這樣孩子比較容易吃得完
4. 活動部份跑跑跳跳即可,上下樓梯、斜坡,到戶外各種路面活動皆可,也可以開始玩踢球,追球的活動
5. 建議當孩子會主動表達尿尿就可以在白天嘗試了
6. 大人吃或喝的東西,孩子自然都會想喝,可以嘗試用不同的容器裝水給孩子試試,但其實如果孩子常看到別人喝飲料,孩子一定會想喝的
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六岁半。
超级马力欧是他的偶像。
最近发现他会用谷歌找寻马力欧的女友- 桃花公主不穿衣服的照片。相信是他无意中从网路发现这些照片。
由于好奇关系,儿子之后会经常等没人的时候谷歌寻找。照片多数是卡通照,并没有女性私处和乳房相关照。
身为父母,我和太太还没有正面和儿子谈这个话题。想征询老师意见,父母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要开导,需要怎么和儿子沟通又不会伤害他至尊心、信心呢?
您好,建議先從轉從轉移注意力開始,從馬力歐的延伸產品開始,樂高?switch?互動遊戲書?桌遊?看家中什麼比較合適,陪著孩子一起組合、玩或閱讀,喜歡馬力歐可以正向地帶著孩子去搜尋馬力歐相關的人物,也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喜歡馬力歐,再去延伸擴展興趣,在搜尋的過程中也可以假裝看到沒穿衣服的公主,這時候大人可以說一些評論,例如這一定是居心不良的人(小孩若不懂就直接說是壞人吧!)放的,目的有可能是要賺點擊,然後從中安插廣告或惡意程式,並且可以讓孩子知道看沒穿衣服是照片圖片是很不對的事情,也很無聊(這是教育孩子,不是認為孩子有看唷)
老師您好:我兒子是六歲目前準備就讀一年級,最近發現他很不喜歡參與團體活動,其實大概在五歲就有感覺他不太願意參加活動(闖關遊戲、大地遊戲⋯),前陣子我們參加國小舉辦新生的打擊樂團,告訴他後,他立刻大哭不要參加,但後來半哄半騙,他一進去遇到認識的玩的很瘋狂,後來隔天老師玩大風吹,老師在講規則他又立刻大哭,老師後來問他,小孩說:因為我不會玩!感覺他最近很膽怯,包含上次去搭美麗華摩天輪,裝備要搭就開始瘋狂說不要,後來又騙上去後,一下來就說:我下次還要搭一次!不知道是發生什麼問題了?感覺一直踏不出去那一步,在幼兒園其實也很受挫,常常吃最後,動作慢,不願意交新朋友,只固定跟一個朋友玩,所以前來請教老師!
您好,孩子對自己比較沒自信,容易焦慮,也可能顯示孩子對於自己解決事情或應變能力認為是不足的。建議可以先跟孩子做事後討論,例如之前害怕參加樂團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引導孩子可以怎麼解決,或者結果其實沒那麼糟,是自己想太多了。再來跟孩子討論未發生的事,例如想想你這麼抗拒參加,原因是?如果不知道,那我們一起把可能的過程和狀況都想一遍吧!先不讓孩子覺得他一定會被逼著參加,因為當焦慮提升,大腦就失去理智了。所以先強調我們只是想一遍,然後引導孩子思考遇到這個問題時,可以怎麼解決,例如大風吹結果搞錯規則會怎麼樣?接著可以怎麼做。對於焦慮的孩子,鼓勵、教導解決方法、預先演練、充實正向經驗是很重要的
老師您好:兒子三歲,對於每天去上學、洗澡、喝水等例行性事物都會說不要,一直以來我奉行正向教養,給予他選擇、自己提出條件來討論,在他崩潰時先同理他;但到了三歲這個年紀他開始不買單,也不接受同理,每天都要為了該做的事進行勸說,我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應該要做的事情變成是他的責任,而不是我的壓力。每天上學迫於時間(睡眠八小時並於出門前半小時起床做他想做的事情,礙於雙薪晚上八點才吃飯十點前睡覺),現在變成威脅要打他、媽媽不愛他,他才肯出門。對於三歲叛逆期的心理發展大概了解一些,想尋找方法如何根治不要用威脅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認真看待這些本來就該做的事
您好,應該做的事是需要內在動機來驅使的,就像大人為了想要身體乾乾淨淨會去洗澡,孩子目前沒有甚麼內在動力讓他想做這件事,而大人的逼迫就會讓他覺得很煩,更沒有動力。或許跟孩子溝通清楚,每天就是要上學,就跟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而上學有甚麼好玩的呢?可以多反覆提醒孩子,增加內在的動機,洗澡、喝水也一樣,有時候做完事後面有個bonus很重要,或許是爸爸媽媽可以陪孩子玩他喜歡的玩具15分鐘,或者是念故事給他聽,或者是明白告訴他,這樣就部會有個嘮叨的媽媽一直碎念,令他覺得煩等等,善用外在動機來誘發內在動機。
老師你好,我女兒七歲,活動力十足,很會破壞東西,比如東西無法打開也不會想別的辦法,都使用蠻力破壞,有說過讓他想想別的辦法打開也無濟於事,文具(尺)到他手上就會被她折斷…被破壞的東西都藏起來…
好好講會聽但是好像沒什麼效果,一大聲就哭,被誤解也哭被拆穿也哭,請他好好吃飯也能哭,說他有再吃,阿我看她就沒再吃啊…
我女兒如果在那邊莫名其妙的哭,舅舅就會覺得很吵,會直接罵他叫他不要出聲,(我是單親媽媽)
我在別人管教我孩子的時候,我是不會出聲的
我處理她哭的方法是叫她去旁邊哭大聲一點再過來說,這時候他就不太哭了,怕是不是這樣導致他那麼愛哭,什麼事都用哭來表達
您好,孩子或許是沒耐心,也或許真的沒有想到別的辦法來打開,結果破壞了,自己也覺得不對,怕被罵才藏起來,然後下次遇到新的問題,又不問想自己開,一方面是因為想要證明他真的可以做得到,二方面是覺得反正問了可能也是叫自己想辦法,建議好好跟孩子談一談,大人生氣的點是甚麼,孩子有想嘗試的心很好,但如果只剩下應開這個方法,那就來問大人,而大人也要管好自己的脾氣,孩子來詢問時,態度一定要好,孩子才會願意繼續來問,當孩子願意問,就會學到方法,多幾次後,孩子也比較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嘗試來打開物品,而不是用蠻力。
王老師您好:
我有一個5歲半的兒子,兒子睡覺有一個很擾人的問題,他晚上睡覺都會用手或腳插在我的枕頭下面或者我的背後,甚至是腰後面,從他4歲開始就有這問題,我也陸陸續續跟他溝通過好幾次,告訴他這樣我很不舒服,很難入睡,他會短暫抽離,但過沒多久又會繼續反覆上述動作,一張雙人床常常被他擠到已經在床的邊緣,有時我還會不小心被擠下床,我實在非常困擾!因為我是輪3班的,其實已經很不好睡了,有時候半夜被兒子插到醒過來,就一肚子火!柔性溝通也說過,也罵過,但效果成效不彰!想請問老師這應該怎麽做比較好?是什麼原因導致兒子會這樣呢?謝謝
您好,這是孩子的睡眠儀式還是孩子連入睡後都會呢?感覺孩子就是喜歡深壓覺,比較容易入睡或睡得著,如果是給孩子抱枕或一顆枕頭放在你們中間呢?讓孩子手被這個枕頭壓著,取代要被妳身體壓著的感覺。不過其實孩子也已經5歲半了,或許可以考慮兩人分床睡,讓彼此都睡得比較好唷
老師您好,小朋友今年八月滿四歲,最近只要吃飯吃太久一邊吃一邊玩,食物要被收走,他就會說「我不要媽媽」,不然就是跑到角落生氣,或者不順他的意還是原本說好的事情,例如本來講好說再多玩10分鐘就要去洗澡,但是時間到了他就會生氣跑去角落,也會一直灰⋯等等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請問老師有什麼建議和辦法可以溝通?
您好,我想孩子自己也很挫折,嘴巴說討厭媽媽,其實是討厭這樣的狀況,他想玩,但他知道東西沒吃完不對,食物被收走代表自己做錯了。而說好10分鐘後洗澡,自己又沒做到也是錯,他很矛盾。現在可能需要大人的協助自我控制,讓他知道他可以做得到。例如吃飯再給10分鐘就要收食物,最後10分鐘媽媽可以陪你,我們趕快吃完,等一下就可以好好玩,孩子如果有數量概念更好,明確讓孩子知道大概在吃幾口就可以結束,我們一起加油。洗澡的最後10分鐘約定也一樣,跟孩子說清楚,洗完澡還可以玩,但是如果一直不來洗澡,那媽媽就會只好先幫玩具收走,讓你能好好洗澡,你希望自己先放在旁邊,等等玩,還是被收走呢?讓孩子有控制權,被尊重是關鍵
王老師 您好:
老大5歲、老二4歲..二個人因為疫情的關係目前都是請假在家..
二個人的玩具真的很多..(有的是姐姐的小孩留下來的,有的是鼓勵買的)
但他們總是不愛惜..有的玩具(小型)就會往屋頂丟讓它滾下來..但可想而知掉下來就壞了..
提醒他們後..當下記得..過一天以後又忘了..
請問王老師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嗎??
您好,當孩子東西充足,自然會將覺得沒用的東西隨意使用或丟棄,因為正規的玩法覺得不有趣,而也不知道這物品還能做什麼,只能用這些物品創造更好玩的玩法,如果物品因此損壞,孩子也沒有感覺,那就更證明孩子真的對此物品不敢興趣的。既然待在家,媽媽也不願意看到好好的物品壞掉,或許可以請孩子們整理自己的玩具,並告訴孩子這些還能玩的玩具,儘管我們不玩,但媽媽可以把他捐出去或者是上網賣掉,賣掉的錢還可以存下來買東西,創造這些玩具的其他價值,而因為有新的任務,也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玩破壞玩具的遊戲事,而開始規劃家長提的有意義的事,這絕對比大人說了一百次要珍惜玩具有用。
王老師 您好 小孩今年五歲了 聯評三次都勾符合申請身心殘障手冊 阿公阿嬤 沒辦法接受事實 他們一直都認為小孩很正常 阿公阿嬤都不相信專業評估 該怎麼辦 一定要去申請嗎
您好,一般而言有手冊或許在教育上、生活上的資源都會比較豐富,尤其在學校,一班的老師未必知道如何引導比較特別的孩子,但有手冊,並通報,政府就能安排了解特教的老師入校輔導,或者接受特教老師的指導,對孩子當然會比較好,建議可以在和長輩溝通,或讓長輩一起參與早療評估過程。
老師您好,家中哥哥今年五歲(中班將升大班)
從小到大托嬰至幼兒園老師們的評語都是很聰明,但是在團體中的配合度需加強
例如 :
* 上課有獎勵型或競賽型活動會很認真參與,若非前者,就會有一些狀況 (如爬上椅子、離開位置等)
* 老師教學時,有時候也會故意念錯當作有趣,引起同學笑,即便老師已糾正後,還是會故意
* 玩遊戲時,老師有提醒規範,據老師說,其他同學不會發生例如不該踩的地方去踩,但他很容易
在家中,明顯發現對於有興趣的東西很專注 (如數學類或邏輯類書籍),若像是寫子練習這種活動就會較無耐性。
(與學校老師了解,都有每天做大肌肉等活動;周末或假日也會有跑跳活動
想請問,如何協助孩子
您好,孩子會想要去追尋感覺刺激,而且孩子衝動性較高,建議可以參考文章,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2/06/10/6101/
並做些衝動抑制的遊戲,例如老鷹抓小雞、一二三木頭人、音樂火車、大風吹或蘿蔔蹲等團體遊戲,這些遊戲同時也在考驗團體專注力
可以考慮陪楊孩子參加球類運動,球類運動一般也較多衝動控制和團體目標、團體注意力的挑戰。
也歡迎來電預約評估,了解孩子才能給予更適切孩子的建議,請來電02-23963177
老師您好,我家哥哥有在您們那裏上課,但因為疫情他已經停課幾週,最近他的行為模式跟反應有越來越奇怪的感覺,像是明明他已經會說他吃飽了或是吃不完,可那天他突然吐開水到碗裡,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因為他吃不完⋯還有像是他某一天突然把腳趾頭放進嘴巴裡,我問他你在做什麼,他說因為他弄到我的瓶蓋(我用寶特瓶喝水),我不懂他怎麼會有這些舉動? 然後如果我在講電話,他會一直來跟我講話、拿玩具丟我或是攻擊我,當下都制止不了他,之後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他想要大人陪他玩,請問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嗎?
您好,看起來孩子想引起大人注意的成分居多,的確也是想要跟人玩的意圖,但方法不恰當,孩子在社交方法、心智解讀、情感的自我覺察與表達上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建議可以和授課的老師再多聊聊,並找尋可以持續訓練不中斷的方式。
王老師好~哥哥聯合評估有輕微過動。目前他遇到不順心 或是轉換心情的時候 都會先尖叫 然後爆哭 情緒沒有辦法恢復 邊哭邊鎚媽媽的身體。我應該怎麼調整情緒的管理呢?他ㄧ爆哭就說媽媽我要抱抱 抱完馬上不哭 可以馬上抱嗎?我有點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您好,建議參考文章內容,分齡引導
https://reurl.cc/1Z7nLG
你的抱是幫助孩子冷靜,可以抱,但開始協助孩子自覺自己的情緒,一起陪伴孩子找到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也很重要,看起來深壓覺(擁抱也是一種深壓覺)對孩子就很有用,可以朝那個方向找,例如縮在角落冷靜也是一種方法,只要方法不要太不合乎常理,不干擾到他人,不危險,其實都可以嘗試
老師想詢問~孩子4歲,因為工作關係,都是婆家在帶,他們很寵,我比較嚴格。孩子如果有其他大人在不太理我的管教。跟婆家跟先生寵愛要什麼有什麼,導致我希望他們節制零食 3C 偶爾不給他就哭,不然就怒,其他人面前、我的教育有什麼好的方式?
另外,先生時常在小孩子面前對我不尊重 出口刻薄 ,因為不想要孩子聽到,我選擇馬上離開到樓下透氣,小孩子會跑來問我要去哪裡,我會哄抱孩子一下再走,結果馬上他父親把孩子搶走(他跟父親更好~)然後告訴孩子我丟著孩子不管,跟孩子說我神經病,孩子就不給我抱也不再看我了
我一週固定帶孩子2天,晚上下班一定會陪他們在家。只是他們更常回到婆家(我要上班),我該怎麼做,很傷心
您好,第一,跟先生溝通清楚,如果先生在乎孩子的教育,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言詞,因為四歲的孩子是很會學了
第二,每次有爭執,孩子若是在場的情況,事後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剛剛發生的事情,媽媽的感受與想法,四歲已經有同理心的發展。
第三,如果擔心孩子受到長輩和先生過分寵愛,可以透過上學來減少相處的時間,上學也能幫助孩子心智的成熟,判斷是非
第四,透過繪本,引導孩子了解為何有些事情媽媽不喜歡孩子做,例如看3C、吃零食等,孩子需要增長知識,才能學到自我節制。也可以透過情緒繪本的引導,教孩子用對的方式表達,哭鬧不是適合的方式。每天的親子共讀絕對能增加您和孩子的情感連結與孩子對您理解
老師您好,請問對長輩不敬,我們可以怎麼教,一定要處罰嗎?處罰不是用打的吧,可以怎麼做?
您好
懲罰是一時的,孩子未必會學到發自內心的尊重,不如跟孩子好好談談,也請孩子觀察,當孩子對長輩不尊敬時,長輩會有甚麼樣的感覺,孩子必須知道為何要尊重,才會真的做到
這是同理心的培養,並且引導孩子思考,那下次應該怎麼跟長輩說話,並演練,有做到就好好的讚許孩子這才是比懲罰更重要的事
王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六岁。最近他突然在家里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有妖怪,坏人。即便只是洗手都要我或爸爸陪,他才肯去。在幼儿园或在阿姨家时,他可以一个人去厕所。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人多而我们家只有三个人。请问为什么他会突然这样?我应该如何引导或帮助他,让他不再害怕一个人去厕所?谢谢您!
您好,本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懂得越多或看得越多,就有可能會害怕得越多,當然也有可能勇敢的越多
孩子突然如此,有可能是受到了某些書籍、卡通、或生活經驗等影響,可以留意一下孩子”妖怪”這個詞從哪裡來的,引導孩子更深入了解妖怪這個詞,例如這是畫卡通的人為了吸引小孩所編出來的角色
再來,可以陪伴孩子找妖怪,破解孩子認為可能躲藏妖怪的所有地方
還有,爸媽也可以編撰故事,例如所有的妖怪都怕光或這個護身符
幫孩子創造這類的勇敢小物
最後就是漸進式的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做到
可以參考文章設計勇氣計劃表:https://www.leaderkid.com.tw/2019/11/05/551804/
老師您好:想請教女兒現在是兩歲,有什麼教材適合她現在的年齡嗎?目前她對書本沒有辦法乖乖做下來看,都是按有音樂的書本,但聽一下就說不要了,不會超過5分鐘,她很愛說話,但語言詞彙太少,都在說外星語,自己說的很開心…想讓她增加東西上的認知、表達~
媽媽您好,建議給孩子感統書來引發興趣。可用不同觸覺及聽覺效果的書(未必要音樂類型)。1.認知感統操作書:https://reurl.cc/vd6jdl這類型的書要明確的給孩子「找到答案」的樂趣,用這樣的互動方式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可以一邊拿著書,一邊用問答的方式引導他「按」的動作及「按完後的回應」(非單純使用沒有前因後果及無法使孩子有認知學習的音樂書)
2.針對孩子語言詞彙太少的狀況,建議用這套:https://reurl.cc/Lm6zmX「有聲認知書中」有很多單字可供孩子學習;「晚安365」專設計給小小孩,裡面有很多3分鐘內的故事,啟蒙幼兒的思考力。推薦給您,謝謝。
老師你好:我想請問我家姊姊目前是一年級,現在在家就是完全他是最大的老大似的,不聽任何人說話,還會對長輩指責與大聲怒吼,若他自己覺得可能自己做錯了,不會認錯反而會瞪人或者表情不屑,只要家裡有人說他,他自己就會躲在一旁完全不理人,如果是自己感受到委屈會哭泣。跟二胎妹妹的相處時常不允許妹妹怎麼樣之類的,妹妹偶爾也會跟著姐姐一起做類似的事情出來,想請問老師我要怎麼改變我跟他們的相處方式才能讓姊妹倆不要有這些行為嘛????
您好,建議可以參考文章。孩子都需要被理解和同理,姊姊會反抗,多半和覺得大家都不聽他的有關,建議可以在孩子平靜的時候跟孩子聊一聊,例如我知道你剛剛是……(幫孩子把情緒感受說出來),因為你覺得……….(讓孩子學習了解自己),接著同理他,例如我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感覺。接下來就是引導孩子思考,可是你覺得對方為何會說那句話,你覺得他那樣說是希望甚麼?
很多時候孩子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但對方根本沒有這樣,結果就會產生誤解而生氣。不願意承認錯誤也是因為覺得認錯,就會有一種自己真的很差勁的感覺,這些感受如果不在孩子平靜的時候好好溝通,在情緒來時更無法溝通,就會變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