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 says: 2017年3月2日 - 12:00 上午 老師你好 我兒子現在三歲三個月,是個個性挺開朗的小男生,目前處於老師所說的為什麼時期,但還算是可以溝通講道理,當然也是偶爾有些事,這次做到下次又再犯,不過我有觀察到一件事,就是兒子挺好勝的,不是那種很激進的,但他會很關心自己做什麼有沒有贏,如果沒有他會有奌不開心,不過不會太久,比如說在溜滑梯,他看到旁邊有其它小朋友在溜,他就會很急著要溜下來,如果他比較快,他就很開心說我蠃了,反之他就會說,我沒有贏,這種時候我多數是說沒關係,有時你會贏有時不會,下次再努力試就好~~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的好勝心,只要做一些活動他一開始做得不好,他蠻常會就說那算了算了,就想去做別的他做得很好的事,也有可能是他算反應還不錯的小孩,所以出去家人朋友老師可能都蠻常稱讚他很聰明很棒之類,所以他不喜歡自己有做得不好的感覺,我個人是覚得小朋友需要有遇到問題想克服的精神,對他未來發展比較好,所以想請教老師怎麼借由他的個性去改善他遇到困難比較想轉移這樣的作法呢?謝謝老師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7日 - 12:00 上午 您好,跟孩子強調的都是過程而不要是結果,例如溜滑梯,可以說大家都有溜下來,都很棒,他是坐著溜下來,你是躺著溜下來,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很有趣,所有的活動不要針對孩子表現的結果來說,例如孩子跑步我發現你剛剛跑的時候很努力耶,表情都變了,這樣認真的表現真的很棒,讚賞他的過程和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謝淑如 says: 2017年3月2日 - 12:00 上午 老師好,有ㄧ問題ㄧ直困擾著我,小孩現四歲4個月,目前讀小班第二學期,上學期剛開學時難免都有分離焦慮,這個我知,所以那時他哭著不想進去學校,也不意外,也是鼓勵他,和他ㄧ直加油,把哭哭蟲趕走,帶著可以安撫他的照片…等,大概ㄧ兩個月後就較正常了,這學期開始到現在,他更是嚴重,有點回到當時新生入學的狀況,每天也是哭著進去學校,或要阿公阿嬤保護他,問他怎麼了,他總是有很多不ㄧ樣的原因,以為在校沒朋友,他也說,有阿我都跟大家ㄧ起玩,問他是不是不喜歡去上學,他也沒說不喜歡,反而還跟我說,怎麼休息那麼多天(228連假),好想趕快去學校,我也很頻繁的和老師了解孩子的狀況,老師說孩子進校後安撫其實很快就可情緒恢復,和同伴也都是有互動,想說問題到底出在哪?怎麼辦怎麼辦,是不是分離焦慮太過於嚴重了呢?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7日 - 12:00 上午 您好,媽咪妳自己先不要煩惱這件事了,你更加淡定的看待,也別過度擔心他在學校的狀況,不要一直問孩子,這樣孩子也能察覺出來你也擔心,你反而換個方式,例如:我發現你們班有新同學耶,你們有跟他玩嗎?他會不會很孤單呀,因為你們班同學大家都已經認識玩再一起了,他都不認識你們…….,跟孩子聊別人的事情,也可以藉此孩子會說出自己在學校的狀況,轉移了孩子上學時一直想找媽媽的注意力,他會更快適應的,
吳沛宜 says: 2017年3月2日 - 12:00 上午 王老師您好,我是一個有個2歲半孩子的媽,孩子「夜奶」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也造成我跟自己媽媽的爭執,所以想要來請教您,希望能請教您的看法。 孩子的狀況是這樣:女兒晚上睡覺前就會喝奶(約晚上9點),接著約10點多入睡,有時候狀況好的時候早上5點醒來討奶,這時後我就會不囉嗦泡給她喝。但是有時候狀況差的時候半夜兩點起來討奶,我就很不想要泡給她喝,想要讓她戒掉夜奶,但越拖延她就會一直吵一直吵,然後就會讓我很火,動怒動手,她越哭越大聲就會吵醒我爸媽,然後我媽就會進來干涉,跟我吵架這樣。 孩子夜奶的量基本上我現在都泡150給她喝,上次有試過只泡50給她,她喝完竟然也乖乖躺著繼續睡,感覺她應該不是餓,而是一種習慣,但這習慣真的搞得我好累,因為平常只有我跟我女兒一起睡而已,所以真的好羨慕周邊朋友的孩子現在都能一覺到天亮,睡眠不會被中斷。所以我想要請教老師,我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試呢?希望您能指點迷津呀<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7日 - 12:00 上午 您好,媽咪,孩子已經兩歲半了,建議可以在睡前就跟孩子溝通好,你也不需要他在晚上欠缺安全感的時候動怒,可以再睡前多給一些固體的小點心,戒夜奶建議先戒掉奶瓶,吸吮對孩子而言真的很具有安撫作用,加上又是奶,而且孩子入睡的儀式中就是有包括喝奶,當然淺眠期時也會想要喝,從現在開始,跟奶瓶掰掰,吃固體食物加上用吸管杯喝奶就好,把儀式變了,再加上和孩子充分溝通,孩子會比較快接受的
許嘉芸 says: 2017年3月1日 - 12:00 上午 老師您好,女兒有個怪異行為困擾我跟老公很久,想請教您的看法 女兒從五個多月吃副食品開始我就給她坐餐椅,大約在八九個月時婆婆居然給她訓練大便要會表達, 因此只要觀察女兒像是在出力想大便了,就會把女兒帶去廁所把尿布脫掉,抱著她幫她嗯嗯,連吃飯時間也是⋯ 久而久之女兒在吃飯時間就會雙手緊握餐椅扶手,捏到表情使力,手指發白,本以為只是一時的行為不需在意, 同時也有要求婆婆停止這樣的行為,但女兒現在一歲一個月了還是會這樣,而且坐在推車上,外出吃飯的餐椅都會緊握扶手, 甚至拿著東西也會緊握拳頭,連大人都要很使力才扳的開,想請問老師這樣的情形該如何改善?我跟老公真的很擔心⋯ 期 盼老師能給我們指點⋯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孩子在口腔期(0-1歲)時需要透過咀嚼、吞嚥來獲得滿足,若被強烈地制止打斷容易造成孩子焦慮及口腔期發展不滿足,接著在肛門期(1歲左右)主要以排泄的刺激感來獲得滿足,這時又被強烈嚴苛的限制,亦會影響人格發展。孩子也許已經產生了不信任感,所以很多行為都會比較偏激,在這樣的狀況下目前要先提供更多的安全感,盡量避免打斷他的進食或排泄,給予較多的觸覺回饋(用力擁抱、觸覺刷)讓孩子增加安全感
呂宥誼 says: 2017年3月1日 - 12:00 上午 王醫師您好 我小孩目前2歲2個月,吃飯偶爾挑食,她一歲時牙齒就長9顆,所以就開始跟大人一起吃,從稀飯、粥、到軟的白飯 最近聽說有種副食品餵食,可以吃到3歲多(大概)不需吃飯,只要吃食物泥,就有多種營養,以後小孩不會挑食又健康。 我個人並不贊同,朋友的小孩10個月後才長一顆牙,1歲7個月有八顆,我很替他開心的說,那就不用這麼麻煩打食物泥了, 可以讓她吃軟的飯了,練習咀嚼。但他並不認同,他相信副手品食物泥,有11種營養,另給他蘋果練習咬就好,很堅持所謂食物泥派對方式。 我不是覺得不好,但既然叫副食品,怎能代替正餐,吃多少其次,但要練習咀嚼不是比較正確嗎?我疑惑的是,這種方式,小孩也可以發展正常,也可以不影響口腔觸覺、構音、及未來成長嗎?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咀嚼是必要的練習,也和感覺敏銳度、構音有很大的關系甚至影響到挑食的問題,副食品在成長過程中是必須的,但若開始有咀嚼能力了,亦需要多咀嚼的機會
李志君 says: 2017年3月1日 - 12:00 上午 王醫生 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我 小孩現在快2歲,常常會出手抓別人 例如同時搶一個玩具,他生氣就會抓對方 這樣的情況要怎麼糾正。 我打過,罵過,好好講全都沒用讓我覺得壓力好大,這樣怎讓他和別的小孩相處 請問醫生有教的辦法嗎?感激不盡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可能是衝動控制較弱或社交上比較經驗不足,需要有更多的遊戲經驗來練習,在要出手的當下需要馬上制止並溝通,若仍無法做到就要先剝,等情緒冷靜後才繼續遊戲
TinaYu says: 2017年3月1日 - 12:00 上午 老師您好,今天看到您分享的文章「面對馬上就要」,看完後有一個疑問,我的小孩現在2歲3個月,還沒辦法理解您提到的那5個教養策略對話的意思⋯ 拿上禮拜天的例子來說,我帶小孩去百貨公司,他吵著要玩球池又吵著要玩沙,我就跟他說只能選一項玩,他要玩哪個,他選玩沙,我跟他說選擇玩沙就不能球池喔!他跟我說好,也看著我覆述我的話,我當他了解我的意思了。當下玩沙玩得很開心,但因為球池就在沙的旁邊,他玩了1小時後就跟我說他不要玩沙,要玩球池,我跟他說剛剛有說好玩沙就不能玩球池,他就崩潰大哭,一直說要玩球池,只好帶去洗手間的化妝隔間室,無論他怎麼哭,怎麼跟我說要玩球池,我都冷靜的跟他說不行,沒辦法,也解釋為什麼(但他都聽不進去),就這樣斷斷續續哭了半小時,才帶他回家,雖然還在哭⋯ 我的小孩最近好像對「買」這個字有概念了(阿嬤的寵愛⋯想要=買=得到),所以出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會一直說要買,不買就會鬧脾氣,大哭,不走,實在有點苦惱⋯ 可以請您給我一些指點嗎?對現在這個階段的小孩該怎麼處理⋯謝謝您!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阿媽媽做得很好啊,可以堅持原則帶回家,大人必須要好好的堅持原則,孩子才能真的做到,面對路倒的小孩,一樣就是要講清楚原則,有時可以給一些條件交換,有時可以轉移注意力,讓孩子沒辦法用情緒來得到要求喔
Fiona says: 2017年3月1日 - 12:00 上午 你好~最近有件事好苦腦,想詢問哪邊出了問題? 兒子1y3m送到托嬰,哭了一個月後慢慢適應團體,每天都開心的衝進教室,看他一天天成長我們也跟著放心不少?今年滿2歲了,面臨升班與換老師(同學大至都一樣,也有幾個常玩一起的同學都在同一班)2月開學至今,每天都大哭,哭著邊跑邊說不要上,情況明顯到,帶他上學的路上,他已經知道自己要上學,半路上就一直哭說不要去,我一邊安撫一邊不知所措,他還不會用言語表達太多,但很奇怪的,進到教室後又能正常的像平常一樣,我不能確定是因爲換老師讓他產生安全感的問題,還是他真的不想上托嬰?已經哭一個月了,每天想到要送他去,我就跟著揪心想哭?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也許換班級和老師是一個焦慮的來源,也許在班上某些規範或任務對她來說是有挫折的,所以對媽媽會用比較激烈的手段來表現,但是學校好玩的成分還是居多,所以到學校後就正常了,媽媽不用過度擔心,僅需要和孩子多溝通 讓孩子清楚你的原則,溫柔並堅定地安撫她就可以了
楊慧君 says: 2017年2月28日 - 12:00 上午 我的孩子目前要6歲了,在5歲時,有被台大醫生判定是輕微妥瑞和過動,但他的醫生說無需回診,我有看你直播的過動兒要如何教養,我也戒了他的甜食和咖啡因食物(巧克力),但是最近他不停的咬手,甚至咬桌子,咬腳踏車手把,也咬過我的手,用腳尖觸碰桌角,甚至用臉去碰牆角,我也試著讓他做強烈運動,但似乎沒改善,這算是過動的症狀嗎?他今天發現自己的行為有異,突然哭著對我說,他不能控制,腳忍不住這樣觸碰,這是否我該帶他再去看醫生?因為之前給醫生看,他們是認為我孩子沒怎樣,但是他的舉動越來越怪了,可否請專家給我點意見,十分感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請試著先增強運動強度試試看,並非做短暫的強烈運動,而是要固定每天或固定時間帶出去做消耗體能的運動,並可試著增加不同感覺的體驗例如玩沙玩水玩義大利麵等刺激度較高的東西,若仍無明顯改善,建議再繼續追蹤評估
劉俞伶 says: 2017年2月28日 - 12:00 上午 不好意思我有個困擾可以打擾你嗎?我的孩子因為講話沒很清楚有去掛復健門診!醫生建議的孩子上職能治療跟語言構音異常治療!但是語言治療老師常在上一對一的課時說我小孩很怪卻不知道是哪裡奇怪!一直說我的孩子協調度不是很穩但又不知是觸覺統合不好還是神經有問題!生活上小孩是比較龜毛又活潑話多的孩子但就比較怕自己跌倒受傷就是了 登入以進行回覆
李懿婷 says: 2017年2月28日 - 12:00 上午 您好~ 想請問老師ㄧ個很讓我這個媽麻困惑的問題 不知道您是否願意為我解答呢? 我兒子現在一歲六個月,最近很喜歡玩掀人家衣服、或是看人家換衣服,一開始他掀外婆的、阿姨的、媽麻的,我都會跟他說不可以喔,到後來我會用嚴厲的口吻然後彈他的手告訴他不是跟他說這樣不禮貌嗎?想當然他被彈手指ㄧ定大哭,再問他可以掀人家衣服嗎?他會搖頭說不可以,但是下次又再犯,我真的很困擾,也不知道ㄧ歲六個月的小小孩到底真的懂我們制止他行為的意思嗎 ? 想請這方面專家的王老師可不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才是最適當的?謝謝您~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其實孩子應該是好奇的成份居多,當下被制止也不太瞭其中意義,可以在平常的時候多和孩子溝通,告訴她媽媽不喜歡這樣子喔,在有行為出現時要制止,抓住她的手制止動作告訴他 不可以喔 媽媽不喜歡,重複建立一樣的動作模式,孩子才會慢慢了解喔,
鄭琬蓉 says: 2017年2月28日 - 12:00 上午 請教兩個問題1)女兒2歲半,最近脾氣確實鬧的兇而媽媽的耐心也降低很多(不願意把脾氣推給懷孕),所以女兒現在的口頭禪大概就是:媽媽不會生氣了。雖然我會解釋「媽媽沒有生氣,會生氣是因為你不願意好好聽跟好好的說」,但對於常常會冒出這句話的女兒心裡都會暗自難過,會不會讓女兒自信不足…。2)教養的秘密有說到同儕一起活動及分享,我是屬於不會介入小孩直接的互動除非對方年紀相差很多,可能會造成立即性的危險才會介入,帶走女兒或嚴肅的告知對方。女兒對於同伴期盼,相較下是屬於比較熱情型的小孩,但會制止通常是因為對方的家長其實比較緊張或表情不太樂意自己的孩子被碰觸時,我只能加強說服女兒自己玩或帶離避免太多接觸,女兒通常會很失落 如果像這樣的情況,到底需不需提早介入隔離??或有更好的方法?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1)媽咪辛苦了,要對孩子一直保持耐心的確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若是達到快生氣的情緒時,建議媽媽可以暫時冷靜或先離開,避免繼續發生更多衝突,在對孩子的溝通上則需要講清楚發生甚麼事,媽媽覺得怎麼樣,你覺得怎麼樣會更好,進而有更多溝通的空間,而不要直接生氣或否定孩子不好好聽,因為有可能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更多溝通。,(2)若在社交上會造成對方小孩或家長緊張時,媽媽可以介入的,可以在旁邊說”你想跟朋友玩啊 很棒喔 但是他好像不想玩 我們等一下再來找她好嗎?”讓他練習自己告訴同學(我們等一下再玩)這樣孩子也會比較有成就感 也部會失落感太重囉
呂妍蓁 says: 2017年2月28日 - 12:00 上午 王醫師你好!我跟孩子的爸分開,(孩子目前3y3m)孩子在爸爸那,目前由阿嬤照料,但對方說孩子總愛大聲說話,用力的說話,導致現在一直燒聲,這情形持續三個禮拜了,這該怎麼辦才好。 登入以進行回覆
Yung says: 2017年2月28日 - 12:00 上午 老師,你好,我的孩子剛滿3歲,目前家裡只有他一個孩子,最近大暴走,連長輩都要瘋了。例如拿東西都一定要照他的方式拿,連怎麼拿丶怎麼放都不能不對,不然就一定大哭,哭到全部重來為止。一下要喝奶,泡了又說不要喝。連說要打他,他也說誏你打,等拿起家法又喊不要打,整個就很折磨人。甚至半夜睡一睡也会莫名起來大哭,常常邊哭邊說,根本聽不懂在說什麼,搞到大家都沒耐性 另外這孩子睡覺喜歡手腳鑽到大人的身體下面。魯的時候會說,媽媽牽手,並且2手牽著去做事(重點是牽著怎麼拿東西),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照他的方式做,勉強還可接受,但,一下要,一下又不要,真的是裝肖偉。 拜讀了老師的書,但總是被孩子搞到火山爆發,到底是沒安全感的問題還是怎樣,請問該如何引導孩子?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6日 - 12:00 上午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有很多自我意識,平常可以先多預告或是和孩子溝通,聊一聊他想要怎麼做 或是怎麼做比較好,若是有太強度的堅持時,需要讓孩子先冷靜後再慢慢介入,盡量避免急著和孩子溝通或是講道理,此時孩子情緒會更加失控,可多和孩子聊天 增加安全感,告訴孩子你也很想幫她 不過用哭的會聽不懂 要等妳哭完,盡量避免情緒性語言喔
林瑋琦 says: 2017年2月27日 - 12:00 上午 您好,我女兒1歲9個多月,她常會捏或拔自己的眼皮、睫毛、臉頰或是手指,時輕時重,這樣算是在「玩」還是焦慮的表現?因為我覺得她用力捏自己像是在傷害自己⋯(是媽媽多慮?)她也會對我們家帶的一個小男生做出捏他手、臉的行為⋯每次發生我們大人都會告知她「不能這樣,因為別人會痛」或是問她「為什麼要捏自己?這樣媽媽會傷心」但重複的情形還是常常發生~真煩惱⋯ 登入以進行回覆
林育如 says: 2017年2月27日 - 12:00 上午 我想請教,我姐的小孩現在1歲2個月了,小孩的教養很重要,從剛出生他們就開始固定他的作息,固定時段吃飯、固定時間睡覺,當然這樣執行一年一個月大人會比較好帶,但因為剛剛發生,9點打到他家中問一個重要情急的事情而被唸,因為打家裡會吵到小孩睡覺,9點他們要陪到小孩睡覺才能離開,而現在是九點以後會更早休息。可是…為什麼,為了小孩,打斷一下作息真的不行嗎?這樣會影響小孩嗎?以後自己生小孩的時候要怎麼帶?為了小孩其他的難道不重要了嗎?小孩的帶法王老師有沒有這方面的建議爸媽應該要怎麼平衡?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5日 - 12:00 上午 您好,可以體會媽媽將孩子擺第一的心情,會影響到大人的生活作息甚至是身旁人的是難免,建立孩子的規律性很重要,然而在這之間也需要有些彈性,建議可以找個大家心情好的時候來溝通這件事情,如何兼顧規律性及彈性
王筱筑 says: 2017年2月27日 - 12:00 上午 王老師你好,今天謝謝您的評估和建議。當我們一家很開心的評估完加台北一日遊後,在回家車程中發現哥哥的小花忘在教室沒有帶回家,當時我們已經在高速公路快到新竹了。哥哥睡覺一定要小花,有一次睡前突然發現忘在車上,爸爸大半夜去停車場拿。老北當下叫我訂火車票,他本來想衝去台北拿(但當時已經快晚上六點),後來因為大塞車,加上我想告訴哥哥不是哭我們就會幫他去拿,而且自己帶出去的東西要自己帶回來,但最後依舊溝通無效,還買了喬治給他,最後我們只好請鄰居支援,借他們的來充當哥哥的小花。他拿到後一副心滿意足的臉去睡了⋯我跟爸爸也死了很多細胞⋯小花再麻煩你們寄了,郵資我們負擔,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5日 - 12:00 上午 您好,環境的刺激確實很重要喔,媽媽已經很努力帶孩子參與各種可以接觸外人的活動了,停掉課程不如在現有的課程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累積這些經驗以及環境刺激對孩子是有幫助的喔!
Mini says: 2017年2月27日 - 12:00 上午 老師您好:目前小孩滿三歲,到陌生環境會很害怕,例如:1.玩流滑梯,害怕和其他小孩一起玩,但他會先觀察其他孩子玩,最後是可以融入一起玩溜滑梯的 2.我帶他去上團體課玩音樂(媽媽陪上課),一星期一小時的課,目前只上了兩次,都一直很排斥上課,每次上課都吵著要回家,不願意和老師互動,想請問說孩子的狀況,我該不該讓他ㄧ直持續上課呢?還是在等他再大一點在上課呢?(因為我是擔心他以後唸幼稚園會害怕及不適應,所以才提早陪他一起去上團體課)謝謝您?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5日 - 12:00 上午 您好,環境的刺激確實很重要喔,媽媽已經很努力帶孩子參與各種可以接觸外人的活動了,停掉課程不如在現有的課程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累積這些經驗以及環境刺激對孩子是有幫助的喔
劉君儀 says: 2017年2月27日 - 12:00 上午 老師,老公和他家人愛說自己的兒子(9個月大)很膽小。 跟他講過不要這樣講,他回我他就真的很膽小!!! 我告訴他,你一直這樣講以後他做甚麼就都會畏畏縮縮不敢做。 我老公就生氣,說什麼都不能講!以後都不要講了!!! 我告訴他,不是不要講,你可以講好的啊!! 老公就開啟生氣模式帶小孩離開~ 請問老師,我要怎麼辦?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5日 - 12:00 上午 您好,不到一歲的孩子確實還沒發展出太多自我的概念,常常是從親近的大人如何說自己 慢慢累積建立起對自我的感覺,然而孩子會有自己的氣質,鼓勵爸爸媽媽用「鼓勵」孩子的方式讓他漸漸開始願意探索,而對於他本身較謹慎的氣質用接納的態度來面對喔
林筱慈 says: 2017年2月27日 - 12:00 上午 請問女兒目前2歲7個月,大便都憋著不上,有時感覺她姿勢怪怪問她要不要大便?不是說不要就是大哭,在保母家都沒這個問題。 我跟我先生說不要理她,等她大在褲子上再修理她,我先生說這樣反而會更討厭大便。 請問該如何是好?謝謝! 登入以進行回覆
王宏哲 says: 2017年3月15日 - 12:00 上午 您好,孩子在如廁訓練時確實會有很多壓力,媽媽可以試著將廁所布置孩子會想待的地方,例如百個她喜歡的娃娃或是故事書,以建立對廁所有好的印象 且在裡面沒有甚麼壓力,幫助她度過這段時期喔!
老師你好
我兒子現在三歲三個月,是個個性挺開朗的小男生,目前處於老師所說的為什麼時期,但還算是可以溝通講道理,當然也是偶爾有些事,這次做到下次又再犯,不過我有觀察到一件事,就是兒子挺好勝的,不是那種很激進的,但他會很關心自己做什麼有沒有贏,如果沒有他會有奌不開心,不過不會太久,比如說在溜滑梯,他看到旁邊有其它小朋友在溜,他就會很急著要溜下來,如果他比較快,他就很開心說我蠃了,反之他就會說,我沒有贏,這種時候我多數是說沒關係,有時你會贏有時不會,下次再努力試就好~~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的好勝心,只要做一些活動他一開始做得不好,他蠻常會就說那算了算了,就想去做別的他做得很好的事,也有可能是他算反應還不錯的小孩,所以出去家人朋友老師可能都蠻常稱讚他很聰明很棒之類,所以他不喜歡自己有做得不好的感覺,我個人是覚得小朋友需要有遇到問題想克服的精神,對他未來發展比較好,所以想請教老師怎麼借由他的個性去改善他遇到困難比較想轉移這樣的作法呢?謝謝老師
您好,跟孩子強調的都是過程而不要是結果,例如溜滑梯,可以說大家都有溜下來,都很棒,他是坐著溜下來,你是躺著溜下來,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很有趣,所有的活動不要針對孩子表現的結果來說,例如孩子跑步我發現你剛剛跑的時候很努力耶,表情都變了,這樣認真的表現真的很棒,讚賞他的過程和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老師好,有ㄧ問題ㄧ直困擾著我,小孩現四歲4個月,目前讀小班第二學期,上學期剛開學時難免都有分離焦慮,這個我知,所以那時他哭著不想進去學校,也不意外,也是鼓勵他,和他ㄧ直加油,把哭哭蟲趕走,帶著可以安撫他的照片…等,大概ㄧ兩個月後就較正常了,這學期開始到現在,他更是嚴重,有點回到當時新生入學的狀況,每天也是哭著進去學校,或要阿公阿嬤保護他,問他怎麼了,他總是有很多不ㄧ樣的原因,以為在校沒朋友,他也說,有阿我都跟大家ㄧ起玩,問他是不是不喜歡去上學,他也沒說不喜歡,反而還跟我說,怎麼休息那麼多天(228連假),好想趕快去學校,我也很頻繁的和老師了解孩子的狀況,老師說孩子進校後安撫其實很快就可情緒恢復,和同伴也都是有互動,想說問題到底出在哪?怎麼辦怎麼辦,是不是分離焦慮太過於嚴重了呢?
您好,媽咪妳自己先不要煩惱這件事了,你更加淡定的看待,也別過度擔心他在學校的狀況,不要一直問孩子,這樣孩子也能察覺出來你也擔心,你反而換個方式,例如:我發現你們班有新同學耶,你們有跟他玩嗎?他會不會很孤單呀,因為你們班同學大家都已經認識玩再一起了,他都不認識你們…….,跟孩子聊別人的事情,也可以藉此孩子會說出自己在學校的狀況,轉移了孩子上學時一直想找媽媽的注意力,他會更快適應的,
王老師您好,我是一個有個2歲半孩子的媽,孩子「夜奶」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也造成我跟自己媽媽的爭執,所以想要來請教您,希望能請教您的看法。
孩子的狀況是這樣:女兒晚上睡覺前就會喝奶(約晚上9點),接著約10點多入睡,有時候狀況好的時候早上5點醒來討奶,這時後我就會不囉嗦泡給她喝。但是有時候狀況差的時候半夜兩點起來討奶,我就很不想要泡給她喝,想要讓她戒掉夜奶,但越拖延她就會一直吵一直吵,然後就會讓我很火,動怒動手,她越哭越大聲就會吵醒我爸媽,然後我媽就會進來干涉,跟我吵架這樣。
孩子夜奶的量基本上我現在都泡150給她喝,上次有試過只泡50給她,她喝完竟然也乖乖躺著繼續睡,感覺她應該不是餓,而是一種習慣,但這習慣真的搞得我好累,因為平常只有我跟我女兒一起睡而已,所以真的好羨慕周邊朋友的孩子現在都能一覺到天亮,睡眠不會被中斷。
所以我想要請教老師,我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試呢?希望您能指點迷津呀<
您好,媽咪,孩子已經兩歲半了,建議可以在睡前就跟孩子溝通好,你也不需要他在晚上欠缺安全感的時候動怒,可以再睡前多給一些固體的小點心,戒夜奶建議先戒掉奶瓶,吸吮對孩子而言真的很具有安撫作用,加上又是奶,而且孩子入睡的儀式中就是有包括喝奶,當然淺眠期時也會想要喝,從現在開始,跟奶瓶掰掰,吃固體食物加上用吸管杯喝奶就好,把儀式變了,再加上和孩子充分溝通,孩子會比較快接受的
老師您好,女兒有個怪異行為困擾我跟老公很久,想請教您的看法
女兒從五個多月吃副食品開始我就給她坐餐椅,大約在八九個月時婆婆居然給她訓練大便要會表達,
因此只要觀察女兒像是在出力想大便了,就會把女兒帶去廁所把尿布脫掉,抱著她幫她嗯嗯,連吃飯時間也是⋯
久而久之女兒在吃飯時間就會雙手緊握餐椅扶手,捏到表情使力,手指發白,本以為只是一時的行為不需在意,
同時也有要求婆婆停止這樣的行為,但女兒現在一歲一個月了還是會這樣,而且坐在推車上,外出吃飯的餐椅都會緊握扶手,
甚至拿著東西也會緊握拳頭,連大人都要很使力才扳的開,想請問老師這樣的情形該如何改善?我跟老公真的很擔心⋯
期 盼老師能給我們指點⋯
孩子在口腔期(0-1歲)時需要透過咀嚼、吞嚥來獲得滿足,若被強烈地制止打斷容易造成孩子焦慮及口腔期發展不滿足,接著在肛門期(1歲左右)主要以排泄的刺激感來獲得滿足,這時又被強烈嚴苛的限制,亦會影響人格發展。孩子也許已經產生了不信任感,所以很多行為都會比較偏激,在這樣的狀況下目前要先提供更多的安全感,盡量避免打斷他的進食或排泄,給予較多的觸覺回饋(用力擁抱、觸覺刷)讓孩子增加安全感
王醫師您好
我小孩目前2歲2個月,吃飯偶爾挑食,她一歲時牙齒就長9顆,所以就開始跟大人一起吃,從稀飯、粥、到軟的白飯
最近聽說有種副食品餵食,可以吃到3歲多(大概)不需吃飯,只要吃食物泥,就有多種營養,以後小孩不會挑食又健康。
我個人並不贊同,朋友的小孩10個月後才長一顆牙,1歲7個月有八顆,我很替他開心的說,那就不用這麼麻煩打食物泥了,
可以讓她吃軟的飯了,練習咀嚼。但他並不認同,他相信副手品食物泥,有11種營養,另給他蘋果練習咬就好,很堅持所謂食物泥派對方式。
我不是覺得不好,但既然叫副食品,怎能代替正餐,吃多少其次,但要練習咀嚼不是比較正確嗎?我疑惑的是,這種方式,小孩也可以發展正常,也可以不影響口腔觸覺、構音、及未來成長嗎?
咀嚼是必要的練習,也和感覺敏銳度、構音有很大的關系甚至影響到挑食的問題,副食品在成長過程中是必須的,但若開始有咀嚼能力了,亦需要多咀嚼的機會
王醫生
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我
小孩現在快2歲,常常會出手抓別人
例如同時搶一個玩具,他生氣就會抓對方
這樣的情況要怎麼糾正。
我打過,罵過,好好講全都沒用
讓我覺得壓力好大,這樣怎讓他和別的小孩相處
請問醫生有教的辦法嗎?
感激不盡
可能是衝動控制較弱或社交上比較經驗不足,需要有更多的遊戲經驗來練習,在要出手的當下需要馬上制止並溝通,若仍無法做到就要先剝,等情緒冷靜後才繼續遊戲
老師您好,今天看到您分享的文章「面對馬上就要」,看完後有一個疑問,我的小孩現在2歲3個月,還沒辦法理解您提到的那5個教養策略對話的意思⋯
拿上禮拜天的例子來說,我帶小孩去百貨公司,他吵著要玩球池又吵著要玩沙,我就跟他說只能選一項玩,他要玩哪個,他選玩沙,我跟他說選擇玩沙就不能球池喔!他跟我說好,也看著我覆述我的話,我當他了解我的意思了。當下玩沙玩得很開心,但因為球池就在沙的旁邊,他玩了1小時後就跟我說他不要玩沙,要玩球池,我跟他說剛剛有說好玩沙就不能玩球池,他就崩潰大哭,一直說要玩球池,只好帶去洗手間的化妝隔間室,無論他怎麼哭,怎麼跟我說要玩球池,我都冷靜的跟他說不行,沒辦法,也解釋為什麼(但他都聽不進去),就這樣斷斷續續哭了半小時,才帶他回家,雖然還在哭⋯
我的小孩最近好像對「買」這個字有概念了(阿嬤的寵愛⋯想要=買=得到),所以出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會一直說要買,不買就會鬧脾氣,大哭,不走,實在有點苦惱⋯
可以請您給我一些指點嗎?對現在這個階段的小孩該怎麼處理⋯謝謝您!
阿媽媽做得很好啊,可以堅持原則帶回家,大人必須要好好的堅持原則,孩子才能真的做到,面對路倒的小孩,一樣就是要講清楚原則,有時可以給一些條件交換,有時可以轉移注意力,讓孩子沒辦法用情緒來得到要求喔
你好~最近有件事好苦腦,想詢問哪邊出了問題?
兒子1y3m送到托嬰,哭了一個月後慢慢適應團體,每天都開心的衝進教室,看他一天天成長我們也跟著放心不少?今年滿2歲了,面臨升班與換老師(同學大至都一樣,也有幾個常玩一起的同學都在同一班)2月開學至今,每天都大哭,哭著邊跑邊說不要上,情況明顯到,帶他上學的路上,他已經知道自己要上學,半路上就一直哭說不要去,我一邊安撫一邊不知所措,他還不會用言語表達太多,但很奇怪的,進到教室後又能正常的像平常一樣,我不能確定是因爲換老師讓他產生安全感的問題,還是他真的不想上托嬰?已經哭一個月了,每天想到要送他去,我就跟著揪心想哭?
也許換班級和老師是一個焦慮的來源,也許在班上某些規範或任務對她來說是有挫折的,所以對媽媽會用比較激烈的手段來表現,但是學校好玩的成分還是居多,所以到學校後就正常了,媽媽不用過度擔心,僅需要和孩子多溝通 讓孩子清楚你的原則,溫柔並堅定地安撫她就可以了
我的孩子目前要6歲了,在5歲時,有被台大醫生判定是輕微妥瑞和過動,但他的醫生說無需回診,我有看你直播的過動兒要如何教養,我也戒了他的甜食和咖啡因食物(巧克力),但是最近他不停的咬手,甚至咬桌子,咬腳踏車手把,也咬過我的手,用腳尖觸碰桌角,甚至用臉去碰牆角,我也試著讓他做強烈運動,但似乎沒改善,這算是過動的症狀嗎?他今天發現自己的行為有異,突然哭著對我說,他不能控制,腳忍不住這樣觸碰,這是否我該帶他再去看醫生?因為之前給醫生看,他們是認為我孩子沒怎樣,但是他的舉動越來越怪了,可否請專家給我點意見,十分感謝!
請試著先增強運動強度試試看,並非做短暫的強烈運動,而是要固定每天或固定時間帶出去做消耗體能的運動,並可試著增加不同感覺的體驗例如玩沙玩水玩義大利麵等刺激度較高的東西,若仍無明顯改善,建議再繼續追蹤評估
不好意思我有個困擾可以打擾你嗎?我的孩子因為講話沒很清楚有去掛復健門診!醫生建議的孩子上職能治療跟語言構音異常治療!但是語言治療老師常在上一對一的課時說我小孩很怪卻不知道是哪裡奇怪!一直說我的孩子協調度不是很穩但又不知是觸覺統合不好還是神經有問題!生活上小孩是比較龜毛又活潑話多的孩子但就比較怕自己跌倒受傷就是了
若同時有在上職能治療,職能治療師也會針對協調上面去練習,建議媽媽多和正在替她上課的老師溝通,或是帶來本中心評估喔,
您好~
想請問老師ㄧ個很讓我這個媽麻困惑的問題
不知道您是否願意為我解答呢?
我兒子現在一歲六個月,最近很喜歡玩掀人家衣服、或是看人家換衣服,一開始他掀外婆的、阿姨的、媽麻的,我都會跟他說不可以喔,到後來我會用嚴厲的口吻然後彈他的手告訴他不是跟他說這樣不禮貌嗎?想當然他被彈手指ㄧ定大哭,再問他可以掀人家衣服嗎?他會搖頭說不可以,但是下次又再犯,我真的很困擾,也不知道ㄧ歲六個月的小小孩到底真的懂我們制止他行為的意思嗎 ?
想請這方面專家的王老師可不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才是最適當的?謝謝您~
其實孩子應該是好奇的成份居多,當下被制止也不太瞭其中意義,可以在平常的時候多和孩子溝通,告訴她媽媽不喜歡這樣子喔,在有行為出現時要制止,抓住她的手制止動作告訴他 不可以喔 媽媽不喜歡,重複建立一樣的動作模式,孩子才會慢慢了解喔,
請教兩個問題
1)女兒2歲半,最近脾氣確實鬧的兇而媽媽的耐心也降低很多(不願意把脾氣推給懷孕),所以女兒現在的口頭禪大概就是:媽媽不會生氣了。雖然我會解釋「媽媽沒有生氣,會生氣是因為你不願意好好聽跟好好的說」,但對於常常會冒出這句話的女兒心裡都會暗自難過,會不會讓女兒自信不足…。
2)教養的秘密有說到同儕一起活動及分享,我是屬於不會介入小孩直接的互動除非對方年紀相差很多,可能會造成立即性的危險才會介入,帶走女兒或嚴肅的告知對方。女兒對於同伴期盼,相較下是屬於比較熱情型的小孩,但會制止通常是因為對方的家長其實比較緊張或表情不太樂意自己的孩子被碰觸時,我只能加強說服女兒自己玩或帶離避免太多接觸,女兒通常會很失落
如果像這樣的情況,到底需不需提早介入隔離??或有更好的方法?
謝謝
(1)媽咪辛苦了,要對孩子一直保持耐心的確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若是達到快生氣的情緒時,建議媽媽可以暫時冷靜或先離開,避免繼續發生更多衝突,在對孩子的溝通上則需要講清楚發生甚麼事,媽媽覺得怎麼樣,你覺得怎麼樣會更好,進而有更多溝通的空間,而不要直接生氣或否定孩子不好好聽,因為有可能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更多溝通。,(2)若在社交上會造成對方小孩或家長緊張時,媽媽可以介入的,可以在旁邊說”你想跟朋友玩啊 很棒喔 但是他好像不想玩 我們等一下再來找她好嗎?”讓他練習自己告訴同學(我們等一下再玩)這樣孩子也會比較有成就感 也部會失落感太重囉
王醫師你好!我跟孩子的爸分開,(孩子目前3y3m)孩子在爸爸那,目前由阿嬤照料,但對方說孩子總愛大聲說話,用力的說話,導致現在一直燒聲,這情形持續三個禮拜了,這該怎麼辦才好。
可以多和孩子玩大小聲的遊戲,例如最大聲是5號,最小聲是1號,可以用唱歌或講故事來誇張表現,藉此來練習孩子聲音控制的能力
老師,你好,我的孩子剛滿3歲,目前家裡只有他一個孩子,最近大暴走,連長輩都要瘋了。例如拿東西都一定要照他的方式拿,連怎麼拿丶怎麼放都不能不對,不然就一定大哭,哭到全部重來為止。一下要喝奶,泡了又說不要喝。連說要打他,他也說誏你打,等拿起家法又喊不要打,整個就很折磨人。甚至半夜睡一睡也会莫名起來大哭,常常邊哭邊說,根本聽不懂在說什麼,搞到大家都沒耐性
另外這孩子睡覺喜歡手腳鑽到大人的身體下面。魯的時候會說,媽媽牽手,並且2手牽著去做事(重點是牽著怎麼拿東西),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照他的方式做,勉強還可接受,但,一下要,一下又不要,真的是裝肖偉。
拜讀了老師的書,但總是被孩子搞到火山爆發,到底是沒安全感的問題還是怎樣,請問該如何引導孩子?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有很多自我意識,平常可以先多預告或是和孩子溝通,聊一聊他想要怎麼做 或是怎麼做比較好,若是有太強度的堅持時,需要讓孩子先冷靜後再慢慢介入,盡量避免急著和孩子溝通或是講道理,此時孩子情緒會更加失控,可多和孩子聊天 增加安全感,告訴孩子你也很想幫她 不過用哭的會聽不懂 要等妳哭完,盡量避免情緒性語言喔
您好,我女兒1歲9個多月,她常會捏或拔自己的眼皮、睫毛、臉頰或是手指,時輕時重,這樣算是在「玩」還是焦慮的表現?因為我覺得她用力捏自己像是在傷害自己⋯(是媽媽多慮?)她也會對我們家帶的一個小男生做出捏他手、臉的行為⋯每次發生我們大人都會告知她「不能這樣,因為別人會痛」或是問她「為什麼要捏自己?這樣媽媽會傷心」但重複的情形還是常常發生~真煩惱⋯
有可能是感覺統合上比較鈍感,所以會需要強度比較高的刺激,在感覺統合失調的小孩上,是不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是不妥的,建議可以帶去進行評估
我想請教,我姐的小孩現在1歲2個月了,小孩的教養很重要,從剛出生他們就開始固定他的作息,固定時段吃飯、固定時間睡覺,當然這樣執行一年一個月大人會比較好帶,但因為剛剛發生,9點打到他家中問一個重要情急的事情而被唸,因為打家裡會吵到小孩睡覺,9點他們要陪到小孩睡覺才能離開,而現在是九點以後會更早休息。可是…為什麼,為了小孩,打斷一下作息真的不行嗎?這樣會影響小孩嗎?以後自己生小孩的時候要怎麼帶?為了小孩其他的難道不重要了嗎?小孩的帶法王老師有沒有這方面的建議爸媽應該要怎麼平衡?
您好,可以體會媽媽將孩子擺第一的心情,會影響到大人的生活作息甚至是身旁人的是難免,建立孩子的規律性很重要,然而在這之間也需要有些彈性,建議可以找個大家心情好的時候來溝通這件事情,如何兼顧規律性及彈性
王老師你好,今天謝謝您的評估和建議。當我們一家很開心的評估完加台北一日遊後,在回家車程中發現哥哥的小花忘在教室沒有帶回家,當時我們已經在高速公路快到新竹了。哥哥睡覺一定要小花,有一次睡前突然發現忘在車上,爸爸大半夜去停車場拿。老北當下叫我訂火車票,他本來想衝去台北拿(但當時已經快晚上六點),後來因為大塞車,加上我想告訴哥哥不是哭我們就會幫他去拿,而且自己帶出去的東西要自己帶回來,但最後依舊溝通無效,還買了喬治給他,最後我們只好請鄰居支援,借他們的來充當哥哥的小花。他拿到後一副心滿意足的臉去睡了⋯我跟爸爸也死了很多細胞⋯小花再麻煩你們寄了,郵資我們負擔,謝謝。
您好,環境的刺激確實很重要喔,媽媽已經很努力帶孩子參與各種可以接觸外人的活動了,停掉課程不如在現有的課程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累積這些經驗以及環境刺激對孩子是有幫助的喔!
老師您好:目前小孩滿三歲,到陌生環境會很害怕,例如:1.玩流滑梯,害怕和其他小孩一起玩,但他會先觀察其他孩子玩,最後是可以融入一起玩溜滑梯的 2.我帶他去上團體課玩音樂(媽媽陪上課),一星期一小時的課,目前只上了兩次,都一直很排斥上課,每次上課都吵著要回家,不願意和老師互動,想請問說孩子的狀況,我該不該讓他ㄧ直持續上課呢?還是在等他再大一點在上課呢?(因為我是擔心他以後唸幼稚園會害怕及不適應,所以才提早陪他一起去上團體課)謝謝您?
您好,環境的刺激確實很重要喔,媽媽已經很努力帶孩子參與各種可以接觸外人的活動了,停掉課程不如在現有的課程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累積這些經驗以及環境刺激對孩子是有幫助的喔
老師,老公和他家人愛說自己的兒子(9個月大)很膽小。
跟他講過不要這樣講,他回我他就真的很膽小!!!
我告訴他,你一直這樣講以後他做甚麼就都會畏畏縮縮不敢做。
我老公就生氣,說什麼都不能講!以後都不要講了!!!
我告訴他,不是不要講,你可以講好的啊!!
老公就開啟生氣模式帶小孩離開~
請問老師,我要怎麼辦?
您好,不到一歲的孩子確實還沒發展出太多自我的概念,常常是從親近的大人如何說自己 慢慢累積建立起對自我的感覺,然而孩子會有自己的氣質,鼓勵爸爸媽媽用「鼓勵」孩子的方式讓他漸漸開始願意探索,而對於他本身較謹慎的氣質用接納的態度來面對喔
請問女兒目前2歲7個月,大便都憋著不上,有時感覺她姿勢怪怪問她要不要大便?不是說不要就是大哭,在保母家都沒這個問題。
我跟我先生說不要理她,等她大在褲子上再修理她,我先生說這樣反而會更討厭大便。
請問該如何是好?謝謝!
您好,孩子在如廁訓練時確實會有很多壓力,媽媽可以試著將廁所布置孩子會想待的地方,例如百個她喜歡的娃娃或是故事書,以建立對廁所有好的印象 且在裡面沒有甚麼壓力,幫助她度過這段時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