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不好該怎麼辦?試試看這六種方法!
當爸媽的最擔心孩子吃不好、愛挑食,說真的,一天要吃好幾餐,天天都在吃不好媽媽會崩潰的~吃飯是孩子人生第一個自主學習,對他是很重要的發展,父母一定要知道如何正確引導。
先來看看你家小孩有沒有下面的吃飯問題:
1、不吃飯只喝奶
2、吃飯都很不專心
3、吃飯很慢 吃飯時間拖得很長
4、常常嘴巴含著飯
5、只要有新的食物就當機
6、都在等大人餵才吃
7、胃口差 飯都吃很少
8、很多食物不吃
9、坐不住 無法坐著吃很久
10、有些食物看到就挑掉(例如蔬菜)
孩子的飲食之路!0~5歲自主學吃飯訓練表

孩子吃不好有哪些原因?
根據統計,大約有25%~35%的幼兒及學齡前孩子,被父母反應有挑/偏食的問題。為了孩子的吃飯問題,幾乎每個家庭都上演過家庭革命、親子戰爭吧!究竟孩子吃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可分成內外在問題喔!

孩子吃不好的6大類型,該如何訓練?
1、不吃飯只喝奶的孩子
孩子不愛吃飯只喝奶,有可能是咀嚼能力不好,平常從飲食中軟中帶硬的漸進式練習是需要的,例如做一道什錦蔬菜茶碗蒸,你可以加入「雞蛋、黑木耳、高麗菜、紅蘿蔔、香菇、柴魚片」,這裡面已經有初步軟到中軟的食物,如果再加上毛豆仁,孩子就會從一口蒸蛋中吃到中間偏硬的食物,這就是漸進式的咀嚼練習。
2、含飯不吞、吃很慢的孩子
這類孩子吃飯很容易分心,所以要盡可能避免用餐環境的干擾,例如不讓他吃飯配平板,這會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螢幕上,除了影響胃部血液流通、消化功能之外,還會減低對色香味的注意,以及大腦對食物的飢餓感,影響食慾,食物就更容易含在嘴裡。
3、等人家餵的孩子
很多爸媽因為孩子都不愛吃,所以覺得要自己把孩子餵飽才能吃飯。孩子天生就是愛模仿,家人和同儕就是孩子發展飲食習慣和食物偏好最佳的模仿對象,所以和家人同儕同桌吃飯,孩子會更有動機去吃飯並且嚐試不同種類口感的食物。
4、愛挑食的孩子
有些孩子的挑食及偏食,其實是害怕口感,將不愛吃的食物,加到不同的口感的主食中,有時候是會成功的,例如飯糰、蛋包飯、五穀飯、麵條、粄條、土司麵包、饅頭裡;其實遇到孩子挑剔,只要持續鼓勵,變化烹調方式,隨著時間不斷嘗試,孩子是會接受的。
►推薦閱讀:偏挑食的孩子,爸媽要注意6影響
5、吃飯坐不住的孩子
很多大人看到孩子這餐吃沒幾口就跑掉了,就想盡辦法餵完,或晚一點再塞點心,深怕他肚子餓,但這樣的做法,不會讓孩子學到珍惜用餐時間,而且孩子不吃,也有可能是真的沒有餓。因此,當孩子確定不吃了,就清楚告訴孩子,接下來就是等到下一餐才有東西吃,而且也請確實到下一餐時再提供食物,才會讓孩子了解吃飯時間要好好吃。
6、胃口差的孩子
胃口差的小朋友做「對」運動可以改善,研究發現,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運動,會增加食慾,另外在間歇性有氧活動後,待身體冷卻,其實食慾就會大增了,所以建議想讓孩子變口變好,可以讓他去游泳、玩直排輪等等喔!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