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輸了就生氣」如何教他正確表達?
3、教「情緒表達」:找到冷靜方法,表達情緒
當孩子輸了,情緒失控爆炸時,最需要的不是立刻講道理,而是同理與安撫。先陪伴孩子冷靜下來,大人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媽媽在這裡陪你。」接著陪孩子找到冷靜的方法,例如:畫畫、喝水、深呼吸,幫助他轉換情緒。情緒穩定後,帶著孩子認識生氣的情緒,並引導他們說出生氣時會有的感受,一步一步讓他們了解生氣背後的情緒原因。只有當孩子能說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大人才有機會真正理解孩子為什麼那麼難接受失敗。
4、教「控制強度」:控制聲音、力道程度
孩子有情緒很正常,但我們可以教他們如何表達得「剛剛好」,生氣並不是問題,情緒失控才是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練習,當情緒來時,引導他們用小一點的聲音說出來或用不傷害自己和別人的方式表達,例如:打枕頭代替亂丟東西、大聲吼叫尖叫改成握拳深呼吸,這些都是調節情緒強度的好方法。透過這些方式,幫助孩子從「情緒大爆炸」轉為「可以控制情緒」。
5、教「自我分析」:分析做得好的地方,養成習慣
當孩子的爆炸情緒緩和後,要帶著他們思考和分析,讓孩子想想「這次你有哪裡做得不錯?」「還有什麼可以再進步的地方?」這不只是檢討失敗,更是鼓勵孩子思考,怎麼做能更好,或是下次遇到同樣情況,可以如何應對,這樣的思維轉換,可以讓孩子從失敗中找到方法和力量。另外,也可以帶孩子思考這次同學贏,是因為他那部分做得比較好,是不是可以學起來。這樣能幫助孩子看見結果背後的多元因素,不再只專注於輸贏本身。
輸贏只是遊戲的一部分,教會孩子「輸得起」,才是真正的贏!當孩子開始不怕輸,他不只是在遊戲中更穩定,更是在面對更多挑戰時,有了更強大的力量。陪孩子一步步,從情緒中學習、從失敗中成長,讓每一次「輸了就生氣」的時刻,成為最有價值的學習機會。
延伸閱讀:
爸媽掌握四原則,有效提升孩子的耐挫力
孩子情緒管理不好,長大易出現逃避行為
孩子專注力及耐挫力,在幼兒園時期該如何培養?(領取幼兒4大能力檢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