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態度差,愛對父母生氣?4個家長必知重點步驟
2、 控制:提醒「冷靜」及「控制」方法
當孩子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時,下一步就是幫助他們學會控制。我們可以教孩子一些簡單的冷靜技巧,例如深呼吸、數1-20、離開現場、喝杯水等。每當孩子情緒高漲時,你可以提醒他們:「你現在可以做三次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或是說:「你先去旁邊休息一下,等冷靜了再回來。」這些方法能幫助孩子短時間內緩解情緒。除此之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什麼時候需要使用這些技巧,讓他們對於情緒控制有更具體的概念。與其在事發當下才提醒,平時就可以多模擬情境,讓孩子練習如何在生氣時冷靜下來,這樣他們在面對真正的情緒爆發時更能有所方法應對。
3、 表達:練習說出認知上的差異
很多時候,孩子生氣是因為他們對事情的認知與大人不同,但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出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感受和想法。可以鼓勵孩子這樣說:「我覺得你不理解我,因為……」或者「我生氣是因為我覺得這件事很不公平。」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用發脾氣的方式來溝通。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他們在假設的情境下練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在他們感到憤怒或沮喪時。不斷的練習,孩子會更清楚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而不是直接爆發。
4、同理:訓練情緒感同身受 換位思考
同理心是情緒管理中的很重要的一環,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情緒的影響力。父母可以透過日常互動,教導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例如,當孩子因為玩具爭吵而生氣時,你可以問他:「你覺得弟弟現在感覺怎麼樣呢?」讓孩子開始練習換位思考。也可以多和孩子討論一些他們身邊發生的故事或看過的影片,問他們角色可能有什麼樣的感受,並討論如果是他自己會如何反應。這種訓練有助於孩子不僅僅關注自己的情緒,也能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從而減少因為無法理解他人而產生的怒氣。
透過上面的練習能夠幫助孩子覺察情緒、學會控制、正確表達、並具備同理心。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關係,還能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其簡單地要求孩子「不要生氣」,不如引導他們學習如何管理情緒!
延伸閱讀:
7-12歲叛逆期,父母必知最好的管教方法!
孩子頂嘴怎接招?別只叫他住嘴,聰明爸媽這樣回
小孩對父母大小聲、態度差,當下這樣回應教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