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辦法等待,該怎麼教? 8原因與方法大公開
原因5、孩子不能等是因為自我中心,無法顧其他人感受想法
▸教法:太過自我中心,就要練利他行為
利他行為與同理心不同,同理心是我懂你,但不見得我要犧牲;而利他行為是能無私的幫助他人,不期待回報或利益,這是一種充滿溫柔與關懷的行為,孩子能體諒大人現在正在忙而願意安靜等待,不打擾就是一種利他行為。要如何培養呢?仰賴大人的示範與引導,大人要習慣將同理與利他想法說出口,例如有人匆忙地在後面跑著,可以跟孩子說:「他可能有很急的事,我們先讓他過吧!你覺得有什麼事可能會令人感到焦急呢?」或者帶孩子分享及助人。
原因6、孩子不能等是因為表達能力不足,無法說出真實想法,大人難引導情緒
▸教法:不善表達感受想法的孩子,大人就需要先示範怎麼說
大人在必須等待、尤其是等待孩子時,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例如:「媽媽其實急著回家煮飯,很擔心等一下晚餐太晚吃,你肚子餓會生氣,但媽媽知道你還想再玩一下,所以我們可以先約定好還要等多久嗎?」示範說感受、同理及討論解決的方法。
原因7、孩子不能等是因為挫折忍受度低,覺得等待是挫敗、限制、無掌控權
▸教法:認為等待是挫折的孩子,當然要先讓孩子有選擇權
因為他們認為等待是被限制了,所以要讓孩子有掌控感,例如:「媽媽10分鐘後有空幫你,如果你不能等那只能找爸爸或自己研究,但如果你能等待,幫你組好後,或許我們可以一起玩一下,你想要要哪一種呢?」這樣的溝通方式聽起來就不是限制,孩子不容易有情緒,甚至還能學會協調技巧,不過切記大人說的出來就要努力做到喔。
原因8、孩子不能等是因為認為等待就會失去,例如等待就會忘了想說的話
▸教法:認為等待就會失去、會忘記,大人就要協助推翻這個錯誤信念
可以引導孩子發現等待,並沒有讓自己忘了想說的話、失去想玩的玩具,反而有時等待,會讓自己更能好好玩不被干擾呢!孩子不能等待的原因,往往是上述數個原因加成起來,針對原因來引導才能有效改善孩子不能等待的問題~
大人和小孩都不喜歡等待,但有些人比較能等待,這與口述能力發展有關。值得注意3C產品的使用,現在的孩子一坐上餐椅就看平板,這種教養方式使他們更難以耐心等待。當困擾於孩子難以等待時,要注意他們的3C使用時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