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小孩做事被動、不積極該怎麼辦?
改善孩子的散慢行為
1、 訂目標:共同訂不想做的事新目標
當家長和孩子共同訂定「不想做的事」新目標時,這不僅是一個親密互動的機會,更能促進親子間的合作。這樣的目標可以是任何有益於家庭和孩子個人成長的事情,例如建立更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更積極的態度等。透過共同努力達成目標,強化親子間的凝聚力,還能讓孩子學會「設定和達成目標」的重要性。
2、情緒管理:同理孩子消極情緒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情緒的挑戰,身為父母我們要能同理孩子的「消極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情感是被理解和尊重的。此外,還可以教導他們有效的「情緒管理」技巧,讓孩子學會面對情緒、處理情緒,進而提升孩子情緒表達的能力。保持與孩子的開放溝通,同理他們的感受和需求。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隨時向大人尋求支持和建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透過溝通,我們也能更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難。
3、關注行為:關注進步及表現好的行為
家長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積極行為」上,並給予適當的正面回饋。這樣的關注有助於強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更願意積極參與。無論是完成家務、學業進步,還是表現正向積極的態度,都值得受到注意和讚美。透過這樣的正向反饋,孩子會更有動力持續發揮優良的行為。
4、 鼓勵方法:分段鼓勵比獎勵結果好
在鼓勵孩子的過程中,分段鼓勵是一種更有效的方式。透過這種方式,家長可以著重在每一步的努力和進步,而非僅關注最終的獎勵。分段鼓勵建立在小成功的基礎上,持續激勵孩子保持積極的態度,同時培養他們的內在動機和自主性。
延伸閱讀:
【獨家-王老師親自設計】龍年福運燙金教養紅包(搶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