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遠離霸凌,父母可以做的十件事
校園霸凌案件近年來層出不窮,每年甚至破千件,通報數也日益增加,相信家有就學孩子的爸媽們應該都很擔心孩子在校的狀況,有些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卻不敢告訴爸媽,因為害怕不被理解會被罵,就選擇不說,根據統計,孩子被霸凌時會主動求助的,只占不到兩成,爸媽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適時關心孩子的狀況,並引導孩子「遇到困難要勇敢說」!
孩子常見「社交人際」問題
1、很容易跟人玩一玩就起衝突
2、交不到朋友,甚至被同學排擠
3、被欺負都不說,都要大人問才說
4、人家是欺負他還是在跟他玩,分不出來
5、說話太直白,容易得罪人
6、不知道如何融入同學間的話題
7、在團體中愛指揮,喜歡人家聽他的
8、想跟人家玩,但方法都不對(用打的、推的)
9、不知道開玩笑是有界限的
10、人家已經在不高興了,他還是繼續弄
開玩笑與霸凌的區別
6種常見霸凌型態及處理方式
1、關係霸凌
霸凌者透過說服同儕排擠、孤立某人,將某人拒絕於團體之外,這一類的霸凌也常會牽涉到言語霸凌,散播不實謠言,例如「他很臭,都沒有洗澡,我們不要跟他玩」。
引導方式:
請孩子要跟老師說,或跟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再去請老師了解,因為老師需要針對帶頭霸凌的人去處理,而孩子是否也有需要改變的地方,大人也需要冷靜的分析給孩子聽,但重點要讓孩子知道,「被霸凌不是你的錯,不過,如果有我們可以變得更好的地方,讓當然值得去改」。
2、言語霸凌
這種霸凌會產生肉眼看不到的傷,卻會造成心理的重大創傷,霸凌者主要是用言語去刺傷、恐嚇或嘲笑人,例如「她這次考試100分是因為偷看別人的答案」
引導方式:
首先,平時就要給孩子一個觀念,人家罵你、故意找你麻煩、嘲笑你,通常就是想要看你的反應,所以當對方覺得無趣,就會收手,因此當遇到言語霸凌時,就是你們雙方鬥智的時間了,孩子,你有辦法不動聲色鬥贏嗎?走掉是一個方法,罵回去當然也是一個方法,但如果對方言語攻勢猛烈,建議只要冷靜地說一句,「我不喜歡你們這樣說話」,接著告訴老師即可。
3.、肢體霸凌
最容易辨識、最令孩子恐懼的霸凌,包括踢、打、搶奪他人東西,霸凌者往往會搞到全校都認識,而霸凌的行為也會隨著年齡變本加厲。
引導方式:
保護自己絕對是最重要的,但是要讓對方知道你不是會乖乖被霸凌的人,勇敢大聲地說不,才能喝止這種要欺負弱小的人,當然大聲說話是需要練習的,因此爸媽平時要讓孩子有在人面前說話的機會,不論如何,告訴大人絕對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
4、性霸凌
舉凡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譏諷、嘲笑,或對性取性的譏笑,以及針對隱私部位的侵犯等,皆屬於性霸凌,例如笑同學娘娘腔、矮冬瓜。
引導方式:
讓孩子了解,隱忍絕對不是解決被霸凌的方法,你忍一次,對方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第一時間都一定要告知大人,而且這些霸凌者最愛找弱的人下手,所以勇敢拒絕絕對是處理的第一步,此外,下課時,多跟朋友走在一起,盡量別落單,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下一頁繼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