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也要有技巧,常見NG教養你中幾個?

來了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2歲半。媽媽說,最近開始上音樂課及故事課,但都不能乖乖坐著學,但是班上的其他孩子卻都可以。我跟這個孩子蹦蹦跳跳,透過玩遊戲互動,發現孩子的發展挺好的。
其實,要求3歲前孩子都乖乖坐著學,可能讓孩子變得不愛玩,壞了口味,是NG的做法!
3歲前,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乖乖坐著學
很多爸媽或保姆都會發現,過了2歲後,孩子越來越愛玩遊戲,跟人互動,吃飯睡覺好像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整天只要有的玩,也不會喊累,更不會想要吃。
的確,2-5歲是孩子透過遊戲,大量且快速的發展心智能力的年齡,讓孩子快樂的遊戲,不但可以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大小動作的協調、語言的表達,更可以增進親子間情感的互動。
但有些太早教,不正確的教,是否會揠苗助長,妨礙了寶貝的自然發展呢?不同階段的遊戲發展是什麼?字卡有必要嗎?是不是NG玩法呢?這一篇全部破解!
常見的NG玩法
1、照本宣科要求孩子對坐,拿著紅色卡片:「這是紅色!」
2、一直數「1、2」這是兩個,「1、2、3、4、5」這是5個給寳寳看!
3、當孩子背越多歌、背越多詩、三字經,爸媽才投入大量的誇獎跟稱讚!
4、一歲半前的孩子喜歡沒有目的性的玩,爸媽可能會拉過來坐好,聽故事玩玩具!
5、當孩子在探索時,爸媽急著教,或急著告訴孩子為什麼
6、當孩子在改變玩法時「如把車車倒過來拆輪子」,爸媽馬上跟他說,不對!車子應該拿來滑及推的!
7、當孩子疊高積木跟你說像一座高樓大廈,想跟你互動,爸媽卻隨便呼應一下!
8、當孩子在發展大肢體動作,蹦蹦跳跳,打打鬧鬧時,爸媽總是在旁「危險!不要這樣!不能那樣!」
9、當孩子遊戲遇到瓶頸,過不了關有情緒時,如「拼圖9片往12片挑戰」,爸媽跟他說:你以前不是都會,現在怎麼不會?或現在怎麼都不玩了?
10、孩子在遊戲互動過程中,遇到挫折,經常性的跟孩子碎念:你怎麼這麼愛生氣?誰會喜歡跟你玩?
0-5歲各階段遊戲互動發展
0-1歲半
沒目地自有自在的玩樂,注意力不長,一直變換遊戲,玩自己喜歡玩的遊戲。
(下一頁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