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誇奬「你好棒」反而侷限孩子發展!三個具體鼓勵的技巧
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尤其常常表現差的更需要,一但沒有鼓勵,孩子就很容易自我否定,「我就爛啊!」、「我就是差!」⋯⋯注意啊!如果你孩子已經這樣自己否定,就表示他很需要人家鼓勵。
另一種是,父母不是沒鼓勵,而是鼓勵了也沒用,例如用鼓勵的、用好好說的,也改不了他的壞習慣(東西亂丟、不刷牙、回家不肯做事,最後父母不得不祭出處罰,或不得不打駡。其實,問題在,我們都該學「鼓勵孩子的方法」,因為如果你鼓勵了卻失效,我們會很生氣或很挫折,然後不再想用鼓勵的方式去教養,因為這樣做常常踢到一塊大鐵板。
其實,鼓勵會沒用,並不是「鼓勵」這件事有問題,而是用錯方法。比起責罵,鼓勵才能培養出有能力、有價值感、有勇氣的孩子。但鼓勵並非隨便的稱讚和獎勵,用對方式鼓勵才能有效幫助到孩子!一起來看看該怎麼「正確鼓勵」?
怎麼鼓勵都沒用?最常見的十狀況
你的孩子也有以下情況嗎?如果有三點以上,這篇文要好好收藏起來!
1、挑食不吃,怎麼鼓勵都沒用
2、日常習慣很差,鼓勵也改不了
3、做不好就生氣,鼓勵還是一樣
4、動作慢吞吞,鼓勵也快不了
5、給他建議他反而生氣
6、大人好好說,但孩子都聽不進去
7、該做的事,都要三催四請
8、都要花很多時間鼓勵才會動一點點
9、鼓勵他自己做,但還是很依賴父母
10、沒有鼓勵、獎勵就不做
正確鼓勵孩子的方法
「你好棒!你做的真好」常聽到爸媽用這種方法讚美孩子,想讓他增加自信心,或讓他之後更好。大量讚美看似有效,但問題在於只有短效,長時間下來孩子可能會過度依賴讚美,沒有他人的肯定就不做事。史丹佛大學的兒童心理研究學家杜維克博士(Carol Dweck),在用了5年時間觀察53個家庭後發現,一味誇獎小孩「好聰明」、「好厲害」,反而會侷限孩子的發展!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做事情只是想得到別人的讚美,而不是因為努力付出,來獲得內在成就感,這樣就不會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也不會提升孩子的內在控制力。所以我們的鼓勵方式是否正確,就非常重要!
來看看以下正確的鼓勵方式,你都做對了嗎?
(下一頁繼續,正確鼓勵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