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學、分離焦慮,該如何幫他適應?
Q2:小孩不肯進教室,該怎麼辦?
對於未知害怕是正常的,爸媽只需要給予鼓勵打氣,不需要有情緒。有些孩子適合給些小任務轉移注意力,例如那個小女生長的好可愛唷!你幫我聽聽看他叫什麼名字,或者是你幫我留意哪個小男生,最常被老師提醒……。爸爸媽媽也可以藉此認識孩子的同學,在上下學時跟同學互動,也有助於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唷!
Q3:小孩在學校吃不好,該怎麼辦?
很多孩子無法適應幼稚園的最大兩個問題,就是吃飯及午睡。我的大兒子就曾抱怨:吃飯好無聊、不想要睡覺……。父母要注意,若孩子已上幼稚園,在家吃飯的時候就別再餵食,養成孩子的壞習慣。
回想上學的初衷,都希望孩子可以學會獨立、適應團體生活;倘若回家還是照樣餵,這就變成本末倒置,孩子就會耍賴。
孩子在適應學校的初期,切忌不要用「老師」來威脅孩子。例如:「你晚上不乖乖吃飯,我明天要跟某某老師講;你不收玩具,我就要跟老師說!」會讓孩子以為,老師是一個很嚴格、有規矩的角色,而讓孩子更無法適應學校。
Q4:孩子不會找人玩,該怎麼辦?
方法1、觀察及培養主動語言表達力
2歲以後,孩子會經歷語言文法的爆炸期,表達與理解能力會快速的提升,在家裡與在學校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學校需要「主動式的社交語言」!而不是被動的仿說及表達。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想要玩什麼遊戲,遇到什麼困難,甚至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都要有主動表達的能力。
所以,當孩子有需求時,千萬不要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父母就立馬給回饋,問問孩子為什麼,多訓練孩子利用語言表達情緒、感覺、想法等,一定會讓他的幼兒園生活更順利。
方法2、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互動力
我常鼓勵爸爸媽媽,如果可以,早一點幫孩子找玩伴,因為這樣就可以早點發展社交的能力,練會與其他孩子在團體裡的分享、輪流、等待。
進到幼兒園,需要大量的與老師及其他不同氣質的孩子互動,沒上學前如果可以跟著爸媽或其他的主要照顧者,多從事一些社交活動的孩子,如「跟著媽媽逛街買菜」、「參加親友聚會」、「參加社區遊戲團體」、「經常有親子活動」,「參加親子課程或遊戲課程」,自然而然就會學習如何與周遭的人群互動、應對進退,將來上學的適應力相對也會比較好。
當孩子說我不要上學,其實是在告訴你⋯
1. 學校好多規矩,很討厭
2. 學校好多事情,我不會
3. 學校會被欺負,我好怕
4. 學校不好玩,我沒朋友
5. 上課都聽不懂,我好笨
6. 上學要好早起、很晚回家
7.老師好兇,我不喜歡
8. 我怕媽媽會不見
因此當孩子說出「我不要上學」,你的回答就變得很重要,你要在孩子比較冷靜的狀況下,好好跟孩子溝通。可以問孩子「學校有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嗎?」,引導孩子說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並陪著孩子想出解決的方法,也找時間跟老師說說孩子面臨的難題。
另外也可以告訴孩子「上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你可以交到好朋友,你可以玩家裡沒有的玩具,所以你看,每個小孩都有上學……。接下來同理孩子,我知道對你而言要跟爸爸媽媽分開進教室很不開心,不過你想,吃完三個碗媽媽就來囉!
幼兒上學適應,需要爸媽密切關心
孩子上學會哭、不適應,是一段必經的過程。只要爸媽和老師做好配合,並隨時留意關心孩子的情況,運用適合的資源和教材做引導,每個孩子都能克服過這段挑戰的!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