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很慢,是大腦執行功能出問題
常聽到家長反應,孩子作業明明就不多,但就是要寫很久,為此家庭爭吵不斷,索性讓孩子到安親班寫作業,讓老師盯,看看是否能寫快一點。沒想到,連安親班老師也反應寫很慢,究竟該怎麼辦?
孩子寫作業,需要大腦這6項執行功能一起合作
大腦在執行「寫作業」這項任務時,是需要很多「功能」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這項任務的。這些功能包括:
1.啟動:打開書包,拿起聯絡簿看今天有哪些作業,思考一下順序,需要準備那些物品,然後開始寫作業。
2.聚焦:寫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將注意力集中於作業本身,大腦要忽略不需要的感覺訊息,如果因為其他事(例如找字典),而短暫轉移注意力,也會記得轉移回來。聚焦還包括對作業內容的聚焦,這也牽涉到理解能力。
3.努力:就像是堅持度、毅力,具延宕滿足能力的孩子,就比較能完成需耗費長時間的作業。過程中孩子需要保持警醒度、調節專注力分配的情形。
4.情緒:保持良好情緒,寫作業才會有效率,因此在寫作業的過程中,若能管理好挫折,做好情緒調節,自然不會因情緒不好而腦袋打結,影響速度。
5.記憶:寫作業的過程中,其實是需要一直輸入資訊,整理歸納,並將它和過去的知識整合(提取長期記憶),再做輸出的,例如數學應用問題,閱讀完後要理解,儘管現在是教時間,但還是會運用到過去所學的概念,整併才能正確解題。
6.行動:這就是「輸出」了,包括運筆書寫過程是否有效率,大腦能有效偵測現在正在做的動作是否正確等。
不同執行功能問題的孩子,可以怎麼教?
因此,在反應孩子寫作業慢時,需要了解孩子的大腦,究竟是在執行功能的哪個(些)環節出了問題,加以訓練或調整,才能有效改善。
我們將孩子常有的狀況,與執行功能的關聯,整理如下:
啟動有困難的孩子
當孩子覺得寫作業無聊、無趣,或沒有成就感,就不會有寫作業的動機,自然態度就是拖拖拉拉,要寫不寫的,效率差,這樣的孩子,要從動機、建立成就感開始著手。
而有一類孩子是不會規劃,看到聯絡簿,腦袋就一片空白,不知要從哪個開始著手。還有媽媽反應過,孩子桌上攤開閱讀心得本,拖了很久,媽媽問怎麼還不寫,孩子說不會寫,媽媽問拿書出來寫呀!孩子才說沒帶回來,也沒看,媽媽聽了一肚子火,那不是應該先跳過這項功課嗎?結果卡在這邊浪費時間。欠缺組織規劃、排序困難的孩子,就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這類孩子,就需要加強組織計畫與優先順序能力。
聚焦有困難的孩子
首先要留意寫作業時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平日都是七八點,才開始寫作業,那時可能精神不濟,就不容易集中精神,這類孩子可能需要先調整作息。
有些孩子有感統問題,任何感覺訊息傳到大腦都會去處理與回應,因此難集中注意力,這類孩子需要感覺統合的訓練。還有一類,是無法掌握作業的重點,例如一段文字要閱讀好幾遍才知道意思,那就要加強閱讀理解能力。有些是小腦袋很容易飄出很多不必要的思緒,就要訓練干擾抑制,尤其是認知抑制的能力。
努力有困難的孩子
有些孩子很容易發呆恍神或靜不下來,這是警醒調節問題。有些孩子是很沒有毅力,要花比較多時間的作業就想拖,需要練延宕滿足能力。有些孩子是一半分心,就回不來,這類孩子需要鍛鍊轉移注意力及執行注意力。
情緒有狀況的孩子
如果孩子的作業經常無法得到好的回饋,或者是覺得困難,就會產生挫敗感,而不想去做。有些孩子為求好成果,變成過度求好心切,一直對自己寫的字不滿意,擦掉重寫,這通常發生在較具焦慮特質的孩子身上。另外有些孩子總是想得很負面,總覺得作業多、寫不完,這樣的思緒,也讓寫作業的效率大大降低。以上除了處理焦慮和挫折背後的原因外,也要教導孩子情緒調節的方法。
記憶有困難的孩子
這部分主要是工作記憶的問題,工作記憶是一種記憶容量有限的認知系統,被用以暫時保存資訊,以利現在正在執行的任務使用,由於它是有一定的容量的(因人而異),因此當超出孩子負荷時,就容易出錯或卡關。寫作業時輸入工作記憶的資訊主要是視覺,因此視知覺的能力也會影響寫作業的效率。
此外,寫作業經常需要用到已學過的知識,也就是長期記憶,因此,過去儲存知識的能力,以及提取過去知識的能力,都會影響寫作業效率。
行動有狀況的孩子
運筆書寫有問題,例如寫字過度用力、寫字慢,或視動整合差,影響抄寫、字的空間配置或筆畫等,自然造成寫作業慢,這類孩子需要加強的就是運筆書寫的能力。最後一類是行為抑制、後設認知問題,孩子想到什麼就衝動行事,沒覺察到自己現在應該要寫作業,卻跑去做其他事,因此這類孩子要加強行為抑制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