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幫孩子做太多,上幼兒園的五大能力準備
不知道妳的孩子會不會「手還沒洗,就急著跑去拿東西吃」,「玩具還沒收,就急著穿鞋要出門」,「回家東西都還沒擺到定位,就急著開電視」。這些生活中的順序,不是沒教,而是孩子總是一直忘記。日本研究發現,三歲後,還什麼都幫孩子做得好好的,不讓孩子動手做家事,最後,孩子分辨優先順序的能力,就會比別的孩子差。這是多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孩子每天要做的事,前後的順序分不清楚,也難怪妳每天在孩子面前吼個不停,也難怪現在的小學生,生活秩序混亂,一旦沒有大人的安排,自己就不知道怎麼規劃時間。原來,這跟學齡前我們幫太多,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希望所有家長跟著幼兒園老師的進度,多多放手讓孩子學自立。愛他,就別阻礙孩子從中學習發展的機會。
上幼兒園前必備的五大能力
有些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我評估,也會問我對上學這件事的看法,我會回答:「最重要的是看孩子準備好了沒?以及生活能力有沒有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所以,年齡對我來說,或許不見得是最重要的判斷標準。那該如何觀察孩子有沒有準備好?上幼兒園要先有哪些能力?我覺得下面的幾個方向,是爸爸媽媽需要先知道的。
1、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們經常希望爸媽在孩子0~5歲時,逐漸的訓練孩子「飲食的獨立」、「如廁的獨立」、「盥洗的獨立」等日常生活的自理,原因就是幼兒園的團體生活一定會用到這些,而到幼兒園學習的孩子,雖然會有從眾行為,會跟著大家一起行動,但自理能力就強的孩子,自信心及成就感相對就會比較高,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處理新的學習,絕對是老師喜愛的孩子,所以進幼兒園時,不該讓孩子從零學起。
2、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互動
我常鼓勵爸爸媽媽,如果可以,早一點幫孩子找玩伴,因為這樣就可以早點發展社交的能力,練會與其他孩子在團體裡的分享、輪流、等待。進到幼兒園,需要大量的與老師及其他不同氣質的孩子互動,沒上學前如果可以跟著爸媽或其他的主要照顧者,多從事一些社交活動的孩子,如「跟著媽媽逛街買菜」、「參加親友聚會」、「參加社區遊戲團體」、「經常有親子活動」,「參加親子課程或遊戲課程」,自然而然就會學習如何與周遭的人群互動、應對進退,將來上學的適應力相對也會比較好。
(下一頁繼續,上幼兒園前要培養的5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