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壓力如何影響大腦?四招化解孩子內在壓力 (文內免費領 壓力溫度計)
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只是我們大人不知道而已
一個四歲多的孩子,上學後情緒變得很多、常常會莫名其妙地哭鬧,都不知道他要什麼,還會問媽媽「我乖嗎?我表現好嗎?」,結果發現這個孩子其實很焦慮,情緒常常是壓抑的,這種結果造成了孩子有壓力。
後來也有一個小一孩子的媽媽,說孩子上了小學以後,變得愛生氣難溝通,動不動就兇父母。後來也發現這個孩子也是有焦慮情緒,焦慮他的功課、焦慮他的社交,焦慮他跟不上團體,他有太多內在壓力,但是自己卻不會說。
其實許多孩子的行為問題並非故意,都是來自於「壓力」,跟我們大人一樣,一旦自己無法處理這些壓力,情緒就很容易失控,也變得很難溝通。到底該如何辨識孩子有沒有壓力?一起來學各年齡都適用的-化解內在壓力3方法!
長期壓力會如何改變大腦?造成五種能力下降
當人感受到壓力時,身體會釋放名為皮質醇(cortisol)的荷爾蒙,這會導致我們產生「戰、逃跑或僵住(fight、flight、or freeze)」的反應,如果壓力是屬於輕度或可忍受的程度,那我們人體的機制很快就能調適過來;但如果壓力是屬於長期或過強且頻繁,那就可能形成毒性壓力(toxic stress)。
根據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Center of the Developing Child),壓力分為三類:
1.正向壓力(positive stress):
- ●產生輕度壓力反應,包括心跳加快,壓力荷爾蒙輕微增加。
- ●能增加警醒度,讓人於情境中能專注、有精神。
- ●在孩子發展中是正常且重要的,能建立好的應變機制,幫助孩子面對未來的壓力。
- ●可能出現於結識新朋友、學習新技能時。
2.可忍受壓力(tolerable stress):
- ●暫時性的壓力,強度較強,引起的生理反應程度較大。
- ●有機會對大腦結構造成負面影響
- ●如果能得到來自具信任關係大人的支持,幼兒能慢慢適應壓力,對孩子的大腦和身體也不會造成長遠影響。
- ●可能出現於親人逝世、遇重大災害時
3.毒性壓力(toxic stress):
- ●強烈、頻繁或長期的壓力,例如長期身處逆境,或長期持續性的日常壓力。
- ●缺乏支持與安慰,也會成為幼兒壓力來源
- ●由於身體的壓力反應長時間被活化,會造成大腦結構與功能上的改變,進而衍生情緒行為問題、人際社交問題,甚至影響大腦記憶與學習功能。
壓力會影響大腦的「記憶與情緒區域」
當壓力產生時,大腦負責記憶和情緒的區域容易受到影響,例如海馬迴、杏仁核和前額葉。
1.前額葉:有大腦總指揮之稱,負責大腦的執行功能,包括工作記憶、認知彈性、抑制控制、複雜問題解決能力與計劃能力等。當毒性壓力存在時,會損害執行功能,因此造成衝動、失去自我監控、不會計畫、沒有彈性,工作記憶也會變差。
2.杏仁核:是大腦的情緒中樞,負責情緒的反應與調節。當毒性壓力存在時,會造成杏仁核過度反應,也就是處於過度警醒,對任何刺激相當敏感。
3.海馬迴:主要負責學習與記憶,當毒性壓力存在時,會損害記憶的儲存(將資訊記住)、提取(將記住的資訊拿出來運用,例如考試時的作答)及整合(將既有的資訊與剛學的到的資訊整併,例如運用學過的詞彙來照樣寫短語)能力,自然影響學習表現。
(下一頁免費領取教材-壓力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