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顧安撫高需求寶寶?一次看懂原因、特徵、父母教養重點
每個新生兒出生時,都會具有與生俱來的「氣質」,也就是寶寶先天的行為方式,有一種寶寶被稱為「高需求寶寶」,他們常讓大人照顧到很累,但其實他們也是有著很大的優勢!當家裡有高需求嬰兒時,該怎麼照顧才好?這篇帶大家一起來看~
高需求寶寶的定義
高需求寶寶(High-Need Baby)又稱為困難寶寶(Difficult baby),他們通常對環境很敏感,需求很多,而且又很固執,非常需要父母長時間的陪伴,因此經常讓照顧者忙到筋疲力竭。然而,需要知道的是,高需求寶寶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每個寶寶的特質狀況不同而已。
為什麼會生出高需求寶寶
關於為什麼會生出高需求寶寶,有人說是和產前壓力和創傷性分娩有關,但其實,目前科學界的研究還沒有找出答案,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顯示,新生兒中約有10%到26%的機率是高需求寶寶。
高需求寶寶的12項共同特徵與應對方法
根據國外育兒網站 Ask Doctor Sears 中,作者西爾斯博士(Dr. Bill Sears)本身也育有一名高需求的孩子,同時也是多倫多西部醫院的兒科主任,他根據多年經驗,整理了12項高需求嬰兒的特徵,如下:
1.反應激烈
當高需求寶寶的需求未被滿足時,他們會大聲哭泣、狼吞虎嚥吃東西、興奮地大笑…等強烈反應來表達需求。通常他們的哭聲不僅僅是請求,而是迫切的需求。
如果當他們有需求,卻沒有立刻滿足他時,他們的反應會更加激烈,肢體上也會表現出拳頭緊握,背部拱起,肌肉繃緊等動作。
2.活動量大
高需求寶寶的精力很旺盛,肌肉和心智很少放鬆或靜止,隨時處於緊繃狀態。有些高需求寶寶也不喜歡被包裹、被束縛的感覺,因此會拒絕使用嬰兒背帶和身體接觸。當你試圖抓住他們時,他們會僵硬四肢並弓起背部,也使得媽媽每次在餵奶時,常常為了姿勢非常困擾。
過動並不是一個負面標籤
然而爸媽也要知道,孩子過度活躍(過動)並不是負面標籤。這個詞只是描述了孩子的行為,並沒有對他是好是壞做出任何判斷。嬰幼兒的過動,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描述。一些世界上極具創造力、改變世界的人,也都曾一度被貼上兒童過動症的標籤。因此爸媽無需太過擔心。
3.耗盡父母精力
照顧高需求寶寶,爸媽或其他照顧者,需要時時關注寶寶的狀態,無法有休息的時刻。即使到了晚上,寶寶也會經常醒來,使得媽媽無論早晚都很忙,耗盡照顧者的精力。
將耗盡精力的感覺,想像成是為寶寶付出
然而高需求寶寶從照顧者身上汲取的每一點能量,其實都不會付諸東流。我們在做的是將大部分能量轉移到寶寶的身上,以幫助他茁壯成長。所以我們盡量不要去抗拒或怨恨它,多用積極的態度,試著把這些「耗盡能量」的日子想像成「付出」的日子。這將幫助您度過一開始幾個月的艱難時期。
4.餵食頻繁
高需求寶寶幾乎沒有一個固定的進食時間表,他們和一般嬰兒比起來,哺乳頻率更高,而且斷奶時間更晚,甚至於母乳餵養持續兩年的也不在少數。
順其自然
既然寶寶沒有固定的餵食時間表,順其自然就可以了。其實對高需求寶寶而言,吸吮母親的乳頭不只是滿足餵食的需求,也是一種撫慰。這些聰明的嬰兒很早就知道,乳房或奶瓶不僅是營養的來源,也是舒適的來源。研究也表明,「非營養性吸吮」是嬰兒最早學會讓自己安頓下來的方式之一。
讓高需求寶寶學會安頓心情很重要,在嬰兒出生後那動蕩的幾個月裡,當他們開始學習適應生活時,讓這個成長中的嬰兒獲得內心的平靜,這將幫助她未來學會自己創造內心的平靜。
5.大聲要求
高需求嬰兒不僅要求餵養和抱抱,他們還會用大聲大哭來要求。他們不喜歡等待、也絕不妥協!當你給錯他們要的東西時,他們會想盡辦法讓你知道那不是他要的!
平等溝通,了解嬰兒的暗示
爸媽需要知道,養育不等於控制,嬰兒需要的是平等的溝通,而不是控制。其實高需求寶寶會大聲要求是有原因的,當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嬰兒在表達需求的能力上是不會成長的。
所以一開始要多滿足寶寶的需求,爸媽也能學著閱讀寶寶的暗示,當孩子覺得他可以信任自己的照顧者時,她才能學會慢慢以社會較能接受的方式提出要求,而不是瘋狂地壓倒整個照顧環境。
另外,隨著高需求寶寶成長為高需求兒童,父母還必須幫助他了解,自己的需求必須與他人的需求保持平衡,這樣他們才能學會成為一個討人喜歡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6.經常醒來
高需求寶寶會將白天的緊繃情緒,一路帶到晚上。他們不易入睡,也很容易醒來。任何一點聲響都能吵醒他們,也不願意接受睡眠環境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