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吵別再丟手機給他!研究:可能引發未來更嚴重行為問題
安撫孩子壞情緒別用手機,「停看聽」三步驟有效終止哭鬧
那在忙碌時,又碰上孩子哭鬧,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呢?教大家簡單停看聽三步驟:
「停」讓孩子把脫序的行為停止
首先,把孩子現在脫序的行為「停」下來,讓彼此有冷靜緩衝的時間。例如:當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時,家長如果一直吼叫,情緒累積下來,可能就會動手打孩子。更好的做法,假設當孩子一邊吃飯又玩不停,我會直接停下來看著他,嚴肅的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就要好好專心吃飯。
切記不要邊唸邊做手邊的事,孩子會把你說的話當耳邊風唷!如果他還是不聽,我真正停的意思就是「飯不要吃了」,親子都停下手邊正在進行的事,讓孩子開始察覺父母生氣了。
「看」讓孩子看到父母生氣、嚴肅的表情
讓孩子看到父母生氣、嚴肅的表情,同上所述,很多家長犯的通病,常常是因為邊做其他事,邊管教孩子,你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這一點也沒什麼。但當你嚴正以待,一直盯著孩子,並明顯地表現你的情緒,通常孩子就會意識到大事不妙,也會比較收心不敢搗蛋。
「聽」聆聽孩子心裡的聲音
聆聽孩子的聲音,當你已表達情緒時,別忘了也要讓孩子懂得表達自己,請孩子先談談他內心的感受,再問他父母為什麼很生氣?因為有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他不見得是故意,只是沒想得太多,如果急於懲罰,孩子就會不知道對錯,下次也很容易再犯。
以上這些方法,一旦步驟前後次序不對,就會養成情緒小霸王。我希望各位父母能在情緒教養中,學會以柔克剛、以緩制急;孩子越急,我們就要越慢。當你用很快、很急的方式去教導,他們就會學起來,用同樣的方式回應你。
情緒教育,平時就該引導做練習
情緒教育,絕對不是衝突產生的時候才教,平時就該有所引導。利用情緒繪本閱讀,像是《巴戈狗豬豬情緒繪本》、《引導不任性套書》,用故事中的角色去做練習,不要讓孩子覺得聽大人說教很有壓力。
當孩子下次情緒快爆發的時候,就可以說出一些關鍵字(舉之前讀過繪本的角色),像:豬豬…,讓他回想在理性時聽到的故事,讓他去思考。在這樣的過程中,去練習孩子的自我控制、讓孩子有一個自我認識的機會、學會如何正確他人相處。
參考文獻:
Radesky, J. S., Kaciroti, N., Weeks, H. M., Schaller, A., & Miller, A. L. (2022).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Use of Mobile Devices for Calming and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Aged 3 to 5 Years. JAMA pediatrics, 10.1001/jamapediatrics.2022.4793.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01/jamapediatrics.2022.47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