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入侵幼兒園,這年齡須嚴加防範!醫曝最佳預防方法
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但其實秋冬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正蠢蠢欲動。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近期來看診的不少幼童都出現「燒很久、咳不停」的症狀,不僅有2個在家使用呼吸器維生的小孩來掛急診,甚至還有2歲女童併發嘔吐、停止進食又發燒的狀況,經診斷發現都是被「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
目前RSV病毒有入侵幼兒園的趨勢,病例逐漸增加,病程發展得相當快速猛烈,威脅性不得忽視!如果與其他病毒交叉感染,更會增加重症風險。提醒爸媽們要多注意並了解預防方法!
什麼是RSV病毒
RSV英文全名是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中文名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謝春美護理長在《中榮醫訊》中提到,「RSV是造成嬰幼兒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台灣每年約有一千個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其中二歲以下的嬰幼兒佔 90%。」。
「嬰幼兒及孩童感染後所帶之病毒量及傳染期皆大於成人,一般傳染期為 3至 8 天,但嬰幼兒及免疫力低下者其傳染期可能長達 3 至 4 週」。而且RSV跟新冠病毒一樣,感染過是沒有終身免疫的。不過隨著感染次數漸增,感染後的症狀也可能會一次比一次輕微。
兒科醫:RSV最易感染5歲以下幼童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到,RSV病例從9月開始大量出現,門診大約占2成。主要感染者為5歲以下幼童,特別是2歲以下容易轉為嚴重個案,需要住加護病房。
5歲以下幼童氣管比較細,「而感染RSV會生痰,痰相當多,氣管末端會被痰塞住而很難呼吸,每分鐘要呼吸50到60下,很快就沒力了。孩子如果很喘、咳嗽嚴重、食慾降低,用聽診器都聽出「咻咻」呼吸聲,這些都是RSV的症狀。嚴重的病童須住進加護病房,加護病房內的醫護人員會幫孩子拍痰,且需要插管,所幸不必插管太多天,大約1到2天即可。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症狀及傳染途徑
症況類似普通感冒,但嚴重甚至引發急性細支氣管炎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典型症狀,一般有:咳嗽、流鼻涕、發燒等。謝春美提到,嬰幼兒一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潛伏期為 2 ~ 8 天,在初期流鼻水、咳嗽的感冒症狀不管有沒有治療,都可能逐漸惡化,出現喘鳴、呼吸急促或發燒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持續1-2個星期,並且在適當休息和補充輸液後會逐漸好轉。
嬰幼兒往往會咳得很厲害,咳到睡不好或是咳到吐,可用耳朵貼近嬰幼兒胸部,還會聽到像是氣喘發作的咻咻聲,嚴重甚至會伴隨著發紺、肋骨下凹陷、胸骨上凹陷,或者出現鼻翼搧動等症狀,這就是RSV引起的急性細支氣管炎。
(繼續閱讀-預防RSV的8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