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鳥鳥、咬指甲、磨牙、挖鼻孔、摸媽媽睡覺,小孩六大怪癖有原因
TOP4︰吸手指、摸媽媽
有些孩子喜歡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是整個拳頭,但大部分偏愛大拇指,從大拇指進入與嘴巴接觸的過程是由一個嬰兒產生的本能反應。
事實上,大多數2 到4歲的孩子喜歡吸吮拇指是為了讓自己得到鎮靜和安穩,進而幫助睡眠。反之如果年齡較大的4〜5歲孩童經常吮吸拇指很可能是明顯遇到壓力或焦慮的問題。
有些孩子,睡覺時要摸媽媽的手、頭髮、身體、大腿,其實也是要讓自己進入睡眠狀態,建議幫助孩子轉換其他方法入睡,例如聽音樂、使用觸覺刷、玩偶陪睡、嬰幼兒按摩等方式。
解決方法
1. 使用忽略的方法或是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白天鼓勵他從事其他活動。例如:雙手操作的遊戲,特別是黏土、玩沙、攀爬或其他雙手操作的組裝積木等。
2. 利用教養方式讓孩童得知在公共場合哪些動作合宜。
3. 在3-5歲孩童給予人體身體部位的知識。
4. 和孩童共同討論壓力的來源,並解決。
5. 給予不同的感覺刺激(睡前可以使用觸覺刷、也可以做些按摩,因為感覺統合中觸覺和本體覺刺激較少,會使孩童想尋求其他刺激。)
6. 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多給予孩子被愛和被關懷的情感要求
7. 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玩耍、白天增加孩子的活動量,有日照孩子會比較好睡。
8. 在睡前建立輕鬆的環境,例如:洗個熱水澡,聽聽安靜的音樂。
9. 按照一貫的就寢時間。每天晚上預留10至30分鐘,讓你的孩子準備去睡覺。
10. 在睡前與你的孩童建立睡前互動。不要讓電視,電腦或視頻取代你的位置。
11. 電視節目挑選合宜,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的電影和視頻遊戲。
12. 在睡前,不要讓你的孩子有食物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包括巧克力和汽水。盡量不要給他或她,在睡前服用任何有興奮劑的藥物。也可以讓孩子吃些助眠食物。
TOP5:挖鼻孔和吃鼻屎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挖鼻孔呢? 他們大多數是因為好奇、無聊或是鼻子不舒服而這麼做!對於有些尚未學會擤鼻涕的幼兒來說,解除鼻子不舒適的方法就是挖鼻孔;但有些過敏症狀的孩子,也常會去挖鼻孔。
挖鼻孔似乎是一種習慣,雖然它通常始於童年,實際上可能延續到成年。1995年的研究發現成年人有91%的人經常挖自己的鼻屎,報告更指出,甚至有大約8%的人,會把鼻屎放進嘴巴。
解決方法
1. 使用忽略的方法或是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鼓勵他從事其他活動。例如:雙手操作的遊戲,特別是黏土、玩沙、攀爬或其他雙手操作的組裝積木等。
2. 利用教養方式讓孩童得知在公共場合哪些動作合宜。
3. 給予不同的感覺刺激(可以使用觸覺刷,因為感覺統合中觸覺和本體覺刺激較少,會使孩童想尋求其他刺激。)
4. 確定孩子是否有過敏的問題,並解決。
5. 讓孩子知道挖鼻子甚至吃鼻屎會有哪些健康上面的危險,甚至可以用圖片讓孩子了解。
TOP6:玩頭髮和捲頭髮
玩頭髮是幼兒常見的行為,這些習慣有可能持續到幼兒長大成人,但不至於會造成嚴重掉髮。幼兒喜歡玩自己的頭髮是一種自我撫慰的行為。
根據KidsHealth指出,會產生玩頭髮這種行為的多數為女孩;此外,在大多數情況下,當孩童想睡、無聊或放鬆的時候,也較常會出現玩自己頭髮的行為。
女生有很多原因可能會玩自己的頭髮,這種情況下通常是一種習慣。有些女孩在玩自己頭髮時,有可能是他們感覺到緊張,在某些情況下,轉頭髮也可能反映出心理健康問題,如強迫症或憂鬱症。
有些在幼兒時期的年齡就開始出現捲頭髮的習慣,捲頭髮成為一種常見的習慣。通常這種情況下,許多女生並不知道,他們玩自己的頭髮,可能已經成為一種不自覺行為。
在大多數情況下,女生長大了依然有這個習慣,因為這樣做時,會讓自己感覺不易緊張或焦慮。
解決方法
1. 使用忽略的方法或是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鼓勵他從事其他活動。例如:雙手操作的遊戲,特別是黏土、玩沙、攀爬或其他雙手操作的組裝積木等。
2. 增加孩子的活動量。
3. 可以的話盡量將頭髮夾好、綁好,不要讓頭髮提醒了孩子去玩它。
4. 和孩童共同討論壓力的來源,並解決。
5. 給予不同的感覺刺激(可以使用觸覺刷,因為感覺統合中觸覺和本體覺刺激較少,會使孩童想尋求其他刺激。)
6. 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多給予孩子被愛和被關懷的情感要求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玩耍,或是在感覺統合中的視覺和本體覺,藉由一些手眼協調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
7. 嘗試其他放鬆的方法。例如:洗個熱水澡,聽聽安靜的音樂等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