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叫孩子「不要生氣」,要教他如何處理情緒
當孩子生氣或傷心,大人很常脫口而出「不要生氣!」「不要哭!」儘管大人是想要告訴孩子「冷靜下來」,但在孩子聽來,卻像是「不能生氣」、「不能難過」,不可以有情緒!問題是,人怎麼可能會沒有情緒呢?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擔心大人對自己失望時,那種懊惱與不知所措,反而會讓孩子更常失控!
孩子生氣!不是叫他「不要生氣」,而是要教他「如何處理生氣」
爸媽是孩子的情緒老師,希望孩子情緒好,用對方法教很重要。教情緒,除了教孩子認識情緒,覺察情緒,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不同情緒出現時,應該要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 當孩子感到挫敗時,教他先轉換活動
這不是要孩子放棄嘗試和努力,而是要讓孩子先轉換心情,因為當大腦被情緒佔據時,就不會有好方法,要有彈性,先去做其他的活動,或許從中就會想到好辦法也說不定。
● 孩子有壓力時,教他先專心放鬆
抗壓性的培養絕對不是要孩子學習忍受壓力,而是要孩子學會調節壓力,而調節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何時該放鬆一下,以及如何讓自己放鬆,爸媽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放鬆的小祕訣,例如去跑步、去聽個音樂、去洗個澡……等。
● 孩子焦慮時,陪他演練應變方法
焦慮多半出自於沒自信與臨場應變能力不足,擔心東擔心西,所以陪著孩子將所有狀況模擬與準備好,能減緩焦慮的心情,同時也在告訴孩子,與其擔心焦慮,倒不如一起好好準備,實際模擬所有情境後,會發現,事情也沒這麼可怕吧!
● 孩子難過時,教他要找人說話
傷心難過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感覺說出來,這樣才不容易越想越負面,越想越傷心,而且說出來,大家才懂得你在想什麼,你不說,沒有人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