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錯誤的回應,讓孩子更愛生氣
小孩真的很 愛生氣 ,尤其以12歲以下的兒童,研究指出,幼兒所展現的負向情緒中,有高達95%是生氣情緒,根本就是每天都在生氣。
孩子生氣時可能會用口頭表達、用發洩的、用攻擊的、用逃避的、或找大人幫忙……等方式,讓我們很容易察覺孩子生氣了,但面對孩子這麼多種生氣的表達方式,你都怎麼回應呢?很多家長會問,「老師,我小孩真的很愛生氣,有沒有什麼方法讓他不要生氣?」如果你也抱持著這樣的想法「負向情緒是不對的,希望能制止它,讓它快點消失」,那麼,很抱歉,孩子的情緒問題不但不會進步,還可能衍生出更多行為問題,例如衝動、不專心、自制力差等。
小孩生氣時,大人別說的NG話
「生氣」是正常的情緒,大人在面對孩子生氣時,不要錯誤
NG:不要跟孩子說不行生氣
阻止孩子的怒氣,只會讓孩子因為無法發洩而更加激動暴怒
NG:不要說你生氣完我才理你
這是放任或忽視孩子的情緒,要孩子自己想辦法調整。
NG:不要標籤孩子這麼愛生氣
這句話帶有對孩子的不認同感,覺得孩子莫名其妙。
NG:不要説出討厭孩子亂生氣
這是批評孩子的生氣表現,暗示著不該生氣。
NG:不要威脅孩子生氣也沒有用
這是展現大人的權威專制,拒絕溝通。
NG:不要跟生氣孩子冷戰
通常大人這時已經有些失控,也暗示著大人沒有要處理孩子
以上這些,都是孩子生氣時,大人不該對孩子說的話,當孩子有負向情緒的時候,其實是最需要大人幫助的時候。但如果爸媽的態度是忽視或禁止孩子表現負向情緒,例如生氣,那麼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對了,做錯了,反而情緒調節更有問題,更糟的是,倘若爸媽對孩子的生氣情緒表現是失控的,爸媽自己都無法做好情緒調節,那麼,根本不可能培養出能適當情緒表達的孩子。情緒調節困難的孩子,通常自我冷靜的能力也差,較難集中注意力,因此會影響學業成績以及人際社交。
想要培養出高情緒控制力的孩子,那麼爸媽要做到這些事:
1. 覺察:能敏銳的關注到孩子的負向情緒表現
2. 接受:孩子負向情緒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應該給予尊重、同理。
3. 溝通:一旦覺察孩子有負向情緒,要主動地跟孩子溝通,有耐心地了解原因,並與孩子討論。
4. 引導:能處理的事情,教導孩子適切的情緒表達及解決方法;對於不能夠處理的事情,教導孩子
如何改變孩子態度不好?
如何調適情緒去面對,例如喝個水冷靜下來,然後去做會令自己開心的事。
不過在這之前,爸媽可能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面對生氣小孩,最需要的就是「鬥智」,萬一爸媽也失控了,孩子就無從學習情緒調節了,記得飛機上的氧氣面罩嗎?搭飛機時,空服員一定會介紹,緊急時候,請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幫身旁的小孩或需要協助的人戴上。這是因為當飛機故障失壓時,氧氣會低到很快就讓人陷入昏迷。如果先幫孩子戴,自己可能在幾秒之後就昏迷,那就沒有機會戴上氧氣面罩了。因此,要先確保自己清醒,才能顧得了孩子。教孩子情緒也一樣,先確保大人冷靜,才能培養孩子高EQ。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