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超固執的孩子,要用這9個溝通法
如果可以當優雅媽,沒有人想當潑婦,爸媽都希望可以跟孩子好好溝通,不要使用激烈的方法讓孩子妥協,但面對「高堅持度」的孩子,容易固執、倔強,這時大人怎麼講孩子都聽不進去,孩子總會用更激烈的方式,要求一定要照著他的意思做,搞到最後兩方都生氣收尾。如果不想每天都這樣輪迴,那一定要學學家有高堅持孩子的9個溝通法則。
方法1.同理固執但不允許攻擊
當孩子固執時,要先同理他的情緒,不要讓孩子覺得不管做什麼都要被大人唸,但同時也要堅持底線,不要讓孩子有攻擊的行為。 孩子其實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被大人懂,此時大人同理情緒的話語,會讓孩子感受到大人有在乎他的感受,有在乎他的想法,孩子的高堅持會降低一些些。但記得,先維持既有的原則,避免孩子流於情緒勒索,不即刻退讓,而是藉由重複強調你懂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先軟化,降低孩子的負向行為及情緒,才有可能進一步溝通。
方法2.給時間思考取代當下決定
當孩子固執時,給他一些時間思考,如果討論完還是沒有一個結果,可先跟孩子溝通先以目前討論的來取代當下的決定。很多時候我們跟孩子的好好勸說總是花了很多時間,有些甚至長達半小時、一小時以上,我們可以說「我們有10分鐘的時間來討論看看,但時間一過還沒辦法解決的話,就先這照著之前的做法囉!」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建議可以嘗試不著痕跡的轉移話題,重點在於讓孩子情緒好,他的堅持度就容易降低。
方法3.正向對話不要怒氣對話
當孩子固執時,正向的對話很重要。有時候大人因為孩子的堅持而氣頭上,雙方就會變成無效溝通。我們可以使用一些既定的說法「我們好好說、慢慢說,現在怎麼了呢?」,如果遇到孩子堅持,開頭就使用這句來開啟正向對話。一定要記得,親子相處偶有摩擦,這時候對大人而言應該是鬥智,而不是鬥氣唷。
方法4.建立彈性不把話講死
當孩子固執時,代表他們缺乏彈性。一件事情時間一久、次數一多就容易進入習慣化,這類型的孩子容易在進入習慣後不易改變,就會缺乏彈性;建議爸爸媽媽與孩子對話時,留點空間,不要把話講死,另外也可試著每週或每月改變些日常生活的儀式活習慣,如睡眠儀式、家中擺設等,改變能讓孩子練習適應新習慣,也較不容易過於堅持原來的事。
改善孩子過高的堅持度,可以試試用這些繪本來引導>>點我看線上繪本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