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不住、靜不下?其實是因為「這個」原因!
覺得孩子明顯較同儕好動、坐不住嗎?整天不但動個不停,動作又很粗魯,什麼都忍不住要碰要摸嗎?雖然覺得孩子靜不下來,但遇到有興趣的事,孩子又似乎可以靜下來一段時間,這樣孩子算過動嗎?
我的孩子坐不住、靜不下來是過動嗎?
是否為過動還是建議由醫生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這類孩子有明顯的「感覺尋求」狀況,這是一種感覺統合問題。從出生開始,寶寶就藉由各種感官刺激來探索及認識這個世界,甚至到成人,也都不斷地透過感官來學習。
「感覺尋求」孩子,會因為偏好尋求的感覺刺激不同,彼此間的表現略有差異。不同感覺尋求的表現行為如下:

「感覺尋求」孩子,注意以下行為會有所不同
視覺尋求行為
●偏愛顏色、明暗對比強烈的刺激,因此喜愛螢幕勝過平面的書籍,卡通、電玩因為對比較強、節奏較快會更喜歡。
●在閱讀時(尤其是文字較多的書)或學校作業,因為視覺上的感覺刺激通常弱,做的時候會明顯沒耐心。
聽覺尋求行為
●偏愛節奏快、動感、激昂的音樂,看電視或聽音樂時總是會將音量調的大一點。
●喜歡製造聲響,而且似乎不自覺,可以說對聲音的容忍度挺大的。
嗅味覺尋求行為
●嗜甜、重鹹,偏愛口味重、有香氣的食物。
●喜歡把手或東西放嘴巴,以增加感覺刺激。
觸覺尋求行為
●愛東摸西碰,喜歡動手操作,感覺常把自己弄得髒髒亂亂的,很能接受這樣的感覺,在海邊弄得全身都是沙也無所謂。
●觸覺刺激除了碰觸,還包括溫度和壓覺,可能會延生出一些癖好,例如:愛摳手、玩腳、拔嘴皮、挖鼻孔、玩頭髮、觸碰或壓私密部位等。
本體覺尋求行為
●本體覺是指關節和肌肉的感覺,這類的孩子動作幅度大、較粗魯,愛踱步、走路大聲。
●除了肢體的尋求外,也會有口腔肌肉關節的感覺尋求,例如喜歡有口感的食物,喜歡咬手、咬筆、咬衣服等。
前庭覺尋求行為
●前庭系統位於內耳的耳蝸中,能感知旋轉、加速度和重力。
●前庭覺尋求的孩子,偏愛旋轉、擺盪、跑跳、爬高爬低、衝來衝去等活動。
在家可做五大感統訓練,改善孩子尋求感覺刺激
孩子有感覺尋求的狀況,該怎麼辦呢?基本上,如果對日常生活並不妨礙,也不需要太擔心,在對的時間滿足孩子的需求即可,例如讓孩子有充分活動的時間。
但如果孩子「感覺尋求」的情形影響到日常活動的參與,例如在上課時一直製造聲響、走動,那就需要讓孩子做些感覺統合的訓練,而爸爸媽媽在家也能這樣做:
感統訓練一》偏愛視覺尋求的介入策略:

1、這類孩子(通常是沒耐心閱讀、寫功課、易分心等),首先要節制電視和電玩時間,慎選節目,避免長時間觀賞快速且顏色對比強烈的畫面,因為這只會讓孩子越想追求更刺激的視覺刺激。
2、閱讀和書寫學校作業部分,可以善用有顏色的筆或螢光筆,透過色彩來滿足視覺刺激的需求,複習時也建議孩子盡量用圖示或表格做整理,動手做、繪製圖表絕對比光看內容來的專心、有效率。
(下一頁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