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智力發展,閱讀能力是關鍵!0-12歲該有的閱讀能力一覽
【互動期】5~6歲
1. 能讀出常見字(如我、車)或簡單字(如上、王)
2. 在遊戲或聊天時,會出現故事中的詞彙
3. 開始會邊聽故事邊試著看字
4. 說故事較有組織,會用誰、什麼、何時、哪裡、為什麼和如何來說
5. 能依順序說故事,給多張圖卡也能按順序排列並說
6. 會試著預測故事發展
7. 會畫或說自己的故事
8. 會猜測字的讀音(透過相同部件,例如「晴」會猜和「清」讀音相同)
9. 了解自己能透過書來得到資訊或快樂
10. 能依照故事內容回答基本問題。
► 繪本推薦
《暢銷情緒套書5冊》教孩子自信、勇敢、情緒管理
【思考期】6~9歲
1. 低年級約能認識1000~1200字左右
2. 能利用前後文意,去推測不熟悉的字或詞彙
3. 當遇到錯誤或發現不理解,會知道回頭重新檢視再修正
4. 閱讀後能回答需要思考後的問題(就是閱讀測驗)
5. 會發揮創意寫故事(小短文)
6. 會憑過去閱讀的經驗,作者寫作的方式,來模仿寫作
► 繪本推薦
《小學生情緒社交漫畫》教孩子問題解決力
【歸納期】9~12歲
1. 從學習閱讀進入到閱讀中學習
2. 會做有目的性的閱讀,例如找資料、考試或娛樂等
3. 探索不同的文學風格
4. 識字速度快很多,因此閱讀速度也迅速提升
5. 能依照文意排列故事中的事件發生順序(例如知道是倒敘)
6. 朗讀文章能正確且帶有情感
7. 能指出文章的架構、核心、主要意涵
8. 能將閱讀的內容總結
9. 能理解文章中的修辭法(例如摹寫、譬喻)
閱讀能力需要後天培養,6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能力好的孩子,理解詞彙較多,閱讀速度快,就能讀得更多,並在閱讀中進一步獲得新的文字經驗和詞彙,因此會讀得更好;相反地,詞彙量不足的孩子,閱讀速度緩慢、閱讀量較少,會影響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成長,結果,兩者的閱讀表現差距會越拉越大,形成了閱讀的「馬太效應」。
若孩子真的不喜歡看書,常常讀一讀繪本就分心、跑掉,不想看完,爸媽也不用太緊張,只要做到以下六件事,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閱讀能力絕對是後天可培養起來的!
(一)家中的書要隨手可得:
特別是那些孩子可能會感興趣的書,要讓孩子好找好拿,引發閱讀興趣。
(二)家中的書要符合多元性、且適齡的原則:
家裡不需要買很多書,但卻可以借很多書,現在圖書館大多可以借20本書以上,只要符合年齡,可以盡量提供多樣化、不同類型的書籍。
(三) 家裡要有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
打造一個舒適且安靜的環境,讓大人小孩都可以在閱讀時不被打擾。
(四)家中要安排持續且專屬的閱讀時間:
例如:睡前讓孩子習慣每天閱讀,閱讀故事、繪本。
(五)爸媽要以身作則:
孩子都喜歡模仿大人做事,當大人熱中看書,孩子也會想一起探究書中的奧秘。
(六)氣氛輕鬆無壓力:
閱讀不該像念書一樣要考試,也不該限制只能看那些書籍才叫閱讀,小學的孩子還是只願意看繪本、漫畫也別太緊張,只要大人肯陪伴,從少文字開始,多閱讀增加識字與詞彙量,就能增加閱讀速度,接著,孩子就會有信心逐漸閱讀較多文字的書籍,當然書籍的內容最好能符合孩子的興趣,就能進入一個正向循環,孩子的閱讀力自然又會快速成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