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疫情期間,孩子可能產生的情緒問題
這陣子不斷停課、復課無限輪迴,還有戳鼻子快篩加居隔,父母不但壓力大,孩子也每天生活在變動中。有發現孩子最近情緒也是亂糟糟嗎?其實這樣的疫情生活巨變,對孩子心理影響也是很大的。
疫情影響,孩子容易有這些情緒問題!
當孩子不開心時,表現出的情緒未必只有難過,可能還會發生:
1.孩子會易怒:
孩子可能莫名的口氣很差,例如「很煩耶!」、「走開啦!」,很容易遷怒「都是你害的!」,怪東怪西……等。當發現孩子變得很容易生氣時,大人可能需要先留意,自己最近是否也因為壓力倍增,講話的口氣有時也不太好呢?孩子是很容易被大人的情緒所牽動的。當孩子生氣的當下,建議爸爸媽媽不要立即反應責備,因為孩子只會接收到,大人也都是用生氣的方式回話。
建議在孩子生氣時,大人要更冷靜給孩子看,並讓孩子知道我們有接收到他的情緒,知道他在不開心,可以這麼說:「我知道你現在不開心,我們要不要休息一下」,「我可以陪你,還是你想要自己冷靜一下呢?」接著陪孩子找找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記住,如果這時候大人說的話,是會讓孩子更有情緒的,建議就別說了,讓孩子先冷靜下來再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2.孩子會過度亢奮:
孩子可能容易太high,講話大聲、尖叫、激動,整天活跳跳,情緒常處於較高張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孩子不容易學習,也不容易把別任的話聽進去,大人就會更大聲的喊叫孩子,這行為更強化了孩子要大聲說話,就這樣惡性循環,待在家已經夠悶了,整天還鬧轟轟的。過度亢奮的孩子,需要的是運動,每天要安排多一些出力活動的時間,每天至少要有1小時以上。
此外,建議教導孩子自我覺察情緒,當覺得整個人熱熱的,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皮膚上的毛好像豎起來,講話聲音變大聲,這就是情緒太激動、太興奮了,這時候要去喝個水,深呼吸幾下,讓自己冷靜下來,也就是心跳、呼吸要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