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掉孩子拖延壞習慣,先教會他6件事【送棋盤式時間計畫表】
有些孩子總是會拖拖拉拉,每件事都愛說「等一下」,寫作業拖、整理書包拖,就連洗澡、刷牙也都要拖,拖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晚睡、作業寫不完,或者是忘了帶東西上學,然後挨罵。但問題是,爸媽每天碎念每天罵,孩子依舊「拖拉」,大道理孩子也都懂,知道不能拖,趕快做完就可以趕快玩,但這個拖延症頭似乎就是改不掉。
孩子為何會拖延?可分成被動與主動
拖延大致上可分為主動拖延和被動拖延:
◆ 被動拖延:因為覺得有困難去決定或執行事情而拖延,例如數學作業好難,爸爸不在沒人可以教,因此想拖到爸爸回家再完成。
◆ 主動拖延:因感到壓力,而沒有動力或動機,因此刻意拖延,例如一想到課文好多要背,就沒動力;好不容易回到家想放鬆,又一直被催洗澡、吃飯,就感到厭煩,而不去做。
當然還有幾多種可能會造成拖延,例如完美主義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還沒想到最完美的方法而遲遲不動工;要做的事太多,不會計劃就會拖;沒有時間觀念,常覺得時間還很多,也會一直拖……。
6招戒除孩子拖拉毛病
因此,希望根治孩子拖拉的毛病,就要先教會孩子這6件事。
1.教會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用
從回到家到上床睡覺,究竟有多少時間呢?或許孩子根本沒思考過這個問題,因此孩子覺得時間很多,可以慢慢來,所以希望孩子學會不拖延,第一個該學會的事,就是掌握自己有多少時間可用。
2.教孩子了解每件事情會花多少時間
放學回到家的孩子,一定有很多事想做,例如舒舒服服地享用點心、看電視、玩玩具……等,但他們心裡一定也知道回家有老師指派的作業要做,媽媽交代的事要做,但他們一定沒想過每件事會花多少時間,因為他們總認為時間還早,反正還有時間。因此花點時間,陪著孩子估算並驗證每件事會花費多少時間吧!這時候傳統的計時器就很好用,請孩子將每件事耗費的時間記錄下來。如果孩子還是沒概念,沒關係,孩子總會有看卡通的經驗?卡通通常是半小時一集,爸爸媽媽可以用看卡通為單位來解釋,例如孩子拖拖拉拉寫作業就要花1小時,這樣就是2集卡通的時間。
(下一頁繼續,免費下載最新時間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