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否定的孩子,小心容易產生自卑感
爸媽要怎麼做,才能不讓孩子產生自卑情結呢?
1.不比較不批評:
爸媽要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因為爸媽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如果連爸媽都是一整天責備他了,孩子就更會覺得自己沒有人愛。很多爸媽會覺得孩子是需要被激勵的,因此常常會說「那個誰誰誰都可以怎樣,你是不是也應該要怎樣」,然而這樣的做法,可能只會讓孩子覺得「我就是比別人差,我就是不如人」,這豈不是讓孩子更往自卑的方向推去。
2.重視孩子的興趣:
花些時間觀察孩子的興趣與能力當孩子有想法,爸媽可以提供孩子機會,在合理的範圍內,鼓勵完成與實現,真的有困難,也能一起討論是否能有替代的方案。孩子不可能「全能」,但當孩子在某方面自認為是有能力時,就不容易產生自卑情結。
3.帶著孩子欣賞他的長處:
這就需要爸媽在日常生活中多讚許孩子,例如孩子對小動物充滿關愛,可以告訴孩子他是一個很仁慈的孩子,藉由生活上的互動,讓孩子更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4.專屬親子時光:
好的親子關係是很重要的,爸媽需要讓孩子知道當他有需求的時候,爸媽都會在,並適時給予協助。孩子對爸媽充滿信任,感受到爸媽對他的支持,就好像是一種有隊友的感覺,不孤單就不容易自卑。
5.引導孩子正向思考:
要建立孩子正向思考,爸媽要做到多誇獎孩子努力付出的過程,而不是讚美最終的結果。爸媽也要留意,樹立起面對挫敗時的好榜樣,遇到挫折「面對、接受、轉念、改進」絕對會比「否認、生氣、抱怨、逃避」來得好。
6.讓孩子知道失敗不是爛,而是學習:
「失敗為成功之母」,這種大道理不是靠說孩子就能懂,而是藉由自己或孩子的經驗,重複讓孩子了解到,每次的失敗經驗,都是造就之後成功的踏石。
7.引導孩子融入團體:
社交也是需要教導的,孩子說「在學校沒有人跟我玩」,爸媽可能就會說「那你可以主動去找人家玩呀!」結果孩子可能試了,「五可以玩嗎?」對方說可以後,孩子依然還是無法融入,因為孩子間玩在一起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孩子一直採取被動的姿態,就會被忽略,因此爸媽可以趁假日,幫孩子找小團體,引導孩子如何容融入同儕,幫孩子解讀對方的意圖(避免負向解讀),或當孩子被拒絕時,該如何回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