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否定的孩子,小心容易產生自卑感
「不行」、「不可以」、「這你不會」、「這不可能成功」、「你應該要這樣…」……這些否定孩子的語言,你也常說嗎?小心,孩子聽久了可能產生自卑情結。
排除因先天缺陷而產生的自卑,絕大多數的自卑性格都是後天教養環境造成的,當孩子的想法常被否定,當孩子常遭到批評,當孩子常感到不被重視、不被愛,孩子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與能力,而形成「我什麼都做不好」、「沒有人喜歡我」的想法,進而沒自信,產生自卑感。
常見的8種孩子自卑行為
1.對批評語言很敏感:
大人可能只是提醒或沒有任何意圖的提起,但孩子可能就覺得被批評、比較或責罵,很容易覺得別人就是在說他。
2.害怕犯錯力求完美:
自卑的孩子很挫折、很怕錯,因為覺得錯會被嘲笑、會被責罵,因此做事會令人有完美主義的感覺,例如明明自己就可以將玩具拚好,但在放之前還是會看著大人,要大人點頭,才會開始執行。
3.常在尋求大人關注:
因為很擔心自己不被愛,希望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就會想辦法尋求大人的關注,可惜尋求關注的方式未必是正向,有些孩子可能會會做明知不對的事,來確認爸媽是否會注意他;另一種情況是做每件事之前都習慣看著大人,確認大人反應後再決定行動。
4.愛跟別人比較:
自卑的孩子可能會很常說「XXX比我聰明」,「XXX跑得比我快…」,他們雖然不喜歡被比較,但卻仍在無形中自己也都在比較,覺得自己都不如人家。
5.會貶低自己:
會自我批評,例如說自己爛、自己廢,試圖靠著自我批評形成一種保護傘,我就是不好所以表現會不好,大家不要期望太高,但是這種負面語言說久了,依照心理學的自證式預言,自己就真的越往爛的那邊去。
6.社交退縮負面思考:
因為自卑沒自信,就會擔心跟同儕在一起時,會表現不如人、被人嘲笑,因而人際社交上會比較退縮,也不太喜歡參加團體的活動。總愛往負面去思考,試都沒試就覺得會有很壞的結果,有點像杞人憂天了。
7.耐挫力低愛發脾氣:
這類孩子抗壓性很差,本來對自己能力就沒信心了,一但又失敗,就會宛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更容易顯得氣餒,很常因此而暴怒。
8.缺乏安全感容易緊張:
孩子會表現得容易焦慮緊張,喜歡依賴大人、黏著大人,對於新環境的適應也會較差,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