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哲:對孩子越兇,孩子往往情緒越反彈
最近來了一個孩子,在學校總是不配合不妥協,情緒起伏非常大~
我看了一下孩子,發現孩子都很少笑容,感覺對人很防禦而且壓力很大,然後媽媽說:「他曾經對很信任的輔導老師說,我討厭爸爸,我討厭爸爸打我,我討厭爸爸打媽媽!」
聽完我覺得很有問題,再繼續問下去,果然發現這個孩子的爸爸總是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平時工作非常的忙,但只要一回家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會情緒化的罵孩子,會怪媽媽不會教小孩,失控時也會打媽媽。
有一次孩子在學校打人,媽媽發現孩子動手,是因為同學先排擠他嘲笑他,然後媽媽就開始教他道歉及方法,但爸爸回家後氣得大罵說:「你可以去打同學嗎?你是流氓嗎?你是不是被我揍不夠?都是你媽寵壞的!」然後對孩子又是一頓打罵。
我真的常常聽到這種自以為是的管教,以為打罵才是在教,結果受傷的都是小孩。
雖然這位爸爸覺得自己的教法沒錯,也不肯跟媽媽來我這聊聊,但為了孩子,我還是要跟這位爸爸說幾件事:
1、不是對孩子兇就代表你有在教,你只有讓他怕,沒有讓他懂,這不是教育的目的,你沒有教進去,這是第一個錯。
2、在教孩子的時候,沒有具體的告訴孩子那裡不對,動不動就打罵,這樣做,孩子只是你發洩情緒的對象,這是第二個錯。
3、怎麼可以打媽媽,有什麼事不能好好講?而且怎麼可以在孩子面前打媽媽?這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很難抹滅的創傷,這是第三個錯。
4、不是你有在兇小孩就是有在教,別人用講道理的就是在寵小孩。寵小孩是破壞規矩及原則,根本不是揍不揍小孩,不要自以為是胡亂定義,這是第四個錯。
5、平常沒在帶小孩的,當孩子發生行為問題時,就該跟主要照顧者先了解一下原因,然後再去好好的溝通及處理,大人怎麼可以比小孩還衝動?大人怎麼可以比小孩還不成熟?這是第五個錯。
6、大人常常情緒失控,甚至常常對孩子動手打罵,就會發現孩子的脾氣跟你很像。難道自己都不用調整一下?這是第六個錯。
7、當孩子犯錯後,如果只想到「是不是我不夠兇?」,這其實代表你管教的方法根本就不夠,大人自己也不願意溝通、不願意妥協,對孩子的成見太強,這是第七個錯。
到底是孩子有問題還是大人有問題?我常常很心疼這些不被理解的孩子們,其實背後真的問題在教養,希望他們的大人能早日自覺~
孩子跟我玩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是從我這得到安全感吧,慢慢卸下心防跟我變成好朋友,笑得很開心跟我說:每天都要來找王老師玩
#能幫一個是一個
#幫助父母理解孩子不是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