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哭!四關鍵教出心智強大的孩子
小妤是個聰明乖巧的孩子,在外面很受小朋友和老師喜愛,但在家卻很愛哭。爸爸媽媽一開始覺得是女生,且家裡剛多了一個新成員,難免會愛哭,但幾年下來,現在都小二了,遇到事情還都先用哭的,例如東西找不到哭、新鞋被踩髒也哭、提醒他國字要訂正寫整齊也要哭,就更不要說被弟弟欺負、或遇到困難時,一定也都哭,這令爸媽既受不了又擔心。
孩子愛用哭來表達,是4種能力不好
孩子脆弱、玻璃心,到底該怎麼教,才能讓孩子學會堅強、心智強大呢?爸媽需要掌握四個關鍵能力:
1.情緒調節能力:
孩子情緒反應閾較低時,就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產生大的情緒變化,例如哭。或許這是先天氣質,但隨著年紀增長,是可以稍加控制的,這就是情緒調節能力。孩子要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一旦情緒升高時,要試著利用各種冷靜的方法,讓情緒不要繼續高漲,就能減少一點小事也哭泣的情況發生。
2.心智解讀能力:
脆弱、玻璃心的人很容易負面思考解讀,例如媽媽只是提醒,語氣稍微急促些,就解讀成媽媽是在責罵。或在大家面前失敗時,別人的微笑,就可能解讀成嘲笑。自己沒保持新鞋乾淨,就覺得大人會認為自己連這點是都做不好,這些龐大的情緒壓力,不哭也難。
3.心理建設能力:
對自己沒自信、自卑,也容易愛哭。遇到事情或挫折是需要一些信心喊話,例如「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我可以解決」、「我做得到我可以」,想要內心強大,自我對話絕對是關鍵。
4.問題解決能力:
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知所措,當然就容易哭,因此,希望孩子心智強大,培養孩子問題解決能力,能隨機應變絕對是必要的。
針對這四個關鍵能力,可以透過下列8個方法來培養:
1.多和孩子討論現在是處於什麼樣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當大人覺得這是一點小事,孩子卻哭,更要在孩子冷靜後,請孩子思考剛剛是什麼樣的感覺,這也能幫助孩子未來能更敏銳的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
2.經常透過繪本或引導孩子思考自我冷靜的方法,例如當自己很不開心時,可以怎麼做讓自己情緒平復一些,爸爸媽媽也可以分享自己遇到事情時的情緒變化與冷靜技巧,孩子發現原來爸媽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會更願意嘗試這些方法,有冷靜的情緒才有辦法處理解下來的困難。
3.孩子要學習做正向的解讀、正念思考,例如媽媽只是在提醒我字寫好,不是在怪我,而這部分也需要靠大人幫忙,大人在溝通時要盡量把本意說清楚,把感覺說出來,孩子才不容易做出錯誤解讀。
4.每天可以挑一兩個今天發生的事情來說或寫日記,除了陳述今天發生的事,更重要的是說說結果,以及如果可以重來,做法會有不同嗎?可樣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孩子去回想,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糟,怎麼當下會是這樣呢?並思考下次如果遇到同樣情境時,怎麼做會比較好,能在腦袋中重新演練一次適當的處理方式。
5.平時多帶著孩子練習自我對話,例如孩子很焦慮緊張,可以對自己說「我做得到」,或對自己有負面的語言時,例如「我就很愛哭」,可以改成「我只是感情豐富」,陪著孩子練習正向自我對話,孩子的心智也會自然變得比較強大。
6.多誇獎孩子的優勢能力,建立信心,當孩子有穩定情緒面對困難時,也要讚許孩子,讓孩子知道其實自己也有能做到的時候。
7.多閱讀並練習覆述故事,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有助於解決問題、尋求協助,也有助於釋放自己的壓力及情緒。
8.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四步驟包括釐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執行檢討,遇到事情就哭,首先是自己要知道,是因為什麼問題哭的,釐清問題後,在反問自己,這個問題有沒有可行解決的方法,如果真的想不到方法,也可以找大人討論,找到解決方法再去執行,有效解決就知道以後可以用這個方法。
►推薦閱讀:爸媽具體回應4步驟,讓孩子更優秀
最後要提醒爸爸媽媽,不要想用罵的方式,讓孩子學到要堅強,通常責罵,只會讓孩子越畏縮、越容易焦慮,遇到事情時反而更容易哭,因此當家有心智脆弱的孩子,爸媽發現自己引導了一段時間,卻不見成效,反而越哭越慘,就建議要再重新檢視教養方法是否需要調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