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一玩就吵架,該如何引導孩子跟同儕相處?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小孩玩一玩就開始吵架,雖說吵架後,馬上又好像沒事一樣玩在一起,但小事也頻繁吵,爸媽真的會覺得很煩,而且爭執的點還差不多,每次處理完,類似的問題下次又出現,怎麼孩子都學不會該如何避免爭吵呢?
這是因為,你沒有好好把握每次的吵架,做機會教育!
孩子玩一玩就吵架!社交情緒怎麼教?
孩子的社會情緒教育,要分三個關鍵點去教,包括「平時教」、「當下教」和「事後教」。
1. 平時教「同理」和「尊重」
同理與尊重的學習,是需要透過大量的觀察與經驗累積,因此,平時就要教導孩子,特別是下列三個概念:
•會令人不開心的事情,就不能說/做。
•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想法、喜好。
•你不說,沒有人會知道你在想什麼。
許多的爭執都源自於「我想要這樣」、「我以為…」,這多半是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而忽略了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在平時,就該多利用偏重情緒的對話式閱讀、角色扮演,來建立孩子心智解讀、感同身受的能力。
2.當下教「冷靜」和「溝通」
事件當下,大腦的理智面通常被情緒所掩蓋,因此講再多大道理也是沒用,這時爸媽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到安心,認為你有能力解決,不讓他吃虧受傷,孩子的大腦就會更快冷靜,此外,展現幽默,也是化解氣氛的好方法。因此,事件當下,爸媽要做的是提醒冷靜與溝通方式,例如:
• 學表達「……讓我感到不舒服,我希望你可以……」
• 情緒激動,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 不開心,就去做一件開心的事。
先讓孩子能把情緒降下來,理智大腦打開。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