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怕坐馬桶?如廁訓練6要點
2. 編好玩故事,降低孩子緊張:
既然孩子怕馬桶,就要把馬桶擬人化變得很可愛,馬桶寶寶就像魚池裡面的魚,他每天都好餓唷!他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便便和尿尿了,如果都沒有,他會變得好餓好渴。或者馬桶寶寶每天都好無聊唷!便便是他的玩具……。爸爸媽媽可以搭配可愛的繪本,發揮創意,讓孩子覺得馬桶原來沒有這麼可怕,沖水的聲音也只是馬桶寶寶打噴嚏而已,便便不見是因為馬桶寶寶把它吃進肚子裡了…。
3. 穩固的坐墊,增加上馬桶動機:
2、3歲的孩子都喜歡獨立,所以大人常可以聽到他們說「我自己…」,當大人做多了,他會覺得被控制而有情緒,因此要讓孩子願意如廁,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獨立,可以有掌控權。要讓孩子獨立,設備當然不可少,例如用小矮凳讓孩子自己上去馬桶,小矮凳也能幫助孩子如廁時穩定與用力,馬桶一定要有孩子喜愛的兒童馬桶坐墊,提供孩子可愛的衛生紙或濕巾,讓孩子能自己擦屁股等等。
4. 訂獎勵方法,自主選擇方案:
孩子願意跨出一步嘗試,就該給予獎勵,例如坐馬桶代表自己長大了,長大的孩子可以自己選擇可愛的小褲褲,長大的孩子可以自己沖水,長大的孩子可以得到一個好寶寶貼紙,看看我們可以收集到幾個…等。爸爸媽媽除了獎勵提供多一些選擇外,孩子需要努力的地方也可以多些選項,例如真的不願坐上馬桶便便,那我們就是坐上去數到10,然後就下來,之後再逐步拉長時間,或者是今天就不做馬桶,但是要在廁所便便,然後一起把便便倒到馬桶裡沖掉等。總之關鍵就在於不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強迫,而是可以有選擇的機會。
5. 吃高纖食物,讓排便順利:
想要孩子順利如廁,當然水和高纖食物不能少,因為孩子有尿意和便意,能坐在馬桶上就很快解決,孩子就會發現原來這麼簡單就成功啦,就會更願意多嘗試。如果孩子沒有很急,就會變成在馬桶上坐不住,因為等不到想便便的生理反應,沒兩三分鐘就跑走了,最後還是尿尿或便便在尿布上,因此記得補充食物和水分相當重要,想要延長孩子坐在馬桶上的時間,讓孩子與馬桶建立感情,也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吃完飯後,就去坐一下馬桶,這個時間爸爸媽媽會陪你看看小書、或玩玩小玩具等,逐漸拉長孩子願意坐在馬桶上的時間。
6. 用卡通人物來引導:
有時候孩子喜愛的卡通人物真的比媽媽說的話來的有效,可以透過玩偶來跟孩子對話,也可以選擇有孩子喜愛人物的小褲褲,給孩子穿的時候提醒孩子,小豬豬不喜歡濕濕的,記得想尿尿時要到馬桶,不要把小豬豬弄濕唷!也可以請孩子喜愛的人來跟孩子溝通,例如孩子的保母、老師或鄰居大姊姊、阿姨等,有些時候外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呢!
最後提醒爸爸媽媽,孩子在學習轉換馬桶如廁一定會遇到困難,爸爸媽媽不要過度擔心及要求,有些孩子太在意大人的期待,反而更做不到、挫折,建議爸爸媽媽設定每日如廁時間,將便便時間養成一個習慣,建立孩子的生理時鐘,當孩子在約定時間內有便便,就可以給予鼓勵回饋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