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姊妹為何老是愛吵架?原因及處理方法要知道!
原因4、過度期望對方是理想手足
小孩原本就是從「自我」開始發展,以自我中心為主,會覺得別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喜歡什麼,都要讓自己,都要對自己好,簡單來說就是認為對方要是理想手足,好哥哥、好姐姐、好弟弟或妹妹,因此當對方的行為和預期不同就會更生氣。
★處理方法:針對這點,爸媽需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與想法,不說出來沒有人知道你在想什麼,甚至可能會誤解你的想法與意圖,就像你喜歡吃芒果,哥哥喜歡吃木瓜,但哥哥不知道你喜歡吃芒果,你說你想吃水果的時候,哥哥可能就會想到他覺得木瓜超好吃,所以要拿給你吃,但你卻覺得你想吃水果,大家就應該知道你要吃的是芒果,這時候看到芒果就會感到失落,不是嗎?如果一開始就說好你要吃芒果,或許就沒有問題了,對不對。
原因5、相處時間太久實在很膩
有沒有發現小孩都對別人家的手足比較好,對自己家的就很不客氣,就是因為整天相處的時間實在是很長,會有一種莫名的煩悶感,因為總是有人和自己想要掌控同樣的東西,例如電視遙控器、玩具、文具等,然後就必須要溝通,因此很容易產生衝突。
★處理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個人有自己的小區域,這就好像很多人說男女之間整天膩在一起也會容易吵架一樣,有點距離反而比較不容易有衝突。爸爸媽媽可以開個小家庭會議,規劃一下彼此的時間與空間,這樣能減少衝突的發生。
原因6、因為是自己人就不會好好說話
孩子對外人講話的方式和對自己人就是不一樣,其實大人也是,這是因為我們認為對方怎麼樣都是家人,不會不見也不會走掉,所以變成說話前都不會考量是否會傷害到對方,口不擇言,當然戰爭就一觸即發。
★處理方法:有人說有手足的人,長大之後比較會溝通協調與圓融,因為他們很清楚說話可能會帶給對方的殺傷力,對於口不擇言的手足衝突,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讓彼此知道語言帶來的殺傷力有多大,孩子們都只看到語言帶來的憤怒,但卻沒看到憤怒底下是心理的受傷,因此建議在衝突過後,靜下來聊聊天,好好說說聽到這些難聽話的感受是什麼,並讓孩子想想,如果認為對方是家人,就可以毫無節制地講這樣的話,這樣的想法正確嗎?
另外,小小孩間的手足衝突,常常是起源於表達能力不夠好,也沒有養成用溝通來解決問題的習慣,因此對於年幼的孩子,將情境重新演練正確的溝通方法,會比一直說教來的有用很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