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看到孩子生氣,要看見內在原因
7.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焦慮」:
這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感覺,包括害怕、恐懼、驚嚇、緊張…等,都會令人容易出現情緒反彈。
8.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害羞」:
這點通常和孩子不知道怎麼表達害羞,或不知道該怎麼辦有關,就像台語的「見笑轉受氣」。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導孩子觀察大人怎麼處理害羞的情緒,以及教導孩子有害羞感覺時,可以如何正確處理與調適。
9.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被控制」:
例如孩子被拒絕、必須一直等待、必須去睡覺、必須去上學、必須中斷遊戲……等等,都是代表孩子感到被限制、被命令、被控制、被管而生氣。
10.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不舒服」:
身體不適,或突然被撞、被打,這都會讓人不耐煩或激起反抗的情緒,另外,一些不舒服的感覺,例如太冷、太熱、太餓、太累、太吵等,也都可能讓孩子情緒容易失控,及早讓孩子覺察環境和自己情緒的關聯性,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生氣。
11.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被欺負」:
明明是想找孩子一起玩、一起挑戰,結果孩子卻生氣,有可能是孩子覺得被故意為難、故意欺負了,雖然大人明明沒有這個意思,但孩子是很有可能會誤解對方意圖的,因此當孩子莫名生氣時,建議大人把自己的感受和原始想法好好地跟孩子說明清楚,就能化解唷!
12.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被冤枉」:
這是很多孩子的死穴,特別是表達能力不佳的孩子,「明明就是別人的錯卻怪到我身上」、「明明就是他先惹我的」、「明明不是我卻懷疑我」…,孩子要嘛就是不知道怎麼辯解直接生氣,要嘛就是覺得不被信任而生氣。這類的孩子要教他每個人的觀點不同,這類的情況是要好好說明讓對方理解事情的始末,你生氣反而沒有辦法把故事說完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