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看到孩子生氣,要看見內在原因
沒有人喜歡生氣,當然包括孩子,因為生氣時感覺真的不太舒服。也沒有人喜歡看到孩子生氣,因為憤怒是會渲染的,當看到對方生氣,大腦也會不自主地升起憤怒的情緒。這也是為什麼,大人看見孩子生氣時,自己也容易有情緒,而忽略了孩子生氣的內在原因。
然而,生氣的小孩,看見大人是生氣地回應,結果可想而知,只會有更多負面情緒,覺得大人不了解他,最後只會讓孩子的負向情緒維持更久。
因此,成熟的大人在孩子生氣的當下,不要只看到孩子生氣的行為,而要試著看見孩子生氣的內在原因。
孩子生氣常見的內在原因
1.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厭煩」:
每天都做重複的事感到好無聊,或一直被大人催促,都會覺得很煩,就會產生情緒,建議可以陪孩子一起想想有甚麼方法能減少被催或覺得煩,通常列出計畫表、運動一下再繼續會是不錯的方法。
2.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難過」:
正確來說比較像是懊悔的情緒,例如孩子本來是想幫忙,結果卻變成幫倒忙,就可能會生氣,這時候的生氣其實是氣自己,所以這時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和安慰,絕對不是批評他們怎麼又再生氣。
3.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被嘲笑」:
被嘲笑、被捉弄當然一定會生氣,但是必須教導孩子,很多時候會去嘲笑你、捉弄你的人(手足很常見),他們就是想要看到你這樣的反應,你越是生氣,他們就越愛來惹你,你發現了嗎?然而,有些時候大人覺得是開玩笑,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因此在親子相處上,要特別留意自己帶給他人的感受。
4.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挫折」:
例如桌遊輸了、積木組不好、事情做不好……等,孩子可能就會有情緒,但記住,這時候孩子想聽到的絕對不是「不要亂生氣!」他生氣的背後是挫折,大人要引導孩子發現這一點,並協助孩子了解遇到這類挫折時,可以改變的能做甚麼改變,不能改變的,我們可以怎麼排解情緒。
5.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被忽略」:
孩子感到孤單、被忽略,也會容易生氣,例如防疫期間,明明爸爸媽媽也都在家,卻不陪我。這也常發生在有手足的家庭,孩子總覺得爸媽對手足比對自己好,這時大人需要協助孩子釐清當爸爸媽媽誇獎弟弟的時候,孩子會不開心,其實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好像被大人忘記了,覺得自己也有很棒的時候,為什麼都不誇獎他。
6.孩子生氣,是因為「感到失望」:
這時候孩子生氣其實情緒抒發,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辦化解這樣的感覺,這時大人要做的絕對不是落井下石「你再生氣也沒用」,而是要在孩子冷靜後,教孩子思考,生氣只會讓大人更不高興,提醒孩子他希望的結果是甚麼,那你覺得想要有這個結果,該怎麼說才可能會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