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入學要具備的12大能力清單
孩子要升小一了,原本在幼稚園大班,老師會調整課程,讓孩子對未來的小學生活有所認識,但因為疫情,這下全打亂了,重擔落在了家長身上。為了讓幼小銜接更順利,除了趁暑假加強孩子的注音符號認識、閱讀能力、數學能力等學科能力外,其實還有12項能力培養,才是小學適應好不好的重要關鍵。
小一入學 前最好具備哪些能力?
1. 能跟上團體速度的行動力
小學是一位老師負責20多位以上的學生,如果寫作業、抄聯絡簿、收拾東西等跟不上團體速度,只能犧牲下課時間補完,團體是不會等人的,因此要教孩子學會分析,哪些事情要優先做完,哪些可以等等在做,讓自己有能力跟上團體。
2. 記住三樣物品位置的記憶力
要能記住老師交代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東西放在哪裡。小一應該要具備記住3~5個指令的能力,老師不可能一再重複念,因此要教導孩子記憶的技巧,例如跟著覆誦、拿筆寫下來或透過視覺幫助記憶。此外,小學每天該帶的物品變多了,除了課本、作業、鉛筆盒外,還可能會有雨衣、衛生紙、個人用品……等,而學校的櫃子、抽屜可能還會擺放書本、美術用具、抹布……等,孩子必須能記得什麼東西放在什麼位置,這樣才能在需要時,立刻拿出來。而在家也該讓孩子養成物歸的好習慣,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收好,而不是每次要用時才在喊:「媽媽,我的XXX在哪裡?」
3. 能完整說出需求的表達力
小一孩子應該要有能力將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因為在小學,大人沒有那麼多時間慢慢揣測孩子想表達的意思,所以,平時就該多讓孩子有表達的機會。現在疫情期間不出門,可以透過視訊或電話,讓孩子跟長輩、親戚說說今天發生的事情,練習在不經過父母解釋,對方也能聽懂孩子想要陳述的事情,這就是最好的表達訓練。
4. 有靜下來30分鐘的持續力
小學一堂課就是40分鐘,因此,如果孩子連能持續靜下心來30分鐘都沒有,可以想像課堂上的學習成效就會受影響,比較靜不下心的孩子,除了注意運動與飲食外,有需要也建議及早尋求專業評估與協助,別抱持觀望的態度,到了中高年級,時間變少、課業變多再來調整,孩子會更辛苦的。希望疫情到9月能緩解,如期到校上學,但若有萬一,孩子在暑假也可以先接觸一些線上課程,讓孩子熟悉線上課該遵守的規矩,孩子探索的慾望滿足了,未來才能更專心上課學習。
5. 被欺負會跟大人說的保護能力
能將事情有邏輯的交代清楚,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因此,在親子共讀後,可以讓孩子嘗試不看書,將故事再重述一次,看看孩子說的完整程度。此外,也要提供機會讓孩子跟不認識的人說話,例如現在有很多的職業體驗營,或者是讓孩子練習跟店員說話,鍛鍊孩子的勇氣。除此之外,孩子也要有判斷危險的能力,畢竟到了小學,孩子未必隨時都有大人盯在身邊,因此,學習自我保護是很重要的,請參考這篇
〈孩子不知道危險,預防霸凌、自我保護這樣教〉。
6. 有活動幾點開始的時間觀念
小學後,會有清楚的上下課時間,整天時還有吃飯與午休時間,孩子要能清楚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自己剩下多少時間可以運用,以及知道接下來的活動是什麼,該準備什麼物品,因此對於時間要有基本的認識,並有計畫能力,這部分可以透過繪本,例如為什麼不能等一下,裡面的樂樂,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爸爸媽媽也可以趁暑假,帶著孩子做每日計畫,列出那些事是該做的事,哪些是想做的事,該做的事做完再做想做的事,並且安排好時間完成,讓孩子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