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女兒要富養,是「豐富」不是「財富」
「Mel,妳覺得我到底該不該讓女兒轉學啊?」
前幾天晚上,我的朋友Becky非常苦惱地打電話給我,剛升國中、進入青春期的女兒,瞬間像是變了個人,讓她煩惱得不得了。幾年前,她女兒還是個非常害羞可愛的小女孩,就像媽媽的小尾巴似的,走到哪裡都黏著媽媽,可沒想到原本害羞的女孩卻開始變得意見多多。有主見是好事,但現在根本是唱反調。唱反調就算了,還什麼都不肯說,學校電話三天兩頭打來,一下子是女兒違規帶化妝品到學校、一下子是上課時偷用手機,氣得Becky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直到前幾天,女兒回家後就反常地關在房間不肯出來,Becky好說歹說、說到後來失去理智破口大罵,女兒才終於把房門打開,然後她才發現,女兒居然沒跟她說一聲,就跑去打了好幾個耳洞!
「女生都是愛漂亮的嘛。」我安慰Becky:「耳洞只要不戴耳針,也是會慢慢自己合起來……」
「那根本不是重點好不好,妳自己也有兩個女兒,妳難道不知道我在擔心什麼嗎?」Becky苦惱地說:「我好好講她不聽,用罵的也沒用,還是我應該把她轉去嚴格一點的私立學校?」
我當然知道Becky在擔心什麼,無論生男生女,做母親的一輩子都會為小孩擔心煩惱,可總覺得女孩子還是比男孩子容易吃虧,尤其是十幾歲的少女,稍微不謹慎,萬一出了什麼錯,連想都不敢想。
像我們家姊姊,如今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有主見,常常看著她,就在想,怎麼從一個牙牙學語什麼都要問媽媽的小黏人精,一轉眼就也快要步入少女的階段了。
我的女孩長大了,高興、感動,但更多的是擔心…
姊姊從小就對舞蹈或藝術類的方面很感興趣,很樂於見到孩子發展自己的喜好、發揮天賦的我,也因此幫她報名了舞蹈課。姊姊每一次上課都非常開心,學會了什麼新的舞步時也非常雀躍,很多時候在家裡,即使只是轉個身,都能看到她用一種跳舞的律動在進行,時不時抖個肩膀、甩個頭髮。
直到有次我看見她在餐桌旁轉身時甩了下頭髮,我遠遠看著她,突然驚覺到「天啊!我的小baby即將要變成一個大女孩了」,還記得沒多久前,她邁動著肉肉的小短腿伸長了手,喊著「媽咪抱抱」,可是現在,那肉肉的短腿已經抽長,雖然還是稚氣的臉蛋、還是經常喊著「媽咪媽咪」, 可猛然一瞧時,居然已經有了少女的樣子了!
在那一刻,我心裡冒出超多雜亂無章的想法,有高興、有感動,但更多的是擔心,甚至恐懼,我想我可能被Becky的故事嚇壞了。
可是仔細想想,姊姊又沒有做什麼,也不過就是甩個頭髮,而且是在家裡啊!她不過就是跳了一支女團的舞,又沒什麼關係,我何必自己嚇自己。
面對一個即將從小孩變成少女的女兒,父母的心裡其實是有許多的擔心的。像我的成長期,雖然父母有很多觀念還是非常保守,但畢竟我們住在美國,對比許多歐美少女的早熟和大膽,青春期的我簡直像個黃毛丫頭似的,我的爸媽在這方面反而比較不擔心我。可當我回台灣住後,和許多在台灣長大的朋友聊天才發現,當她們青春期時,父母都管得非常嚴厲,如果她們稍微愛打扮一點、穿條比較短的褲子或裙子,簡直就像犯了什麼大錯似的。
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所有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時,都會想展開翅膀,探索保護圈以外的世界。尤其在網路世代成長的孩子,所接收的訊息,跟我們成長過程都不太一樣,而且更多、更廣。
所以現在當父母的我們,與其無謂的害怕,想要用嚴厲的言語去限制規定他們,還不如給他們一個適當的空間發展,去展現自己。(推薦閱讀:Melody:培養孩子責任感,先給他犯錯的空間)